APP下载

地铁运营中电客车司机岗位行车风险

2021-04-28王英男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行车客车司机

王英男

摘  要: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体系中,电客车司机作为重要的行车生产岗位。随着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司机数量随线路里程的增加和行车间隔的缩短均呈几何倍数增加,本文针对地铁运营中电客车司机岗位行车风险进行分析,并对其提出相关策略,以期提高地铁安全运行的高效稳定。

关键词:地铁运营;电客车司机岗位;行车风险

中图分类号:U29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5.197

引言: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迅速,同时对城建设备的需求不断加大,城市公交已经无法满足逐渐增多的人口需求,城市交通越发拥堵,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基于此种情况,各省会城市加大了地铁工程的建设力度,利用地铁承载的人数较大,速度较快且在地下运行,不占用地上公路的优点,为城市建设提供方便。在地铁运行过程中,电客车司机岗位作为安全运营的主要责任体,做好行车风险管控是首要前提。

一、电客车司机的工作要求

1.专业性

地铁列车司机具体独立驾驶能力前,需经过较长的培训周期,确保其掌握牢固的基本行车技能,在行车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能够在行车中对车辆、地面设备、线路状态等进行准确判断,并能够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同调度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并具备独立处理列车故障和应急事件的能力,降低行车影响,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行。

2.责任感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电客车司机要具有极强的责任感,在行车过程中注意力应高度集中,确保地铁运行过程中避免因任何的疏忽大意引起安全事故。在行车过程中一旦出现突发性状况,电客车司机应冷静应对,在短时间内对当前状况进行分析和预判,并按照公司应急预案进行解决,降低当前存在的风险,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按,避免后续事故的发生[1]。

二、地铁运营中电客车司机岗位行车风险

1.人员风险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里程的增加和行车间隔的缩短,电客车司机数量也随着逐步增加,个人业务能力和安全意识均是人员风险的管控要点。在轨道交通安全系统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新电客车司机不断增多,缺少行车经验、缺乏安全意识、岗位责任感较弱等问题相继出现,行车过程中的时常出现不规范作业,违反行车规章,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2]。另外,随着行车线路的日趋复杂,大小交路行车等因素造成司机出勤、接车点位变化,造成人员管理上存在较大难度,需电客车司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接发车时间、行车交路等工作,保证运营秩序。

2.设备风险

地铁运营系统中,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将为行车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例如,在行车过程中,若出现信号故障,会导致大面积降级运行,行车组织完全依靠电客车司机、车站值班员等岗位协同作业,完成行车计划,任何环节的疏忽大意,均可能造成追尾、脫轨等重大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在实际生产中,时有发生系统逻辑故障导致的设备异常动作等问题,当这些设备问题出现时,电客车司机很难准确判断故障点并进行监控和及时解决。

3.管理风险

在运营组织过程中,当出现突发状况时,由于组织不力或协作不当,致使行车组织不能按既定方案执行,造成行车秩序混乱等问题,电客车司机无法获取有效的行车指令造成越站、闯红灯等问题是行车组织中的重要风险。

在人员管理方面,电客车司机属于单人作业且点位分散,无法进行集中有效管理,目前多采用添乘巡查、录像检查等手段对司机作业规范性进行监督,但均存在滞后性和片面性,无法做到提前预防和全员覆盖,致使个别司机存在侥幸心理,不遵守规则制度或违章作业,导致行车事故的发生。

4.环境风险

由于恶劣天气导致的雨雪风霜等天气,均会造成行车风险的提高,在高架和地面线路行车时,大雾、雨雪等天气均会导致司机瞭望视线受阻,无法确认线路条件;当大雪、结冰等天气造成接触网、接触轨结冰时,会导致列车供电受阻、电流不稳而出现供电故障。在这些行车环境下,司机均需要按照预案和指挥人员的命令快速处理,避免更大的行车影响。

三、行车风险管控措施

1.严格选拔

由于轨道交通电客车司机的岗位特殊性,行车环境和工作性质均与其他岗位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拔电客车司机的过程中,要求司机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心理素质过硬,遇事能够沉着冷静应对,不出现慌乱、违规作业等问题造成人为事故和次生灾害。在人员培训阶段,一是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严把职业素养并进行考核,保证人员综合素质过硬;二是严抓业务培训,建立淘汰机制促进新员工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将队伍里的短板补齐;三是加强综合素质提升,训练其在面对突发性状况时能够冷静应对,快速思考,做出正确的决断,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在此期间,还需要对新电客车司机进行岗前心理教育,首先应对员工当前的思想状况进行具体调查,分析员工的心理情况,进行针对性地疏导。在选拔过程中要严把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确保不会因为人员自身问题造成事故发生,不仅是对工作岗位的负责,也是对乘客负责。人事部门应当多方面考虑,定期通过心理疏导,缓解在岗电客车司机的工作压力,培养其良好的工作心态,要定期对电客车司机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则调离当前岗位,以此保证电客车司机队伍的高素质特征[3]。

2.提高安全意识

在电客车司机上岗之前,运营管理部门应做好安全知识宣传,对于地铁运行来说安全教育是极为重要的部分。要保证电客车司机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理论知识,在行车过程中能够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第二,在业务培训方面要加强事故案例学习,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培养司机敬畏风险的职业素养。另外,在培训中要加强实操练习,模拟真实的车辆、设备故障要求司机进行处理,在排故过程中增加限时要求或通讯沟通等干扰项,强化司机应急处置能力和熟练程度。相关部门也应加强乘客的乘车安全意识,在电客车司机无法做到及时支援的情况下,乘客自身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避免事故发生,也是对于自身生命安全负责[4]。

3.强化管理,规范操作

在地铁运营系统中,首先应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于旧的管理制度,应根据现状做出适当的调整,在当前城市建设逐渐完善,科 学技术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地铁运行的许多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改变,继续沿用旧的规章制度会降低生产效率,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行车需求。在制定新的制度过程中,要对现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规章制度中对于应急方案做出明确规划,使电客车司机在面对突发性情况时有据可依。其次,应当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地铁运营的管理人员应拥有较为丰富的安全管理专业知识,在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能够以专业知识为依据进行地铁运营管理。相关部门要对管理负责人进行定期的考核以及管理质量评估,对其具有的管理知识专业性有一个具体的掌握,并在实际地铁运营管理过程中了解其存在的疏漏,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的管理培训,使地铁的运营系统能够高效运行。管理人员还应加强管理制度的落实,并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章制度有效地下达给每一名工作人员,确保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熟知并理解。在管理过程中应强化规范操作,在行车期间严禁电客车司机使用手机,并要求严格按照行车规范进行地铁的操控[5]。

4.探索技防手段

在强化管理制度的同时,还需不断探索技防手段,将安全关口前移,有效做到风险防范。例如,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系统编制司机出乘计划,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更能够优化司机值乘计划,降低管理风险。电客车司机还可以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实施查询个人安全驾驶公里、近期值乘计划等,从而使管理更具人性化。第二,应探索管理手段的关口前移,如利用先进的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实时采集司机驾驶过程中的面部、动作手势等信息,对出现疲劳驾驶、瞌睡、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时进行实时报警提示,并将数据回传至管理人员。乘務管理人员即可第一时间提醒作业不规范的司机,避免更大风险事故的发生。在管理理念方面,应实行精细化管理理念,将责任细分到每位管理者的身上,由管理者进行更为具体的分工,使每位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时间内完成当日的规定工作,并对于工作时间内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正[6]。

四、结论

综合以上所述,在地铁运营中有效降低电客车司机岗位的行车风险,就要对司机进行严格选拔,并加强后期培训,配合科学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并对电客车司机的行车操作进行严格的规范。要做好排查工作和安全意识教育,努力加强地铁运营的安全系数,提高电客车司机队伍的综合素养,使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平稳运营。

参考文献:

[1]余磊,吕乐乐.地铁运营中电客车司机岗位行车风险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8):147.

[2]邹冉.地铁运营中电客车司机岗位行车风险分析[J].交通世界,2018(32):34-36.

[3]时龙震.浅谈地铁司机岗位的安全风险管理控制与分析[J].中国民商,2019(2):141.

[4]李超.浅谈地铁司机岗位的安全风险管理控制与分析[J].农家参谋,2017(17):231.

[5]高炜奇.地铁电动客车司机对于行车安全的作用分析[J].地产,2019(21):166-167.

[6]梁雨.浅谈地铁司机岗位的安全风险管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6):270.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猜你喜欢

行车客车司机
地铁折返站微机联锁故障时的行车组织路径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地铁运营非正常行车组织及要点相关阐述
画与理
画与理
一件难忘的事
老司机
凭什么
20周岁的女青年是否可以申请中型客车准驾车型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