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马铃薯秸秆覆盖栽培模式

2021-04-28苏卷利

种子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马铃薯试验

苏卷利

摘    要:马铃薯是喜肥作物,生长取决于生育期的温度,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5~25 ℃,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基于此,对马铃薯秸秆覆盖栽培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试验报告。

关键词:马铃薯;秸秆覆盖栽培;试验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4-002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32       文献标志码: B

马铃薯作为我国常见农作物,播种后20 d可出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如坚持锄早、锄小、锄净的原则;生育期每隔7 d除草2~3次;浇水量随着时间而持续增加;中耕松土时,深度为9 cm左右,培土起垄越高越好,避免薯块裸露在外[1]。本文重点对马铃薯秸秆覆盖栽培模式进行探討。

1   试验目的

研究马铃薯覆盖模式栽培的最佳材料及方法,为建立高产、绿色覆盖模式提供技术依据。

2   材料及方法

2.1   供试材料

供试氮肥为尿素(含N46%)、磷肥为普通过磷酸钙(P2O514%);地膜为达到国标0.01 mm的农用黑色地膜,幅宽120 cm;秸秆为已收获的玉米秸秆(鲜、半风干、风干均可),马铃薯指示品种为庄薯3号。

2.2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共设6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33 m2(7.5 m×4.4 m)。走道30~40 cm,四周设保护区。试验排列情况见图1。

T1采用全膜垄沟栽培、垄上播种。垄底宽33 cm、垄面宽20 cm、垄高15 cm,用黑色地膜覆盖。一幅地膜覆盖3垄2沟,马铃薯播于垄上,密度3 500穴/667 m2,平均行距0.4 m,穴距0.47 m。

T2采用全膜双垄垄播。双垄呈“凹”型,即在垄高15 cm、垄宽70 cm的垄上顺垄向开一条宽15 cm、深10 cm的微垄,相邻的两“凹”型垄间沟宽40 cm,用黑色地膜覆盖。

T3采用全膜垄作侧播(CK)。垄底宽70 cm、垄面宽50 cm、垄高15 cm、沟宽40 cm,用黑色地膜覆盖。一幅地膜覆盖1垄1沟,密度3 500穴/667 m2,穴距0.35 m,马铃薯播于垄侧。

T4采用秸秆覆盖(单沟)。按垄60 cm、沟50 cm配置垄沟,垄底宽60 cm、垄面宽50 cm、垄高15 cm起垄,马铃薯垄播,沟覆秸秆与垄面高度持平。马铃薯密度3 500穴/667 m2,穴距0.35 m,播于垄上[2]。

T5采用秸秆覆盖(双沟)。按垄60 cm、沟50 cm设置垄沟,垄底宽60 cm、垄面宽50 cm、垄高15 cm起垄,然后在垄上宽开微沟,形成大沟、小沟,大、小沟均覆秸秆与垄面高度持平。马铃薯垄播,密度3 500穴/667 m2,穴距0.35 m,播于垄上。

T6采用露地栽培(CK)。窄行距40 cm、宽行距70 cm。马铃薯平地播种,密度3 500穴/667 m2,穴距0.35 m,现蕾前施肥、培土成垄。

该试验选择肥力均匀、平坦的地块,于3月31日覆膜、4月7日播种,采用简易马铃薯穴播器播种,于5月13日开始陆续放苗[3]。追肥于现蕾期,人工用鸭子嘴施入,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生育期

出苗期处理1、2、3基本相同,处理4、5相同,处理6(CK)比处理1、2、3推迟6 d,比处理4、5推迟3 d;现蕾期则比处理1、2、3推迟5 d,比处理4、5推迟2 d;成熟期处理6(CK)比处理1、2、3推迟3 d,比处理4、5推迟2 d;全生育期处理1、2、3比处理6(CK)少2 d,比处理4、5少1 d(表1)。

3.2   经济性状

处理1的单株结薯数5.29个,比处理6(CK)单株结薯数3.98个多1.31个,单株薯块重581.7 g,比处理6(CK)单株薯块重522.4 g重59.3 g。处理1、2、3、4之间单株薯块重差别不是很大,处理5与处理6(CK)相比,单株薯块重、单株结薯数差异较大,但不是太明显(表2)。

3.3   产量结果

处理1的小区3个测产点平均产量为88.07 ㎏,比处理6(CK)的小区3个测产点平均产量82.63 ㎏重5.44 ㎏,增幅6.58%,产量为1 789.08 ㎏/667 m2,位居第三;处理2的小区3个测产点平均产量为92.03 kg,比处理6(CK)的小区3个测产点平均产量值重9.4 kg,增幅11.38%,产量为1 860.12 kg/667 m2,位居第一;处理3的小区3个测产点平均产量为91.1 kg,比处理6(CK)的小区3个测产点平均产量值重8.47 kg,增幅10.25%,产量为1 841.32 kg/667 m2,位居第二;处理4的小区3个测产点平均产量为86.23 kg,比处理6(CK)的小区3个测产点平均产量值重3.6 kg,增幅4.36%,产量为1 742.89 kg/667 m2,位居第五;处理5的小区3个测产点平均产量为86.5 kg,比处理6(CK)的小区3个测产点平均产量值重3.87 kg,增幅4.69%,产量为1 748.35 kg/667 m2,位居第四。

由于2020年气候干旱,所以各个处理和重复之间的差异不是很明显(表3)。

4   气象因素

马铃薯全生育期是4—9月份,平均气温为16.9 ℃,总降水量为339.3 ㎜,与历年平均值相比,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对马铃薯结薯期和薯块膨大期产生很大影响,导致2020年马铃薯产量降低。具体情况如下:播种期—苗期(4月中旬至6月上旬)总降水量为146.4 ㎜,墒情良好,有利于马铃薯的播种和生长发育,5月15日出现晚霜冻,由于马铃薯还未出苗,所以对该试验无影响;现蕾期—开花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总降水量为64.3 ㎜,与历年同期相比,降水偏少30.9%,气温偏高,不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薯块膨大期(7月中旬至9月下旬)总降水量为103.5 ㎜,比历年值149.4 ㎜偏少30.7%,气温持续高3 ℃,出现伏旱天气,给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相对而言,干旱的气候条件不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扩展。9月份降水量为59.4 ㎜,与历年同期值相比,气温正常,降水正常,有利于马铃薯的收获。

5   试验结论

从丰产、高产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处理2是一个比较好的栽培模式,但是处理2和处理3之间的差异不是很显著。

从可操作性来看:处理2没有处理3简单易行,而且目前现有的机械覆膜机都是处理3模式,所以大田生产建议采用处理3模式。

从减少环境污染和种植成本上建议使用处理4和处理5两种模式,其差异不是很大,大田生产示范建议其再进行试验。处理1的通用模式是一个比较好的栽培模式,处理6的模式现在已经基本不作为一项技术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 1 ] 杨建波,骆秋萍,阮振蓥,等.新鲜玉米秸秆覆盖对南方冬种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2):40-42.

[ 2 ] 杨建波,刘芸渟,凌健珍,等.新鲜玉米秸秆对覆盖栽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J].乡村科技,2019(16):81-83,85.

[ 3 ] 马玉洁,尤玲芳,车宗娥,等.永靖县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试验报告[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3):83.

(编辑:王婷)

猜你喜欢

马铃薯试验
马铃薯有功劳
给马铃薯“开窗”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想露脸的马铃薯
CS95
CS10
510
T90
驭胜S330
“火星马铃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