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说不清楚中国茶,这是一种悲哀”

2021-04-28周群峰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茶品天价新闻周刊

周群峰

(资料图片)梅宇。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之“茶”,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然而,关于“天价茶”的新闻,最近几年反复发酵。一些畸形的茶叶观造成天价茶的乱象丛生,天价茶虽是极端例子,但定价体系混乱、盛行包装炒作和圈子文化却普遍存在。不仅让茶叶从农产品异化为奢侈品,也让普通老百姓难以喝上好茶。有好茶但没有好的茶叶品牌,也一直是中国茶行业的一大痛点。

成立于1992年4月的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简称“中茶协”,是国家唯一的4A级茶叶经济组织,负责全国茶叶行业的服务、协调和管理工作,上级主管单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曾在国内贸易部(后为国家内贸局)、香港华润等单位任职,近十年来,负责组织编撰《中国茶叶产业发展报告》。

近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梅宇认为,质差价高的“天价茶”之所以出现,说明茶企和消费者都存在错误的心理。有很多茶品的价格是被恶意炒作上去的,已经远远高于自身实际价值,存在着欺骗性,应该重点打击。

现在有种不好的社会风气,“茶企不炒作,顾客不购买”

中國新闻周刊:“天价茶”最近几年持续被曝光,你如何看待“天价茶”?“天价茶”有哪些负面影响?

梅宇:关于“天价茶”,我的理解有三个层面。一是价格层面,“天价”其实并没有具体的数额范畴,但总的来说,动辄5位数一斤的茶叶,远远超出了大众消费者的接受能力与认知范畴。二是价值层面,在市场经济中,好的、稀缺的商品应该有与之匹配的价格。但恰恰是因为稀缺,才会成为市场中炒作的素材。在当前的“天价茶”问题上,有很多茶品的价格是被恶意炒作上去的,已经远远高于自身实际价值,存在着欺骗性,这显然是应该重点打击的。第三是消费与销售层面。也就是说,谁在“买”和谁在“卖”,涉及社会风气和行业风气。不能一概而论地说茶价高就一定错,但打击过多过滥的“天价茶”一定没错,打击“天价茶”应该羁縻结合。

“天价茶”对产业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严重破坏茶叶市场的稳定性;二是影响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茶产业是精准扶贫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具有重大意义。消费者失去信心,对产业的影响可想而知。三是会使一些心存侥幸的不良茶企哄抬价格,甚至贩卖假货,对构建诚信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四是会助推攀比心理的衍生,带动奢靡之风,破坏社会风气。

中国新闻周刊:“天价茶”的出现,与哪些因素有关?“天价茶”不是新生事物,为什么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

梅宇:那些质差价高的“天价茶”之所以出现,说明茶企和消费者都存在错误的心理。现在有种不好的社会风气,那就是“茶企不炒作,顾客不购买”。作为茶企,看到别人推“天价茶”,感觉自己不出一款就落后了一样,于是就跟风研制,并通过制造神秘感来炒作、推广。还有部分有消费能力的顾客进了一个店,往往会问有没有镇店之宝,如果没有,就会觉得这个店档次不够。

现在打击“天价茶”,就是对不良社会风气的抨击,也要普及茶叶的科学知识。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使制止了天价茶问题,还会出现别的天价替代品。

“天价茶”反复出现,有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好茶确实存在,但是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太少,所以过去即使有“天价茶”也不是普遍现象。一些默默无闻的小茶企,也不太可能制作出这种茶。二是有些“天价茶”是因某种特定环境而产生的。譬如说有些茶是在公益拍卖中出现的“天价”,如果把这种天价理解为茶品本身的价值似乎过于牵强。第三,茶叶本身是有健康属性与生活品位的产品,当我们脱离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基本需求,进入到美好生活的更高层面后,确实需要有一定的消费提升。同时,茶叶关系到几千万涉茶人口,价格是一把双刃剑,一边是消费者、一边是生产者,如何把握好尺度是问题的关键,理性持续增长一定是大方向。

2010年12月8日,在福建武夷山九龙窠,茶叶局的技术人员为大红袍母树采取施加豆肥、覆盖稻草、去花护树等“补冬”措施,确保大红袍母树安全越冬。图/新华

江湖郎中式的“大师”不可取

中国新闻周刊:茶叶领域比较推崇“大师”茶,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梅宇:我们首先得承认,茶叶界是有大师的,也是需要大师的。俗话说,“茶靠拼配、酒靠勾兑”。制茶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特别是拼配过程非常复杂。而这个过程是需要那些具有工匠精神和专业精神的人来做的,他们既是实践家,也是艺术家,非常不容易。

当然,要成为大师,除了具有专业精神、工匠精神还不够,还需要“传道、授业、解惑”,而我们认为的大师,更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带动乡村振兴,创造社会效益。具备这些条件后,才能称为“大师”。

中国新闻周刊:有些“大师”频频为一些茶企站台,成为“天价茶”推手,是否存在这些现象?

梅宇:大师站台,也得看是为谁去站。比如他们出面为一些质优但缺少知名度的茶农、茶企代言,帮他们宣传,拓宽销售渠道,这无可厚非。如果是为一些劣质但高价的“天价茶”代言,这样的话,他们和一些卖假药的江湖郎中就没什么区别了。

大师也有“真大师”“假大师”之分。现在大师满天飞,有的人不潜心钻研茶艺,而是忙于走穴,是一个畸形现象,这样的大师需要抵制。真正大师不会牺牲自己声誉去挂名捞金。

猜你喜欢

茶品天价新闻周刊
由茶席独品《黄甲图》说说茶席设计的几点心得
旅行的没落
主题茶艺编创要点及实例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月饼也有“茶搭档”
天价彩礼
天价足浴盆
Facebook 为何天价收购 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