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89 例
2021-04-28吴燕平
吴燕平
(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浙江 诸暨 31181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妇科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和皮质醇药物的广泛应用及人群性行为的变化,VVC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患者年龄以21~35 岁多发,夏秋季节因湿度大、气温高,易发病[1]。西医治疗采用常规抗真菌药物治疗,近年来,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性也越来越强,抗真菌药物治疗尚不能达到理想疗效,临床常采用联合用药。中医应用中药内服、外治(冲洗、熏蒸)、针灸等均收获一定疗效[2]。笔者运用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抗真菌治疗2018年2月—2020年2 月接诊的VVC患者89 例,以同期单纯西药治疗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80 例符合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断标准[3]、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型患者[4],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90 例,年龄20~46 岁,平均(31.28±3.42)岁;已婚75 例,未婚15 例;月经周期(29.64±2.85)d;月经期(4.25±1.51)d;有孕育史60 例。观察组90 例,年龄20~49 岁,平均(32.05±3.29)岁;已婚78例,未婚12 例;月经周期(28.97±3.27)d;月经期(4.36±1.548)d;有孕育史57例。治疗期间因用药依从性不良剔除3 例,对照组2 例,观察组1 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3],实验室阴道分泌物镜检真菌阳性,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型[4];年龄18~50 岁;所有患者对治疗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复发性VVC患者(发作次数>4 次/年);备孕、妊娠、哺乳期妇女;合并心、脑、肝、肾等脏器严重疾病者;1 个月内使用免疫抑制剂、类固醇激素、抗真菌类药物者;糖尿病患者;6个月内进行化疗、放疗者;精神疾病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克霉唑栓(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299)阴道给药,每晚睡前温水清洗外阴后,克霉唑栓1 枚(200 mg)置于阴道后穹窿,每晚1 次,共7 d。观察组每晚先行中药熏蒸,药由黄连15 g、紫草15 g、黄芩15 g、苦参10 g、蛇床子10 g、泽泻10 g、萹蓄10 g、虎杖10 g、甘草10 g,日1 剂,水煎2 遍去渣后药液熏蒸阴部,温度降至适宜后坐浴15~20 min,熏洗后待外阴干燥将克霉唑栓置于阴道后穹窿,每天1 次,连续用药7 d。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经期停药,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2.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带下病”的疗效标准评定[5]。
2.3 观察指标 1)VVC评分:治疗前后对外阴瘙痒、灼痛、充血水肿、抓痕、皲裂、糜烂和分泌物量按程度进行评分,总分15 分,分数越高病情越重[6]。2)复发率:停药后随访12 周,记录复发率。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版软件进行数据处理,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P<0.05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评分比较分)
3.3 两组患者治疗后3 个月复发率比较 停药3 个月后随访,对照组复发11 例,复发率为25.6%(11/43);观察组复发4 例,复发率为8.0%(4/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外阴、阴道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7],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反复发作、病原菌耐药性等而难以根治。西医治疗因为抗真菌药物的长期使用,使得病原菌耐药性增加,复发率增高;单纯西药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单一中药治疗也不理想;中西医结合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8]。
VVC在中医学领域属“带下”“阴痒”范畴,其病机与湿关系密切。《傅青主女科》有云,“夫带下俱是湿”。湿有内外之分,外湿即久居湿地或涉水淋雨,湿邪侵入阴部,郁结不散,使病原微生物遇湿得以寄生、繁殖;在内责之脾虚不能升清化生精微,聚而成湿;湿邪蕴久化热,湿热循经下注,熏蒸阴道,则外阴瘙痒;湿热损伤带脉,带脉失于约束,则成带下病。《素问玄机原病式》曰“下部任脉湿热甚者,津液涌而溢,已为带下”,指出湿热为因。另外湿性重浊黏腻,最易阻遏气机,导致血行不畅,湿瘀互结,冲任失调、带脉失约;提示反复发作之VVC患者,应“治带先治湿,治湿不忘瘀”。中药熏洗可借助热力,使直接达于病位的药物充分发挥作用,本文使用熏洗剂中黄连清热燥湿,黄连总生物碱对白假丝酵母菌和光滑酵母菌的抑制能力与克霉唑效果相当,且能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促进乳杆菌生长[9];紫草清热活血解毒;黄芩清热燥湿解毒,黄芩苷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白假丝酵母菌作用[10];苦参、蛇床子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苦参碱通过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态和代谢的影响发挥抑制作用[11];泽泻利水渗湿泄热,尤宜于下焦湿热;萹蓄燥湿杀虫止痒;虎杖清热利湿、解毒散瘀,可治湿热下注之淋浊带下;甘草解毒清热和药性,甘草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对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2]。临床应用结果证实加用中药熏洗治疗VVC可提高西药抗真菌治疗的效果,具有清热止带、燥湿止痒之效,并能减少复发;可作为抗真菌药治疗VVC的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