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大区时期重庆市院主要建筑作品特征研究

2021-04-28陈荣华陈静蒋蓉江

重庆建筑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区重庆市建筑

陈荣华,陈静,蒋蓉江

(1 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 400015; 2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5)

0 引言

大行政区(简称大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地方设置的一级政权机构,新生政权刚刚建立,实行新民主主义,在治理上延续了战争年代的大区制度。 它既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也是地方政权的最高机构,领导着大行政区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工作。1949 年10 月30 日重庆解放,这座民国时期的“抗战首都”、中央特别市,转而成为新中国西南大行政区的首府。 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均驻节于此,管辖川滇黔康和重庆四省一市。 大区设立之初,尽管与国民党军残部及土匪势力的军事斗争尚未完全结束,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巩固新生政权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1950 年召开的重庆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上,大区首长提出了“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的号召,由此拉开了重庆大建设的序幕。 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特别组建了公营重庆工程公司, 其设计部后转为重庆市建设局设计处,1955 年2 月21 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下文,成立与市局级机关平行的事业单位重庆市设计院, 接管建设局设计处的设计业务。改革开放初期, 重庆市设计院作为重庆市属唯一以民用建筑为主,兼具市政、勘测设计等专业资质的综合设计机构,其发展历程与这座城市的地位、运势休戚与共、同步前行。 而1950—1954 年的西南大区时期,则是它的第一座高峰,留下了以大礼堂、文化宫、大田湾体育场馆为代表的许许多多优秀的建筑,成为那个辉煌时代的历史记忆。

重庆市设计院初期的技术骨干主要来自徐尚志1主持的怡信建筑师事务所、陶馥记营造厂、民国时期重庆都市计划委员会、留学归国以及从上海招聘且散布各处的“技术归队”时转入设计院的人员,一时间群英荟萃,风华竞秀,完成了当时重庆市区内的大多数建筑工程设计,绘制了西南大区时期重庆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画卷。

1 建筑设计门类齐全、重点突出

根据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收藏的从民国时期到1980 年代中期手绘工程设计图纸选编而成的《图绘城市》[1]中每年工程项目目录得知,1950—1954 年西南大区时期, 重庆市设计院共做了347 项工程,包括“设计”和“监造”(表1)。

(1) 医治战争创伤,发展工农业生产,促进商贸流通,扩大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是头等任务。 这类工程包括工业、商贸和科技,合计93 项,占总数的26.5%,比重最大。

重庆作为“抗战首都”,1937 年国民政府西迁来此,上海江浙一带的大批企业和人员也随之来渝, 奠定了当时重庆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钢铁、机械、棉纺等军工企业为抗战作了重大贡献。 大区时期主要加强与民生有关的轻化工业,而在农村,通过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粮食产量屡获丰收。 值得注意的是,那一时期还建成了各类研究所、试验场和推广站,为工农商业提供科技助力。

表1 1950 —1954 年重庆市设计院设计工程一览表

表1 只是不完全统计,但总体上反映了当时的建筑设计作品情况,可以说是门类齐全、重点突出。

(2) 为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在住宅、宿舍和市政、交通方面也完成了大量工程,共计有46 项,占总数的29%,应该说居住建筑不止表中的20 项, 因为有些包括在机关单位总体工程中不好分出计入。

(3) 狠抓教育, 着力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文水平和公民素质,是大区时期一项重大战略。这四年间新建大中小学及与教育相关的工程计有77 项,占总数的22.19%,是所有工程类别中最多的一项。

(4) 大建医院,努力改变缺医少药的情况,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这期间新建各类医院和医院门诊部、防疫站达43 项,占总数的12.39%,在工程类别中排列第三。

(5) 既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又注重精神文明与全民健身,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公共服务设施。 4 年内共修建了文化宫、影剧院、俱乐部、 动物园、 体育场、 博物馆、 公园等36 项, 占总数的10.37%。

(6) 完善政权机关建设,提高施政效率。 新旧中国的政治体制完全不同,新政府在尽量利用旧政府办公场所的前提下,新建党、政、工、青、妇各类办公设施也是巩固新生政权的必要举措。 五年间新建省市区县各级各界办公建筑共计40 项, 占总数的11.53%,其中包括川东行署及下属机构办公设施。

(7) 共产党的政权是靠枪杆子打出来的,建政之后军事力量仍然是新生政权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并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大区期间共完成各级军事指挥机关、营房、仓库建筑共12 项,占总数3.47%。

2 建筑作品的文化走向

我们在《西南大区时期重庆市院主要建筑作品回顾》[2]一文里已经详尽地论述了大区时期重庆建筑多样的建筑风格及美学呈现,本章我们将着重讨论这些多样风格建筑作品的文化走向。 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对历史建筑遗产的承继,对巴渝山地特色建筑与世界优秀建筑精华的吸取,适应时代与民风民意,建筑风格多样并存又特色鲜明。 其中绝大多数风格简洁、朴素且实用,符合“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项目业主,多是军人出身,对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没有经验,且当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传统尚未中断。 建筑师们提出的方案,只要满足使用要求、符合节俭原则,一般都会接受并通过。 当然,像刘伯承、邓小平、贺龙三位高素质大智慧的开国元勋对重大工程的领导决策和把控,他们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对工程的开发兴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正如马国馨院士在拙著《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甲子纪》序言中所说:1950—1954 年,“在中国建筑史上,是一个不大引人注意的时期”“在建筑创作上还属于相对宽松的时期,那一时期的建筑师基本上延续了他们在新政权建立之前的主张和风格”“这种多样并存的局面,已经成为新政权早期设计作品的特色,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露其创作上的生命力而引起史学家和业界的注意”。 任何建筑都是建筑师的建筑观念和价值判断外化和物化的结果,这与他们的教育背景、师承关系和从业经验有着紧密的关联, 当然他们也会受到时代背景和业主意向的制约与影响。

总体而言,市院的前辈建筑师,相对于他们的老师辈,属于中国第二代建筑师。 在代际传承中,承担着接续、传承和发展的任务。 第一代从西方留学归来的建筑师,把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引入中国,其时正值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中西文化二元并存和融合,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民族国家宏大叙事的语境中,他们尝试着为孕育中的现代中国建立一个建筑体系和理论平台。 在创作实践方面,中国最早开业的建筑师中,很多人选择了“中西调和”的道路,其中运用中国传统形式并与西方建筑技术相结合的,被称为“中国固有之形式”,而采用中国传统装饰要素与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相结合的, 则被称作是 “现代式中国建筑”。 当然也有坚持正规意义上的现代建筑的。

这一时期重庆市设计院的作品大约有以下几种,体现了那一时期西南山地建筑的历史承继与文化基因。

(1) 以中共中央西南局办公楼为主的“现代式中国建筑”,多为民国时期建筑,砖木结构坡屋顶,配以花木浮雕装饰,具有中西合璧的意味。 而完全新建的大田湾体育馆,在满足体育工艺的空间形体上, 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形式符号如拱门、 窗格、柱廊、望柱栏杆、素颜盝顶、合角博古脊吻(即取其形而不施琉璃瓦)等作为装饰,但在实际建造中,看台高处的主席台及其两侧的柱廊有所简化,色彩也变成浅色,使其更显时代气息。

(2) 新建的重庆大学教学楼是一座简洁单纯的“中国固有之形式”。 平面为工字型,中部教室进深加大,高四层,比其他部位多出一层。 建筑造型以中线为轴严谨对称,大小不同、高低错落的歇山式屋顶是其主要特征,轮廓丰富,主从有序,简洁却不失庄严,而建筑功能齐全,满足了教学与实验的需要。 而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则是这类建筑的登峰造极之作,也是那一时期中华民族建筑形式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典型代表。 这座已经成为重庆标志的建筑,在设计中大胆借鉴北京天坛祈年殿的圆形三重檐攒尖宝顶作为中心礼堂的“皇冠”,配以汉白玉雕栏与木制廊柱,复古却又现代。 在体量组合、功能布局、空间调度、动线安排和结构技术方面, 特别是三重檐攒尖宝顶与半球形钢结构空间网架的完美结合,更多地借鉴了西方建筑的经验,但在文化表达上则完全采用中国传统建筑语言,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从而创造出巍峨壮丽、气宇轩昂的人民大会堂。

(3) 依山就势,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中共重庆市委办公楼,可以说是那一时期现代建筑的典范。 紧依地形地貌,灵活平面布局、动线安排和体量组合,采取层层递进的手法,其主楼由三个横竖交错的体部组成,红瓦粉墙,高低错落,活泼有序。 这种建筑形态与造势,为以后山地建筑的修建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 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建筑风格可谓是多姿多彩,可以说是传统的民族形式、现代风格、普罗大众式、欧洲文艺复兴式的建筑博览,是建筑风格多样并存的典型范本。

这些建筑的文化走向依然没有离开以山地生活为主的西南建筑风格样本,没有离开那一时期当地人民生活需求与美学欣赏习惯。 大多因地取材、因势建造,创造出节约简朴却又大气雄伟实用的建筑,鲜明地体现了那一时代的建筑特征,成为重庆建筑的历史印记和建筑标志。

3 “人民至上”的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集中反映。 南斯拉夫裔英国著名建筑评论家迪耶·萨迪奇更是直指建筑背后的决定性因素:权力。 他在《权力与建筑》中说“建筑与权力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因为建筑,特别是大型纪念性建筑, 无不取决于并不充分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掌握和分配。 这些建筑象征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或一个时代,也反映了一个权力做出的政治判断(包括判断的水准)”。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主政大西南的三位开国元勋和各级首长对城市建设与建筑是如何作出政治判断的。

3.1 资源配置,重在民生

解放之初,重庆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新生政权刚刚建立,党、政、军、青、工、妇各级机关相应设施亟须建设和完善,但涉及行政办公与军事工程的项目仅占总数的15%,却将85%的资源投入到关乎改善民生的各类工程,从中我们看到了“执政为民”“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在民生工程中,大区领导不仅重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需求, 同时也注重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和身体素质,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建成了36 个文体类工程, 为广大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

3.2 标准掌握,节俭为要

从1950 年邓小平同志指示“党政机关办公楼要简朴、实用”起,这项要求就已成为大区时期各项工程的设计准则,把建筑的坚固耐久、满足使用功能放在首位,只是为了体现民族自强和革命文化风采,有节制地使用了一些装饰符号,绝大多数的外装材料都很普通。 实际上也为日后提出“经济、实用、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提供了实践基础,其意义不可低估。

3.3 尊重人才,百花齐放

解放之初,建筑师基本上延续了他们在新中国建立之前的主张和风格,各级领导也都普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所以建筑师们提出的方案,一般都能获得通过和支持。 正是这种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造成了“多样并存”“百花齐放”的局面。 从深层次上看,是党和政府与包括广大知识分子的人民群众之间保持着鱼水相依、甘苦与共的关系,在建设共同美好家园、开创未来美好生活的热潮中,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决策与情感表达容易通达默契和分享价值认同,因而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为后人所称道。

3.4 “简朴”“重威”,绝妙平衡

据陈明达秘书回忆,有一次他们与邓小平讨论设计时,曾提到:汉初,民生凋敝。 留守京城的丞相萧何却大兴土木,营造未央宫。 汉帝刘邦回京看到后勃然大怒,认为战乱未止,应当让人民“休养生息”。 萧何曰“天下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 且夫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刘邦这才转怒为喜。 邓小平说:我们当然要以“休养生息”为主,但日后建造各界人民参政议政的大会堂时,还是要讲究一些,“以重人民当家作主之威”。 果然稍后一点,1951 年鉴于“当时整个西南大区一级党政群机关经常苦于没有能够容纳较多人数的集会场所,而且在招待外宾和过往干部的住房上也经常感到困难”, 于是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拨款200 亿元 (等于1955 年3 月流通的新人民币200 万元左右),利用马鞍山和蒲草田的40 亩荒地,加上新征的50 余亩土地, 建设一座能够容纳4000 人以上的大会堂, 并附设一个招待所,以满足当时的客观需要。

但这个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方案却经历过一个被弃而不用又起死回生的过程。 在大区领导审查方案前,被工作人员认为“不切实际”而否决放弃在废旧物堆里。 幸得负责方案征集的军政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段云偶然发现并呈报大区领导,立即受到邓小平、贺龙等人的高度赞赏与一致肯定,才得以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 当有人质疑内径达46.3m 的半球形钢结构空间网架能否建成时,邓小平说:“怎么不能?美国国会大厦就是实例嘛!这个方案又是民族形式的,建成效果一定很好,一定很好! ”正如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转达给这位未曾晤面的工程师的短信:“感谢他所构思出来的大礼堂,既庄严、宏伟,又有磅礴的气势,一种可以雄踞百年的气势,这正是我们要的人民大会堂。 ”也正是三位开国元勋慧眼识珠、鼎力支持,张家德2的方案才能不断完善得以实施,用民族建筑形式谱写出一曲新中国的壮美赞歌;正是它高度契合了作为当时文化主体的广大军民的群体心态,做到了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最终成为新生政权的“徽识”和山城重庆的标志而载入世界建筑史册。

在克鲁克·香克的权威著作《弗莱彻建筑史》(1987 年版)收录的新中国43 项建筑中,张家德的大礼堂名列第二,2009 年,大礼堂又获得中国建筑创作最高奖“中国建筑学会建国六十周年创作大奖”(含改扩建),并成为第一批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小平正是用大礼堂“以重人民当家作主之威”,与绝大多数工程的“简朴实用”达到了绝妙的平衡。

3.5 大区之风,精神永存

如果说存在一种所谓“大区风貌”的话,那么这种“风貌”主要不在于“貌”,更在于“风”,即通过建筑外在形式所体现出的“民族之精神时代之文化”的风尚、风气、风采和风韵,也就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思想境界和美学特征。

大区时期的重大工程,尽管具有不同的样貌,但都体现了人民政权对国家主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巨大关怀。 比如,人民大礼堂作为新生政权的“徽识”与象征,尽管髙大伟岸气势恢宏,但在入口处巧妙地运用七樘精美的垂花门又拉回到了家门的尺度,对进场的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和观演群众,表现出尊重与欢迎。 这三个项目反映了从神权建筑和君权建筑到民权建筑和公民建筑的转变,从这个视角上看,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下面的事实,更是三位开国元勋“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最佳例证。 刚刚解放,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曾临时住进枇杷山上的“王园”,并在此地修建新的办公楼,此事受到刘伯承、邓小平和贺龙的严厉批评。 在一次会议上,邓小平语气严厉地问道:“你的群众观念哪里去了? 那么大一个重庆市,连个像样的公园都没有,你们居然把这么一片适合人民游玩的场所给占了! ”随后,刘伯承,邓小平立即批示要尽快撤出,辟作公园,还给人民,“不应只为少数人服务”。 以至即将调往他处任职的市委书记、市长陈锡联将军临行前还专门给刘伯承主席写信检讨, 表示市委市政府尽快迁出,并将“王园”和“随园”打通扩大,增建红星亭等游乐设施,作为向全体市民24 小时开放的枇杷山公园,刘伯承,邓小平和贺龙这才满意,给予表扬(图1、图2)。

图1 巫志坚手绘枇杷山红星亭设计图

图2 红星亭

此外,这些项目设计与建设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因地因事制宜、勤俭节约、勇于创新、对待传统有所扬弃、古今中外兼为我用、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的原则也是我们应该记取的宝贵经验。

4 “人民至上”是永恒的精神财富

古人云:“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风”与“貌”正是“道”与“器”的关系,显然,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主要是“风”而不是“貌”。

大区建筑作为物质形态之“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被超越甚至会消失,但大区建筑之“风”,即“人民至上”的精神内涵却是永恒的财富。

“人民至上”体现在对当地历史、地貌、风俗与欣赏习惯的尊重。 重庆是一个具有鲜明山地特征的城市,同时又深受移民文化影响,地域环境造就了重庆的建筑因势造形、依山就势的特点。 移民文化带来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重庆建筑的外形构造和细节装饰。 自然材料赋予经济环保性,在经济实用之外体现出天然的亲和力,这些都是建筑地域特色存在的鲜明标志,同时也是那一时期重庆建筑设计的主题。

本文所举的建筑实例与建筑师们,仅是众多项目和工程技术人员中的少数代表, 其中除重庆医学院附属医院已被拆除外,都已成为全国或重庆市、区两级文物保护单位,至少也是列入保护名单的优秀历史建筑,重庆市委枇杷山旧址、重庆市体育馆、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和劳动人民文化宫还被列入中国20 世纪建筑文化遗产,成为值得永久珍视的宝贵财富。

今天,当我们仰望先贤,为他们的坚守与业绩感到骄傲的同时,更应该发扬他们的专业精神,继承他们的坚强意志,再创辉煌,为地域建筑、民族文化建筑创作做出更大贡献!

注:

1 徐尚志(1915—2007),四川成都人,毕业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系。 解放前与人合伙开办怡信建筑师事务所,解放后任公营建筑公司设计部负责人,为市院的起步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后调入西南院,在总建筑师任上退休。 是首批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曾在业界、学界和政界担任过重要职务。

2 张家德(1913—1982),四川威远人,1935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同年获得全国高等文官考试第二名。 他参与设计的南京国民大会堂获全国建筑工程师第四等奖。1938—1940 年任成都蜀华公司总工程师。 在聚兴诚银行建筑工地上遭遇大雨患肺炎,被庸医所误致终身耳聋。 1941 年在重庆主持迦德建筑师事务所。1950 年进入国营西南建筑公司设计部,次年调入西南军政委员会大会堂工程处任总工程师。 1952 年被批准为市院前身“重庆市建设局机关”工程师,专事大礼堂设计监造。1954 年调任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研究院任副总建筑师。 曾参与北京人民大会堂钢结构设计审查。文革浩劫被关押审查达12 年之久。1978 年在邓小平党中央直接关怀下得以平反,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任副总建筑师。

猜你喜欢

大区重庆市建筑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涪陵:工业大区打开绿色新场景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智利第一大区HNX矿区IOCG型铜矿床地质特征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