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秀爱国/我emo了/尼特族
2021-04-28
作秀爱国
“我们没有生在和平年代,而是生在了一个好的国家。”2021年9月底,不少人都刷到了以这句话为标题的短视频。视频里,博主称自己在辽宁丹东中朝边境线上拍摄视频,几个特警走过来提醒她注意安全,然后4名边防武警官兵站成人墙,保护着她的安全。乍一看好像非常爱国、非常感人,但点开这个话题却发现,一大批博主都复制粘贴似的拍摄了类似的视频。9月28日,共青团中央发文批评称,这些视频博主的行为就是一种“低级红”。随后,抖音发布公告称,针对部分用户利用爱国同质化文案博流量的行为,抖音已清查视频8758条,处罚相关账号144个,其中封禁账号13个。
灼见
爱国不是生意,更不是流量,爱国是人民最质朴、最淡然、最没有利益纠葛的情感释放,不应成为某些心术不端者的牟利工具。爱国是油然而生的情感,是脚踏实地的行动,不是自我陶醉的表演,更不容虚头巴脑的忽悠。拍摄“作秀爱国”视频,将爱国情怀当作流量代码,不仅不利于凝聚爱国之情,反而是对公众爱国情感的玷污和冒犯。
尼特族
近年来社会上悄然出现了一个新群体——“尼特族”,指的是不升学、不就业、不接受技能培训的青年群体(NEET,即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ing)。他们学历高,但是就业意愿不强。他们普遍心理脆弱,常有焦虑、失眠、痛苦、孤独等心理问题。他们大多没有正常的收入,需要家里的支持才能生活,俗称“家里蹲”。2021年10月16日,有媒体报道称,专家推算我国这一群体规模为500万至600万人,其中20岁至24岁的比例最高。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当前用工缺口近千万,并不缺乏工作机会。如果“尼特族”能夠走出自我、走向社会,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无疑都是非常正面的。
灼见
每个人成长的环境都不一样,总有少数人心理上容易表现出“易脆性”,经不住社会的摔打。在已经成年的情况下,如何让自己心理上强大起来才是摘去“loser”帽子的唯一途径。我们的社会总免不了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可能适应每个人的心理。而且,社会的支持终究是有限的,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心理能否建设得更强大些。“尼特族”只有勇敢融入社会,才能为成就精彩人生创造更多可能性。
我emo了
“这次考试没考好,我emo了。”“我emo了,晚上又要加班……”“天哪!我的爱豆谈恋爱了!我emo了!”好像一夜之间,“我emo了”变成了网络上每个人的口头禅。究竟什么是emo?emo本指Emotional Hardcore(情绪硬核),是摇滚乐的一种类型。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它往往散发着丧、忧郁、颓废的气质。而如今,emo逐渐脱离了本身音乐范畴的限制,成为一种状态的代名词:难过时emo,失意时emo,委屈时emo,孤独时emo……似乎一句“我emo了”,代表了一切情绪低落的状态。与深夜“网抑云”不同,这种情绪似乎正不分时间、不分场合,时刻出现在年轻人的生活中。
灼见
年轻人对情绪的放纵,越来越流于表面形式。没有人为emo作注,也没有人为情绪命名,因为只要说出这个词,我们就已经不是自己情绪的控制者,而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放任自流。但放任的背后,我们非但没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相反,emo成为我们伪装合群的外衣,我们小心翼翼地掩藏了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以至于忘记了我们究竟为什么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