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躬耕”时的师和友
2021-04-27朱增伟
朱增伟
摘 要:诸葛亮虽在襄阳隆中“躬耕”十余年,但却并非是不求闻达的林泉人物。他拜师求学,广交学友,在不断增长学识的同时,对现實社会的认识更加清晰;加之他亲身经历的东汉王朝的崩溃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于是,“兴复汉室”,安定天下的理想、规划,便逐渐产生于胸。
关键词:十年躬耕;拜师求学;增长学识;兴复汉室;理想与规划
从汉献帝兴平三年(公元195年)开始,诸葛亮在荆州襄阳城外的隆中,度过了十余年的“躬耕”生活。这十余年,对一个没有家产,又缺乏社会关系的年轻人,硬是凭着自己的自力更生、富于创造的精神,逐步成为了当地的俊杰人才。之所以能够如此,与诸葛亮的访师、结友、读书这三项活动是分不开的。
一、访师:诸葛亮尊敬的师长
襄阳所在的荆州,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一度是一个较为安全的区域,因而也成为许多知名人士的流寓地。诸葛亮在这里先后结识了当地以及外地流寓而来的不少知名人士,其中给诸葛亮影响较大的,有襄阳县的大名士庞德公,从颍川迁居来襄阳、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以及沔南名士黄承彦等。
庞德公是荆襄地区六大名族(庞、黄、蒯、蔡、马、习)中力量最大的庞家的领袖。他慷慨重义气,交往甚广,学问又好。荆州牧刘表几次请他出山,都遭到婉拒。
据《襄阳记》记载,年轻时的诸葛亮常到庞德公家走动,并主动拜入庞德公门下为“小徒弟”,经常“独拜床下”,[1]颇为虔诚。庞德公原本只认为他是位早熟又懂礼貌的年轻人,允许他借看自家藏书,并未给任何指导。但不久,善于观人的庞德公便看出年轻的诸葛亮有他不凡的一面,渐渐地便让他免去那些世俗凡礼,诚恳地和他结成忘年之交。庞德公时常敞开胸怀与他交谈:从国家的盛衰存亡,谈到眼前的得失利弊;从古今成败的经验教训,谈到个人的爱好志趣。庞德公希望诸葛亮不要虚度年华,要致力于学习,要多读些书;尤其是要多探讨些经邦济世的学问,哪怕现在一时用不着,但来日方长,将来总有用得上的一天。
庞德公对诸葛亮的才气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以诸葛亮住在隆中,便呼之为“卧龙”,认为是一位尚未被人认识的俊杰。因为这个雅号,又因为是庞德公所赐,年轻的诸葛亮很快就成为荆襄地区的知名人士。
司马徽本是颍川地区非常有名的学者,战乱时,受庞德公的邀请,来到荆襄,在其家附近开设私塾,正式教授门徒。或许是因为同为异乡人,司马徽特别喜欢诸葛亮,除了切磋做学问的方法,尽传其所学外,还特别安排他去拜见隐居在汝南灵山的宿老酆玖。[2]酆玖深通韬略、诸子百家,尤其对兵法有深入的研究;颍汝名士皆以“酆公”尊称之。司马徽亲自带着诸葛亮,并通过其倾力推荐,才让酆玖接受这位年轻人在他那里学习。据说诸葛亮在酆玖处前后一年半,先后学习了讲兵法布阵、治国安邦之道的《三才秘录》《兵法阵图》《孤虚相旺》诸书。特别是在兵法学和道学上,诸葛亮得到了酆玖先生的不少真传。
司马徽一向以擅于观人而闻名,因此有“水镜先生”的雅号。只要得到他欣赏的,必定可以很快地在荆襄地区脱颖而出。在年轻的后辈中,他最欣赏的就是被庞德公称为“卧龙”“凤雏”的诸葛亮和庞统。后来他向刘备推荐的人才,便是这两位青年才俊。
位于沔南的黄家,在荆襄六大名族中势力仅次于庞家。黄家的领袖人物是宿老黄承彦。黄承彦同庞德公一样,婉拒刘表任何仕官的邀请,而一直保留在野豪族的地位。出于对年轻的诸葛亮的喜欢,他直接向诸葛亮提议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3]诸葛亮欣然接受。有了黄承彦这样的人作泰山,诸葛亮在荆襄地区的名气就更大了。
二、交友:与诸葛亮磋商学问的学友
所谓学友,即在共同学习、读书的过程中建立了友谊的学习者对同伴的称呼。它不同于一般的同学。它的圈子是具有共同的学习兴趣并作情感交往的人。诸葛亮不仅有良师,而且有学友。《三国志·诸葛亮传》对年轻时候的诸葛亮,有如下描述:“(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4]
早年的苦难生活,养成诸葛亮早熟的个性。他严肃、谨慎而重视礼节,思虑周密,并且颇为自信,因而结交的人大都比自己年长。有资历的徐元直,就比诸葛亮年长十五六岁,几乎已经是上一辈的人了。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据说比徐元直还年长。诸葛亮对这些年长自己颇多的友人,却一点“自卑”感也没有,反而很自然又大方地与他们相处,经常在一起共同讨论学问、时事及人生志向。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的记载,徐元直、崔州平、孟公威三人学问“精熟”,对某些经典用心颇专;而年轻的诸葛亮则独观“大略”,也就是说他涉猎较广,务求多方面地融会贯通,属于“通才”式的学习。
诸葛亮曾经对徐元直等人表示:“你们将来仕官,凭才干一定可以当上刺史或者郡守。”徐元直等人反问诸葛亮的未来,他却“笑而不答”。[5]徐元直日后官至曹魏的中郎将及御史中丞,孟公威任梁州刺史,石广元也历任郡守并累官至典农校尉。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由此也可看出诸葛亮对自己的期许,的确是“胸怀大志”,欲求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极尊人臣。陈寿称赞他是少有的“逸群之才,英霸之器”[6],年纪轻轻就已经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
除以上几人外,诸葛亮与庞德公的侄儿,长诸葛亮三岁,被称为“凤雏”的庞统也交好。诸葛亮的谨慎有礼,与庞统的潇洒粗鲁,个性上正好相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相互沟通。
庞统的弟弟庞林,娶了被称为“宗族富盛,世为乡豪”的习家主要成员习祯的妹妹。《三国志·杨戏传》注引说习祯“有风流,善谈论,名亚庞统,而在马良之右”[7],可知习祯在荆襄地区是受到相当重视的。诸葛亮通过与庞家的关系,与习祯也有比较密切的来往。
马家的马良是年轻一代的领袖人物,后来颇受诸葛亮器重的马谡,便是马良的亲兄弟;不过,马谡是么弟,所以和马良在年龄上相差较大。马良在写给诸葛亮的信中,称之为“尊兄”,显示两人间的密切关系;日后马家更是刘备在荆州建立政权时十分倚重的地方支持力量。庞统、庞林、马谡、习祯也分别成为蜀汉政权的重要官吏,对蜀汉的政治发展,发挥了相当大的影响。
三、躬耕:诸葛亮并非真正的林泉人物
诸葛亮在后来的《出师表》中谈及隆中“躬耕”时,曾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8],好像当时是一个隐居于乡间,“不求闻达”的“林泉高士”。但从他与之交往的师友情况来看,诸葛亮却决非这样的林泉人物,而是一位踌躇满志,心怀天下,待伯乐来相的千里马,即庞德公所称的“卧龙”。
在隆中十余年,诸葛亮为以后的出山做了长足准备。其时他的重心只有两个:一是广泛读书,尤其是读治国经邦之书;二是广交学友,特别是交有用的学友。
诸葛亮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的熏陶,熟读儒、法、墨、道诸家典籍,在学问上是一个真正的杂家。他博览群籍,但读书方法却与众不同。对于一般的书,他只需“独观其大略”,着重领会精神实质,达到学以致用;而对可以帮助安邦治国之书,他却非常认真地边攻读边琢磨,不仅掌握义理,更是“致其粤妙”,[9]有比较精辟独到的见解。诸葛亮后来在《诫子书》中说:“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10]这实在是精辟的讀书治学方法之论。从诸葛亮后来所具有的几乎无所不知的政治、军事、天文、地理、科学与机械等知识来看,他的读书方法是极其成功的。
诸葛亮在隆中读过的书愈来愈多。他在不断增长学识的同时,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更加清晰;加之所亲身经历的东汉王朝的崩溃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于是,“兴复汉室”,安定天下的理想、责任便逐渐产生于胸。
诸葛亮时代的襄阳,是荆州的政治经济中心,水陆交通都很发达,而且名流会集,各种资讯的取得非常方便。诸葛亮因为经常四处拜访此间的宿老名士,广交朋友,故而除了汲取学识外,也对天下大势发展的情报做有完整的搜集和分析。日后《隆中对》上其既具详细规划,又富有前瞻性的分析,应当就是这段时期努力的结果。
这样,到了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当落魄的“皇叔”刘备到荆襄地区来招兵买马时,一切准备就绪、认定此时是最好“出粜”时机的诸葛亮便在“三顾茅庐”之“戏”做足后走马出山,开始向着其“兴复汉室”的远大目标进发了。
注释:
[1]《三国志》卷三十七《庞统传》注引《襄阳记》,中华书局1999年版。
[2]据《诸葛亮集》故事卷二遗事篇《仙鉴》,中华书局2009年版。
[3]《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中华书局1999年版。
[4][6][8][10](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
[5][9]《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魏略》,中华书局1999年版。
[7]《三国志》卷四十五《杨戏传》注引《襄阳记》,中华书局1999年版。
作者: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文博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