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TOD:重塑城市形态 构筑美好生活图景
2021-04-27王明峰刘依林
王明峰 刘依林
城市的理想生活,关系每一个人的生活理想。TOD营城或许是条明亮的路径,让理想照进现实:轨道线路在城市地上地下高效运转,人们在站点换乘,也能在沿线一键“打开”购物、商务、就医的多元复合场景,沉浸于霓虹萤火辉映、绿意诗意相融的境地,进享城市繁华、退赏公园繁花……
这样的“路径”,近日在成都首届TOD发展论坛上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全球标杆企业精英以及轨交企业代表的充分讨论,而现场两个千亿级项目的落地布局,更是展现出市场对成都TOD强劲的信心。
2017年以来,成都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全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558公里,成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第四城”。同时,成都用TOD重塑城市布局、赋能城市发展,启动实施14个TOD示范项目以构筑美好生活图景,成为全球TOD发展迅猛的城市之一。
“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肩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极核城市使命,将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牵引,打造标定时代发展高速、承载美好生活向往的“未来之城”。
结合公园城市理念呈现公园城市活力新社区
何谓TOD?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TOD指数工作组代表毛华峰介绍,TOD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以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以5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范围内进行混合功能开发,通过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土地协同发展的模式,构建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中心。
放眼全球,东京、洛杉矶、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世界级城市已通过TOD综合开发,优化了城市空间、塑造了城市形态、提升了城市能级、提供了城市增长的经典范本。那么,“轨道上的城市”成都发展TOD有什么特色?
“成都的公园城市理念和TOD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这两个概念没有截然分离”,在上海同济规划院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四川天府新区总规划师匡晓明看来,公园城市强调城市、人、自然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不是以简单的商业逻辑来说话。而TOD发展就是去积极引导捷运系统和城市形态的耦合,市民来到地铁站可能是换乘,可能是购物,也可能是逛公园,这也就决定了空间场景的多样性。
成都特色正在于此。在此次论坛上发布的《成都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就对匡晓明列举的步行链接模式有明确表述。《规划》提出,以社区绿道串联公共服务设施与社区商业,打造高效畅通“上班的路”,舒适漫游“回家的路”。這一方面主要强调轨道站点与公共交通、骑行交通良好接驳,绿道直连地铁出入口,连通小区绿地、公园及公服设施,实现TOD节点向社区的边界客群分流。
在全球城市发展史上,成都首次将TOD与公园城市理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TOD发展之路:着力将生态型、人本化、有韧性的高质量发展特质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加快呈现公园城市活力新社区。
在成都,一个TOD项目,就是一个蓝绿交融的公园城市社区。作为成都TOD开篇之作,陆肖TOD以完善的城市资源配套、有序的城市生态网络以及公园城市生活环境,开始把关于家和城市的梦想写进现实。“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多层次公园体系,呈现出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五彩斑斓的大美城市形态。下楼可到公园晨跑,5分钟可以步行到商场,步行15分钟就可以到学校。
公园城市理念为成都TOD注入底色的同时,又点缀出特色。“成都TOD项目内的绿化率都在30%以上,和纽约的中央公园占地广、成片的绿地不同,我们是在地面一些小的地块或节点去规划设计。”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TOD所要展示的绿意是小而美的,结合人行空间的打造,希望能实现的移步皆景不仅是生态自然之景,更是人文特色之景。
据悉,成都首批打造的14个示范项目,聚焦将TOD项目打造成为公园城市示范社区,确保示范项目以优品质、高水平、美形态推向市场。陆肖、梓潼宫、双凤桥3个项目已入市亮相,成都TOD营城模式不仅被商界看好,也被市民熟知,“选TOD,享公园城市安逸”成为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全新定义。
聚人兴业探寻面向未来的世界城市范本
地铁、车站、机场……这张汇聚多重要素的交通网,映射着大线网时代下的成都速度。轨道交通显露着一座城市真实的状态,它是出行方式,更是居民生活的延伸、城市气质的映现。
TOD开发同样如此。据悉,成都还将对700余个站点、75个车辆基地进行统筹开发,将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服务覆盖产业发展区域,转变营城模式和产业发展方式。根据《规划》,成都将坚持“站城一体、产业优先、功能复合、综合运营”开发理念,全面推动TOD场景营造,致力探索TOD全球合作。“我们按照‘无策划不规划、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实施的原则开展策划,明确片区发展目标与定位、产业发展思路、功能业态及规模,构建符合市场逻辑的商业模式。”成都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正在实施的双凤桥TOD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结合成都市武侯区的电商产业功能区和自身发展优势,双凤桥TOD确定“全时体验型TOD城市活力门户”定位,培育电子商务、文体创意、商业服务产业功能,构建优质的功能配套与服务支撑体系,最终实现“电商生态小镇”的整体化构建。
在总体的规划设计框架下,成都的其他TOD项目都综合了周边环境、资源、优势和需求,引领产业功能区向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区域发展,旨在带动以TOD为主要消费形态的商业服务业发展,片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实现最大化。
“聚人兴业”局面日益凸显,这也让成都TOD的“朋友圈”得到进一步扩大。活动现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成都银行与成都轨道集团签订支持轨道交通及TOD引领城市发展合作协议,授信额度1000亿元;日本欧力士、株式会社茑屋书店、沃尔玛、MTR港铁等一大批全球重量级企业与成都TOD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总金额超过1500亿元。
越来越多的国际高端资源落子成都,背后有何原因?“成都以世界眼光、国际视野,敏锐察觉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将TOD作为全面落实公园城市理念的重要途径,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永续发展。”万科(成都)企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道出关键,表示非常看好TOD建设对成都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战略前景。
据悉,成都还将在TOD项目中打造时尚消费、商务服务、泛文创休闲等“TOD十大消费场景”,激发“人留商聚”效应,推动轨道交通客流增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我们希望在TOD项目及周边大力推动场景赋能,努力让‘巴适安逸,五彩斑斓成为成都市民可及可享的美好生活方式。”成都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TOD确定一站一特色的实践路径,将持续推动一流企业和顶级品牌入驻TOD项目。目前,已有沃尔玛山姆会员店、新加坡雅诗阁等知名品牌植入成都未来城市功能。
按照《规划》,到2023年,成都将全面建成TOD示范项目首期工程;到2025年,完整形成高品质居住中心和多元化消费极核;到2028年,真正树立轨道交通引领产城融合发展的国际典范。未来,成都TOD将营造全客层覆盖、全业态融合、一站式满足的全时化消费场景,推动畅达绿色出行和多元生活场景相辅相成。怀揣跻身世界城市体系的壮志,成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探寻面向未来的世界城市范本,成都具有这样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