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向的“行为金融”本土化案例教学研究
2021-04-27崔惠颖
摘 要:基于问题导向型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同时鉴于行为金融学的学科特点和目前的教学资源,践行问题导向型本土化案例教学对“行为金融”课程是十分必要的。结合“行为金融”的课程情况,提出课程设置突出问题导向、教学案例选择注重本土化、采用“合作—讨论”教学模式和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实践等途径,以充分发挥问题导向型本土化案例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问题导向;行为金融;本土化;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4-0079-03
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社会学、实验经济学、脑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融入金融学,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征,同时强调文化、环境对金融决策和资产定价的影响,也因此体现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在“行为金融”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缺一不可。然而,目前“行为金融”教材中的理论和经典案例基本均源自美国股市等发达资本市场,这些非本土化的教学案例无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中国问题”。鉴于行为金融学的学科特点和目前教学资源情况,践行基于问题导向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问题导向型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客观必然性
(一)问题导向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传统教学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教学目标集中在通过讲解教材来传授基本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学的考核目的主要是测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导致考核方式的单一化和机械化。传统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往往面臨如下困境:1.对所学知识的核心问题混沌不清,对人生应关注的问题倍感迷茫,谓之“灵魂缺失”;2.所学理论均源于西方稳态社会,不了解中国国情,思维只局限于象牙塔里;3.课程与课程之间相隔离,知识碎片化,难以形成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
问题导向型教学的核心思想源于“基于问题式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更加多元化,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综合培养,旨在引导学生成为既能够扎实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又有能力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有灵魂”的通才。问题导向型教学的考核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一致,考核重点在于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上述综合能力。因此,问题导向型教学的考核更强调形成性成绩,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设计具有连续性的、综合性的考核方法。问题导向型教学的主角是学生,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是不重要的。实际上,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精力来进行课程设计和课堂组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能够给出比较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思路[1]。
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正是,后者以理论假设为基础,前者则从金融决策者和金融市场的现实情况出发。也因此,行为金融学强调法律法规、文化、社会群体等因素造成的金融差异性,这意味着国内的行为金融学教学要引导学生思考的是“中国问题”,而不是“西方问题”。然而,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研究和实证结果均源于西方发达金融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的“行为金融”课程教学更应该反思以教材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弊端,积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
(二)问题导向型教学与案例教学的联系
案例教学与传统的讲授教学之间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具体体现在:1.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而传统教学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2.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考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传统教学则关注知识的传授[2];3.案例教学利于师生之间多维度、多方向的沟通,而传统教学只是教师向学生的单向知识输出。也因此,案例教学可以引发学生的集体思考和讨论,进而强化学生个体的思考深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案例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晦涩艰深的理论知识,让理论更加生活化。
根据上述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问题导向型教学与案例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中心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当然,两者也有本质不同。具体而言,案例教学强调的是案例的选取和设计,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其涉及的理论还主要是限于某一个学科范畴内的,知识涉猎面相对较窄。问题导向型教学强调问题意识,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能够提出问题,并有动力围绕该问题去学习很多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往往需要涉及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因而表现出“跨学科”式学习的重要特征。可见,案例教学的优势是学习内容更加具体化,便于教学操作,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不足之处是其知识范围较窄,无法让学生体会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因而感到课堂教学与现实世界相脱节。问题导向型教学则可能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也导致教学内容的组织难度大大提高。
行为金融学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点,并试图解释“现实金融世界与理论假设的金融世界为何具有巨大差异”这一重要问题。事实上,问题导向不是为了问题而问题,而是人类理解和分析现实世界的自然诉求。可见,“行为金融”的课程教学非常适合采用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但是问题导向型教学的难度较大,我们可以将其与更为具体化的案例教学相结合。通过选择更能体现中国现实金融世界的教学案例,来组织学生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最后能够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本土化是问题导向型案例教学的客观要求
根据问题导向型教学与案例教学的联系,以及行为金融学的学科特点,我们认为本土化是“行为金融”课程问题导向型案例教学的客观要求。基于问题导向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正是在有机结合问题导向型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基础上,突出案例和教学设计的本土化。行为金融学被主流金融学所认可的时间不过30多年,国内高校较为普遍地开设“行为金融”课程体现了我国金融学教育能够紧跟学科的前沿发展,然而我们难以在短时间内发展出自己的行为金融学理论。事实上,我们也不需要在理论上进行彻底的本土化,从目前国内的行为金融学研究来看,国外的相关理论大多同样适用于中国金融市场,只是具体的表现特点和形式有所不同。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我们有必要重视“中国问题”。只不过,至少在短期来看,“行为金融”课程本土化的重点不是在理论上,而是在实践教学方面。因此,“行为金融”课程的问题导向型教学的可行方法正是突出问题意识的本土化案例教学[3]。
二、问题导向型本土化案例教学在“行为金融”课程中的应用
(一)课程设置要突出问题导向
“行为金融”课程采用问题导向型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核心是突出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4]。然而,问题意识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引导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而恰当的问题源于对行为金融学的全局理解。为此,在“行为金融”课程的初始阶段,教师就要基于一些实例和重要概念,以及与传统金融学的对比,给出本门课程的核心框架,让学生有一种提纲挈领的认识。
本科生“行为金融”课程的开设对象一般是高年级学生,学生往往已经接受了2~3年的传统金融学教育。教师如果能够恰当地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教师可以在第一次課就以案例的形式提出一些中国金融市场的特有现象,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为何会与传统金融理论相悖,以及其中可能的现实原因。
问题导向重视学生通过对以往知识的“批判性思考”来培养问题意识,这一点与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十分相符,行为金融学的兴起正是源于人们对传统金融学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各种“异常现象”的困惑。因此,“行为金融”的课程设置要侧重于现实金融世界与传统金融学理论的差异性,不断刺激学生反思旧的知识,对现实金融世界提出问题,进而理解新的知识。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要注重本土化
“行为金融”课程采用问题导向型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基本抓手是注重案例选择和设计的本土化。现有“行为金融”教材中的案例几乎都是关于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市场,极少涉及中国资本市场,这导致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产生了距离感。案例教学本来的目的是让理论知识更加贴近现实,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然而,行为金融学告诉我们,文化、习俗、法律制度、群体偏好等因素对个体的金融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并最终会导致独特的市场后果和有偏的资产定价。这意味着,国外的案例并不适用于国内的“行为金融”课程,教学案例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本土化的基础上。
举例说明,在传统金融学理论中,影响股票收益的唯一因素是股票所承担的系统性风险。然而,美国股市最先发现股票收益在不同的时间周期内表现出特有的规律性。以月度收益率数据为样本,美国股市存在显著的“元月效应”,即一月份的股票收益率明显高于其他11个月的平均收益率。在行为金融学引入国内之后,国内学者也检验了中国股市是否存在“元月效应”。有趣的是,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在有些年份里是一月份收益率更好,而其他的年份里却是二月份收益率更好。教师就可以用国内“元月效应”的不同,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中国股民的炒股习惯和中国文化习俗等多个方面寻找其中的原因。基于问题导向的本土化案例教学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能够促进学生思考中国金融市场的现实情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宜采用“合作—讨论”模式
“行为金融”课程采用问题导向型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形式可以采用“合作—讨论”模式。为了最大程度地让本土化案例教学激发出问题意识,应充分利用群体讨论来开阔个体思路。“合作—讨论”模式的具体组织形式是,在选择合适的本土化案例基础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5]。每个小组通过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利用课余时间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重点问题和分析视角,如此在课前,学生已经在小组内形成了初步的问题意识和分析思路,即组内的“合作—讨论”。在正式的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准备情况,安排好小组宣讲的时间和形式。在小组宣讲之后,着重安排各组之间的提问和讨论,进而形成组间的“合作—讨论”,要特别关注“中国问题”。
至此,“合作—讨论”模式尚未结束,为了促进学生认真利用组间“合作—讨论”完善组内“合作—讨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后形成完整的小组报告。如此,从课前—课中—课后,组内“合作—讨论”至组间“合作—讨论”,进行了一次完整的问题导向型本土化案例教学,也便于给出每位学生的形成性成绩。在这一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下各抒己见,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实践
“行为金融”课程采用问题导向型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有力补充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专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其在课堂上获得的方法和能力运用到现实问题中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问题导向型本土化案例教学,教师会发现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点和比较优势,因而推荐的专业实践活动应该有针对性,主要包括:1.学术论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旦形成好的问题和思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或者师生之间的合作,将这些好点子进一步完善,形成学术论文,乃至发表出来。学术论文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将模糊的问题意识,用规范的学术方式清晰地表达出来;2.专业比赛。相比于学术论文,各类专业比赛更加侧重于问题意识的现实应用。例如,许多银行、企业都会主办一些专业比赛,鼓励大学生将金融学专业能力运用到实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中,甚至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职位;
3.专业实习。鼓励学生多到金融机构或相关企业中实
习,实践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发现更多问题,进一步反思理论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在参与各类专业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所思所想,形成新的教学案例,进一步推进问题导向型案例教学的本土化。
三、结语
鉴于行为金融学的学科特点,问题导向是“行为金融”课程的教学关键,而案例教学是实现这一教学关键的必要环节。由于目前“行为金融”教材案例基本源自国外发达金融市场,并不适合国内的课程教学,所以践行基于问题导向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熟悉问题导向型教学、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设置突出问题导向、教学案例选择注重本土化、采用“合作—讨论”教学模式和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实践等途径,可以充分发挥“行为金融”课程问题导向型本土化案例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葛武鹏,李志成,张静,等.“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实操能力塑造中的作用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9).
[2]郭静林.基于开放式教学理念的行为金融学课堂实验设计[J].亚太教育,2015,(4).
[3]孙娜,田园,黄霞.基于问题导向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本土化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8,(3).
[4]吴琳,张淑敏.问题导向的跨学科教育[N].光明日报,2012-09-13.
[5]方静.基于“问题导向·合作与分享”模式下的课堂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9,(29).
编辑∕丁俊玲
作者简介:崔惠颖(198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行为金融。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引致系统性金融风险机制研究”(18CJL010);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双万背景下‘问题导向型金融专业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9C02);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黑龙江大学专项资金项目“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系统性风险测量与防范研究”(RWSKCX201906);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基于金融生态复杂动力学的系统性风险仿真研究”(UNPYSCT-20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