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政治学科的课程教学现状与改进建议

2021-04-27廖春勇陈丙先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改进建议课堂教学

廖春勇 陈丙先

摘    要:国际政治学科通过学习国际政治理论、国际关系史、政治经济学等跨学科知识,从理论层面探讨各国间政治关系的规律,从而深入理解国际社会的发展规律。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各省份、地区院校逐步重视此学科教学,但诸多问题也显而易见,导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限。因此,在高校国际政治教学中,应转变师生角色,增大双语教学比重,改革考试方式,从而改善国际政治教学薄弱现状。

关键词:国际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4-0073-03

一、国际政治学科及其发展简述

国际政治学是一门研究以主权国家为主要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该互动关系的一切因素的学科。因影响国家互动关系因素的复杂性使该学科在产生之初便具有天然的跨学科属性。作为学科名称,“国际政治”通常与“国际关系”“世界政治”等同义,并与“国际研究”相通。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三个维度:一是国际关系历史。通过学习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以来的各种有关战争、革命、外交等活动的历史文本,掌握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至今主权国家之间互动历史,从而厘清相关国际关系事实和历史发展规律。二是国际政治理论。受国际政治理论发源地中世纪后期欧洲政治实践的影响,研究主权国家基于历史和现实中各国对外交往经验教训基础上对外政策确立及其依据成为理解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视角。表面上,国际政治理论属于政策学范畴,但实际上却可以帮助人们宏观把握主权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发展脉络,进而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探讨国际政治理论的解释力和可能的学术生长点。三是多领域、跨学科的研究。由于国际政治学科发展较晚,尚未在概念框架、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上形成较为成熟的学科体系。但也正因为研究内容的繁杂性,决定该学科必须广为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达成对国际关系事实的一般理解。

在西方,国际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而兴盛于冷战期间。1919年英国威尔士大学成立国际政治系标志着国际政治学独立学科地位的诞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并没有关于国际政治的专门学科,而被冠以“国际问题研究”在极少数政府部门下属机构主导下探讨国家政治和对外政策。1955年,国家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基础上成立外交学院,标志着我国国际政治学的发展。60多年来,国际政治学科在各大学、军事院所广泛开花,几乎全国各省的重点院校都有所设置。目前,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地位不断接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政治”课程在国家、院校以及学者的力推下不断产生学科自觉和学术自觉,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均极大丰富。与此同时,诸多不容乐观的问题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成为国际政治学科发展的瓶颈,需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方式改进。

二、国际政治学科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丰富,授课时间紧张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国际政治涵盖内容广泛,既有各个国家历史的相关内容,又包含理论部分的知识,更与当今国际形势息息相关,紧跟世界上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其教学内容之丰富,可拓展的部分之广泛,在各类人文社科类学科中也实属罕见。然而,当今国际政治教学受诸多条件限制,很难大展拳脚。以国际政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国际关系史”为例,“国际关系史”是专门史的一个分支,时间横跨 16 世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至近几年的国际形势,从早期欧洲战争,17、18 世纪欧洲列强的争夺,维也纳体系的建立,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开启战争,到两次世界大战,影响全世界的冷战以及目前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关系。因教学内容十分丰富,相对地,教学时间也就十分紧张。我国高校的“国际关系史”教学中,经常出现将某一章节的内容挤入短短一上午的课程的情况。根据目前高校的排课状况,每周只有一次课,大约4个学时。按照每学期20个教学周测算,能够进行课堂授课的时间为18周左右。由于每学期规定的课时是有限的,上课时间完全无法得到充足保障,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十分紧张,经常出现无法讲完的状况,因而也就无法进行更多的教学扩展以补充学生的知识背景。

(二)教學方法单一,授课方式枯燥

国际政治相关学科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教师进行单方面传授为主。虽新型媒体已运用到课堂,教师通过大屏幕播放PPT 来进行授课,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然而,国际政治教学依旧多局限在教师的讲授上,上课形式过于单一。同时,国际政治学科的跨学科性对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除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需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就我国人才培养体制尤其是博士生阶段而言,对专业教育的重视往往使其难以全方位和系统性学习相关跨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的枯燥以及教师跨学科知识背景的缺失更加剧课程教学的乏味和单调。此外,国际政治学科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较为抽象,如果授课教师无法用平实的语言以及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国际政治的理论课将显得更为枯燥。目前高校的教学安排中,这一类课程无法很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没有或很少有实践的环节,使学生无法从深层次上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解,只能得到差强人意的教学效果。

(三)考试方式陈旧,评估能力受限

由于构成国际政治学科的大部分课程都属于纯文科类课程,学生考前熬夜突击背诵,考后睡一觉全部忘光已成为国际政治等学科考试的常态。这种只重视考试的结果,忽略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暴露出了国际政治学科学习的一大缺陷,即考试体系与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之间的矛盾。但如果试卷中出现过多发散性题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又无法保证大部分学生的得分率。因此,两种类型的题目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既能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记忆的熟练程度,又可以衡量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综合能力的发展。

综上可见,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目前的国际政治学科教学已经落后于国家的人才培养需求,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水平远远达不到学生的要求,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够不上授课教师的预期。这就要求教师对国际政治学科相关课程必须进行深入探究,对教学过程中所显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三、国际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改进的措施

针对上述教与学的问题,国际政治学科进行课程改革已刻不容缓。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以下是对国际政治学科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措施。

(一)转变角色,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以讲授为主,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灌输。在新形势下,应采取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要变为课堂教学主体,居主导地位。而教师在这一模式中,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讲授者,要转变身份,变为课堂上的引导者、引领者,需要启发、引领学生对课堂的关键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教师还要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组织教学,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在互相帮助、互利合作的模式下完成对知识重点难点的探索。

同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积极走上讲台,站在众人面前,将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教师等学生发表完观点后,还需进行点评、总结,以评促讲,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对课程理解不够透彻的部分进行讲解及补充。这样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由被动变主动,才能真正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此外,近些年来,从国外传入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被称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这一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而是将时间完全交付给学生,由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发言、探讨。教师在“翻转课堂”模式中起引领指导作用,并负责为学生解答疑惑。

总之,无论是鼓励学生上台讲课还是翻转教学模式,都能较为有效地解决当今国际政治专业教与学的矛盾,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从我不得不学转变为我爱学,我要学。让学生自主地对知识进行学习求索,进而达到掌握知识,拓宽视野等学习目的。

(二)双语教学,增大专业外语学习比重

国际政治专业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虽然国际政治是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分支,但由于其具有国际性、国际化、跨学科等特点,掌握一门或几门外语对该专业的学生而言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外语基础,才能与目标国家的人员进行流畅沟通,从而掌握该国家的相关信息,获得第一手资料。第二,学会目标国语言,进行流畅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可以读懂该国的第一手资料,例如查阅报纸、期刊、杂志等信息,观看该国家的新闻报道等。第三,小语种除外,英语在国际政治专业中的地位同样重要。国际政治是一门引进的学科,当今绝大部分成果都是由欧美国家相关学者提出及演进的。大部分相关专著都是使用英语进行书写,能够直接阅读原著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翻译所造成的文字词义上的误差,能够更有效、更正确地对相关概念、内容进行理解。

由此可见,加大对外语的学习对国际政治专业学生而言极其重要。在国际政治学科教学中,可加大力度推进双语教学,主要从教材、教师、教学模式三方面进行改革。

一是教材。双语教学需从教材入手,更改现今国际政治专业所使用的教材。目前各大高校相关专业所使用的教材以中文版为主,北大曾出过一系列经典原著影印版,人大也曾出版过海伍德的政治科学,但这些教辅书专业性都较强,用词比较深奥,不是非常适合本科阶段大学生使用。因此,针对课本这一问题,必须在提高学生自身外语水平的基础上,一方面在国外积极找寻适合的教材,另一方面,发挥自给自足的精神,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编写。在编写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教科书的标准进行整理,不能将外文教材简简单单的编译,教材的编辑需要由经验丰富的老教授或者教师在相关内容的主旨上进行扩充。编写的方式也是通过借鉴相关外国书籍后,将我国已有的或即将更新的中文教材进行翻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使用这种教材,既能避免学科知識脱节,实现理论的前瞻性,又能满足教学的要求,使学生较容易地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

二是教师。作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培养双语人才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语言功底好、国际政治专业课知识牢固的双语教师人才。目前,培养此类教师的最佳途径便是转岗。一方面,将外语水平较好的国际政治尖端人才培养为双语教师,另一方面,将专门的外语教师,通过三四年的培训,也可以拥有初步进行国际政治教学的专业素质。除此之外,建设员工培训制度,与国外高校签订教师互派学习协议。“走出去”“引进来”,将国外大量优秀人才引入到国内,从而提升本学院外籍教师比例,促进外籍教师与本土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最终推动学校国际化、全球化。与此同时,对教师进行培养也实行激励政策,推动高校教师双语化,激发其转岗积极性。

三是教学模式。国际政治学科双语教育的基本类型有过渡式双语教育、滴注式双语教育、沉浸式双语教育等多种。针对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内容,挑选相应的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当学生刚入校,为快速提升其外语水平,可以采用沉浸式模式,课堂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都使用语速较为缓慢的英语,从而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的同时锻炼了听力。同样,学生回答问题,进行翻转课堂也要求用英语进行讨论和回答。这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学生的外语听说水平。除了书本的相关内容学习外,也可以在课程后部分穿插原声电影、重大事件科普纪录片等较为轻松的视频节目,用较为轻松的方式推动学生在外语沉浸式的环境中完成课程的学习。

(三)改革考试方式

目前,我国国际政治的专业课考试方式仍然是以纸质试卷为主,平时成绩为辅。进行教学改革,需要对考试方式进行一场较大的变动。首先,纸质试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实现无纸化作业。可以借助相关应用软件,学生将答案输入到电脑相关页面中,教师再由教师端对学生的试卷进行批改。由于电脑云计算技术,教师的试卷批改工作也会更加容易。其次,成绩应向平时成绩进行倾斜。受临时抱佛脚复习方式的影响,学生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泡沫相对较大。应减少最终期末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加大平时成绩的重要性和比重。再次,平时成绩不仅仅局限于上课签名点到回答问题,更应该包含小短剧、演讲、模拟会议等形式新颖、具有创意,又方便实施的活动参与评价。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最后,考试只是学生的成绩的一部分,不能完全判定一个学生的相关能力。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在专业课、外语、知识储备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综合评判。

四、结语

国际政治学科人才的培养总是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如何将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成为当前我国学科教学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也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际政治环境对国际政治学科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索一条既适合学生成长成才,又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课程改革路径显得尤为迫切。某种意义上,国际政治学科教学改革应该是一条教师发展、学生成才、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创新之路。

编辑∕丁俊玲

作者简介:廖春勇(1984—),男,广西百色人,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东南亚政治及国际政治理论。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东盟研究硕士生海外调查能力培养研究”(gxun-chxjg201602)

猜你喜欢

改进建议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