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街道遗余空间活化利用研究与实践

2021-04-27孙正安田锋罗慧男陈岚SUNZhenganTIANFengLUOHuinanCHENLan

世界建筑 2021年4期
关键词:活化街道空间

孙正安,田锋,罗慧男,陈岚/SUN Zhengan, TIAN Feng, LUO Huinan, CHEN Lan

1 引言

从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 年来的飞跃发展,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然而,超高速时空压缩下的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地伴生了各种城市空间利用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如城市空间治理精细化程度不足、品质不高、体验不佳等,城市街道中存在大量遗余空间就是典型表现之一。随着“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战略转型,深圳城市规划建设思路也随之转变,从“宏大叙事、外延扩张”转向“品质宜居、内涵提升”,更强调以人为本,更重视人居环境和城市活力,更聚焦市民体验满意度和获得感[1]。街道不仅是城市最基本的交通服务设施,也是城市公共生活和活动的场所,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之一。近年来,国际上对街道设计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国内对行人优先、街道场所功能回归的呼声也愈发高涨,以人为核心的品质化设计逐渐成为发展趋势[2]。近几年,深圳持续开展了一系列城市街道品质提升行动,同步实施了街道遗余空间综合治理和活化利用。

2 街道遗余空间认知分析

2.1 内涵

遗余空间的概念源自英文“Leftover space”,2000 年由美国景观建筑师丹尼尔·温特伯顿(Daniel Winterbottom)提出,2009 年国内学者首次将其翻译为“遗余空间”。“遗余”对应英文单词“Leftover”,一般被解释为未被使用或未被消耗的事物(Something that remains or unconsumed),或者是未经使用过的部分或数量(Remaining as an unused portion or amount),是对物质存在状态的一种客观抽象性描述[3]。“遗余”一词反映了此类空间的基本内涵。

综合参考遗余空间的英文原意及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街道遗余空间是指城市街道范围内被忽视、遗弃、闲置而未充分发挥价值的公共空间。遗余,代表街道空间的一种存在状态。判断街道空间是否属于遗余空间,关键要看是否具备场所价值或能否适应当前阶段的城市活动需要。

我国现阶段快速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建设更新升级,也不断迭代着市民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城市活动对街道空间的诉求。城市发展与人类活动变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人类的活动服务。但在快速城市化、机动化过程中,城市街道规划建设却与为人类活动服务的宗旨背道而驰,尤其是在小汽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进入千家万户的大背景下,街道旨在最大程度容纳交通工具并保持交通顺畅,而非承担更多的公共活动,导致街道范围内普遍出现了大量遗余空间,未尽其用,消极存在。

2.2 成因

街道遗余空间的产生,有历史因素、设计因素、自然因素以及其他人为因素,所有因素在街道空间演变“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影响空间“状态”。以深圳为例,常见的街道遗余空间包括消极闲置的街角绿地、郁闭阴暗的路侧绿带、杂乱不堪的桥下空间等等。根据成因分析,街道遗余空间大致包括以下几类:一是由于设计粗放一开始就被忽视的空间,如架桥下空间、立交桥内空地、街头零散边角绿地等;二是由于管理维护缺失逐步被遗弃的空间,如因绿化、铺装、照明、卫生等缺少维护而日渐萧条的街旁绿带;三是难以适应街道活动需求更迭而被冷落的空间,如因沿街商业衰落而毫无生气的建筑退界;四是交通方式结构转型导致不充分利用的街道交通空间,如富余的车行空间、低效的路内停车泊位。这些街道空间,或是设计阶段被设计师忽视,或是使用阶段被使用者遗弃,以致处于闲置或不充分利用状态,成为城市形象的黑点、公共空间的死角,某些遗余空间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极易滋生违法行为。

2.3 特性

街道遗余空间并非一种空间类型,其本质上属于街道公共空间。街道遗余空间的出现,既与城市公共活动的需求演变息息相关,又与时间维度的空间“过程”紧密联系。一般来说,具有以下特性:

一是具有消极性,缺乏场所价值,不适合城市公共活动。街道空间之所以成为遗余空间,核心是未能满足城市活动需求,表现为消极空间。调查分析表明,如果某处街道空间几乎无法到达、停留、使用或者大多数人对这一空间不感兴趣、存在负面情绪,说明缺乏场所意义,往往是具有消极性的遗余空间。

二是具有附属性,属于街道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依附于街道离散存在。通常与有效使用的街道空间或建筑空间缺乏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无法被充分利用,绝大多数情况下,未能有效发挥街道公共空间的场所功能。附属性决定了街道遗余空间活化利用不应孤立考虑,需要在街区范围内统筹研究论证。

三是具有动态性,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和生活方式演进动态变化。街道遗余空间通常与城市发展阶段关联存在,可能不断出现,也可能不断消失。因此,街道遗余空间活化利用,应符合城市生活方式和活动需求演变趋势,采取合适的设计措施,因地制宜、因需施策,有针对性地改变遗余状态。

3 街道遗余空间活化研究

3.1 理论基础

街道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城市的脸面和窗口。街道有生气,城市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4]。消极的街道遗余空间,严重影响城市活力和精神面貌。

街道遗余空间活化,即是要将消极空间积极化。日本建筑学家芦原义信认为,空间是由一个物体与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空间的积极性意味着空间满足人的意图[5]。人的意图通常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并指出该5 种需求是从外在到内在、由低级到高级、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的发展过程[6]。人类在街道空间内的活动需求同样遵循该层次理论。丹麦建筑师扬·盖尔(Jan Gehl)认为,公共空间中活动的发生是吸引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诱因,而人又是影响空间活力的关键因素。扬·盖尔将公共空间中人的活动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3 类[7],并剖析了市民日常活动与公共空间之间的作用原理,提出了公共空间—公共生活(PSPL)调研法,建立了“以人为本”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扬盖尔的三类活动需求层次逐级提升,与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遥相呼应、不谋而合。

3.2 研究方法

人及其活动是街道公共空间的主角。人的活动需求包括必要的交通出行,以及日常非交通类活动。其中,必要性活动,诸如上学、上班、购物、等车、等人等,通常为必须要做的事且常态化发生于日常生活;自发性活动,诸如散步、锻炼、享受户外阳光、呼吸新鲜空气、欣赏街头风景,通常由意愿决定是否参与,只有当天气和场所都适宜的条件下才会发生;社会性活动,诸如儿童在游戏场地玩耍、各种形式的交谈和交流活动、参与不同形式的集会以视听感受他人的活动,通常是群体自发行为。3 类活动对公共空间的要求逐级递进,必要性活动要求公共空间至少有可供步行参与的条件,自发性活动取决于公共空间环境的质量,社会性活动取决于公共空间中是否有其他人活动。街道遗余空间活化利用,应以满足和激发人的活动为导向,通过综合治理手段,实现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良好匹配。

首先,需要开展街道遗余空间及所在街区公共活动调查。实地勘察街道遗余空间,分析所在区位条件,判断遗余空间消极存在问题和原因。在街区范围内,开展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查调研。全天候、全时段观测公共活动发生的需求和状态,如在哪里活动、有多少人、是什么人、什么时间、在进行什么活动、活动时长及行为特征等;通过拦访、问卷等形式,抽样调查在公共空间中活动人群的感受和意愿,如活动时的心情、对公共空间的满意度、具体意见和改善诉求等。以便准确判断街道遗余空间可能服务的潜在公共活动需求。

其次,需要研究公共活动需求与公共空间设计的映射关系。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街道遗余空间潜在公共活动需求层次,探究需要什么样的活动场所。建立公共活动与公共空间设计维度上的关联,发掘公共空间塑造的关键要点,从多维度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提出对策性建议。如生活区街道常见休闲锻炼、邻里交往、亲子玩耍等居住人群的日常活动,需要配套活动场地、休憩设施等,以提供安全、温馨、舒适的环境[8]。

再者,需要搭建专业团队与社会公众联合参与的设计机制。一方面,组建涵盖城市设计、交通设计、景观设计、智慧设计等多专业设计团队,响应多样化人群的多层次活动需求,协同研究公共空间的功能定位、场地布置、设施配套、环境营造等方案。另一方面,建立社会公众参与设计机制,调动使用者共商、共治的积极性,共同研究设计方案,确保公共空间切实满足公共活动需要。

3.3 活化策略

以往街道治理大多以专项治理为主,如绿化提升、铺装更新、景观设计等,往往不够全面,不成系统,难以形成整体效果优秀的精品案例[8]。新时期的街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空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街道遗余空间活化利用是其中的重难点之一。一般情况下,可以从如下方向综合施策:

(1)打破场地封闭隔离状态,提高步行方式的可达性和连通性。采用柔性边界设计,使用一体化或渐变的步行与活动空间铺装,减少隔离效应。形成与周边公共空间便捷联系的步行网络,方便街区日常活动人群进入场地。根据街区范围内行人的流向、流量,设计场地入口位置和规模。打造具有视觉焦点和领域感的入口空间,增强公共空间的辨识度和吸引力。

(2)提高空间视线通透率,形成“街道眼”无处无时不在的安全环境。注重空间通透性塑造,形成适当的开敞与半开敞空间,减少空间的封闭性形成压抑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任何空间均多角度视线可及,消除绝对隐蔽的死角,让“街道眼”时时看护活动空间。提供充足的街道照明,特别是在人行道和公共活动空间,增加夜晚街道的可视性和安全感。

1.2 深圳百花二路沿线消极闲置街角绿地

3.4 深圳宝安大道沿线郁闭阴暗路侧绿带

(3)营造混合功能活动场所,满足街区多样化人群的多元化活动需求。结合街区公共活动需要,综合考虑多种使用场景,营造具有多重功能属性的公共场所。设计兼容多元活动的场地和设施,有效诱增各类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促使居民与空间频繁互动,丰富街道活动类型,提升街区整体活力。

(4) 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公共空间使用人群日常基本需求。配套直饮水系统、街头厕所、休憩座椅等设施,满足市民长时间驻留的生理需求。优先设置对老人、儿童友好安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引入高科技语音设备,提供语音提示,增加可触摸的体感设施,提供视障者出行辅助。

(5) 注入街区人文特色元素,赋予公共空间场所精神和城市魅力。提炼当地历史人文、空间背景、重要事件等特色基因,运用艺术手段融入空间和设施设计,提升空间认同感和地区归属感。塑造主题鲜明、特色彰显的街道景观环境,丰富公共空间精神内涵,改变千城一面,万城一貌的窘境。

4 街道遗余空间活化实践

深圳是“高度建成、高密人口、高强建设”的城市,地狭人稠,空间资源高度紧缺,城市建设率先进入了“以存量为主、增存并举”的发展阶段。街道遗余空间的存在,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城市街道活力和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也为城市品质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存量空间。随着近几年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同步对大量街道遗余空间实施了综合治理和活化利用。以下以深圳最为常见的街角绿地、路侧绿带和桥下空间3 类街道遗余空间为例进行介绍。

4.1 街角绿地活化利用——以百花片区为例

百花片区位于深圳福田区,始建于1980 年代中期,现状用地以居住和学校为主,片区内拥有深圳实验小学、荔园小学、百花小学、实验学校初中部等多所顶级中小学,是深圳最优质的学区。片区内居住人口以中小学生以及陪读家长为主,生活气息浓厚,但公共活动空间严重不足,尤其缺乏积极的儿童户外活动场地。为此,福田区政府以打造儿童友好街区为目标,推动实施了百花片区街区品质提升工程。重点对片区内郁闭消极街角绿地 (图1、2)进行了活化利用。例如,利用百花二路与红荔路交叉口东北侧街角绿地,建设儿童户外生活的“城市客厅”,让孩子释放天性,自由攀爬、跳跃;设置雨水花园,让孩子在自然中学习,认识海绵城市,了解雨水和土地的关系,培养孩子热爱自然生活的品质。利用百花二路与上步路交叉口东南侧街角绿地,设置百花农场,让孩子在都市丛林有一方能动手劳动、沉浸其中的天地。在设计方案阶段,设计师会同当地街道办、社区组织了沿街孩子参与活动设施选型等,从小培养孩子“共享共建”的家园意识。如今,百花二路已成为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4.2 路侧绿带活化利用——以宝安大道为例

宝安大道位于深圳宝安区,是重要的城市主干路,路侧存在较宽的绿带空间(图3、4),但郁闭阴暗,不仅闲置浪费,还容易让人产生逃避心理,以致市民不愿靠近。宝安大道南段,位于宝安中心区,两侧分布有大量居住片区,生活气息浓厚。受宝安大道分隔,两侧居民日常活动明显远离宝安大道。以道路品质提升为契机,宝安区政府对宝安大道南段路侧绿带实施了活化利用,通过打开绿化空间、建设社区公园和设置骑行赛道,在3km 范围内激活了9hm2闲置空间。目前,宝安大道南段沿线已成为两侧居民休闲漫步、骑行健身、邻里交流等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

4.3 桥下空间活化利用——以广深高速为例

广深高速深圳段多为高架路段,沿线遗留了大量完全荒废、杂乱不堪的桥下空间,黄土裸露,垃圾成堆,成为“脏、乱、差”的城市黑点,部分甚至被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长期非法占据,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图5、6)。为此,深圳对广深高速桥下空间进行了专项治理。打开封闭界面,整合桥下空间与周边零散绿地;清理垃圾杂物,改造地形地貌,提升绿化景观;增设多功能步道,为市民休闲漫步提供场所。共计激活了8.2km、84hm2的桥下空间。活化后的广深高速桥下空间,已然成为舒朗通透的生态花园,宛如小型森林公园,呈现一片绿野仙踪,市民可以悠闲地在林荫步道漫步。

5 结语

5.6 深圳广深高速杂乱不堪的桥下空间

7 街角绿地改为门户花园

8 街角绿地改为生态课堂

9 街角绿地改为童梦乐园

10 街角绿地改为百花农场

街道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覆盖范围最广、市民感知最直接的城市公共空间。街道遗余空间活化利用,将是高度城市化地区精细化治理的重要课题之一。街道遗余空间是城市众多遗余空间的一部分。本文从对街道遗余空间认知入手,借鉴国内外先进基础理论,探索了街道遗余空间活化利用研究方法和改造策略,为深圳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希望初步的探索能为城市其他类型遗余空间的治理提供新思路,引发更多的思考与应用。

11 宝安大道交叉口及街角空间

12 宝安大道路段及路侧空间

13 路侧绿带改为骑行赛道

14 路侧绿带改为社区公园

15.16 广深高速桥下空间活化效果图(1-16图片来源: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自2017 年深圳市政府成立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总指挥部以来,持续强力推进包括街道遗余空间活化在内的一系列品质提升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辟了“存量提升”阶段精细化城市治理新模式。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 周年之际,党中央再次对深圳寄予厚望,要求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奋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在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

未来,深圳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化城市空间有机更新,挖掘现状遗余空间价值,通过功能活化、主题注入、人性化细节处理,提供更多可供人停留、促进交往的公共场所,努力实现城市公共空间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具品质,以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猜你喜欢

活化街道空间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空间是什么?
热闹的街道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创享空间
如何积累小学生活化作文素材
街道生活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