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史话
——发现对联之美
2021-04-27编辑关月
编辑=关月
“楹联”即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后蜀广正二十七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梁章钜在(楹联丛话自序)里说:“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
不过也有人提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有这段记载,说的是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了。这要比孟昶的那副对联要早四五百年。
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这也是多数人予以认可的说法。梁朝初年,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其特点是强调声律,对近体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其诗又名“新体诗”。)产生以后,只是为对联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而做为一种文学品类,并未形成体系。
上图:启功 对联:万丈文澜月在天,满襟和气春如海
下图: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记》
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他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虽对“声律”“丽辞”做过精辟的见解,对诗、骚、赋、乐府、颂赞、祝盟、铭、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诸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数十种文体作了详尽的阐述,却未提到对联,这说明对联虽有早于刘孝绰者,但当时并未形成文体,或者并未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但是有不少学者认为,对联产生律诗(五代、唐代)以后,这种说法争议较大,反对者认为,关于对句之间的平仄问题,在唐朝之前已经得以解决,律诗中的句数,用韵相粘的问题和对联并不相干。
到了隋唐时期,永明体日渐兴盛。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诗人们的参与下,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除白居易外,唐代诗人大都有名联传世。
左图:唐云(1910 ~1993)对联 180×48cm×2 释文: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右图:李白书岳阳楼联
如李白的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杜甫题写的诸葛亮故居联:
三顾频烦天下事
两朝开济老臣心
骆宾王题杭州观潮亭联: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藏有李世民的对联墨迹,为唐太宗御笔亲题: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宋元:墨迹绝不见于藏弆之家
陈寅恪先生有一句话:“唐之世近于古,宋之世近于今。”楹联的脚步走到宋朝,在各个方面都与今天所见差别不大了。
宋代楹联处于楹联史的萌发阶段,但艺术色彩丰富,这与楹联的母体——律诗、骈赋的成熟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成熟的律诗与骈赋,就没有多姿多彩的楹联。宋人在楹联写作中往往汲取诗赋的养料,楹联也一步步跻身文学的队伍。
宋代的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米芾、朱熹、陆游等均参与了楹联创作,尤其是苏东坡和朱熹,前者有史料可考的作品有几十副,后者的作品,在梁章钜《楹联丛话·故事》中收录有13 副之多。
虽然两宋文人没有把对联收入文集,帖子词却有不少收入的,甚至还有苏东坡的墨迹传世。
宋元楹联创作主体,虽上有名臣文士、下有市井百姓,但在他们眼中,楹联只能算是小道,人们对待楹联作品仍然处在写完就置之不顾的状态。楹联文献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梁章钜《楹联丛话》曾说:
“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而见于载籍者寥寥。然如苏文忠、真文忠及朱文公撰语,尚有存者,则大贤无不措意于此矣。”
比如,现时所见苏轼、朱熹、赵孟頫的集子中均不见楹联。
“宋元人所书联,其墨迹绝不见于藏弆之家,意者亦如今人所作春联然,粘于门楹,一任风雨之剥蚀,不作保存计乎。”(顾颉刚《蕲驰斋小品·黄可庄<集联三百首>序》)
宋元楹联“墨迹绝不见于藏弆之家”,它们中的大部分散落在宋元诗话、词话、笔记小说中。另一部分被刻在楹柱上,经过后来的楹联爱好者收集、记录得以保存下来。因此,宋元楹联流传下来的不多。
左图:朱熹 书法 对联 水墨纸本立轴
右图:清 汪由敦书《苏轼春帖子词》轴 纸本楷书 115.5×59.7cm
楹史趣谈
苏轼的藏头诗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
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
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
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苏轼 《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
这是一首藏头词。苏东坡从杭州回京城时,路过镇江,太守林子中设宴款待,由官妓郑容和高莹作陪。期间,这两个女子求苏东坡为她们脱籍从良。苏东坡很为难,不便做主,因为此事须经当地官府批准才行。文学大家苏东坡就写了这首词送给太守林子中,含蓄地替她们求情。林子中连读三遍,才明白词中的真意。于是这两个官妓才被获准脱籍。原来这首词每句首字连起来便是:郑容落籍,高莹从良。
左图:彭呈公 行书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右图:朱熹(款)行书“拥翠风丛友竹梅” 纸本立轴 126×58cm 铃印新安朱熹、元晦 题识晦翁
相传,北宋神宗年间,辽国派遣使者来中原。翰林学士苏东坡奉命招待。辽使素闻苏东坡的大名。他说,他们辽国有一副对联,全国无人能对,想请教苏东坡。他的联是:三光日月星。苏东坡略一思索,随即对出下联:“四诗风雅颂”,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原来《诗经》中“雅”这一部分,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
日常对答之间使用对联,反映了人们对于对联已经很是喜爱了。而名人题写名胜古迹的对联,也是层出不穷。
北宋末宣和年间(公元1119 -1126 年),有人把四川眉山诗人唐庚的名句“山静似太古,曰长如小年”用来作门联,这是曰常生活中把对联写在门上的一个先例,打破了对联只能作为春联写在门上的格局。
南宋绍熙五年(1194),朱熹筑沧州精舍,自书一联云:
佩韦遵考训,
晦木谨师传。
这是书斋题联。韦,熟牛皮。质柔软,古时性急者佩之于身,用以自戒。朱熹之父尝自谓“卞急(即性急)害道”,因取古人佩韦之意,号“韦斋”。考,父。朱熹之师刘屏山,为朱熹取字曰“元晦’,谓“木晦于根,春荣华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晦木,即指刘屏山对朱熹说的这两句话。这副对联是目前认为最早的书院厅堂类联。
朱熹还为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题写了楹联:
日月两轮天地眼,
诗书万卷圣贤心。
意思是说,天地因日月得光,人靠读书致圣。朱熹是北宋以来理学思想之集大成者,是孔子之后中国封建社会最大的思想家,倡导“去人欲,存天理”,并根据这一道德哲学,对古代文学典籍重新作了系统整理与解释。
南宋初年,金军攻破建康(今南京),通判杨邦义威武不屈,咬破手指用鲜血在衣襟上写下十个大字:“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这副对联是目前为止知道的最早的自题言志联。
宋代以后,中国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北宋诗人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过年盛况的真实写照。
楹史趣谈
三国名人入对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在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四川内江有座嘉靖年建造的三元塔,塔中有一联说景,实则谐音含三国六个人名:其中含有孔明、姜维(江围)、吕布(旅步)、曹操(槽巢)、关羽、张飞六个人名。其字面意思可解为:鸟儿被围在宝塔之内,眼望塔孔中的亮光,只怨江堤围困,难以出去旅行;被囚笼中,心中思念旧巢,只恨双翅被关,不能够展翅飞翔。
元代楹联作家仅十来人,作品寥寥。现存宋元楹联数量少,篇幅短,但作为文学样式之一,它仍然发挥着“针孔”的作用。通过现存宋元代楹联可以窥见宋元时人们的人生态度,以及社会风气、文学本体方面的发展对楹联的影响。
明 朱元璋书《大军帖》纸本 册页 33.7×47.4cm 行书 14 行169 字
元代,对联录载不多。赵子昂奉忽必烈之命所书的两副对联,是为元帝歌功颂德的,影响比较大。书于大殿上的一副是录王维《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句: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阊阖,传说中的天门,此指皇宫正门。衣冠,本指世族、士绅,此指各国使节。冕旒,皇冠,此指元帝。
书于应门的一副是: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这是一副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喜爱的楹联,流传很广,直到清代,民间仍不断地沿用。
赵子昂还在扬州迎月楼题了这样一联: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元代的对联形式,还微妙地在元杂剧中得以运用,如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在结尾处写到:
安秀才花柳成花烛,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这也算对联的一种新的形式吧!
明:帝王推手,万般皆联
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由于皇帝垂青,身边大臣无不精研对工,以赢得主子的赏识。因一副对联而改变一个人命运者有之。为此楹风日盛,文人墨客以题联巧对为幸事,访胜寻古之际,不免撰联题字,以壮雅兴。
明代前期的楹联书法家首推朱元璋。朱元璋不仅大力提倡推广楹联,还自撰自书楹联。其书法本身也具有较高的水平。
左上:宋光宗御笔行楷书联句
右上:宋理宗 楷书浅沙流水联句 己未(1259 年)作 铃印御书之宝、己未 浅沙平有路,流水慢无声。赐刘公正。签条:宋高宗御书。时在绍兴九年。 张爰私印、口垢堂中国嘉德(香港)2013 秋拍大观——香港之夜 成交价:HKD 42,550,000
左下:元 赵孟頫书《七绝诗》册 纸本 行书 34.7×35.3cm
右下:古今楹联汇刻
《楹联丛话·故事》引《簪云楼杂说》中的一段话:“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时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
就是说朱元璋一道圣旨让对联提高了身价,进入了大众视野。据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从此,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一次朱元璋发现一家未贴春联,问后方知是一阉猪者,不知该怎么将自己的经营内容写进联句。朱元璋听后,寻思片刻,为阉猪者题联曰: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春联在明代开始空前繁荣,并且在明代人们才开始把“桃符”真正地称之为“春联”。据说“春联”一词是明太祖朱元璋创造的,并且开始用红纸写春联。他喜欢对联,不仅大力提倡写对联,而且他本人也写了不少的对联。
他送给中山王徐达的一副对联是: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第一人;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列朝诗集》说,朱元璋又以如下一副送翰林学士陶安: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院文章第一家。
朱元璋还有一副题写秦淮河的:
佳山佳水佳月佳风,千秋佳地;
痴色痴声痴情痴梦,几辈痴人。
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明代的文人都擅长写对联,也乐于写对联,从而大大地推动了对联的发展,使对联创作在明代推向了一个高潮。
左图:解缙(款) 草书五言联 纸本 160×42cm×2 铃印解缙、大学士印 释文:多言有少味,无欲斯有为。 嘉德四季第54期·仲夏拍卖会 成交价: RMB 23,000
中图:解缙 草书 162.5×44.2cm 释文:高阁卷书看燕子,小池对酒爱鹅儿。
右图:李东阳《草书赠廷韶诗轴》洒金笺草书 141.4×49.8cm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凤皇台上题诗去,鹦鹉洲前建节行。四海山川佳丽地,六年江汉别离情。悠悠晓梦堕随 马,漠漠春寒雨带城。好种甘棠三百树,他时留咏汉公卿。
李东阳《怀素自叙帖跋尾》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楹联大家,如解缙、唐寅、徐渭、杨慎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解缙。
解缙(1369 年-1415 年)是明朝的大才子,相传他从小聪明好学,出口成章。一年春节,他在家门口贴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因为竹林是他家对门的员外家的,员外看了很不高兴,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解缙知道后,就把对联各加了一个字。
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员外看见后更生气了,就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缙又各加了一个字。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明代的皇帝里,喜欢对联的,除了朱元璋外大有人在。明代的代宗皇帝和神童李东阳的故事,也是对联史上的一段佳话。
湖南茶陵李东阳四岁名闻天下,皇帝决定当面试验一下。代宗皇帝很高兴,等待小神童到来。小神童亦步亦趋的来到了高大庄严的大殿上,四岁孩子自然腿短,而天阶又高,只好慢慢爬上去,最后过大殿门槛之时,好不容易才翻过去。
代宗皇帝笑吟吟的,觉得很有诗意,于是吟出一句:神童腿短;李东阳何等的机敏,知道皇帝已经开始考课了,不假思索的对出了:天子门高。
代宗皇帝呵呵一笑,高兴极了,又来了一句:螃蟹满身甲胄;李东阳小脑瓜一晃,答出了对句:蜘蛛满腹经纶!
后来,李东阳在朝廷供职超过40年,官至吏部尚书,大学士。
如果说,唐代人喜怒哀乐嬉笑怒骂,皆成诗,那么宋代皆成词,到了明代就皆成联了。
明代成为对联艺术的黄金时代,原因有二:
1.唐诗宋词中大量的优美的律句流传,这是对联发展的基础。
2.明代的皇帝,公卿大臣,文人墨客,乃至一些粗通文墨的人都喜欢口头对对子,和书面对联。
楹史趣谈
李调元妙对唐伯虎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明代,蜀中才子李调元到山中寺庙游玩。长老说有事相求。原来,寺庙里有幅荷花图,是长老师傅所画。恰好唐伯虎游玩到此,老和尚就请他在画上题字。唐伯虎就提笔写下了一句题词:画上荷花和尚画。
写完后对老和尚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李调元一看,便发现了这上联的妙处:它属于回文对联又兼用谐音,字的读音反读正读完全相同。最后他在唐伯虎上联旁写出了下联:书临汉帖翰林书
这七个字反过来读,字的读音和正读完全相同,与唐伯虎的上联珠联璧合,长老拍手称奇。从此,这幅画成了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
李鸿章巧对伊藤博文
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将来怎样?
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量也无妨。
据说李鸿章去马关谈判,日相伊藤博文出上句相难:“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指清廷无能,军事上又战败,只能割地赔款)。李鸿章对之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意思是什么问题都可解决。后有人在上、下联尾加上“将来怎样”“量也无妨”,形成绝妙的讽刺。“将”“量”两字叠用,有“太史公”笔意,使人击节。实际上,此联为文人戏作,将《马关条约》的签订归罪于李鸿章一人,是不公正的。
左图:清 邓石如《沧海日长》联 楷书 纸本 纵137.2×28.3cm此联为龙门式对联,书于『嘉庆改元春王正月』,末款识『铁砚山房正书』。嘉庆元年(1796年),邓石如时年54岁。下联本幅右下有清康有为跋一段。无鉴藏印记。康有为在题跋中称:『完白山人篆分固为近世集大成,即楷书亦原本南北碑而创新体,笔力如铸铁,画法尤厚。』此联书法古茂沉雄,体兼隶楷,法于魏碑,存隶书孑遗,有隶楷之谓。
右图:朱乃正 行书大观楼长联 立轴 纸本 1988年作
清与民国:主流文体是楹联
楹联的发展到了清代进入了极盛时期。清代楹联书法成为日常书写的重心是艺术社会化的结果,社交嘱赠、市场驱动在促就楹联书法日常书写社会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南怀瑾先生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更有学者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可以认为,孙髯翁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公元1840 年)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从此,文人学士以楹联赠答,用对联作文字游戏,考验对方的智力,成为一时的风尚。
康乾盛世,楹联艺术日臻完美。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乾隆皇帝是一个喜欢卖弄风雅的风流天子。他每逢出游总是到处题诗撰联,只是被称道的作品不多,只有题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西暖阁的联写得还算不错,联曰:
燕贺莺迁,乐意相关禽对语;
兰草桂蕊,生香不断树交花。
余德泉在《对联史话》一文中对清代对联的发展,总结了四个方面特征:
一是越写越长。
二是越写越巧。把许多手法都用上了,有些手法还很特别。
左上图:清 乾隆《御笔行书五言春联》 故宫博物院藏
左下图:清 乾隆《御笔行书五言春联》 故宫博物院藏
右上图:翁同龢 行书联
右下图:左宗棠 《行书七言联》 水墨纸本 立轴 201×41.5 cm 中国嘉德2014春拍 成交价RMB 437,000
楹史趣谈
梁启超妙对张之洞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张之洞坐镇汉口时,广东才子梁启超年方弱冠。一日,梁在家乡广东及第举人后,上京会试路过汉口。张久闻其名,为考其实学,在宴请时出一联嘱梁相对:“四水江第一,四季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四水是指江河湖海,四时是指春夏秋冬,四水中江字在第一,四时中夏字排第二,两字连起来是江夏,而且此联咄咄逼人,口气好大,暗喻张之洞乃江夏第一高官。而且有四、一、二等数字,颇难应对。
谁料梁启超稍加思索,马上答道:“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孺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张之洞听了梁启超的下联,不禁惊叹:“好,好哇!先生才识过人,可敬,可敬!”于是对梁启超刮目相看。
章炳麟讽康有为
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这是一副构思独特的歇后语联。上联的歇后语是“妖孽”二字,见《礼记·中庸》:“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下联的歇后语是一个“贼”字,见《论语·宪问》:“老而不死是为贼。”隐去的歇后语部分,也正是作者讽刺对方的要害所在。然而,更为巧妙的是剩下的两个半截子话恰成妙对,同时还妙在尾嵌“有为”二字。
三是使用越来越普遍。某地风物甚佳,写副对联描状咏叹;某人死了,写副对联表示哀挽;感于世情,写副对联以述心志;欲售货品,写副对联以广招徕;闲来无事,会同一二好友,以一事或一物为题,彼此属对,以为娱兴:诸如此类,为官为民,皆常有之……
四是对联独有的整套格律——马蹄韵不仅形成,而且已经完善。
在这一时期,对联的范围逐渐扩大,凡是记述、抒情、议论都可入联,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长联形式。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张之洞的君山湘妃祠联又长于大观楼联。而最长的要属钟云舫的“拟题江津临江楼联”,长达1612 字,为迄今为止的长联之最。
佚名 吉甫 七言对联 曾国藩像 对联 镜框 纸本 水墨纸本 135×43cm×2;58×42cm
楹史趣谈
康有为挽戊戌六君子
殷干酷刑,宋岳枉戮,臣本无恨,君亦何尤,当效正学先生,启口问成王安在;
汉室党锢,晋代清谈,振古如斯,于今为烈,恰如子胥相国,悬睛看越寇飞来。
这副挽联连用了六个典故借古讽今,反映了戊戌六君子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惨遭杀害的历史事实,揭露了清王朝腐朽没落的反动统治。挽联中的“殷干酷刑”指商朝大臣比干冒死强谏,却被暴虐无道的纣王用挖心酷刑处死。“宋岳枉戮”指南宋名将岳飞,精忠报国,功绩显赫,却被奸佞陷害。“汉室党锢”指东汉末年,一些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禁锢的政治事件。“晋代清谈”是魏晋时期,一些名士为了反对司马氏集团,针砭时弊,抨击“名教”而遭压制的历史事件。作者运用以上四典,把“戊戌六君子”比作比干、岳飞、士大夫、汉晋名士,热情讴歌了他们不阿权贵、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谴责清朝顽固势力拒谏饰非、残害忠良的卑鄙行径。
上联中的“正学先生,启口问成王安在”指明朝方孝儒,责问朱棣篡夺建文帝皇位的典故,矛头直指慈禧太后;下联“子胥相国,悬睛看越寇飞来”指春秋时吴国大臣伍子胥劝谏吴王夫差无效反遭杀戮,伍子胥临死时说:“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之亡也。”意指慈禧太后捕杀维新志士,其结果只能是亲者痛仇者快,必然会引起外国大规模的武装干涉,使中国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这副挽联,康有为旁征博引,斥奸赞贤,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戊戌六君子”的缅怀之情。
从左至右依次为:于右任《草书五言联》;吴佩孚书法 对联 立轴 水墨纸本;袁枚《行书四言联》149×33cm×2 铃印袁枚之印、简斋 枚;清 金农《隶书七言联》133×28.5cm 上海博物馆藏;黄宾虹 戊子(1948 年)作 古籀文七言联 134.6×23.3cm×2 钤印:黄宾虹、片石居 释文:沫水名通夔子国,寽文型类伯舂盉 老祖书屋藏
嘉庆、道光年间,阮元、梁章钜、陶澍、林则徐几位楹联巨匠横空出世,可以说是清代对联的巅峰前期。 咸丰、同治年间,以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为代表的湘军将领幕僚群体,加之同时的薛时雨、俞樾、李寿蓉、王闿运等超一流对联大师的创作,把对联文化推上最高峰,可谓是清联的巅峰期。吴熙、吴獬、刘蕴良、钟云舫、赵藩、范当世、江峰青诸人留下清联最后的绝响,是谓巅峰后期。
晚清时期,对联的写作手法有了很大的创新,不过随着语言的变化和白话文、新体诗的出现,长联的平仄要求不像过去那么严格了。由于长联的出现,使得清代的对联在我国楹联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时期,出现了谭嗣同、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杨度、严复、王闿运、林则徐、张之洞、钟云舫等楹坛高手。随着对联的兴盛和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汇集、记叙对联的专家学者,梁章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写的《楹联丛话》等几本专著,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资料,其他如梁恭辰、袁枚、王渔洋、谭嗣同、俞正燮等人也都有专著传世。
民国在大陆的历史只有短短38 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从1911 年到1927年为北洋政府时期,1927 年到1937 年为国民政府时期,1937 年到1949 年为抗战和内战时期。民国对联文化承晚清的流风余韵,总体还是比较繁荣的。相对而言,前期兴盛于中后期,特别是抗战和内战时期,相较前期略显凋零。
民国对联创作给人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是挽联创作,很多重要人物去世后都会收到数量可观的挽联,例如孙中山去世后,全国各地在各种哀悼仪式上所送挽联据说达十万副以上。另一个成就是实用楹联的新发展,例如辛亥革命胜利后,坊间就马上推出了民国新春联,之后实用楹联的创作和整理出版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例如1946 年上海学生书局就出版过一本《时代楹联一万副》。
民国对联在1949 年之后留有一个尾巴,这就是台湾的对联文化,于右任、张大千、张佛千、成惕轩、伏嘉谟等人构成了这一支对联文化余脉的几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