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佑二年,那场全明星阵容……

2021-04-27撰文郑朝辉

艺术品鉴 2021年1期
关键词:曾巩进士科举

撰文=郑朝辉

宋仁宗嘉佑二年的进士榜是神一般不可复制的存在,这次科举录取了一批大牛,虽然时人还不太在意到这点,而多年以后,再去看这份榜单时,便会目瞪口呆。

大宋的科举

文治天下,武取华夏。这是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的一条铁律。

公元907 年,大唐灭亡。

此后,华夏大地经历了近百年的纷争动乱。武将出身的赵匡胤深知武将的破坏力,于是上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武将的社会地位逐渐被文官所超越。即使如此,武将出身的赵匡胤,自然也不会把满嘴“之乎者也”的儒生看在眼里。真正推动唐以后科举大规模发展的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原因仍旧是政治考量——得位不正的赵匡义迫切需求一股和自己站队的政治力量。

此后的宋真宗、宋仁宗生于安乐,接受的是正规的儒家教育。从藩邸开始,他们身边就聚集了一批出生于宋初的文人学士,他们和士大夫之间有种天然的亲切感。

从真宗皇帝开始,一大批出身寒微的青年才俊通过科举进入政坛,宋人自己培养的政治家逐渐崭露头角。

宋朝进入官场的途径,一共有五种:

1、科举取士

2、恩荫补官

3、胥吏出职

4、军功补授

5、纳赀买官

科举出身的官员可以跳级升迁,而科举之外的官,只能一级一级升上去。高级的官员只能由科举出身的人来做,即便是其他途径上来的特别优秀的官员,也要让皇上赐“进士出身”才能担任高级职位。

宋代是『寒门出贵子』的时期,欧阳修曾感慨『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无论是乞丐、孤儿还是书童皆可凭借自己的本事考取功名。

王安石(款)(1021-1086) 草书太湖亭 22×40 cm 铃印孤山、鲐叟 王安石

宋代是“寒门出贵子”的时期,欧阳修曾感慨“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无论是乞丐、孤儿还是书童皆可凭借自己的本事考取功名。宋初的张雍是个流浪儿,靠乞讨为生,但勤奋好学,对于《诗经》深有研究,于是在太祖时期高中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杜衍也是流浪儿,靠给人抄书勉强度日,在真宗时登科,仁宗时官至宰相;范仲淹,两岁失怙,母亲改嫁他人,生活拮据。为了学习,他寄居在寺庙中,昼夜苦学,靠吃粥度日,最终高中进士,官至副宰相;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无奈带他投奔叔叔,叔叔家生活也不好,母亲便教他用秸秆在沙子上读书写字,最后经过苦学考中进士,官至参知政事。

宋朝的宰相(同平章事)、副宰相这一级别的官员,大概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科举出身。如果没有科举,这些人不可能出来管理国家。

提到宋代的科举取士,就不得不与唐朝做一个对比。

资料显示,唐朝289 年间实际开考265 次(其中有1 次因考题泄密而作废(见《文献通考·选举考》《登科记考》)。每次录取的进士很少——最少为贞观二十年(622 年) 、显庆元年(656 年) 、麟德元年(664 年) ,都是3 人(见《登科记考》该年),最多为咸亨四年(673 年)因上两年停贡举而至79 人(同上);据《状元史话》统计:唐代262 科共取进士6637 人,平均每科25.33 人。武则天在位时期任命宰相73 人,其中进士出身者不过11 人而已,占比约15%。宋代宰辅却大都出身科举,且大多是进士科,偶有词科出身的宰相。南宋孝宗时期的宰相,不仅是进士出身,而且都是进士高第(即进士考试名列前茅之人)。

两宋一共享祚320 年,根据统计,共开科118 榜,录取人数超过11 万人,是唐及五代录取总人数的十倍之多,就连以后的元明清各代,录取人数均无法与宋代相比。

宋仁宗朝,一共开科13 次,取进士4615 人(《宋史研究集》第89 页),平均每次已达355 人。北宋取士最多的一年是宣和三年(1121 年) ,805 人(《文献通考·选举志》);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 年) 更达998 人(《续通鉴》卷一六三)。

根据学者的统计,宋代布衣入仕者占比55.12%。其中官至一到三品中占比53.67%,到了北宋末年已达到64.44%。而唐朝寒素子弟的录取率却仅有15.9%。可见,宋朝的科举考试真正实现了“取士不问世家”。

宋初的科举考试,省试后为殿试,殿试后即排定状元、榜眼、探花等名次。在省试时成绩得第一名的士子,在殿试后的唱名中,如果发现自己的名字靠后,不入前三,可以当殿站出来抗议,要求皇帝将自己的名字往前排。而皇帝一般也会满足他的要求。据说欧阳修就这么抗议过。

有鉴于唐的考试流弊,宋朝在制度上对科举加以改革,使之严密化,行程了一整套反作弊规定:“锁院”“糊名”和“誊录”。虽然可能有漏洞,但部分方法与我们现在高考有相同之处。

锁院,即在考试期间封闭贡院考场,以防范有关人员串通作弊。宋代科举不再像唐代那样由礼部侍郎主考,主考官的人选由皇帝每年临时指派。而且在任命公布后,主考官及其副贰都要入住礼部贡院,直到考试结束、录取名次确定后才能出来。这个制度被称为“锁院”。

“糊名”又称“弥封”,即密封考生试卷上所写的姓名,使考官无法知道这本卷子是谁写的。但是仅此一端,若要舞弊,仍有办法。只要考官熟悉考生笔迹或者考生在试卷上做了约定暗记,考官仍能认出卷子,卖情录取,因此又有“誊录”之法,即另派抄书手将考生的试卷誊清一遍。这样,经“誊录”后试卷的笔迹全出一手,考官也就无法辨认。“誊录”制度自宋代实行后,直至明清,都相沿下来。凡誊清的卷子,一律用朱笔写,称为“朱卷”,原卷则称为“墨卷”,保存备查。

从科举制从隋代诞生到清朝结束,这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中,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够像宋代那样产生大量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与政治家。可以说,这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高峰。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华夏文明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科举考生用具号灯

“仁宗养士,三代受益”

自赵匡胤留下“不杀文人与谏臣”的遗训后,权力似乎变得温柔起来。这让宋成为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朝代。

很多人在研究一个问题,为什么宋朝能出包拯,能出欧阳修,能出晏殊,能出柳永,能出范仲淹,能出苏轼。很简单,因为出了仁宗这样的皇帝。仁宗并非是非不分,相反,他的眼光很毒。仅凭一篇策论,他就判断苏轼兄弟大有前途,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对皇后说,“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有鉴于唐的考试流弊,宋朝在制度上对科举加以改革,使之严密化,行程了一整套反作弊规定:『锁院』『糊名』和『誊录』。虽然可能有漏洞,但部分方法与我们现在高考有相同之处。

历史上有“仁宗养士,三代受益”的提法。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名头最大的,除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外,论名声好、名头大、名望高的,则非宋仁宗赵祯莫属。

赵祯出生于公元1010 年,距今正好1010 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庙号“仁宗”的帝王。他既没有历史上的“存在感”,也没有世人口中的“丰功伟绩”,似乎“庸庸碌碌”度过一生,甚至,他治下的任一臣子都比他有名!但是,谁也无法否定,唐宋八大家有六位出现在仁宗一朝;世界第一张纸币诞生在仁宗一朝;四大发明有三项或出现或开始应用于仁宗一朝……

《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

嘉祐二年的科考,号称天下第一,出了无数名人。及至后来,人才有些泛滥。政治方面,有范仲淹、吕夷简、杜衍、包拯、韩琦、富弼、文彦博、狄青、张方平、范镇、吕惠卿、宋庠、曾布、章惇、王安石……

文化方面更多,有苏洵、苏轼、苏辙、曾巩、欧阳修、柳永、晏殊、宋祁、梅尧臣、苏舜钦、黄庭坚、张载、周敦颐、程颢、程颐、沈括、宋敏求、范祖禹……

这正是仁宗可骄傲之处。

群星闪耀的1057 年

1057 年,宋仁宗嘉佑二年。

这是赵祯登上皇位的第35 个年头,此时的宋朝,签订澶渊之盟,边境无战事,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正是发展壮大的时期。那是范仲淹去世之后的第五年,自他之后,“文正”两个字成了千年来文官死后的最高荣誉。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然而盛世同样出人杰,这一年,北宋朝廷举行了科举的大考。

但对于众多学子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年份。如果不小心参加了这一年的科举考试,那就避不开一件事——崇尚古文运动,并遇到向来反对北宋前期以诗赋取士的考试标准的主考官欧阳修。

在《六一诗话》中,欧阳修宣示了他对过往科举考试的看法:

“自科场用赋取人,进士不复留意于诗。故绝无可称者。”

清 佚名(传姚文翰) 历代帝王像-宋仁宗

TIPS

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恺

1057年这一科的前三名都是谁呢?大家可能不太认识: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恺。

状元章衡,苏轼评价他:“子平之才,百年无人望其项背。”宋徽宗赵佶评价他:“内德温纯,外容庄重,翰苑词宗,国家梁栋。”章衡先后出任过润州长史,通判湖州,直集贤院,盐铁判官官职,并且编著有《编年通载》。作为力压苏轼、苏辙、曾巩等才子登上状元宝座的章衡,在文坛上留下的作品并不多,可查询的只有一首《送程给事知越州》。作为一首离别诗,从名字里我们就已经能够了解这首诗大概的内容。榜眼窦卞更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探花罗恺资料太少,无法考证。

担任主考官的欧阳修自然大刀阔斧的对考试内容进行了改革。这个改革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却被后世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大名鼎鼎的苏轼、曾巩正是这场改革的受益者。

欧阳修《灼艾帖》 纸本 册页 25×18cm 行楷书 6 行69 字 故宫博物院藏

当年科举各科共录取了899 人,其中进士388 人,在这一大群人中,对后世造成巨大影响的就有十多人,除了苏轼与曾巩,这份进士名单还有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

豪华的考官阵容

嘉佑二年这场大考,北宋朝廷祭出了堪称豪华的考官阵容。

主考官翰林学士欧阳修不用多讲,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参知政事(副相);副主考官是王珪、梅挚、韩绛、范镇,这四位都是当朝文学名家。王珪官至宰相,鼎鼎有名的三旨相公;韩绛官至参知政事;范镇也是北宋政坛大佬,守旧派知名人物;梅尧臣政坛上差点,却是北宋初期诗坛扛把子式人物,江湖人称“宋诗开山祖师”。第一个跟欧阳修推荐苏轼文章的,便是梅尧臣。

“门生故吏满天下”的名士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但论及质量,首推的还当是欧阳修。欧阳修的思想讲究文道并重,讲究写实性和实践性,也一直倡导诗文革新。欧阳修极力反对五代宋初的夸张虚浮的文风 ,他认为,自五代到当世的文学作品修饰浮夸、辞藻过于华丽而言之无物。欧阳修的思想在他主持的科举考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言简意赅、言之有物、注重实学,因此,务实的欧阳修也为宋廷筛选出一大批人才,而在欧阳修之后,他的思想仍然在两宋科举中因袭,影响深远。

蜀学三苏

带二子进京赶考期间,苏洵拜访了欧阳修呈上了自己的文章。欧阳修读完后写下《荐布衣苏洵状》向宋仁宗举荐苏洵,至此苏洵一举闻名天下。

而年仅20 岁的苏轼与18 岁的弟弟苏辙当年同科进士及第,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而深受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随后在殿试中,苏轼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宋仁宗的赏识。

苏家兄弟进士及第,苏洵不禁感叹:如果说科举易,我费了这么大力气都沾不上边;如果说科举难,我家两个儿子易如反掌(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关于苏轼的科举,还有一个典故,说苏轼参加科举的时候,主考官欧阳修对一份卷子非常欣赏,有意把他定为第一,但又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为了避嫌,就把它排在了后面。后来才知道,这份卷子不是曾巩的,而是苏轼的。

左图:佚名《苏东坡像》立轴 97×30cm 北京保利拍卖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艺林藻鉴——中国古代书画 成交价RMB 74,750

右上:苏轼《马券》帖并跋 纸本 1 册6 开 33.5×23.5cm 明拓本 铃印:叶氏赏珍 中国嘉德2019 年春拍 成交价: RMB 32,200

右下:北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卷》合卷(局部) 纸本 原作尺寸:28.3×306cm

这个典故大家都听说过,其实,这个说法与事实不符,是后人想当然编的。真相是,苏轼连前三名都没进,只是中了进士乙科,而且名次也不好。

史书载:欧阳修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

那这段文字是不是意味着苏轼考了第二名呢?不是的,因为史书接着写:苏轼“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很明白,苏轼以《春秋对义》取为乙科第一,被赐进士及第。三年后,在皇帝特别下诏举行的考试中,再次如愿高中,自此名扬天下。

北宋的殿试成绩从一甲即为甲科,二至五甲为乙科或丙科,不同的成绩对应的是不同的授官职位。苏轼的最终殿试成绩为进士乙科,试后授官县主簿,处于最基层。

查大宋进士榜,当年的前三甲是章衡、窦卞和罗恺。

苏辙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嘉佑二年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

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 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宋 苏轼《春中帖》纸本 28.2×43cm 故宫博物院藏

在欧阳修的极力扶持下,曾巩终于在嘉佑二年(1057年)以39岁高龄中了进士。入仕之后,经过欧阳修的举荐,曾巩就任于馆阁校勘,欧阳修对于文学的见解深深影响到曾巩,师徒二人的文章具备的纪实性,也就是崇尚实学、反对形式主义的文风也深深影响了北宋中后期的科举考场。

曾巩《局事帖》镜心 水墨纸本

曾巩

嘉佑二年的科举,最猛的不是三苏,而是曾巩、曾布、曾牟、曾阜(曾巩堂弟)四兄弟。四人同年同科及第,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布后来官至宰相显赫一时。

嘉佑二年,曾巩已是第三次来京城应考了。

15 年前,即1042 年,他跟随哥哥曾晔(同父异母的兄长,曾巩在《亡兄墓志铭》中夸赞他“圣贤百世,骚人材士之作,训教警戒,辨议识述,下至浮夸诡异之文章,莫不皆熟”)进京赶考,待皇榜一放,榜上无名。当时文坛流行矫揉浮艳的西昆体和奇崛艰涩的太学体,而曾巩与哥哥不流时俗,坚守儒道,文风直承汉唐,当然不见举于考场。黯然神伤回到家乡,遭到乡邻的冷嘲热讽:“三年一度举场开,落煞曾家两秀才。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

1045 年,重整士气的曾巩由于文风不改又一次名落孙山。

《宋史》记载,曾巩在再一次落榜后望着高耸入云的进士榜,不禁感慨自己:

“巩多难而贫且贱,学与众违,而言行少合于世,公卿大臣之门,无可藉以进,而亦不敢辄有意于求闻。”

1042 年那次进京赶考,曾巩虽然落第,但有了另外一大收获,即结识欧阳修,得到其老师般的教导。欧阳修送给曾巩9 个字:励其志、坚其守、广其学。这9 个字,如曾巩日后边耕边读生涯中的灯塔,照亮了区区田亩,照亮了漫漫岁月。

在欧阳修的极力扶持下,曾巩终于在嘉佑二年(1057 年)以39 岁高龄中了进士。入仕之后,经过欧阳修的举荐,曾巩就任于馆阁校勘,欧阳修对于文学的见解深深影响到曾巩,师徒二人的文章具备的纪实性,也就是崇尚实学、反对形式主义的文风也深深影响了北宋中后期的科举考场。

曾巩的弟弟曾布,字子宣,在北宋中期担任宰相,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变法期间曾同时担任集贤校理、判司农寺、检正中书五房、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三司使等职。

程颢与张载

除了这几位大文学家,这科还出了两位名气不在他们之下的大思想家,一个叫程颢,另一个叫张载。

程颢就是著名的“二程”之一,师从周敦颐,开创的理学思想与朱熹的学说并称“程朱理学”,直接影响了之后近千年的中国人的思想;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 年)程颢进士及第,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等职。

政治上,程颢反对王安石新政,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和弟弟程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张载,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嘉祐二年(1057 年),38 岁的张载赴汴京应考,登进士第。在候诏待命之际,张载受宰相文彦博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期间遇到了程颢、程颐兄弟,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虚心待人,静心听取二程对《易经》的见解,然后感到自己学得还不够。第二天,他对听讲的人说:“易学之道,吾不如二程。可向他们请教。”二程由此在京中名声大震。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 年),张载病逝于临潼,时年五十八,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

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赅,历代传颂不衰。著有《正蒙》《横渠易说》等著述留世。

王安石与他的支持者

嘉佑二年这一科共有九个人官至宰相:王韶、吕惠卿、苏辙、曾布、张璪、章惇、郑雍、梁焘、罗恺(王连旗,《北宋嘉祐二年进士研究》)。

王安石变法的骨干大部分出自这一年科举。其中吕惠卿、章惇、王韶、曾布都是北宋史上重要人物。

北宋庆历二年(1042 年),20 岁的王安石进士及第第四名。此后,王安石担任地方官多年。在任期间,他认为宋代社会贫困的根源在于兼并。因此,在嘉佑三年(1058 年),王安石上万言书给仁宗赵祯,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他的变法理念得到了宋神宗的赏识,熙宁三年,王安石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

王安石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都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他同时改革军事制度、科举、学校教育制度。由于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王安石在经历了两次罢相后,无法再推进改革,最终郁然病逝。

章惇(1035~1105 年),字子厚,号大涤翁,建宁军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银青光禄大夫章俞之子。嘉佑二年,章惇与苏轼曾巩同科中了进士,却因为不满自己仅为二甲,而其侄儿章衡同在嘉佑二年中取了状元,干脆辞而不受,嘉佑四年重考了一次进士,再次获中,名列头甲。章惇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之一,王安石变法失败旧党掌权后,章惇反对废除新法,被贬汝州。元祐八年(1093 年),章惇拜相执政,重新恢复王安石旧法,加以完善。作为北宋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章惇一生的政治作为对北宋政治造成深远影响。

上图:启功 行书 宋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二首》之一 20世纪90年代写本 37.5×88.5 cm 中国嘉德2020年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 RMB 253,000

下图:胡适(1891-1962) 行书王安石诗句 68.5×27.5 cm 中国嘉德2013年春拍 成交价: RMB 552,000

吕惠卿,嘉祐二年(1057 年)进士,因和王安石政治理念相合而获得他的器重,还得到了宋神宗的信任。在熙宁初年王安石执政时期,帮助他推动了青苗法、市易法等数项改革。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后,吕惠卿出任参知政事(副宰相),继续推动变法,变法过程中,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宋哲宗即位后,吕惠卿被高太后支持的保守派迅速打倒,贬为建宁军节度副使。在哲宗亲政后,又得到任用,但再也无法进入政治中心。宋徽宗年间,于醴泉观使任上致仕,死后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后追谥“文敏”。

王韶于嘉佑二年(1057 年)科举龙虎榜中进士及第,曾担任主簿、司理参军等小官,后参加制举失败,于是到西北一带游历。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 年),39 岁的王韶提出“西夏可取、先收河湟、分化羌族、各个击破”的军事策略,目的是收复河湟一带,使西夏腹背受敌并最终消灭西夏。这一军事战略获得了宋神宗及宰相王安石的支持。

……

在接下来几十年里,嘉佑二年进士及第的这批才俊们分成新、旧两党,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击政治敌人,在全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党争乱象,他们几乎将自己所有的才华,都用在了政治斗争上。

这个看似最好的时代,却成为覆灭宋朝的第一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1057 年那一场“高考”的奇伟之处,远不止录取了多少多少人才,而是借这次“高考”有效地逆转了华夏文风,那些钩章棘句、空洞晦涩、浮靡侈丽的太学体和西昆体得以淘汰,而那些韩愈、柳宗元一直倡导的文以载道、文质俱佳、平易通畅、自然清新的文风得以发扬光大,中国文化走向康庄大道。

宋代六位散文大家是韩柳古文运动的继承者。而嘉佑二年这一场科举考试就为“宋六家”奉献了主考官欧阳修、进士及第的苏轼、苏辙、曾巩四人。

而以“三苏”为开拓者的苏门弟子后来形成了“蜀学”,以曾巩为代表的“南丰七曾”更是古今少见的古文大家族。

(元)王安石撰 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刻本 15.8×20.4cm 嘉德四季第21期 成交价: RMB 1,736,000 此书明嘉靖年刊,白棉纸精印,如此卷帙浩繁,历经数百年,保存完好,实为难得,且经明代藏书家赵凡夫收藏。

由此,蜀学、关学、洛学三大儒学门派的首创者在嘉佑二年同榜及第成为同年进士。再后,洛学和蜀学成为北宋中晚期学战中针锋相对的两大阵营。

一次真正的思想启蒙就这样在北宋中期拉开了序幕,宋学的形成也成为了这场再启蒙的最重要成果。

猜你喜欢

曾巩进士科举
胸怀理想,百折不挠
四进士(上)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曾巩生平
“科举”
四月,是你的谎言
曾巩猜字
南戏中的科举程式
唐宋时代的科举与党争——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
进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