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名叫科举的寒门士子

2021-04-27撰文张敏

艺术品鉴 2021年1期
关键词:科举制士子寒门

撰文=张敏

科举制的应用时间是中国古代所有“取仕”制度中最长的,这说明科举制曾经发挥过积极的意义;而清末科举制被废又促使我们不得不回到科举制的源头上,去寻找这一制度在面对西方的、中国的、保守的、革新的众多应用方法的竞争时,宣告退赛的原因所在。

科举制最终没有被选择,但这不代表它未曾产生过巨大的、正面的影响,至少在它初创的隋唐时期,在面对东汉至魏晋南北朝以来混乱的门阀割据、外戚专政、寒门士子仕途受阻的境况下,科举制是以几乎四两拨千斤的姿态提供了拨乱反正的有效解决办法。

选举选出了门阀新贵族

要回到科举的源头,就不得不提“科举制”之前的两种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是对魏晋“九品中正制”的反革,而“九品中正制”又是对两汉“察举制”的查漏补缺,这是一条无法完全断开来单独审视的脉络线。

“察举制”主要应用于两汉,汉高祖刘邦建国后首下求贤令,要求各地于乡野民间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这在当时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矩,更多是高祖“大风起兮”的底层豪情在发挥作用;到汉文帝初立“察举制”,设置了相应的考试制度和办法;汉武帝时期,随着“独尊儒术”统治理念的确立,“察举制”达到完备。

“察举制”是由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一般为郡太守)定期举荐当地的人才到中央,再由中央择优委以大小官职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孝廉”是察举制中最重要的一门考核门类,是以儒家核心的孝悌伦理思想为标准的“考试科目”。孝,即孝顺亲长;廉,即廉能正直。整个两汉时期,通过察举孝廉入仕途的人不在少数,根据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统计推测,西汉自元光元年以后(包括新莽)共举孝廉总数约为32000 人,东汉共举孝廉总数约为42000 人。其中史籍可考见的有三百余人。(所征史籍包括《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华阳国志》等)①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102页

察举制最开始实施的时候确实为汉代选了不少真正出身乡野的人才,如董仲舒、公孙弘、东方朔、司马相如、主父偃等。但察举制也有其弊端,由地方掌握人才考核的生杀大权非常容易养成“世族门第”。

吴绪经《科举浮沉录》2019 年纸本 200×230cm

九品中正制促进魏晋南北朝家谱兴盛

吴绪经《科举浮沉录》局部

试想,在中国古代读书求学是一件奢侈事,成本太高。而一旦掌握了经济权,就等于掌握了教育权,这样,一个读书家庭就非常容易变成做官家庭,做官家庭极易成为读书家庭,如此循环下去,一个郡中的几个察举名额永远就落在那几个有经济和教育权的家庭里。偏偏汉代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政府治理不当,导致两汉催生了大批贵族豪富。从人才考核制度上看,任人唯亲现象层出不穷,门生故吏网越织越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而那些贵族豪富们又利用“察举制”的漏洞自下向上攀爬,逐渐进入政治权力中心网。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写:“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选举制度,到底造成了门阀新贵族。”②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九州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38-39.

东汉最为戏剧性,无论是王莽还是后来推翻新莽政权的南阳刘氏,其借助的都是豪族的支持。土地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对皇权构成威胁的外戚、宦官、豪族势力继续存在甚至愈演愈烈,朝廷硬着头皮撑下了三分之二的历史,直到迎来三国分裂的彻底大乱。三国这一乱,瓦解了汉代乡里选官制度的根基,后来一统北方的曹魏政权需要建立一套新的选官制度。

换汤不换药

左图:东汉至晋 粟金提梁小瓶 高1.8cm;重量9.4g 佳士得纽约2019 年9 月拍卖会 金紫银青 - 中国早期金银器粹珍专场 成交价:USD 237,500

右图:东汉末六朝初或以后 贴金箔西王母出巡图铁镜 直径18cm 佳士得纽约2019 年9 月拍卖会 金紫银青 - 中国早期金银器粹珍 成交价:USD 62,500

“九品中正制”是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意见设立的一套选官制度。顾名思义,九品是指将人才考核的标准定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与汉代的“察举制”相比,“九品中正制”是换汤不换药,仍然以“品”来取士,仍然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区别在于,将人才判定官换成了中央任员。中正是指中正官,这一身份相当于汉代具有举荐权的郡太守,只是中正官必须是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中推选,这是眼见汉代吃亏在滋生地方势力,“九品中正制”憋足了劲想把权力往中央靠一靠。

东汉战乱,需要一种制度将地方和中央断了的裂缝修补起来,“九品中正制”在这个特别的历史时期有其特别的用处,但从制度本身来看,“九品中正制”相比“察举制”并没有颠覆性。制度必然有利有弊,其“利”一定是制度创设之初的初衷,“察举制”的初衷是为皇帝从底层选取良才,这个初衷,后期的“察举制”忘了,“九品中正制”迫于士族的势力,也忘了。所以基于汉代“察举制”进行查漏补缺的“九品中正制”最良性的发展是在战乱背景之中,一旦要作为长期选官制度使用,必然要进行大调整。

显然,历经五世的士族门阀司马家族让历史失望了。司马家族当政之后马上控制了“九品中正制”里的“中正官”的任用,中正官直接由门阀豪强担任,选官制度一夜回到“举孝廉”的解放前。

“九品中正制”最初是以行状和家世作为考核依据,但晋以后,完全由家世来定品级。政治话语权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寒门士子被永远挡在“下品”门外,豪门轻而易举占据统治核心圈,“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就是“九品中正制”的宿命。据统计,在两晋南北朝三百年间,总共有吏部尚书151 人,从士族门阀出身者126 人,占总数的83%。③乌廷玉.两晋南北朝士族门阀的特权. [J]. 史学集刊,1995,(1):26-33.

“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一脉相连,因此历史作者寒鲲认为,它们也有着共同的敌人,这个敌人不消灭,怎样的选官制度都不能有正向的发展。显然,这个共同的敌人指的就是从汉代初设“察举制”以来养起来的那些豪门、士族,他将这些与封建皇权发生冲突的敌人称之为“漫天罗网”,并写到:“这张网,经历了汉末魏晋南朝数次乱世战火与篡代政争血洗,虽然有着不同朝代不同组成的‘世家’成员,却在政治制度上、在社会地位上乃至经济地位上、文化地位上,一代更比一代强,经历了魏晋两朝的无耻家族篡代洗礼以及无耻家族的内耗外患,甚至编织出来了东晋门阀政治这种‘罗网压过皇权’的畸变形态,而在南朝,这张罗网也丝毫不逊色于皇权,罗网的流毒居然还波及了北朝与隋唐……”④寒鲲 《结合东汉魏晋南北朝的世族化趋势理解九品中正制》

寒门再难出贵子?

门阀大族崛起不仅损害了皇权的利益,也损害了寒门士子的利益,这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遗留的历史问题。如何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科举制”应运而生。

从统治者自身来看,“科举制”去除了以往制度中“中间人”这一角色,无论是郡太守还是门阀豪族皆不能干预整个选拔流程,这能够有效杜绝任人唯亲、门生故吏圈现象的产生。与此同时,统治者在世家大族之外能够直接为自己选拔有才识的人,这也方便了其培养自己的权力体系。“科举制度的直接目的是强化皇权专制,夯实统治基础,这当然是帝王从‘私天下’统治逻辑出发采取的措施。然而,此制却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权力与利益的固化格局,颇具‘公’天下意味。”⑤张会杰. 兴起与废止——科举考试的制度特征及其批判性反思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4

当时的寒门士子应当不会想这么多,费尽心思去想公、私的问题还不如拿起圣贤书,抓住这个在魏晋时期永远不可能出现的入仕机会。科举制度公开、透明,是国家统考,这给当时的寒门士子一种强烈的命运掌握在个人手里的感觉。隋唐,尤其是唐宋时期的文人幸运,因为他们碰着了科举制的最好发展期,终于不必像魏晋寒门士子一样苦苦哀嚎“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了。

《新唐书·选举志》称:“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旧唐书·杨绾传》又载:“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

谈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两个朝代不得不提,一是秦朝,一是隋朝。它们皆是结束天下纷扰分裂局面建立大一统的王朝,也皆在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制度上做出了不少贡献。抛却国祚短促暂且不论,秦朝以“军功爵制度”开汉代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察举制”先河,隋朝一扫“九品中正制”带来的门阀势力阴霾推行科举制,这两个朝代用最短的时间实行的一系列举措完全够后来的封建统治者一口气用到清末。

清代胡开明监制『龙翔凤舞』墨锭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藏

清道光 粉彩“二甲传胪”图鼻烟壶高5.8cm,口径1.8cm,足横2.8cm,足纵1.7cm。“二甲传胪”亦称“黄甲传胪”。我国古代科举甲科及第者,其名附卷末,用黄纸书写,故曰黄甲。清代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殿试亦称廷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名次分为三甲,一甲共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

“试策”虽仅仅意味着科举制的萌芽,但隋文帝于开皇七年(公元583 年)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这一做法已非常了不起。门阀的阴霾散去需要时间,寒门士子阶层养成也需要时间,在转折期盘根错杂的局势中有如此抉择并非易事。

隋朝对局势看的清,也明白能够利用“大一统”来做些什么。“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之所以能养起东汉以来如此多的门阀大族,除了人才选拔制度本身的问题,土地制度同样是引发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隋朝一开国就大力推行“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土地,坚决制止土地兼并情况的发生,加之轻徭薄赋,几年时间便遏制了门阀的势头。这才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寒门士子要崛起,只能重新分配社会利益,正是这样的时代温床造就了“科举制”。

隋文帝与隋炀帝两代皇帝都为最后基本成型的“科举制”做了努力、尝试和创新,从开国就不断下诏。终于到开皇十八年,隋文帝下诏“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一般认为这次下诏标志着隋王朝设科选举的开始;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年)四月诏令:“文武有职事者,五品已上,宜令‘十科’举人”,这道诏令明确提出设置十科选举科目,应试者只要有“一艺可取”即可参加选举;大业五年(609 年)六月下诏:“诸郡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抑,四科举人”,这次诏书把过去的十科举人改为四科举人,分科较前者更明确、具体,为唐代正式确立科举制奠定了基础。

清考生防风便携灯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藏

从内容来看,隋朝设置的一些相对稳定的选举科目,如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等都在唐代变成了常规选举科目,称为“常科”。可见,虽然关于隋唐之间科举制究竟是如何演变的历史记载语焉不详,但仅从考试科目来看,唐代的科举制有一半的工作在隋朝已经做完了。

隋之后,科举制历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改革和发展,直到1905年张之洞、袁世凯以及周馥等人联名废置科举,清廷准奏。与“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并无差别,“科举制”同样有利有弊。每一种制度在初创时总能显示出积极的发展态势,最终几乎都败于年久失修。“科举制”也没有例外,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不同之处在于,科举制是封建朝廷所能做到的最公平的选拔制度,历代修修补补,总能用那么一千多年。

猜你喜欢

科举制士子寒门
赶考步履不停
古代的考试
让寒门出“贵子”也出“人才”
“良知”的颜色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科举”
如何实现从寒门学子到寒门贵子的华丽变身?
五代时期士子入宋对宋初公文文风的影响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教育观察:“寒门出贵子”缘何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