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肥及种植方式对播州区高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21-04-27陈德珍赵福胜

农技服务 2021年2期
关键词:开花期绿肥套作

李 奎,陈德珍,赵福胜

(1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农业农村局,贵州 遵义 563100; 2.贵州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播州区位于贵州北部的遵义市,地处大娄山山脉南侧,是黔中丘陵和黔北山地过渡地带,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随着酿酒业的发展,对酒用高粱产量与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目前,遵义市高粱种植已具一定规模,形成以仁怀和习水为重点,遵义、桐梓、绥阳、道真、务川和汇川等县(区)为辅的酒用高粱生产基地[2]。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播州区的高粱也得到较好发展,但播州区乃至全省高粱生产上普遍存在种子纯度低和地力下降等问题,以致产量低、品质差、抗性弱、农户收益低,难以保证酿酒企业对其产量和品质的要求。关于高粱的已有研究报道中,其气候适宜性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3-10]。种植密度对高粱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11-12]。肖继兵等[13]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高粱冠层结构和光合性能的影响。李光华等研究表明,合理的种植密度可提升高粱的产量[14]。气象灾害是高粱产质量年际不稳定的主要自然原因[2]。同样,不同培肥及轮作措施对高粱产质量的形成也产生较大影响,未见播州区高粱相关方面的研究报道。为此,研究不同培肥及条带轮作措施对高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遵义市播州区及类似地区高粱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8-2019年在贵州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池坪村农户胡思才家旱地进行,试验区域常年年均气温14.9℃、无霜期291 d、降雨量1 035.7 mm,试验地为壤土、地力均匀、中等肥力。

1.2 验材料

供试高粱品种为酿酒专用高粱红樱子,来源于茅台集团公司;绿肥品种为箭舌豌豆,来源于播州区农业农村局;黄豆品种来源于农户自留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试验方法,共设4个处理。处理1:高粱宽窄行套作绿肥,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穴距27.5 cm,每穴2株;在高粱生长后期,于宽行内撒播绿肥箭舌豌豆,次年春天适期翻压绿肥,于绿肥垄上移栽高粱。处理2:高粱宽窄行间作黄豆,大行距110 cm,小行距40 cm,穴距22.0 cm,每穴2株;在高粱生长初期或同期于宽行内点播黄豆,次年春天轮换种植。处理3:高粱秸秆还田,高粱宽窄行种植,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穴距27.5 cm,每穴2株;高粱收获后将其秸秆粉碎还田于空行,次年春天翻埋秸秆并于其垄上移栽高粱。处理4:常规种植,即高粱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60 cm,穴距27.5 cm,穴播2株。为表达简便,以下论述中,处理1~4简化为宽窄行套作绿肥、宽窄行间作黄豆、秸秆还田和常规种植。各处理大区面积300 m2,高粱采用育苗移栽,种植密度为8 000 株/667m2。

1.4 试验经过

试验高粱于2月27日播种育苗,4月2日移栽大田,6月27日孕穗,7月1日开花,8月12日成熟并收获;施肥管理:4月1日用N∶P2O5∶K2O为15∶15∶15的复合肥50 kg/667m2作基肥,5月2日用尿素15 kg/667m2进行第1次追肥,7月4日用尿素30 kg/667m2进行第2次追肥;5月26日和7月10日分别中耕锄草1次;6月26日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防治高粱锈病1次。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高粱开花期与成熟期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影晌

从表1可知,不同处理高粱开花期和成熟期的株高分别为2.81~2.92 m和2.84~2.99 m,均为处理2>处理1>处理4>处理3,宽窄行套作绿肥和间作黄豆的高粱株高大于常规等行距种植,秸秆还田的高粱株高小于常规等行距种植。开花期和成熟期的高粱茎粗分别为1.54~1.68 cm和1.54~1.69 cm,均为处理3>处理1>处理2>处理4,宽窄行套作绿肥、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开花期和成熟期的高粱茎粗均大于常规等行距种植。开花期叶面积为2 933.2~3 233.5 cm2/株,依次为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宽窄行套作绿肥开花期叶面积大于常规种植,宽窄行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开花期叶面积均小于常规种植。

表1 各种植方式高粱开花期与成熟期的株高、茎粗及叶面积

2.2 不同处理对高粱开花期与成熟期茎、叶及果穗鲜重及干重的影晌

2.2.1 茎(含叶鞘)的鲜重及干重 从表2看出,不同处理红樱子高粱开花期茎的鲜重和干重分别为168.04~245.61g/株和51.55~67.34 g/株,均为处理3>处理1>处理2>处理4,宽窄行套作绿肥、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开花期茎的鲜重和干重均大于常规种植。成熟期茎的鲜重和干重分别为74.18~145.77 g/株和34.51~57.66 g/株,分别为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1和处理2>处理1>处理4>处理3,宽窄行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成熟期鲜重大于常规种植,而宽窄行套作绿肥鲜重则小于常规种植。

表2 各种植方式高粱开花期与成熟期 g/株

2.2.2 叶的鲜重及干重 从表3可知,不同处理红樱子高粱开花期叶的鲜重和干重分别为45.32~61.05 g/株和15.85~18.66 g/株,分别为处理3>处理1>处理4>处理2和处理3>处理1>处理2>处理4,宽窄行套作绿肥和秸秆还田开花期叶鲜重均大于常规种植,宽窄行间作黄豆开花期叶鲜重则小于常规种植;宽窄行套作绿肥、间作黄豆和秸

表3 不同培肥及种植方式红樱子高粱开花期与成熟期叶的鲜重及干物重 g/株

秆还田叶干重均大于常规种植。成熟期叶的鲜重和干重分别为15.92~21.88 g/株和14.22~19.95 g/株,均为处理1>处理4>处理2>处理3,宽窄行套作绿肥成熟期叶鲜重和干重大于常规种植,宽窄行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成熟期叶鲜重和干重均小于常规种植。

2.2.3 穗的鲜重及干重 从表4可知,不同培肥及种植方式红樱子高粱开花期穗的鲜重和干重分别为47.39~65.80 g/穗和16.68~22.00 g/穗,分别为处理3>处理1>处理2>处理4和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1,宽窄行套作绿肥、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开花期穗鲜重均大于常规种植,宽窄行套作绿肥穗干重小于常规种植,宽窄行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开花期穗干重大于常规种植。成熟期穗的鲜重和干重分别为81.14~101.81 g/穗和71.10~88.72 g/穗,均为处理2>处理3>处理1>处理4,宽窄行套作绿肥、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成熟期穗鲜重和干重均大于常规种植。

表4 不同培肥及种植方式红樱子高粱开花期与成熟期穗的鲜重及干重 g/穗

2.3 不同处理对红樱子高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从表5可知,不同处理红樱子高粱有效穗为8 098.3~8 966.1穗/667m2,依次为处理1>处理3>处理4>处理2,宽窄行间作黄豆有效穗小于常规种植,宽窄行套作绿肥和秸秆还田有效穗则大于常规种植。不同处理穗长为32.6~34.8 cm,依次为处理4>处理2>处理3>处理1,宽窄行套作绿肥、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穗长均小于常规种植。不同处理穗粒数为1 019.8~2 251.9粒,依次为处理1>处理4>处理3>处理2,宽窄行套作绿肥穗粒数大于常规种植,宽窄行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穗粒数均小于常规种植。不同处理千粒重为11.6~18.1g,依次为处理2>处理3>处理1>处理4,宽窄行套作绿肥、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千粒重均大于常规种植。不同处理产量为145.8~281.5 kg/667m2,依次为处理1>处理3>处理4>处理2,宽窄行间作黄豆由于影响通风并与高粱争抢养分,其产量低于常规种植;宽窄行套作绿肥和秸秆还田由于有利于通风透光,其产量均高于大于常规种植。

表5 不同培肥及种植方式红樱子高粱的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

3 结论

在适宜密度下,不同培肥及种植方式对高粱产量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宽窄行套作绿肥、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方式下,套作绿肥和间作黄豆高粱株高大于常规种植,秸秆还田株高小于常规种植。套作绿肥、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开花期和成熟期高粱茎粗均大于常规种植。套作绿肥开花期叶面积大于常规种植,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开花期叶面积均小于常规种植。套作绿肥、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开花期茎及叶鞘鲜重和干重均大于常规种植;宽窄行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成熟期茎及叶鞘鲜重大于常规种植,宽窄行套作绿肥茎及叶鞘鲜重则小于常规种植。套作绿肥和秸秆还田开花期叶鲜重均大于常规种植,间作黄豆开花期叶鲜重则小于常规种植;套作绿肥、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叶干重均大于常规种植。套作绿肥成熟期叶鲜重和干重大于常规种植,宽窄行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成熟期叶鲜重和干重均小于常规种植。套作绿肥、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开花期穗鲜重均大于常规种植,套作绿肥穗干重小于常规种植,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开花期穗干重大于常规种植;套作绿肥、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成熟期穗鲜重和干重均大于常规种植。宽窄行间作黄豆有效穗小于常规种植,宽窄行套作绿肥和秸秆还田则大于常规种植。宽窄行套作绿肥、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穗长均小于常规种植。宽窄行套作绿肥穗粒数大于常规种植,宽窄行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穗粒数均小于常规种植。宽窄行套作绿肥、间作黄豆和秸秆还田千粒重均大于常规种植。宽窄行间作黄豆由于影响通风并与高粱争抢养分,其产量低于常规种植;宽窄行套作绿肥和秸秆还田由于有利于通风透光,其产量均高于大于常规种植。试验各个处理产量都比正常年份低,原因是高粱生长至孕穗期时遇到近20 d的干旱,同时田间赤斑病发生较重所致。

猜你喜欢

开花期绿肥套作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产量和水氮利用
冬种绿肥对水稻土硝化作用的影响*
与“三剑客”的书信
绿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培肥土壤
河南省干热风发生规律及其与小麦开花期的关系
远离套作之嫌,力创真我之文—以2019年浙江高考考场作文为例
『绿肥黄瘦』
2017年铜川市樱桃开花期推迟的温度分析
牡丹不同品种开花时间的差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