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复合树脂在年轻恒牙冠折自体牙断端 复位再接的临床分析

2021-04-27吴亚娟许飞虎

粘接 2021年7期

吴亚娟 许飞虎

摘 要:文章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基于復合树脂在年轻恒牙冠折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的临床效果,并且对其进行推广应用。文章选择符合要求的130位年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使用基于复合树脂的冠折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手术作为观察组,另一组使用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治疗手术作为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的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和修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中观察组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前6个月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2个月之后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修复效果上对照组的密合性能高于观察组,其余四个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在密合性能、外形和颜色上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咀嚼功能和冷热敏感上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复合树脂;年轻恒牙;冠折;复位再接;自体牙

中图分类号:TQ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2021)07-0013-04

Clinical Analysis of Reduction and Reconnection of Broken Ends of Autologous Teeth with Crown Fractures in Young Permanent Teeth Based on Composite Resin

Wu Yajuan, Xu Feihu

(Hai an People s Hospital,  Hai an  226600, China)

Abstract: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duction and reconnection of autologous teeth with crown-fractured young permanent teeth based on composite resin, and to promote its application. The paper selects 130 young patients who meet the requirements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 and divides them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uses composite resin-based crown fracture autogenous tooth reduction and reconnection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other group used composite resin for direct repair surgery as a control group; then coMPare the success rat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repair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3 months, 6 months, 12 months and 24 months after surgery,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0.05); in the first 6 months,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0.05), after 12 months,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P<0.05); In the repair effect, the adhes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ol group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other four indexes a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adhesion performance, appearance and color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function and sensitivity to cold and heat (P>0.05).

Key words:composite resin; young permanent teeth; crown fracture; reduction and reconnection; autologous teeth

国内外青少年常见的口腔疾病为牙外伤,牙外伤就是牙齿受到外力的撞击或者打击之后,造成牙体、牙髓和牙周组织出现损失[1-2]。尤其在7~11岁之间的儿童,发生牙外伤的概率非常大,其中恒牙属于所有牙齿中最容易受伤的地方[3]。由于儿童恒牙没有发育完全,根管粗大、根管壁比较薄,牙髓组织疏松等特点,导致年轻恒牙出现牙外伤之后其治疗过程相对于成人更为复杂,不适合做永久性修复。因为对其进行修复不仅需要考虑到牙齿形态和功能的恢复,而且还需要保证牙根的发育情况正常。很多科研学者认为,年轻恒牙冠折使用复合树脂或者断冠再接进行修复比较合适[4-5]。为了保证治疗完成之后牙齿具有较好的形态、美观和功能,使用自体牙进行断端复位再接最为直接,而且屬于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方式。对年轻恒牙断端进行修复要能够满足一下3点:①治疗之后能够保护牙髓;②修复完成之后能够具有正常的咬合、咀嚼功能;③不能影响到恒牙的外貌,不能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6-7]。根据这3点要求,使用何种治疗修复方式最好需要根据实验进行分析。由于使用自体牙进行修复能够满足外观等要求,于是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树脂的冠折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方式用来修复年轻恒牙。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治疗手术在年轻恒牙冠折修复中也比较常见,文章为了分析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手术的优势,将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治疗手术作为对比研究。当前,对于年轻恒牙自体牙断端再接手术的研究比较多,通过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对其进行修复治疗之后,观察修复之后的成功率或者其他能够反映修复效果的指标。但是研究基于复合树脂的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手术的文章不多,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从而发现这种治疗方式的临床价值你,能够更好的推广该方式在临床中的应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医院一段时间内符合要求的130位恒牙冠折患者,这些患者年龄大致在7~11岁,选择的病例冠折端位于龈缘上2mm到冠中     处(如图1所示),其中冠折牙断端保存完整,所有患牙颗数为154颗,其中即存在漏髓牙又存在不漏髓牙,冠断之后到医院就诊时间为0.5h~24h之间。不能作为实验试样的标准有:患者对药物和使用材料过敏;不能配合医生进行研究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冠折牙断端不全的患者等。将符合要求的患者选完之后,然后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治疗方法,而观察组使用基于复合树脂的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方法,观察组中必须要有自体断冠。两组的基本数据如表1所示。并且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意义分析。在年龄、性别、就诊时间等基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实验材料

试验需要的主要材料有复合树脂、消毒酒精、酸蚀剂、胶粘剂、生理盐水等。

1.3 手术方法

对本文所使用的牙断端复位再接手术进行临床分析,将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治疗方法作为对比实验,所以本实验中包含两种不同的临床方法:

(1)基于复合树脂的冠折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手术。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将离体牙冠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然后使用酒精进行消毒备用;由于患牙中包含漏髓和不漏髓,对于漏髓的牙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或者进行活髓切断术;对于不漏髓的牙冠,需要根据进行光固化氢氧化钙间接盖髓;完成这些之后然后才可以进行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临床试验。

然后再继续完成主要临床实验部分:在两个断端的牙冠上制作一个凹槽,深度为1mm,还需要在断端牙釉质边缘制作一个宽度为2mm短斜面,该斜面与牙体长轴方向呈现30°角;然后使用酸蚀剂对冠折牙两端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40s,再将其吹干,使用胶粘剂均匀涂抹在两个断端,光照50s备用;再将流动的复合树脂均匀的涂抹到两个断端,然后连接两个断端,如果能够自行溢出复合树脂,则说明使用复合树脂的量合格,将溢出的树脂清理干净之后,对患牙两侧分别固化50s即可完成基于复合树脂的冠折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手术。

(2)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治疗手术。使用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治疗手术前期的步骤与断端复位再接手术一样,也需要制作凹槽,使用酸蚀剂酸蚀,然后使用粘接剂将复合树脂修复折断的年轻恒牙,最后光固化、打磨抛光即可完成治疗手术。

1.4 观察指标

使用不同的修复治疗手术之后,需要观察手术之后的治疗效果,文章一共设计了3个观察指标,分别为修复成功率、患者满意度、修复效果。

(1)修复成功率。术后3、6、12、24个月需要对患者进行回访,观察牙齿修复是否成功。满足修复成功的要求的比较多,比如:牙体外形和天然牙接近;牙齿没有出现咬合痛、松动、红肿等情况;使用X片发现牙齿继续发育、没有吸收的情况,并且根尖形成;牙龈组织没有异常等情况。如果修复牙满足这些要求,即可表示临床实验成功,如果没有满足其中任意一条,则说明修复失败。

(2)患者满意度。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其中必然会存在不同的感受,通过患者对整个治疗过程的感受,能够说明手术的效果如何。患者满意度纯粹是对患者感受进行调查,其中可以包含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治疗之后的效果等。总之就是直接对患者进行采访,使用打分的方式代表患者对整个治疗过程的感受。每一个分值断表示的满意程度不一样,如表2所示。分数越高,满意程度越高。

(3)修复效果。对每位患者修复完成之后的牙齿外形、颜色、咀嚼功能、冷热敏感和密合性进行打分,每一个指标的分值为10分,所以满分为50分,分数越高,代表修复效果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2.1 修复成功率结果

通过对4个不同阶段的修复成功率进行分析,得到如表3所示的结果。当发现治疗失败的牙齿之后,医生会对其进行重新修复,然后继续对其行观察,同样作为后续观察的样本中。从表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在前6个月时所有修复的牙齿都属于成功,直至1年之后,一共出现了3颗修复失败的恒牙,其主要原因在于咬到坚硬物质导致或者受到外部撞击之后导致牙齿脱落,使用X线片观察之后,发现牙根部情况良好;对照组中6个月之后就出现了牙脱落现象,并且能够从表中明显看出观察组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另外,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两组实验中的成功率都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正好也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然后对两组成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每个时间段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满意度结果

同样对4个不同时间段进行分,析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时间段中,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总体上都大于对照组,前6个月时,两组临床试验中的满意度相差不大,并对其进行显著性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年之后,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分析两组之间的显著性差异,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不管哪一组临床试验,当时间不断增加是,患者满意度也处于不断降低趋势。

2.3 修复效果

两组临床试验完成之后,会对患者断端再接的外形、颜色、咀嚼功能、冷热敏感和密合性能进行调查,从而反映出两组临床试验修复效果,修复效果如表5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对照组在密合性能上高于观察组之外,其余4个指标上观察组都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密合性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在外形和颜色上明显高于对照组,能够说明使用基于复合树脂的冠折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手术能够提高治疗的美观度,当今年轻患者对此比较重视,然后对这两个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咀嚼功能和冷热敏感上,两组相差不大,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分析

年轻恒牙冠折之后对其进行修复治疗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治疗完成之后能够让牙根继续生长,而且不会影响到咬合关系。冠折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中使用复合树脂属于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修复方式,不仅能够保证修复完成之后的美观度,使得年轻患者不会因为冠折导致不自信或者出现其他心理问题,而且还能够提高其他方面治疗效果[8]。在治疗过程中,关键步骤在于使用复合树脂和胶粘剂对断端进行固定,不会出现断层或者其他缺陷,从而保证治疗的美观度,而且不会影响到牙齿的根部生长。复合树脂性能优异,怕抛光性能好,对牙周组织的影响很小,而且其力学性能比较好,所以将其应用到冠折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中能够保证断端固定较好,不会影响到牙齿的生长[9]。

本文基于复合树脂在年轻恒牙冠折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手术进行分析,该方式操作简单,后遗症比较少,不容易损伤到牙齿,所以能够在临床中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而且这种修复方式的操作时间段,因为发生牙外伤之后,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将会影响到牙齿的脱落率,于是使用断端复位再接手术能够比较快的对其进行修复,所以能够作为年轻恒牙冠折修复的首选方式[10]。

通过上面的实验分析可看出,虽然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治疗方式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并且在密合性能上优于冠折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方式,但是在其他方面上都没有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方式更加優异。在术后六个月,观察组的成功率达到了100%,术后两年后其成功率能够达到97.5%,而对照组6个月时就已经出现一例修复失败的现象,后续中的失败情况也比观察组的多,两组中每个时间段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在修复成功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能够说明冠折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方式更容易成功。对于患者满意度,观察组的满意度也同样高于对照组,能够说明患者更喜欢使用冠折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方式进行修复治疗,使用这种治疗方式更加满意,带给其自身的感受更好。对于修复效果,外形和颜色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因为其中使用自体牙进行修复,能够保证颜色和外形上一致,而且也不需要另外制作断牙的牙体组织,但是对照组中使用的方式由于没有完全使用自体牙,所以在颜色和外形上将会与正真的牙齿存在差别;在咀嚼和冷热敏感上,虽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是两个分值相差不大;在密实性能方面,观察组没有对照组的分值高,但是两者相差也不大,因为对照组中使用复合树脂制作冠折牙的一部分,该材料的易于雕刻成型,能够保证牙体修复的密实性能。综合分析之后,基于复合树脂在年轻恒牙冠折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方式更加适用于临床试验。

4 结语

年轻恒牙出现冠折的现象比较常见,患者没有满18岁之前不能对其进行永久修复,所以通过使用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方式和冠折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上文的对比试验,发现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方式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修复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保证修复之后的颜色、外形正常,能够满足咀嚼功能等,从而提高冠折牙修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Petersson E E,Andersson L,S?rensen S.Traumatic oral vs non-oral injuries.[J].Swedish Dental Journal,1997,21(1-2):55-68.

[2]张丽.儿童恒牙外伤后牙髓预后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0):151-152.

[3]时清,陈玫.儿童牙外伤临床治疗[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04(01):10-15.

[4]薛亮,龚怡.年轻恒牙的外伤治疗[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6,9(07):398-403.

[5]张昕,盛迪,薛亮.牙齿折断性损伤分类和治疗原则[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5,008(06):325-328.

[6]黄晓,汪俊.前牙冠折断端再接粘接效果的影响因素[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5,42(05):568-571.

[7]王美艳,马晓平,崔玉兰,等.冠折年轻恒牙根管治疗后不同修复方法的抗折强度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21,22(1):38-42.

[8]李兵.自体牙断端复位再接治疗儿童恒牙冠折30例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19,39(05):86-88.

[9]施志宏.复合树脂间接法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体会[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8.

[10]赵文杰.年轻恒牙冠折后断冠再接与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的临床比较[J].海南医学,2014 (15):2220-2221+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