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属于劳动者,让奋斗底色成就光彩人生
2021-04-27陆玄同
陆玄同
汗水浇开幸福花,勤劳种出甜蜜果。1
2020年11月24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奮斗出来的。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如此高规格隆重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彰显了党中央对劳动者的礼赞,也给予了劳动者无上的光荣。
从勉励劳模和广大劳动者、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动精神,到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培养造就更多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模、爱护劳模的良好氛围,到出台《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一个个举措,一次次改革,旨在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让“劳动光荣”成为更多人的工作信条。2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当代雷锋”郭明义、“铁路小巨人”巨晓林、“金牌焊工”高凤林……这一个个闪亮的名字背后,不过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日复一日地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劳动是艰苦的,但也有它本身的欢乐。这种欢乐就来自于我们心底有信念,眼中有光彩,也来自我们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那种愉悦感。3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焕发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调动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一代又一代的劳模,见证着劳动者勇攀高峰的坚定志向和坚韧品格,折射出模范的价值追求和对劳模精神的时代诠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同时代的劳模,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着怎样的启迪,答案就在奋斗本身。虽然劳动内涵随着时代不断更新,劳模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进阶”,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始终是劳模精神不变的内核。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况且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马克思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个人梦之于国家梦、民族梦,是有机统一的。将个人梦想融入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份梦想便有了更深沉的底色,有了更宽厚的土壤,加以汗水浇灌,梦想之花必然能够精彩绽放。
弘扬劳模精神,礼赞劳动者的同时,也要营造尊重劳模、爱护劳模、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为他们排忧解难,优化评选培育机制、厚植劳模成长的土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
今天,我们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进一步激励群众开拓进取,凝聚各方力量,激发创造热情,以劳动托举梦想,让奋斗成为中国高歌前行的主旋律,成为激励全体劳动者努力拼搏的强大动力,让奋斗底色成就光彩人生。
①文章的开篇从形式上看是工整的对偶句,从内容上看则类似于《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堪称“凤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为文者理当为如何开好篇而煞费苦心。
②“从……到”“从……到”,作者连用两个相同句式,使得语言多了几分文采。在议论文的散句中适时地加入一些整句,不失为提升文采的好办法。
③“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当代雷锋”“铁路小巨人”“金牌焊工”这些冠在人名之前的特殊称谓,揭示了作者所列举人物的精神内核,胜过对人物事迹进行详细的介绍,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值得大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