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do”理念的高职日语核心课程协动式教学模式探索
2021-04-26张萱萱
作者简介:张萱萱(1987-),女,汉族,上海人,硕士研究生,上海行健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语教育、日本文学。
摘 要:本文提出的“协动”式教学模式,是为了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综合日语、日语视听说、商务日语)间的协作和互动,建立系统教科群,这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协”是指学校与企业、专业课程间的协作关系,而“动”则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网络与师生间的互动配合。“协动”式教学模式各环节设计均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同时引入JF标准中的“Can-do”理念作为理论支撑,课堂以任务为导向、结合翻转课堂及混合式教学方法,目标是更新高职日语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整体提高外语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Can-do”理念;高职日语;协动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5.075
1 研究背景
中国高职日语专业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在21世纪初的十年间取得了飞速发展。高职日语教育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在30年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参考本科日语学科体系的建设到开创独立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日语学科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脱节
从以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数据反馈来看,学生不能将课堂中学习到的日语语言知识很好地运用在工作实践中,也就是高职日语专业培养的人才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不相符。这是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在日语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与课程体系的建构上盲目照搬本科模式,没有依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企业对高职日语人才的能力要求来进行合理地设计,导致了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在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培养理念、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局限性。
1.2 学生缺乏学习语言的动力与兴趣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与乐趣。而外语类专业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意志力和大量的时间投入,一部分没有转变思想的学生,将语言学习看作沉重的压力与枯燥的学业负担,同时也缺乏学习相关配套技能类课程与实训类课程的意愿。
1.3 缺乏充分的外语学习环境
对外语学习来说,语言环境是相当重要的。高职院校开设的外语类专业普遍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具体体现在外教数量少、留学生比例低、专业课时不够等。学生仅靠每周十几个课时的课堂学习无法达到良好的语言操练效果,也普遍缺乏课后主动练习的自觉性。因此在毕业后,学生的外语能力普遍无法达到企业的岗位要求。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本论提出了基于“Can-do”理念的高职日语核心课程协动式教学模式。该模式转变了外语类专业固有的教学观念,结合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了专业核心课程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学校与企业间的互动配合,通过一系列“协动”来提升日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2 理论支撑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2.1 “协动”模式
“协动”翻译自英语的“collaboration”,其含义是团队成员为了同一目标,通过互相协作来进行创造性活动,最终产出创造性成果的过程。日本学者在2010年9月正式成立了“协动”教育研究会,围绕日语教育中的“协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池田玲子在《日语协作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中,围绕“协动”教育的内涵和实践进行了分析。而国内的先行研究大多集中于“互动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等几方面。例如江一帆的《基础日语课程中的协同模式与实践研究》主要围绕师资力量的协同和课程之间的协同这两个方面,探索该模式在日语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郑曦在《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在综合日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中探讨了学生组成合作互助小组模式在综合日语教学中的实践。在众多先行研究中虽然强调了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合作,但并没有上升到一个整体的教科群以及从教学实践评价体系的角度去思考外语教学的问题。再者,怎样加入高职特色的日语教学也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2.2 “Can-do”理念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扮演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則是知识的接受者。评价方式主要通过考试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易出现学生重考试,轻交流的问题。有些学生虽然取得了国际日语能力考试的合格证书,却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准确地使用日语进行沟通交流。
日语国际交流基金会在2010年制定了日语教育、学习、评估的JF标准,并以Can-do来表示日语的熟练程度,即考察学习者能够完成怎样的任务和课题,达到怎样的日语交际水平。Can-do强调两方面的能力:(1)语言执行能力——能够运用日语执行和完成什么样的任务;(2)跨文化理解能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能力、整合能力以及开放包容的精神与合作的态度。将“Can-do”理念引入日语学习的课堂中可以明确教学目标、细化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效果。
2.3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一词源于英语的“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将其译为“颠倒课堂”。翻转课堂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转变了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二是重新分配了课堂时间;三是将课上的教学内容转化为课前学习内容、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在课上传授知识,学生在课后通过完成作业、开展实践活动来掌握学习内容;而在翻转课堂中,通过互联网技术优势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让学生在课前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课中通过团队合作进行作业展示与实践活动,通过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完成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2.4 混合式教学
随着教学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混合式教学逐渐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在英语中用“Blended learning”来命名这种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国内高校目前主要通过引入学习通、制作微课、慕课、建设智慧教室等来开展混合式教学活动。学生利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在网络上搜索学习资源,通过参与式学习或者协作式学习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高职外语专业教学亟待向“互联网+教育”转变,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数字化教学的优势,有利于外语专業学生实现学习泛在化、个性化、活动合作化。通过实施互动教学,实现智能、高效的课堂。
3 实践过程
应用日语专业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及“Can-do”教学理念完整地引入高职日语核心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基于“Can-do”理念设定课程单元目标,打破日语核心科目间的教学壁垒,整合教师资源,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师的协同教学能力。各科教师在备课时共同进行教学目标设计,任务分配和成果评价;打通各个教学环节,互通有无,事半功倍。对“协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3.1 坚持任务导向
为了贯彻“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高职教育理念,营造参与型和对话型的教学环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打破了传统的以课本为主、按章节顺序、围绕语法知识点讲解的模式,而是以任务为导向,采用了模块化、多案例、互动式、重实训的方式,设定不同的情境,布置工作任务,注重实际应用性及互动参与性。任务设置上选择了日常生活、娱乐休闲、校园生活、初入职场四大模块,通过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的模拟训练,提高学生日语应用技能,培养学生日语思维习惯,使学生能够与日本人进行日常交流;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实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与人协作的能力,为以后具备基本独立工作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贯彻“协动”模式
在高职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以“综合日语”“商务日语”“日语试听说”三门课程为主。这三门核心课程原本是三门各自独立的课程,综合日语与日语视听说课程由校内专任教师授课,商务日语课程则邀请企业专业参与共同开展教学。通过开展“协动”式教学模式,使“综合日语”“商务日语”“日语试听说”三门课程相互关联,打破了专业教学中各个科目的壁垒,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共同备课、共建教学资源库。通过各个核心课程间的相互渗透,突出综合性、实践性、职业性的特点,将阅读、听力、会话、写作、商务等专业知识融为一体,为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该模式既实现了学科间“协动”,也达成了学校与企业间的“互动”,为日语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 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基础阶段的授课中,将综合日语课程与日语视听说课程设计为配套课程,综合日语课程(每周10课时)为语言知识点的输入课程(讲授),日语视听说课程(每周4课时)为输出课程(实训)。学生将综合日语课中学到的新单词、句型、语法运用到视听说课程中,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全程录像,上传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反复观看、学习、反思自己的课堂表现及任务完成度。日语视听说课程通过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改变外语类专业长期存在的偏重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具有积极意义。不仅能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能使学生切实地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与批判性思维等。
3.4 探索混合式教学
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尽量将外语类课程安排在现代化语音室、口语实训室、大屏幕投影教室、智慧教室等环境中授课,打破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的单一性与局限性。例如,将日语视听说课程安排在智慧教室上课,全程自动录像,快速剪辑,提高网络教学的使用率和质量。课下学生可以通过超星网络平台全程复盘课程内容,通过对小组活动及教师点评的反复观看,经历回顾、反思、探究、提升四个过程,认识到自己在实际运用中犯了哪些错误以及如何改进提高。
近年来、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标准及选用教材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设计与改革;日语专业完成了核心课程的线上建课,制作了大量的电子课件,剪辑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动画、录像等,并且录制了多门微课;充分发挥了线上平台的积极作用,突破了专业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学生打造了全方位的语言学习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Can-do”理念的高职日语核心课程协动式教学模式探索改进了高职日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了传统外语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打通了各个核心课程间的教学壁垒、提升了外语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成果供同类院校学习参考。在高职院校外语类课程中开展协动式教学模式具有开创性及创新性,同时该模式也具备了充分的推广及应用价值,切实提高了高职院校外语类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池田玲子.日语协作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江一帆.基础日语课程中的协同模式与实践研究[J].现代交际,2015,(03).
[3]郑曦.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在综合日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