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税务会计思政课程建设探析

2021-04-26杨莉贞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5期
关键词:税务会计思政课程应用型本科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区教改项目“改革视阈下地方民办高校异质性‘特高人才柔性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以会计学专业为例”(2019JB43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莉贞,女,经济学硕士,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税实务。

摘 要:税务会计相关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各财经类院校的专业核心课。将税务会计专业课程结合思政课程,非常有助于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把课程变成学生由衷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更好地实现国家提倡的思政课融入各学科课程的主基调,最终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的完美结合。本文探讨如何把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与税务会计课程融合,对培养财税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意义重大。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税务会计;思政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5.059

现代人才的培养更强调的是立德树人。自2017年到2020年,国家连续四年强调德育教育、课程思政的工作,可见国家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而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更是日益凸显。按照中央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要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是应用型本科财经类专業的核心课程,其授课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定,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额计算、会计处理、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该课程建设应以思政教育为教学目标,结合线上教学平台,将思政教育落实到课堂课外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1 基本思路

做好课程建设,其实最重要的是立德树人。面对互联网上的原住民当代大学生,即要以其为中心研究“互联网+”课程,“互联网+”教材的新内涵、新模式,也要研究传统经典教材如何适应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入。不是要多开一些思政课,而是要想办法将专业教育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起来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管理,立德树人,聚焦“课程思政”,实施智能化教学,通过聚焦“课程思政元素”,遴选知识点,构建与“课程思政元素”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课程知识体系,即做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学思路可以从四方面入手:第一,更新课程教学思想,跳出专业局限,根据专业课程的具体特点,明确与思政协同育人的教育思路;第二,重新构建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树立专业知识教育、思政理论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全方位协同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在传播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摄入和提取思政元素,达到思政教育与理论教育的协同及深化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第三,发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素材;第四,应用实践协同育人模式,通过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模式的融合,促进教书和育人两方面都良好的成效。

2 税务会计课程中的德育元素

税务会计一直是本科课程中的专业核心课,如何使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呢?以下是结合思政教育对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程内容进行瓦解和重构。

3 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担当起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的责任。必须开拓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有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笔者结合所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税务会计专业的思政课建设提出以下几点专业课思政建设的方法和建议:

第一,对教学内容进行瓦解和重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深入挖掘课程中“爱国、守法、诚信”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使人文教育与思想教育和谐共融。如有针对地收集学生所关心的种种社会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各行业领域的税收法规、国家战略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深入社会实践,讲授专业前景、创新意识以及人生规划,还可以从税收角度理解个人、企业与国家的关系,理解税收调节经济、调节消费的作用,能够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高度认识我国税制改革趋势,在学习中国税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身边的税收现象,共同分析和解决身边税收问题。以此发挥财税文化的育人作用,春风化雨中让学生学习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财税专业人才。

第二,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设定以德为先的人才培养目标,分层次达到课程与思政的融合。从基本层面,让学生认为本身就应该是课程的一部分;从情感层面,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体验层面,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优化教学设计及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把核心价值观的考核融入学生考核关键知识点;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税专业的特点,把思想政治理论及实践有机的融合到财税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融入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改革中来,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专业技能教育的核心位置,形成课堂育人合力,以达到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第三,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管理。立德树人,聚焦“课程思政”,实施智能化教学。在智能化时代,面对互联网的原住民(学生),可以多使用MOOC,雨课堂、学堂在线、对分易、蓝墨云、微博、微信等方式进行课堂管理。还可以结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课堂讨论、随堂测验、综合案例分析、展示与辩论,线下是课前或课后的扩展学习,比如通过一些教学平台进行以练代讲、研讨辩论、案例教学、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通过线上线下智能教学活动,使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财税专业从业的现状,可以使他们更为深刻地了解党和国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开展校内或校外实训课进行虚拟仿真或实地体验等实现知识的传授和价值的引领。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管理。高校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应该全面的改革和创新,需要教师全面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思考如何将考评核价目标扩展延伸,促使学生反思、内化,将思想政治最新理论成果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老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育人能力;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通过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等活动,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7,(2).

[2]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7-3-17(01).

[3]韩宪洲.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2).

猜你喜欢

税务会计思政课程应用型本科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