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效果
2021-04-26蔡海娟
蔡海娟
北京石景山医院五官科,北京 100043
青光眼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眼科疾病,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发病时较为急促,同时对患者造成的视力损伤也极为严重, 属于一种危害较大的眼科急症[1]。 这种病症不仅会导致患者的眼部正常解剖结构和遗传特异性发生变化, 还有可能影响患者的正常生理状态,患者对于失明有极大的担忧风险[2]。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不仅应当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还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健康护理,这样才能使患者在治疗期间积极地面对治疗工作, 与治疗工作相配合,以保证治疗效果[3]。该次研究于2018 年1月—2019 年9 月录入该时段内60 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分析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将心理干预应用于其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60 例该院中收治且资料登记有效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基本资料作为实验样本, 按照随机均分法将患者基本资料分为对照组(n=30)与实验组(n=30)。 实验组患者年龄34~57 岁,平均(48.3±4.9)岁;男∶女=14∶16。对照组患者年龄36~59 岁,平均(49.1±5.3)岁;男∶女=18∶1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基本资料纳入研究并接受体征检测,确认符合临床疾病;患者可耐受该次实验中各项操作; 患者基本资料录入数据库可接受调取;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者因主观因素无法参与后续实验或无法耐受实验操作;患者处于疾病恢复期或在接受实验前3 个月接受过其他实验;患者家属不同意该次试验。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 其基本资料由数据管理人员录入Excel 表格中开展统计分析,患者对该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自身资料调取。 该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后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开展护理操作时, 根据医嘱以及护理学方案开展患者的常规护理操作。 实验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
①入院心理护理。 患者初入院时,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患者护理小组, 尤其是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当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接受对应的心理培训。 使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在接到患者后,护理人员首先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 告知患者病情的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尽可能缓解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情绪,尤其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需要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这样能够使患者意识到护理人员对自身关注。 而在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时,需要做好患者的交流沟通,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欺骗的方案,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使患者获得足够的社会关注度, 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帮助患者早日融入社会。
②术前心理护理。 在开展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阶段性的护理干预, 采用交流沟通以及情绪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在入院期间的心理状态。 判断患者的心理不适感后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尤其是在与患者交流时,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学历和理解能力,判断患者的社会交往功能, 这样能够针对患者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而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回答患者的问题,并给予耐心地解释,保持态度的和蔼可亲,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③术后心理护理。 在手术完完成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在手术后的自我康复护理, 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出现的疼痛状况是正常的,应当给予患者有效的用药指导,并给予疼痛状况明显的患者一定的镇痛药物,每隔8 h 进行1 次全面的疼痛评估,根据患者的疼痛状况变化,做好疼痛评估的次数调整。 告知患者在日常康复期间需要讲究个人卫生,培养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④不良情绪护理。 所有患者在发生疼痛时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部分患者的焦虑状况会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所以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 应当根据患者的性格和年龄等多个因素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 在交谈过程中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完善的护患关系,进而提高患者的心理依从性。
⑤起居饮食护理。 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使患者具备正常的生活习惯,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较多的水果和蔬菜。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对患者的创口进行触碰,告知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休养,不可在人员过于拥挤的地方活动。
⑥疼痛护理。 由于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处于包扎状态,呈现明显疼痛感,故而患者在进行心理护理时,需要做好术后的疼痛护理。 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疼痛状况的相关知识, 在这种状况下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用药指导及其观察并处理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如果需要对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操作,需要保持动作轻柔,并告知患者应当如何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这样能够在缓解患者疼痛的同时, 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护理满意度造成的影响。
⑦伤口护理。而在对患者进行创口护理时,由于患者的外伤状况会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导致恢复时间有所不同,所以在患者接受心理护理时,还需要着重于患者的创口护理。 每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创伤观察,了解患者的创伤恢复状况,如果发现感染或渗液等前兆,需要告知医师, 做好相应的处理。 每日做好患者的创口清洁,保持创口部位的干燥,同时还需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换药。
⑧社会心理。 在医院内部需要定期开展患者交流会,通过开展文化活动的方式,使患者参与到其中,使患者的社会交流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提高患者与他人交流的信心。 尤其是患者家属在与患者沟通时, 通过有效的社会心理支持,能够使患者意识到自己并未遭到社会摒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感受, 使患者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康复治疗中。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评分及不良情绪评分(SAS 评分、SDS 评分)进行对比,采用该院自制的表格记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相较于实验组患者的6.67%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2 疼痛评分和心理状态评分
护理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VAS 评分、SDS 评分及SAS 评分相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心理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心理评分对比[(),分]
组别SDS SAS VAS 护理满意评分对照组(n=30)实验组(n=30)t 值P 值61.3±4.5 43.4±5.3 18.205<0.001 56.71±5.9 41.64±3.2 15.876<0.001 7.5±1.2 3.5±1.3 15.987<0.001 81.65±3.65 95.14±4.26 17.004<0.001
3 讨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目前临床发病率极高, 并且随着近年来现代人群生活方式的转变,这种病症的发病年龄逐年降低,及早发现这种病症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患者眼部功能恢复的质量也就越好,但选择手术治疗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护理指导, 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预后恢复,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4]。
心理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来说差异极大, 主要是由于心理护理在应用过程中更加注重于患者的情绪恢复,在患者手术前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支持,能够使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得到提高[5]。 而在完成患者的手术后,给予患者有效的术后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使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到保证。 除此之外,在术后的心理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着重于患者的交流沟通, 使患者了解在康复期间的各种注意事项,以保证患者的情绪稳定[6-8]。
而通过有效的心理管理和饮食护理, 能够使患者的情绪状态更为良好, 使患者在康复期间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和医疗支持[9]。 同时在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背景下,相关医务人员需要重视患者的细节护理,使患者在手术后能够快速恢复正常,尤其是创口护理,对于手术患者来说极为重要, 所以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其中,能够促进患者的创口恢复,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该次研究结果中显示,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数据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 护理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VAS 评分、SDS 评分及SAS 评分均相较对照组更低,提示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较弱。 提示在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后,患者不仅并发症得到了明显控制,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疼痛感也有明显好转, 说明心理护理在应用过程中呈现的效果较为良好。而在李盼盼[10]的研究结果中显示研究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00%, 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00%(P<0.05),并且与该次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但在该次研究结果中,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疼痛状态进行了进一步的量化评分,具有更高的可参考意义,可用价值强。
综上所述, 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缩短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效果优良,具有较高的可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中应用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