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感染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的临床研究

2021-04-26张广辉

中外医疗 2021年7期
关键词:败血症中性乙组

张广辉

百色市人民医院儿科二区,广西百色 533000

人体内最重要的免疫细胞是中性粒细胞, 其作为第一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屏障, 有着杀伤和吞噬细菌的作用[1]。 但在口腔、肺部及皮肤感染这类特殊情况下,特别在患儿中,中性粒细胞无论是损伤、减少,还是分布异常等均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 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主要是因ANC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较相应年龄应有的正常水平值低(患儿医院感染后中性粒细胞减少为<10 岁的患儿ANC<1.5×109/L) 时产生的一组综合征,引起该病症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所致,临床诊断容易漏诊,主要是因为该病症缺乏临床表现特征[3]。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合并感染类型主要有皮肤、口腔以及肺部感染等,尤其医院感染方面主要包括泌尿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伤口感染及败血症等。 该次主要针对该院2018 年3 月—2019 年12 月接收治疗的82 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析病症的临床特征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的甲组41 例患儿中女17 例, 男24 例;年龄21 d~9 岁,平均年龄(3.21±0.53)岁。 乙组41 例患儿中女18 例, 男23 例; 年龄25 d~8.5 岁, 平均年龄(2.19±0.33)岁。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先天存在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患儿以及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病史。 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所有参与研究的患儿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分别对两组患儿取空腹状态下2 mL 末梢血,装入无菌试管后送检, 离心操作时间为5 min,3 000 r/min,并对血清进行分离,ANC 采用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来加以测定。 之后甲组患儿采取单纯抗菌药物阿莫西林颗粒(国药准字H23023406,规格为0.125 g)进行治疗早产儿和新生儿服用50 mg/次,3 个月以下的其他婴儿每间隔12 h 服用1 次,剂量按体重30 mg/kg,其他患儿每间隔8 h 服用1 次,剂量按体重20~40 mg/kg。乙组患儿采取抗菌药物和升中性粒细胞药物维生素B4 片(国药准字H13020234)进行治疗。 小儿:5~10 mg/次,2 次/d),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与甲组相同。 治疗时间为7 d。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儿感染部位。 ②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情况。 ③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7 d 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ANC 未恢复至正常水平,则为无效;治疗5 d 临床症状得以改善,ANC达到正常水平,为有效;治疗3 d 内,临床症状完全消除,ANC 完全恢复,为显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乙组患儿经过7 d 的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37(90.24%),甲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25(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

2.2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感染部位及类型

甲组患儿感染部位有下呼吸道感染28 例(68.29%,15 例肺炎,13 例慢性支气管炎)、 尿路感染8例(19.51%,膀胱炎3 例、尿道炎5 例)、败血症5 例(12.20%),乙组患儿感染部位包括下呼吸道感染29 例(70.73%,20 例肺炎,9 例慢性支气管炎)、 尿路感染9例 (21.95%,4 例膀胱炎、5 例尿道炎)、 败血症3 例(7.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感染部位及类型对比分析

2.3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儿ANC 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治疗后, 乙组患儿的ANC 显著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较[(),×109/L]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较[(),×109/L]

组别甲组(n=41)乙组(n=41)t 值P 值ANC治疗前 治疗后0.95±0.07 0.92±0.12 1.383 0.171 1.68±0.14 2.02±0.07 13.909<0.001

3 讨论

很多因素都会引起机体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发病机制大多为无效增殖、 粒细胞生成减少以及假性粒细胞减少等情况[4]。 其次,就分类方面来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按照遗传性以及病程的长短来分作后天获得性、先天遗传性以及急慢性,其中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在儿童当中比较少见,多见于急性[5]。 急性暂时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引起原因当中,感染因素比较常见,特别像一些病毒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感染等[6],但发生严重感染时,如口腔坏死性溃疡,直肠、阴道及肛周坏死性溃疡,若治疗不及时,往往会因为缺乏粒细胞而导致感染扩散,进而发展成败血症,给患儿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医院感染发病原因大多为口腔、皮肤、泌尿以及肺部感染等,临床表现大多为高热、寒颤以及乏力头晕等[7],且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速度和程度与感染的发生相关。 在患儿发生医院感染后,一旦检查显示中性粒细胞减少, 需及时采用抗菌类药物加以治疗,其中,革兰阳性菌可以选择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加以治疗, 而革兰阴性菌则可以使用氨基糖苷或者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尤其可以使用高效广谱抗菌类药物对严重感染者施治[8]。 与此同时,还需要进行病原菌的培养, 抗菌药物的使用需依据病原菌来选择。

该次主要针对医院感染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临床表现及用药治疗进行了研究, 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儿进行了7 d 的治疗和观察,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甲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25(60.98%),显著低于乙组的37(90.24%)(P<0.05);治疗前甲、乙两组患儿的ANC 均低于1.5×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治疗后,两组患儿的ANC 均有所上升,且乙组患儿的ANC 为(2.02±0.07)×109/L,显著高于甲组的(1.68±0.14)×109/L (P<0.05); 两组患儿感染部位大多为下呼吸道感染, 类型包括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等; 其次是尿路感染,类型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等,少部分患儿出现败血症。 该次研究结果与阮美江等人[9]的研究结果一致,阮美江的研究也是采用了该研究所使用的疗法, 并进行了分组研究, 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4%(P<0.05);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ANC 为(2.31±0.21)×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1±0.47)×109/L(P<0.05)。 另外,患儿感染部位大多为尿路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两组患儿中有少部分发展为败血症。 从该次研究结果来看,患儿感染部位多发于呼吸道和尿路部位,甚至出现了败血症,这与临床中的相关报道[3]研究一致。 在该次研究中还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多见于4 岁以下的婴幼儿当中, 占总比例数的75.61%(62/82),这与邓琼晖等人[10]的研究结果一致,在邓琼晖的研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年龄在4 岁以下的占比为76.00%(76/100)。 尤其年龄越小的婴幼儿中占比越大, 综合考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婴幼儿年龄较小,免疫力比较弱,且不成熟,较容易被病原体入侵, 加之婴幼儿时期淋巴细胞在外周血白细胞中所占比例较大所致。 在该次研究中甲组患儿单纯采用抗菌药物实施治疗, 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控制感染及恢复患儿病情的效果, 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在恢复病情方面,该次研究中甲组患儿治疗后的ANC 仅维持在(1.68±0.14)×109/L,而乙组患儿在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 还使用了如维生素B4片等升中性粒细胞药物进行联合施治, 将患儿ANC 维持在(2.02±0.07)×109/L 水平,在此过程中所采用的升中性粒细胞药物具有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促进机体白细胞释放、增殖以及分化等效果。 且能够对中性粒细胞祖细胞形成一定的刺激, 使中性粒细胞通过骨髓侵入外周血的速度加快, 达到快速恢复中性粒细胞数量的效果,进而能够使机体发挥免疫功能来对感染加以抵御。因此,经过7 d 的治疗后,乙组患儿的ANC 较治疗前有大幅提升,且显著高于甲组。

综上所述, 感染是引发婴幼儿机体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主要原因, 对本症的治疗需依据患儿实际感染情况来合理选择药物, 单纯使用抗菌药物可能效果不理想,可以配合使用升中性粒细胞药物加以治疗,从而达到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控制和预防, 进而提高患儿免疫力,提升抗感染的效果。

猜你喜欢

败血症中性乙组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英文的中性TA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株中性内切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