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群舞《阳光下》舞蹈动作创编研究
2021-04-26刘胤廷
刘胤廷
一、藏族群舞《阳光下》概述
(一)舞蹈编导
群舞《阳光下》的编导梅永刚教授是国家一级编导,四川理县人,羌族,现任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系主任。梅永刚教授自十来岁从艺以来,一直十分注重对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的深入探究,以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为基底,创作创新民族舞蹈,体现民族文化底蕴。代表性舞蹈作品有《上房梁》 《尔玛姑娘》 《跳羌红》等。
(二)舞蹈演员与舞蹈角色
藏族群舞《阳光下》中的舞蹈演员均选自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学生,主要是大一至大三年级的学生,男女演员总共为33 人,其中男演员17 人,女演员16 人,汉族居多。笔者于2019 年10 月开始观摩排练,12 月加入舞蹈排练,参演其中的一女四男“爱情段”。群舞《阳光下》中的典型舞蹈角色包括“藏族老爷爷”“牧羊女孩”“羊群”“格吞竞技者”“藏族女孩”“藏族小男孩”,每一个单个形象的舞蹈角色都是藏族性格化的象征,以藏族舞蹈风格性特征为基础,用个性化的舞姿凸显舞蹈角色的独一性,形成典型化角色。舞蹈中“藏族老爷爷”的形象从开头至结尾贯穿其中,以三次简单富有层次感的形象展现了一位藏族长者的朴实叙述,在舞蹈情节中娓娓道来。群舞《阳光下》的舞蹈角色是藏族人民生活化的集中体现,是独一无二的典型化形象。典型化形象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形象,就在于它对人物的精神归属和社会环境具有很大的涵盖面。每一个丰满立体的舞蹈角色因为被注入浓厚情感而得以表现。
(三)舞蹈梗概
群舞《阳光下》 似一部藏族人民简史,实实在在看到历史分量的一个舞蹈作品。藏族人民在农奴制社会下受人剥削,弯腰劳动,在一次次的朝拜、渴求、呼喊中迎来了期待的“阳光”,这个“阳光”是大自然的阳光、党的阳光、社会主义的阳光。温暖阳光下,人民自由放牧、游戏、劳动,追求心中所爱,在阳光下收获了青稞粮食,寻觅了爱人,舞起幸福的水袖,众人欢腾。新一代的小孩跳起了藏族传统舞蹈,在阳光下感受到新生的传承,藏族人民代代相传的精神力量和永不停息的坚韧步伐。
二、藏族群舞《阳光下》舞蹈动作创编
(一)群舞《阳光下》的舞蹈动作形成
群舞《阳光下》中的舞蹈动作创编紧紧围绕藏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展开,将平日里劳动生活的人体动作揉碎、重组、发展、创新,创编成生活场景舞蹈化的熟悉景象。舞蹈前半段最核心的动作“朝拜”与“水袖打地”,中间转换段“太阳升起”时的水袖舞段,后半段劳作中的“拾”“摘”“打”等,都是以藏族文化背景为基础形成舞蹈动作的“核”,在准确并概括性地抓住生活动作中的“核”之后,对“核”的内涵展开丰富想象和充分美化,外化为鲜明生动的“形”。在先“核”后“形”的动作形成过程中,发挥舞蹈思维的能动作用,使日常生活劳作动作在保留原有姿态的基础上焕发新的生机,成为符合舞蹈审美形式,具有舞蹈律动、舞蹈形式的藏族风格舞蹈动作。在群舞《阳光下》的前半段中有一个象征性舞句,12 名男女舞蹈演员围成圈状,上身前压,后背朝上,每人双手环抱着前一人的腰部,头侧向圈内方向,在此造型上所有人脚下匀速步伐使圈转动起来,圈内是“藏族老爷爷”踌躇地站立起来,望向远方,转动的圆环和中间站立的个体正是藏族“转经筒”的象征,在舞蹈动作中抓住“转经筒”外形中“转”的核心,“一圈”和“一竖”的外形特征与转经筒的转动方向,产生了“核”“形”兼备的艺术效果。群舞《阳光下》所有舞蹈动作以内在的文化内涵“核”作为舞蹈动作“形”的原始动机,编创出可意会、可感知的舞蹈动作,显现着藏族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社会活动。
(二)群舞《阳光下》的舞蹈动作特征
群舞《阳光下》的舞蹈动作在“核”与“形”的完善下,兼备难以忘却的美感印象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使舞蹈动作达到舞蹈作品的表达意义。达到这样的创编效果,主要是对舞蹈动作特征的细致拿捏,群舞《阳光下》的舞蹈动作特征,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诗化、个性化和形式美。舞蹈一开始,寒风呼啸,舞蹈演员们颤抖着身体、哈气搓手取暖,三三两两相互依偎,短短15 秒营造出一片风雪地的高原严寒,用简洁精炼的身体动作传递对“阳光”的渴望之情。诗化的舞蹈动作常常是感情充沛、动作精炼并且形象生动,舞蹈中的“牧羊”段同样具备这个特征,“羊儿们”由两个男舞蹈演员前弯腰双手撑地,一人叠在一人后背上,用两个人的手和一人的脚前行,可爱乖巧的“羊儿们”横向逐一出场,形象生动立体,产生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诗化感。个性化是形成舞蹈作品风格最重要的特征,群舞《阳光下》中的舞蹈角色是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而且是建立在人的共性情感基础上的个性。“牧羊姑娘”“格吞青年”的人物动作创编就十分注重脚下动作的节奏、力度、发力点,从“牧羊姑娘”的脚下步伐明显看到强弱、快慢、大小的变化,塑造一位高原上爽朗洒脱、潇洒自如的“牧羊姑娘”。在“格吞”舞段中,舞蹈演员用一根带子进行脖颈拔河比赛,左右拉扯,环绕旋转,所有演员的脚下移动不能合上音乐的节拍,而是要以紧促碎小的步伐移动,配合其余演员的呐喊助威,以舞蹈化的动作表现这项体育比赛的激烈紧张感。舞蹈中的流动舞段大部分是配合水袖完成的,前半段男女演员是用藏袍的长袖子完成“打地”和双臂舞动动作,后半段男演员依旧是藏袍的长袖子,女演员则是金黄色尼龙绸水袖,象征着炙热的阳光。舞蹈动作在水袖的“限制”中,前半段的动律以后背的起伏和双手的举落、“打地”为“核”,后半段逐渐解放,舞蹈动作的创编依照动作大小、强弱、高低、快慢有机组合,突出表现水袖流动的跌宕起伏画面感。流动的水袖富有旋律性、技巧性,极大烘托出舞蹈动作的形式美。
(三)群舞《阳光下》的舞蹈动作意义
藏族群舞《阳光下》 的舞蹈动作建立在藏民族历史文化上,藏族是一个历史文化厚重的民族,编导对舞蹈动作的创编其实是对这个民族集体深层心理的开掘。从舞蹈的一幅幅画面中看到了“叩拜”“转经筒”“牧羊”“格吞”“拾牛粪”“摘花椒”“筛青稞”“打青稞”,编导在舞蹈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长期体察,赋予作品藏民族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编导在排练时这样说道:“地球是我们的母亲,西藏是她的心脏”。后背的呼吸起伏正是“心脏”颤动的象征,演员上下摆手长袖“打地”从后向前慢慢走来,迈着沉重而坚韧的步伐,一呼一吸表现着雪域高原的缺氧状态。“弯腰打地”的舞蹈动作仿佛看到西藏农奴社会制度时人民的艰辛,也感受到农牧文化中对一片土地的敬畏之情,让人联想到编舞家林怀民的作品《稻禾》,同样是对土地的深厚情感。“跪地打地”的声响正是生命的节奏,它不是虚张声势,而是渴望“太阳”,等待“阳光”的延伸感化作内心的呐喊。《阳光下》的舞蹈动作处处充满着生命的诉说,把藏族人民代代相传的民族心理沉淀化作具体可见的舞蹈肢体动作,传达出对生命精神的敬仰,作品实际的力量超过了创作意图。
三、藏族群舞《阳光下》舞蹈动作文化内涵
(一)体现民俗情节
藏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传承度较完善,伴有歌唱、体育活动等表演形式。例如藏族年历的望果节,每年根据农作物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在节日的这几天欢庆丰收,举行各式各样的文娱活动。藏族群舞《阳光下》将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牧羊”“格吞”“拾牛粪”“摘花椒”“打青稞”“筛青稞”经过提炼、美化,使其变得有节律,在流动的舞姿过程中产生描绘、模拟、表现的审美效果。所有情节组合有序,呈现出一片劳作娱乐的热闹景象。活跃的生命力展现出独有的民风民俗,充沛的情感体现着浓厚的民族情结,散发出千百年来民族沉淀的艺术魅力,及藏族舞蹈生机勃勃的艺术传承价值。
(二)寄托美好愿望
藏族群舞《阳光下》表达着人民求安康、盼吉祥、追幸福的殷切希望。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之前,藏族人民深受农奴制的压迫,过着难以喘息的艰难生活,人民极度渴望阳光彩色的生活。在党的“阳光”,社会主义的“阳光”遍布这片圣洁之地时,“阳光”的温暖照射在每一个人心中,为人民的生活增添五彩斑斓的颜色。群舞《阳光下》通过普遍性有传达意识的舞蹈动作,以众人“看阳光”为分界线,从“严寒”过渡到“温暖”,从苦难的日子走向幸福的生活,凸显出“阳光”的来之不易以及“阳光”对这个民族的重要意义。阳光下,党的光明,社会主义制度的温暖和人民的美好心愿连接在一起,这片土地熠熠生辉,人民收获着金灿灿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