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画像中品读梵高的艺术风格
2021-04-26马原
马原
油画艺术的发展真正地使得油画成为大众欣赏的产物主要依赖于欧洲。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于是,艺术家将笔下的神像逐渐趋向于自身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与感悟刻画成作品。
自画像作为人物肖像画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深深地吸引着观赏者的目光,这种目光最为重要的是在没有影像技术的年代深深地留下了艺术大师的面容,而针对艺术家自身来讲,生活于不同的国度与不同的年代,其自身所遵循的艺术理念与艺术风格也同样会存在差异,所以艺术大师的自画像作品在现当代美术中的价值也是有目共睹的。
谈及到自画像不得不说影响二十世纪的艺术大师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也正是这样的自述促使梵高的自画像做到了生活与创作、人生与艺术旅程的真实记录。
梵高自身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艺术家,而梵高自小就属性格孤僻并在其生长中的“流言”更是压迫梵高的性格,从与家人关系的破裂到后来的失望与自责让梵高备受挣扎,从割下耳垂到选择自杀。“他生下来。他画画。他死去。麦田里一片金黄,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天空。”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便把37 年的梵高生命总结得淋漓尽致。
一、孤独的人生塑造出伟大的艺术大师
作为哥哥忌日的1853 年3 月30 日,梵高的出生为艺术的世界增添了色彩也影响了整个19 世纪以后画坛。作为传奇画家,其家庭因素更能促进艺术灵感的渲染,梵高有三位叔叔是美术商人,不仅如此,梵高的弟弟提奥在画廊工作,还有他的表哥从事于绘画,这些前后递进的关系与内外因素为梵高在艺术道路的发展上奠定了基础。
梵高最早的艺术教育是幼年到古皮尔美术公司的六年工作,而正是这六年对艺术的初识使梵高接下来在巴黎对拓展视野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提及巴黎,我们无可否认这是一座从古至今的艺术之都,包容的巴黎使得梵高在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结识了毕沙罗、德加、修拉、塞尚相识并交往,充满梦想与希望的梵高在巴黎不单是早期印象派大师的结识,更为重要的是对日本浮世绘美术作品的触及让梵高的眼界大开。
梵高厌倦繁华的巴黎生活,不满印象派和点彩派的画风,决心离开巴黎去南方小城阿尔,在阿尔他写道:“为了更真实地表达我见到的东西,我更自由地运用色彩,使其更具有表现力。”
从离开巴黎开始的梵高艺术生涯的巅峰期到1890 年,37 岁的梵高在阿尔的金色麦田里把艺术与生命全部奉献给了这个时代。丰子恺毫不吝啬地评价其:“全生涯没入在艺术中。他的各时代的作品完全就是个时代的生活记录。在以艺术为生活的艺术家中,可说是一个极端的例。”
二、低沉情绪下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巅峰
梵高正是依靠着自己独有的画风来表述自己的孤独内心。近40 幅的自画像时而戴上草帽、时而叼着烟斗、时而衣装革履,面对这些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作品的表情都是千篇一律的庄严与狰狞、呆滞,本应是灿烂如花的年纪脸上却不见微笑与欣喜,而这,我们不由回想起梵高在对自我的救赎。
“神经本来不健全的梵高经不起生活中的种种挫折,非常苦恼和沉闷,有一天在恍惚中用剃刀割去了自己的耳朵;梵高在精神错乱中自杀而死。”37 年的昙花一现是梵高的匆匆而去,虽然梵高活了37 岁,真正作画的时间只有七八年,但是梵高的艺术作品是给我们留下的财富,他对西方现代绘画有着很大的影响。毫不避讳的说,艺术家与精神病的头衔戴在梵高的头上我们也是可以显而易见的,但正是这样的精神与疾病并没有使得梵高迷失自我,创作正是在对世界没有迷恋之余又对自我价值充满了激情。
辗转多地、自学成才的梵高并不是仓促的模仿而是在对内心“挣扎”后的灵魂救赎,这种理性的追寻是梵高对自然的渴望,但并不是真正的救赎自己内心的灵魂,短暂岁月的多幅自画像艺术作品中,梵高眼神的深邃是精神疾病下的真实状态,纵观梵高的艺术作品,从起初的灰冷色的低调到后来艺术作品的明亮色彩,我们不可否认在艺术道路上志同道合的友人陪伴会促进精神良性发展,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梵高自画像的整体色彩都是呈现出来鲜明的色彩来对抗现实的悲凉,以光亮的色调充分表达强烈的期望。
“梵高使用一道一道的笔触,不仅使色彩化整为零,而且传达了他自己的激情,梵高的笔触也能告诉我们他的一些心理状态。”梵高自身是对自然向往的纯粹大师,梵高的艺术作品始终也在传递着单纯的内心感悟,在梵高渴求情谊又可望而不可即之际,从激烈地疯狂到诡秘的安静,梵高采取的是极端的手法,这也可以看出梵高在后期的自画像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是过分的暗淡。蓝色的冷静、血红的沉淀和对生命的释然,作品没有光,脸上没有了希望,孤独的人生在最后的艺术作品中展现出梵高的无奈。
梵高的生活充满着戏剧性,但是梵高的艺术作品始终遵循着后印象主义的价值理念,“我并不力求精确地再现我眼前的一切,我自如而随意地使用色彩是为了表现我自己”。从这简短的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能够读懂梵高作品中的变形意义,梵高的艺术理念受精神的影响,也正是这种的艺术风格奠定了梵高的艺术价值。
梵高的艺术作品不单单是简单色彩的运用,更多的是弥补内心的伤病,梵高自画像呈现出来的鲜艳是在每一幅作品可以看出来的,梵高的内心俨然已被摧残到面目而非,但是对日本浮世绘追求直接而又强烈地效果给梵高予以最后的救命稻草,并融入自身的艺术创作中,是自身的作品给予了所有的人快乐和安慰。
梵高的生前寂寥与死后荣耀。梵高作为艺术大师享受的名誉是实至名归的,作为为艺术献身的梵高把生命终结在自己作品创作的麦田中,无私而伟大的艺术匠师在生前未能得到社会认可并没有感到惋惜,在当时社会对刻板的追求光与色进行歧视而鼓励艺术作品注重抒发艺术家本身情感之际,理性的梵高并没有盲目地屈服于社会现状,更重要的是坚持自我进行作品的创作。
我们不可否认后印象主义在艺术中重要的价值,“弗莱这样来解读后印象主义:艺术家自身是作为一个自觉的人来创作的,他们背离了印象主义的狄隘视觉技法”,梵高艺术作品中的色彩使用在与梵高疾病本身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梵高在色彩明度与亮度的借鉴中达到统一,这种统一是在对比之后产生光亮明快的装饰美感,梵高曾号召画家不要害怕用强烈和鲜亮的色彩,所以我们在欣赏梵高自画像作品的时候无论是早期的鲜艳明快还是后期的堕落失望,我们都可以发现梵高油画作品高明度、高纯度、高亮度的鲜亮。
“后印象主义的风格特征十分鲜明:坚持色彩是意义的情感/审美载体的信念,坚持形式和构图的独立性;对画面中的人为性的赞同;致力于轻巧的架上绘画。”正是这样的创作坚持奠定了梵高后印象主义的先锋派大师和表现主义的先驱,也为后来的野兽派和德国表现主义铺垫了基础。
四、结语
梵高不平凡的一生铸就了他独有的艺术风格,我们从梵高的艺术作品看到的是激情向上的色感,但是这种充满希望的色彩颜色是内心极为孤单的艺术大师用自己的凄凉刻画出来。我们去品味梵高的自画像,我们很难去发掘梵高孤傲的内心世界,但是“梵高《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表达出了自己那种抑郁、消沉的精神状态。他既不追求光的逼真,也没有追求形状的逼真,肖像画是最令敏感的梵高激动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正是在消极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仍然具有激情向上的色调,笔者认为这种色调更多的是表达梵高自身对消极状态的愤懑不满与渴望脱离消极追求美好生活的光与热。
“梵高没有病。他很正常,精心地雕琢、低声的吟唱,不画画时便会无聊,的确在他的心里也默默忍受,同可怜人一样,痛苦而扭曲,但他从未抱怨过。他的确是在忍耐,但快乐才是他与生俱来的天赋,当他领会了画法技巧时几乎立刻便摆脱了僵硬的身躯和关节,捕捉到了这份神奇的喜悦。”在笔者看来,梵高的状态并不是病态的,而是作为艺术家真正做到了无惧梵高是不畏于名衔与赞赏的,更何况梵高的艺术作品又做到了这些,我们在为梵高活着未能获得应有的称赞感到惋惜,但我们更能体会到梵高在受时代束缚后做出的划时代意义。
我们在为英年早逝犹如一颗自爆的流星、燃烧自己照亮全球之际,我们更应该从梵高的艺术作品中感受梵高窘迫与精神的压迫,坎坷的经历和孤独的求索是不曾想触碰但又无可奈何的选择,那艺术的创作是梵高最后自我救赎的火焰,这个火焰点亮艺术之路。
梵高 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