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导入形式激活高中语文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2021-04-25肖惜文

课外语文·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都说第一印象很重要,关系到个人对该事物的喜爱程度。课堂的导入就像是学生对语文的第一印象,它给学生感受的好坏,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将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对于课堂来说,好的导入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如桥梁,沟通了学生与课文文本间的关系。但在高考的重压下,高中语文课堂缺少精彩的导入设计。想要学生在该种环境下能够享受、学习语文,好的高中语文课堂导入设计是少不了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3-0070-02

【本文著录格式】肖惜文.丰富导入形式激活高中语文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课外语文,2021,20(03):70-71.

有人说:“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千古绝唱的诗歌曲赋,是共垂青史的经史子集……”如此可见语文的诗情画意。但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否让同学们感受到这种诗意并被它吸引呢?因此,在教师精心备课时,好的导入设计是其关键,它可以让思想产生火花,启迪学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不仅为整节课的学习氛围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真正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在高考中取得佳績!

一、故事导入法

宋代陈颐曾言:“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说明,当一个人没有见到事物的趣味所在,便没有想学下去的欲望,更别想学好它。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依旧还拥有孩童的天性——对故事的喜爱。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产生美感,可以选择一个与课文有关,并寓意深刻、幽默轻松的故事导入课文,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教师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时,可以采取故事导入法,讲述马克思生前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兴趣去读这一篇枯燥的文章。众所周知,高中生对于爱情还是处于一个懵懂的时期,却又对爱情兴趣极大,如若教师在讲述马克思的故事仅从他的求学生涯时期的光荣事迹,以及对无产阶级所做的贡献讲述他的故事,那学生依旧对这篇课文提不上兴趣。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名人的光荣事迹大都坎坷,看多了名人的这些事迹,再看别的名人其实也就那样吧,但如果一个名人的爱情是像书本上的故事那般恩爱,充满曲折却依旧不离不弃,在该种情况下,再增加一些他在除了爱情之外的一些经历,那便可使学生对该人物的背景了解更加清晰,对人物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得也更深。如刚刚提到的马克思,如果教师在介绍马克思为何会在政治领域如此有天赋时,仅仅说是“因为他小时候经常去他的贵族朋友家玩耍,而贵族家经常举办一些谈论政治的派对,小小的马克思经常路过‘偷听,偶尔也与这些人讨论,从而对政治有了兴趣”,大家可能没什么兴趣,但如果说马克思去的朋友家,是他未来妻子的家,而他的朋友是他未来妻子的弟弟,那么在讲述他为何对政治领域有兴趣,学生的兴趣便被勾起了。再如当讲述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奋斗时,倾尽家财,四处流浪时,学生也只是觉得马克思太伟大了,为了无产阶级,竟可以做到这种地步,听完也就完事了,记忆不再深刻,但如果说,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奋斗时,与他的妻子四处奔波,钱财都被用来为革命事业奋斗,但他的妻子依旧不离不弃,即使生活困难,她也依旧陪伴在马克思旁边,帮助字丑的马克思回他粉丝的信……如此,原本老套的名人故事,也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学生对马克思的印象更加深刻。在此基础上,导入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学生就会对马克思有更多的感慨,读起这篇枯燥的文章,也觉得津津有味。这样再从另一个人的角度看马克思,让学生多方面地了解马克思,对学生在思维方面的拓展,有着巨大的帮助。

二、悬念导入法

古话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说明想要学习好,那么一定要思考,但想要有思考,那一定要有疑惑。疑惑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人思索,通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教师在教学《窦娥冤》这篇文章时,如果单刀直入,直接介绍这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元杂剧代表,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是中国著名悲剧之一……”,如此教科书式的介绍,不仅让学生感到无趣,没有感受到这篇故事的魅力,反而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枯燥无味,让学生昏昏欲睡,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因而,在开始讲课前,来一个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显得格外重要。如,在讲这篇文章时,不直接讲这篇课文,先来个悬念,“你们有看过中国著名的悲剧吗?”接着让学生思考回答这个问题,带动课堂气氛,为接下来的课堂创造了一个活跃的学习环境;接着对同学回答的答案给予肯定,让他们更加活跃,之后,再来一个转折,“虽然你们说得都对,但是,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和你们所讲的故事悲伤程度差不多,或者可以说比你们所想到的故事更加悲伤。”通过这个悬念,引起学生对此篇文章的兴趣,产生想要深入了解的想法,达到学习目的。

三、旧知导入法

有人说:“做学问如同熬粥,熬粥用文火,粥稠而浓香,富流质感;做学问讲究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只学而不温习,则为学多而识浅。”足以说明旧知识的重要。因而,教学过程中,采用旧知导入法,可以让学生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在考试复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应用更加广阔。

比如,在教学苏轼的《赤壁赋》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回顾下“赤壁赋上”,由于苏轼在写这两篇文章时,是不同的时间,且拥有不同的心态,当教师在回顾“赤壁赋上”时,可以再次引入当时苏轼所处的环境背景,以及当时苏轼的遭遇和心情,然后再导入“赤壁赋下”中,此时苏轼的经历,以及他的心态与之前的心态对比,有什么不同。在对比中引发深思,将两篇文章串联在一起,使得学生对苏轼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学生也可在这两篇文章的对比下,感受到苏轼的不羁以及“执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胸开阔、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对苏轼这个文人形象更加深刻,其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口若悬河地对课文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学生通过听讲和不断地记笔记对语文课文进行学习,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很容易因为不注意漏听了一个知识点影响到整节课的学习,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会让语文的学习显得枯燥乏味,让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学会主动放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主动思考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采用引导的教学模式,在课前导入对知识点进行少而精的传授,利用小组讨论和学生自学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打造更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