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皖南事变后国共关系僵局的缓解
2021-04-25杨天石
皖南事变发生后,毛泽东大为震怒,有过和国民党开打的想法。但他很快接到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在日军继续侵华的威胁下,不得不改变强硬态度,作出努力来化解和缓和矛盾,继续维持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间,林彪三见蒋介石、毛泽东两晤郑延卓值得重点剖析。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在1个月之内开赴黄河以北。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000余人,在叶挺、项英的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大部分人壮烈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皖南事变发生后,毛泽东大为震怒,有过和国民党开打的想法。但他很快接到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在日军继续侵华的威胁下,不得不改变强硬态度,作出努力来化解和缓和矛盾,继续维持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间,林彪三见蒋介石与毛泽东两晤郑延卓值得重点剖析。
林彪首见蒋介石,传达毛泽东“彼此打成一片”的愿望
1942年8月14日,蒋介石在出巡西北前,约见周恩来。他说:“目前战事正殷,敌人不会自撤。中国须自身弄好,则敌人不足惧,国内问题应好好解决。”他告诉周恩来,一周后会去西安,拟约毛泽东一晤,如果不便则不必。他要周恩来电告延安。
毛泽东很重视周恩来转达的这一消息,于17日以中央书记处的名义复电周恩来,表示“现患感冒不能启程,拟派林彪同志赴西安见蒋介石”。
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先派林彪去西安见蒋介石,看情况再研究毛泽东是否出见。
10月7日,林彪到达重庆见到了蒋介石。两人谈话期间,蒋介石一直静听,频频点头,没有插话。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事后告诉周恩来:“林彪对蒋介石谈话前数段甚好。蒋介石甚有兴趣听,态度甚好,后一段提到内战危险,蒋介石不耐烦,数看手表。”
林彪与蒋介石的这次谈话,强调国共两党的相同之处,表达和解、团结的愿望,对两党在建国目标上的歧异,则讳言或少言。
当日蒋介石在日记中云:“林彪奉其共党之命来见,幼稚可叹!”何处“幼稚”?蒋介石没有解释,但是,林彪的这次谈话对解除蒋介石的疑虑,缓和皖南事变以后突然紧张起来的国共关系,显然有促进作用。
国民党派郑延卓慰问陕北水灾,毛泽东与其两次谈话
1942年11月上旬,因陕北发生七八十年未曾有过的大水,国民党派赈灾委员会委员郑延卓等人赴延安慰问。
11月17日,郑延卓等人抵达延安,先后与毛泽东、朱德、叶剑英等晤面。11月21日,郑延卓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谈话汇总报告。12月1日,郑延卓等将离开延安,返回重庆,毛泽东再次与郑延卓谈话。
谈话之后,毛泽东曾将所谈内容大略致电周恩来与林彪。电文中说,谈话中,郑延卓希望他写一封信给蒋介石,他当即挥毫。在信中首先解释此前之所以派林彪赴重庆的原因,表示今后蒋介石如有垂询,当亲赴重庆“聆教”,并对郑延卓的来延表示感谢。
12月2日,郑延卓等人带着信返回重庆。他还写了一份综合性的报告,即《毛泽东谈话及共党内部要闻》。报告称,中共当时实行的是平稳、实际,既不激进也不柔弱,既不左也不右的政策,以抗日救国为第一义,表示尊奉三民主义,拥护国民党和蒋介石领导抗日。同时声明,社会主义是遥远的、未来的事情,不会像苏联一样急急忙忙搞社会主义和社会革命。这对于解除国民党人的“恐共”情绪,自然有利。
林彪再次会见蒋介石,要求“三停”“二编”
1942年12月14日,林彪接到蒋介石召见的通知。16日上午,周恩来向林彪指示见蒋介石时的谈话要点。见面后,林彪向蒋介石介绍了中共向党内外发布拥护国民党五届十中全会的宣言与决议的情况,声称:中共“拥蒋为民族领袖确有诚意”。接着,林彪提出“三停”(停止全国军事进攻、停止全国政治压迫、停止对《新华日报》的压迫)和“二编”(允许中共军队编两个集团军)以及发饷、发弹、发药品等要求,并对派郑延卓去延安慰问表示感谢,预言双方今后当更接近。
林彪此次谈话,目的之一是新四军更改番号和另编一军三师的问题。但是,当林彪提到“新四军”三个字时,蒋介石立即打断,说:“你们既然拥护政府、委员长,却又提新四军,在报纸上、文章中皆是新四军。承认新四军等于不承认政府。今后切勿再提新四军。”
林彪与蒋介石第三次会谈
1943年3月28日,林彪、周恩来与国民党的参谋长何应钦会面。双方一坐下,何应钦就讲国共摩擦问题,并将摩擦的责任都推到共产党一方,对国共谈判的问题基本不提。林彪看出以蒋介石为首的國民党根本没有谈判的诚意,便向何应钦提出要回延安,并希望在离开重庆前与蒋介石再见一次面。
6月7日,蒋介石在曾家岩德安里103号宋美龄住所会见了林彪、周恩来。林彪对蒋介石说:“我来重庆这段时间,感觉我们两党的分歧其实并不大,如果双方真有诚意,是能达成一个协议的。问题是国民党方面缺乏诚意,不能坐下来对条款进行认真的讨论。直到今天,我们还未见到国民党方面的任何方案,只是在口头上提出要我们放弃军队、边区,致使谈判难以顺利进行。我们的意见是,下次谈判时,双方应有诚意,否则,就不好谈了。”
蒋介石听了林彪的这番话,心中很不高兴,脸色也变了。但由于是告别性的会面,他忍着没有发火,说:“回去后,代我向润之先生(毛泽东)问好。”
经过几番会谈和会晤,皖南事变后国共关系的危局和僵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两党的合作抗日局面始终得以维系。两党之间虽然还存在种种分歧,但两党代表谈判这一形式得以继续和坚持。这就保障了两党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继续得以维系,从而也保障了抗日战争最终走向胜利。
(《世纪》2021年第1期、第2期 杨天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