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有人会对虚构的事物随声附和

2021-04-25

新传奇 2021年14期
关键词:术语虚构研究者

人们在评估自己是否知道某个知识的时候,会依赖一种“知道感”,即好像知道有这么回事儿,但这种“知道感”往往并不客观。当认知中的“知道感”越强,就越可能过度地宣称自己熟悉那些不存在的术语。

“如果你热爱心理学,那你一定非常熟悉‘破门效应。”当你听到这句话时,是否会觉得“破门效应”这个术语很耳熟,甚至还拼命回忆?其实,所谓的“破门效应”是编出来的。

现实中,即便是用这种瞎编出来的术语去问一些心理学知识丰富的人,说不定也会有人说他们知道。这是为何?

人们常对虚构的事物随声附和

心理学家发现,在许多方面,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的表现高于人群的平均水平,而这常常是不现实的。心理学家专门为这种错觉取了一个名字,叫“高于平均水平效应”。

在2003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者保卢斯等人发现,人们会宣称自己了解并不存在的词汇。在一次实验中,他们编造了30个不存在的词,让它们看起来像某些领域的专有名词,然后把这些瞎编的词与120个真实的词混在一起,去问参加调查的人:“你熟悉这个词吗?”结果发现,有25%的人声称自己熟悉那些根本不存在的词汇。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天晚上,一个人因为无聊在豆瓣(推荐电影、图书等的网站)上虚构了一部电影,剧情是随便编的,演员名字用的是他同事的名字,插圖也是从别处找来的。当时他完全是自娱自乐,没想到一年后,这部虚构的电影有2000多人留言表示想看,还有200多人表示已经看过,甚至有人还写下了影评。

为何有人会对虚构的事物随声附和?保卢斯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过度宣称,这种现象表明,人们可能会不自觉地夸大自己的能力。

为何会出现过度宣称的现象

为什么人们会在一些问题上表现出过度宣称的现象?科学家们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基于感觉而作出的判断。

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斯塔夫·阿泰认为,人们在评估自己是否知道某个知识的时候,并不是真的去回忆,而是依赖一种“知道感”,即好像知道有这么回事儿,但这种“知道感”往往并不客观。

阿泰等人招募了志愿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首先,他们让志愿者先对自己在金融方面的知识水平进行自评。随后,研究人员给出15个金融术语。其中只有12个是真正的术语,3个是研究者编造的。接下来,研究人员要求志愿者们判断自己对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

在志愿者中,有90%以上的人至少会对1个编造的术语表示熟悉。研究者发现,志愿者越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高,认知中的“知道感”越强,就越可能过度地宣称自己熟悉那些不存在的术语。这其实也很好理解:他们的金融知识的确比一般人更好,所以在这方面的“知道感”可能会更加膨胀。

研究者在后续的实验中,又采用了生物、地理等方面的名词和术语对志愿者进行测试,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

怎么才能让自己不做这种蠢事?其实很简单,当被问起这样的问题时,提醒自己认真回忆,而不是不假思索地跟着感觉走。

(澎湃新闻网)

猜你喜欢

术语虚构研究者
虚构
虚构的钥匙
虚构
饿死的毛毛虫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第三届“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完形填空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