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赶走那只“白熊”
2021-04-25橙子
橙子
如果你有话想说
我和小樱是班上的“竞赛达人”。因为每当有各种各样的竞赛,老师都会派我们参加。一直以来,我都特别引以为傲。最近,老师又让我和小樱参加下个月市里的编程竞赛,我既紧张又激动。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发现我没有以前专注了,变得特别容易分心。我总想玩手机,越告诉自己不能玩却越想玩。
我平时是一个很自律的人,上课和写作业都能集中注意力。可为什么在这次备赛的关键时刻,我反而没办法集中注意力?而我的搭档小樱却能每天专心致志备战,不被任何因素打扰。我好羨慕她啊!我该怎么办?
——小 泉
听小泉这么一说,我也挺不好意思的。其实我并不是小泉看到的那样每天都能集中精力复习,我也有分心的时候,我只是在逼自己再专心一点。
所以,我也很想知道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有没有科学的劳逸结合的方法。
——小 樱
或许我们心有灵犀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他们自律、主动性强、有自己的想法、专注且懂得坚持,似乎一切都那么完美。然而他们和所有孩子一样,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也会面临和大家同样的问题,会遇到外来的诱惑,在困难面前也会沮丧。但他们普遍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在困境前懂得自我剖析,积极调整,不停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从不放弃。
你说你越想专心的时候越不能专心,在这里,我要提一个著名的“白熊实验”:参与者被要求在五分钟内闭上眼睛,不要去想一头白熊。结果是,参与者越是告诉自己不要那样去做,想起白熊的频率就越高,白熊的形象也越根深蒂固。心理学上把想要忘记的事称为“白熊”。实验得出一个结论:越是让自己不要想、不要做的事,就越会忍不住去想、去做。而手机,就是你的“白熊”。
在你沉溺其中之前,你经历了强烈的思想挣扎,并不想让自己被裹挟其中。可你向好的初心,反而会对使用手机的需求造成压抑。压抑“白熊”时,你对自己说:“不要用手机,坚决不要用手机。”但这恰恰强化了手机在大脑中的形象。
面对“白熊”,压抑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分心”来缓解这种心理,挖掘自己的爱好,寻找积极的分心物,体验让自己轻松、愉悦的感觉。建议这个分心物是和自己能力、兴趣相匹配的,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复杂。比如,你不能要求一个没有运动细胞的孩子通过长跑来解压,或许弹吉他可能是更适合他的方式。
面对编程竞赛,感到紧张是正常的,说明你对自己有要求,是个上进的孩子。行动是解决焦虑最好的办法。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将这个目标分解成每天更容易实现的小目标,这将大大减轻你的备战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不必对自己苛刻。坦然接受自己“想玩手机”的念头,它是在提示你:现在我有些累了,需要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奔赴目标。想一想,有哪些可以放进你的“放松库”里呢?除了“使用手机”,还有其他的吗?
小泉,在青春期阶段,新旧问题往往会集中爆发。这时候的你千万不能着急,越否定当下这个问题,问题这只“白熊”就会以更强壮的身姿出现。其实问题也是机会,是通向成熟的闯关密码。最后,祝你和小樱都能在竞赛中获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