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软件开发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2021-04-25徐亦卿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高职院校

徐亦卿

摘要:软件开发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一批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维护,网络组建与维护管理等专业工作的实践性人才,以便满足信息时代对新型人才的现实要求。为此,高职软件开发专业教师也应围绕新型的人才教育目标重新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以便科学地诊断该专业的现实教学质量。该文通过反思本校软件开发专业教学评价的现有问题,由此分析重建教学评价体系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软件开发专业;教学评价;现状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9-0153-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高职院校软件开发专业教学评价的现状问题反思

教学评价是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应伴随着教学活动展开。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软件开发专业所组织的教学评价活动却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评价的教学效果,无法诊断出教学问题,难以激励学生。具体来说,高职院校软件开发专业的教学评价存在如下问题:

1)以结果性评价为主,只关心理论考试成绩

高职院校一直被看成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机构,但是却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问题。这是因为高职学校判断学生是否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依据便是各个学段的考试成绩,导致教师一直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应试水平。然而,软件开发专业的理论考试基本上以学期性考试为主的,每个学期会组织一到两次集体考试,目的是要考查学生在一个学期之内的学习成果,缺乏实践检验,而且学生也很少根据考试评价结果反思现有不足,难以查漏补缺。

另外,以理论考试为中心的评价方式是非常片面的,理论考试无法实时检测高职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软件开发专业中,教师必须分析学生是否可以形成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否“活用”专业理论。显然,由于理论考试的错误引导,软件开发专业的高职生会更加关注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情况,无法平衡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关系。这就出现了知行脱节的现实问题。在选择专业人才时,人才招收单位也不得不额外花费一些精力重新培养学生,直接延长了人才培养周期,在此状态下,高职生的就业情况也不甚理想。

2)评价来源渠道单一,评价信息代表性不强

因为教师作为软件开发专业的施教者,最能了解本专业各个课程的实施进度、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一直都被看成实施教学评价的基本主体。然而,每个人在进行价值判断时都会受到感性因素的影响,无法完全摆脱主观判断,而这就有可能会导致评价信息失真。而且,高职院校的开放性很高,教师与学生在课下交流合作的机会也比较少,虽然线上通信方式逐渐普及,但是却依然无法让教师时时刻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专业发展情况,很难判断本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现实效益。因此,如果过度依赖教师评价,也会影响评价本身的科学性与针对性。

而且,虽然软件开发专业教师团队的理论研究水平比较高,但是却因为长期脱离工作实践,有可能存在专业认知缺陷,所以他们所提供的教学评价结论也值得商榷与探讨。对此,最好的解决方法便是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模式,尽量从多个渠道整合评价信息的来源,以便综合分析软件开发专业高职生的专业素养发展状态,保证评价信息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3)评价手段比较单一,难以诊断专业人才质量

教学评价手段的选择与使用会直接影响评价效益,而高职院校软件开发专业的教学评价手段是以考试为主的,是由我国的整体教育环境所决定的。上文已经指出,理论考试存在单一、滞后等问题,难以全面监测高职生的专业素养发展情况,所以需要进一步丰富教学评价手段,客观、全面地分析软件开发专业的课程教学质量。实践证明,如果过度依赖考试评价,也会直接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一些考试成绩落后的学生失去职业奋斗信心。因此,在选择教学评价手段时,教师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全面丰富评价信息,实时追踪软件开发专业的教学效益。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软件开发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并不完善、科学,难以切实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没有体现出发展性教学思想。因此,软件开发专业教师要积极探索完善、全面的教学评价结构,重设教学评价体系,以便充分利用评价的反馈作用优化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好充足准备。下面,本文将客观介绍如何在软件开发专业教学中构建完善的评价结构。

2高职院校软件开发专业教学评价结构的优化建设

2.1 整合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

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同时解决“用工荒”与“找工作难”这两个现实问题,需要综合分析学生的理论认知与实践能力水平,所以教学评价手段也应该围绕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目标为主,开发多元化的评价工具,以便实时检测软件开发专业学生在各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因此,高职教师要利用开放的职业教育环境与先进的教学技术全面开发教学评价工具,既要重过程,也要重结果,科学诊断软件开发专业的教学效益。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将常规的统一性理论考试与日常的实践教学评价活动结合起来。其中,課堂观察记录表与“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比较重要的两种过程性教学评价工具。课堂观察记录表是由教师填写的,需认真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据实填写学生信息,按照规范的评价等级制度得出评价结论。“学生成长记录袋”则由学生独立保管,记录学生在软件开发专业中的学习行为、学习成长,学生应该实时填充个人资料。因此,学生应采用活页装订方式,认真记录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除此之外,现在有一些智能化的评价软件也非常有效,可以动态展现教学过程。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录屏技术拍摄课堂教学过程,回放视频,观察师生双方的课堂互动行为,判断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所起到的现实效益等问题,利用视频判断记录教学资料,科学组织过程性评价活动。教师也可利用统计软件创建学生个人档案,记录软件开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生成长记录袋”,则可进行教学评价。

在选择教学评价工具时,教师不必过于依赖某一种评价工具,可以综合选择多种评价工具组织教学评价活动,保证教学评价的科学性、真实性,科学诊断教学问题,归纳教学经验。

2.2 构建多主体评价结构

上文在反思软件开发专业教学评价现状问题时也客观分析了教学评价主体单一问题,而在现代教育领域内,学生自评、互评活动十分重要,而且随着校企合作办学方针的落实与推动,教师也可搜集企业单位所做出的实践性教学评价结论,进一步拓展评价信息的来源,真正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因此,教师要主动解放话语权,从多个角度整理教学评价信息,尤其是要培养高职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使其学会判断、计划、调整,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应利用课堂总结活动组织学生自主评价个人学习效果,让学生及时反思、归纳学习经验。比如,有的学生会在自评时展现自己的理论认知情况,有的学生则比较关注自身实践能力的變化情况,但是每一种评价结论都可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知进步。接下来,生生之间则可相互点评,既可指出对方的专业进步、学习优势,也可从旁观者的角度帮助同伴明确现有认知不足、学习问题,相互指正、相互点评,以便进一步优化学生的自我认识。除此之外,教师也要与学生实习的单位负责人沟通,由负责人客观点评学生的实践行为、实习成果,了解学生的实践性专业素养,判断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质量,总结教学经验,反思不足,根据评价结果调整专业教学模式。

2.3 基于职业素养重设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软件开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教师也需认真分析如何才能设计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因为评价标准是开展评价活动的依据与标准,反映着教师所秉承的教学理念。既然高职院校软件开发专业的课程教育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教师也应随之重设教学评价标准,切实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综合追踪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状态,做出客观、完善的价值判断结论,科学调控教学计划。如此,才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评价本身的诊断与引导作用,也能让高职生明白自己的专业发展优势与现有不足。

为了客观分析高职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状态,教师应尽量设计出多维度的教学评价标准,指引学生,让学生科学地调整专业学习计划。首先,教师应从认知角度设计评价维度,判断学生是否形成了理论认知、是否掌握了专业技术、是否突破了认知瓶颈等。其次,教师则应从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维度设计评价标准,重点评价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变化情况。最后,教师则可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设计评价标准,分析学生是否按照预期计划形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否产生了创新、坚强、好学等心理倾向。通过多维度的价值判断,高职生也能明确自己的现有发展潜能、个人不足,会自发围绕评价结论调整专业学习计划。这就说明教学评价可对学生产生导学作用,有效激励学生。

通过多维度的教学评价活动,高职生会形成学习自信,因为他们不会过于看重考试成绩,反而会明确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关注个人成长,渐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必然也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的软件开发专业教学中重构评价结构是至关重要的,是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应该始终以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目标为中心,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准备。因此,高职软件开发专业教师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机制,客观分析现阶段教学评价本身的弊端与不足,对症下药,适时调整,以完善、科学、实时的教学评价活动诊断软件开发专业的教学得失,具体调控专业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打造优质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红霞,黄永康.多项目式课程设计在《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8,20(12):78-79,111.

[2] 高伟锋,王玲.5W教学法在软件项目开发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艺术科技,2018,31(7):248-249.

[3] 谢振华.高职软件专业Java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8):152-153.

[4] 吴红娉,杨森.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软件专业对策研究——以《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7(1):26,23.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高职院校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