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互助育儿,我找到了“最佳辅助”
2021-04-25
出镜:霜霜 全职妈妈,日常照顾两位小朋友。带娃是升级打怪刷副本,一关更比一关难,在社区妈妈群里养娃,育儿和Social 两不误,群友有时候还是最佳辅助。
在社群social 中消解焦虑
霜霜在做全职妈妈之前,在国外的华企当翻译。如同大多数全职妈妈的初衷一样,辞职是为了让小朋友更好地成长。然而有了娃之后,焦虑如影随形——孩子出生后,焦虑母乳不足;孩子6个月后,焦虑不会做辅食,让孩子营养跟不上;孩子一岁后,焦虑孩子运动不发达;孩子两岁时,焦虑孩子还没开始各类启蒙……
霜霜生儿子星星的时候,依托于育儿APP,一遇到问题就发帖子寻求帮助。被坑过好多回后,她发现使用这类APP的大都跟她一样是“新手村”里出来的,对于宝宝的各种事情没有基本的判断能力,给出的回答五花八门,并不一定科学,于是她将APP卸载了。
生女儿月月的时候,她进了社区创建的妈妈群,群员两百多人,有跟她一样的二胎妈妈,有新手妈妈,也有社区聘请的专业育儿老师。“前辈提携”+“高手引路”,二胎之路顺风顺水,焦虑也渐渐地消解了。
社区群是舆情第一线
霜霜常驻的八个群中,有五个跟娃相关。社区妈妈群是最热闹的,两百多个孩子年龄相近,妈妈们的共同话题也颇多,“我宝不吃奶粉,姐妹们有什么办法?”、“搬家,桌子鞋柜免费送 ,绘本免费送,有需要的戳”、“哪里可以买到如图这种婴儿推车?”、“婆婆逼我生二胎,我实在不想,怎么破?”、“某达的奶茶店开业,买一送一,姐妹们快去薅羊毛”……
从社区群延伸到线下,全职妈妈霜霜的带娃生活多姿多彩——星星和社区小朋友们一周会有两次平衡车友谊赛,孩子们脸上洋溢着不羁快乐的笑,她和家长们负责图片记录和分享;两岁的女儿月月有了她人生中第一个好朋友十三,两位小朋友经常一起玩耍,霜霜跟十三妈妈也会顺带着去附近的咖啡馆约个下午茶;有擅长阅读的妈妈会每周约读绘本,轮流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孩子们觉得新奇又快乐,她也受益匪浅;最让霜霜感觉惊奇的是,而立之年的她居然也交到了不少新朋友,豆芽妈妈会送来去乡下买回的土味,佳佳妈妈去香港购物顺便帮她代购了化妆品……
这些家长里短汇聚成的日常烟火,拓展了霜霜的社交半径,“社交封闭,脱离时代”不再是全职妈妈的固有标签。“如今一个社区妈妈群,就可以带你走入育儿、吃喝玩乐、八卦吃瓜、基金股票、美容护肤第一线。”霜霜感慨道。
群养娃,见娃即成友
月月是妈妈群里很多人预订的“儿媳妇”,家中只有小子的妈妈们都对月月挂心不已,一厢情愿地把自己当成了“婆婆”,操心月月的衣食住行。之前的“云养娃”概念只能让大家“在网上吸娃”,社交群里的“群养娃”却带着随时能落到实处的踏实感。娃生病了,群那头的“婆婆们”跟着紧张,有空了还来个探病慰问;儿童节或者娃生日,聚会也是必须的。
在霜霜的“多肉群”里,月月的粉丝也不少。“看到她的视频,心情就会变好,能让人保持在一个相对幼稚但是很积极的状态里,是我的生命之光。”群里一位多肉大神说。他是边疆的特警,工作累了就去翻看月月的视频,他说看到小朋友的软糯,就觉得心脏坚硬又柔软。
霜霜有一次带星星和月月去游乐场,一位女士先是认出了月月,然后再跟霜霜“群友面基”。妈妈群里的革命情谊,让彼此越过初见的拘谨,从“娃”的话题入手,五分钟之后就能跟在群里一样侃侃而谈。霜霜说:“我其实是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的,但是基于娃的网友会面能让我轻易地卸掉盔甲,见娃成友,我们毕竟都那么熟悉彼此的娃了。”
把控自己的社区群温度
社区妈妈群里藏龙卧虎,有律师有医生,有烘焙达人也有外交官。念念妈妈是一位资深烘焙达人,常常在群里分享一些蛋糕配方,图、文、视频一步一步教导妈妈们做;“我的闺蜜被家暴了,想离婚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这种问题发到群里,除了收获一堆情感支持外,还有律师妈妈出来解析争取孩子抚养权的胜算;有个儿科医生在群里,一些诸如感冒发烧上火之类的病症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建议。
然而只要有群,就会有口舌之争,升学面试、考试考级、报考学校、各种比赛等话题在妈妈群里更容易战火纷争,大家一开始是因为有共同的育儿问题聚集到一起,但是随着谁考上了什么重点中学、谁三岁就能背一百首古詩、谁国外钢琴比赛第一名等消息越来越多,焦虑就会偶尔跑出来兜一圈。
霜霜说,社区妈妈群里,大家在言辞之间、思想碰撞之下,能有效地让人发觉同类,部分人质变成为朋友,部分人则会让人毫不犹豫地选择闭麦。霜霜在这些群里巩固了人际交往的要义——学会断舍离,社交群里群养娃,喧闹和嘈杂并在,学会对自己接收到的杂乱信息做一个有效的筛选,才能避免让自己陷入情绪过载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