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党100周年之际,革命老区再获政策红利

2021-04-25

中国经济周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赣南赣州老区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景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长征的起点。

2021年2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激发内生动力,发挥比较优势,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振兴发展新路,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今年3月5日,在赣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会上,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吴忠琼指出,《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是新发展阶段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推动赣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于都县委书记陈阳山说,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在《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中央给予革命老区新的振兴政策,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深情大爱,对赣南老区的特殊关爱。

2019年5月20日,在于都河畔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革命战争年代,江西人民为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

于都县银坑镇建设中的服装批发零售市场

于都龙溪小学,当地海拔最高的小学。

于都禾丰乡兰花小镇

于都葛坳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一位当时陪同考察的赣州干部回忆,2019年,习近平在江西听取汇报时嘱咐有关部门,可以研究论证出台新一轮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文件。

于都县委副书记李赣兴对《中国经济周刊》说:“2012年的《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45条和今年的《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含金量非常高,可以说条条是金,这是总书记对革命老区的特殊关怀、深情大爱。”

新时代新政策,吸引企业向赣州加速转移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指明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未来,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里美好的前景,沿海地区向赣州产业转移出现企业抱团的新趋势。

2021年一季度,于都已签约项目21个,签约金额206.5亿元,签约了投资25亿元的杭萧区域总部项目、22億元的牛仔产业园、10亿元的光电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

陈阳山说:“于都今年的招商形势非常好,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文件出台以后,不少企业非常看好老区的发展,特别是赣州的发展。”

于都服装产业集群度更是在快速提高,赢家服饰、汇美集团、浙江华鼎集团等龙头企业纷纷落户,带动上下游企业前往于都。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的《若干意见》文件原件

2020年12月,中国服装论坛高端制造与设计协同创新峰会在于都举办,超过200家服装企业和近300位业界大咖齐聚于都。2021年3月,于都县举办服装面辅料集采及设计对接会,60多家业界知名面辅料生产企业、设计机构参会,呈现了5000多款面辅料。

陈阳山说,于都的目标是从制造升级、建设弹性供应链入手,打造“技术好、成本低、反应快、品类全、服务优”的弹性供应链基地,为国际国内品牌提供最优质的B2B服务。今后还要引进专业的服装类院校在于都设立研究与培训机构,培养更多的本土化行业人才。

不光是于都,在赣州其他县市区,如南康,众多家具产业顶级企业落户,集群产值达2000亿元,而电子信息产业、稀土产业、汽车产业也都呈现出类似的产业集群落户赣州的现象。2021年,赣州提出,要加快建成大湾区产业转移承接基地。

除了政策优势,多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的企业家认为,赣州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他们选择在这里投资的重要原因。

如今,于都禾丰乡兰花小镇远近闻名,占地3000余亩,预计总投资13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兰花种植观光基地,通过党建引领,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带动周边村庄发展。而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废的河滩地。

“到县城来投资,刚开始也是小心翼翼,后来慢慢发现,从乡镇到县委、县政府,给我们的支持都非常大,有什么事情随时都能解决,才一步步投了这么多钱。”赣州鑫悦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家溢说。

赣州市市长许南吉在作2021年赣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赣州要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树立“凡是大湾区能做到的,我们都要做到”的理念,全面对标大湾区,逐项梳理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问题,推行企业入赣“无差别”办事体验,真心真情服务企业。

“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日子会更好!”

产业兴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从城市到乡村,赣南大地一派兴旺气象,老表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于都县仙下乡龙溪小学孩子们的琅琅书声是对《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与《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的颂歌。

站在山脚下遥望,龙溪村云烟缭绕,数千亩梯田一排排、一垄垄随着山势高低铺展,接地连天,公路盘山而上,农家小屋星星点点散落在竹林松风之中,宛若神仙居所。龙溪小学就在700米高的山顶之上,是当地海拔最高的学校。

如今让外人羡慕的地方,几年前是让当地人望而却步的高寒之地。

2017年7月到龙溪村担任第一书记的袁勇锋说:“龙溪是山高路陡坡深。我第一次去山上时,还没有硬化路面,车子差点掉下悬崖。孩子们上学每天都翻山越岭,住得远的孩子要走一个半小时山路,每年都有小朋友摔倒骨折。”

今年36岁的龙溪小学校长朱森林笑着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这几年,学校扩建教学楼,新建宿舍,远处的孩子不用再爬山。“2020年下学期,我们学校的成绩,在全乡20多个小学中排在第七名。去年特岗招聘的一批老师都是本科毕业,教学能力很强。”

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望着家门口不远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雕塑,73岁的红军后代、退伍军人孙观发沉浸在幸福和兴奋之中。

他说,之前因為给老伴治病欠债20多万元,后来,家里跟着村里发展光伏发电,又入股合作社做富硒农产品,加上儿女们出去打工,到2017年,他家人均收入5000多元,摘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9年5月20日下午,习近平走进孙观发家。

“总书记拉住我的手,随和亲切。他的手很厚实很温暖,他对农村很熟悉。”孙观发说,“我说我们不灰心,儿子女儿出门务工,我就在家把孩子照料好。2017年我们家脱了贫,2018年收入就达到了7万元。总书记听了很高兴,鼓励我们好好干。”

这之后,孙观发将自己家改成了民宿,他也成了当地的“网红”。他说:“2020年,我们家的收入超过22万元,以前想都不敢想,这都要感恩总书记。”

在于都县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习近平对乡亲们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日子会更好!”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带着总书记的祝福,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赣南人民正奋力前行。

猜你喜欢

赣南赣州老区
赣南老区展新貌剪影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赣州解放十周年纪念碑
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国画作品《四季》
璀璨的明珠
革命老区展新姿
共同努力,为老区脱贫攻坚作出新贡献
老区建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