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现状分析*

2021-04-25尚志海古凯业郭照华李春红梁晓慧

关键词:发文灾害研究

尚志海,古凯业,郭照华,莫 骞,李春红,梁晓慧

(岭南师范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2015-2030年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提出,为实现仙台框架的预期成果和目标,第一个优先领域是理解灾害风险,其中就包括风险感知与风险沟通[1]。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国内灾害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且极端指数也在逐渐上升。2018年,国内灾害种类以自然灾害为主,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3亿人次受灾,589人死亡,46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 644.6亿元。在灾害的成灾过程中,公众是防灾减灾行为的重要决策者与执行者,然而风险评估结果不大可能直接引发公众主动参与防灾减灾活动,高水平的风险感知才会激发人们采取行动,因此灾害风险感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灾害风险感知是用来描述人们对灾害风险的态度和判断的概念,广义上也包括人们对风险的感受、认识、评估和反应[2]。与灾害风险管理[3]、风险评估[4]等领域相比,国内灾害风险感知研究发展比较缓慢,基础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较少。

目前,周忻等[5]、苏飞等[6]、郁耀闯[7]等进行了灾害风险感知研究文献综述,其中2012年周忻等重点总结了灾害风险感知的心理测量范式和文化理论方法,为相关研究总结奠定基础,但是灾害风险感知研究发展进程的系统梳理不多。2019年,张芙颖等[8]利用CiteSpace分析了中国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现状,但是由于其设置的检索条件较为宽泛,导致其分析得出发文量高的作者群并不是致力于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的主要作者,与实际情况有差异。因此,文献计量分析必须紧密结合研究主题,才能真正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否则容易陷入“方法好用,适得其反”的尴尬境地。本文聚焦于灾害风险感知的代表性成果,试图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功能,深入了解和挖掘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为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1 文献计量分析

1.1 文献检索过程

CiteSpace是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该软件可以对特定学科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寻求学科领域的演变趋势、发展前沿与研究热点[9]。本文的数据样本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基于灾害风险感知的研究内容,在“专业检索”功能中,以题名=‘灾害’AND 主题=(‘感知’+‘认知’+‘风险感知’+‘风险认知’+‘可接受风险’+‘风险传播’+‘风险沟通’+‘灾害心理’)为检索条件,这些主题基本上涵盖了目前风险感知的研究范畴,使本文研究对象能够聚焦于“灾害风险感知”,聚焦于各位论文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上。

灾害风险感知始于心理学研究,国内第一篇以“灾害心理”为篇名的论文,是1990年赵月霞等[10]发表在《灾害学》上的“地震灾害心理初探”,第一次将心理学知识引入灾害学研究。因此本文设定的时间跨度为1990-2018年,根据检索条件精确检索,截止2018年12月,共得到368条文献检索结果,然后对检索结果进行人工筛选,删除了与灾害风险感知研究关系不密切的文献,最后得到171篇文献,用于本文统计分析,来反映国内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现状。

1.2 研究历程分析

1990-2018年,我国灾害风险感知研究领域的重点论文数量显示,期刊论文最多,占论文总数的47.4%,硕士学位论文占23.4%,博士学位论文占18.7%,其余来自中国会议、国际会议和报纸等。硕博士学位论文比例共达到了42.1%,但是分析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发现,其论文主题多是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公共管理研究过程中涉及到了灾害风险感知,只有少数论文是以灾害风险感知为主旨进行研究,包括苏桂武指导研究生所做的地震灾害风险感知[11-13],王晓峰指导研究生所做的暴雨灾害风险感知[14-16],周旗指导研究生所做的气候变化风险感知[17-18],并且相关研究是于2008年之后才逐渐成为硕博士论文选题之一。

在分析171篇灾害风险感知文献时间分布(见图1)的基础上,本文将其研究历程分为:探索萌芽期-平稳发展期-先增后降期3个阶段。1990-2000年为探索萌芽期,由于国内灾害风险感知研究起步较晚,该阶段我国对灾害风险的理论研究水平较低,相关文献比较少,多数为1~2篇/年,甚至部分年份没有灾害风险感知研究文献出现。2001-2008年为平稳发展期,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有所增加,发文数量为4~7篇/年。2009-2018年为先增后降期,该阶段前期文献数量迅速增加,并于2011年达到峰值27篇。学者们研究风险感知的灾害种类较多,尤其是以地震灾害风险感知为主,其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发生密切相关;2014年之后,文献数量呈减少趋势,但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例如王晓峰等在灾害风险感知中引入了有限理性思想[19],同时学者们对公众灾害响应与适应行为的关注程度有明显上升,拓展了灾害风险感知的研究内容[6-7]。总体而言,近30年我国灾害风险感知研究文献的年发文数量不稳定,呈现先增后降的态势。

1.3 发文作者分析

本文选择节点类型为Author,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发文频次3次以上作者进行共现分析得到图2,图中节点大小表示该作者发文频次的高低。图2共有217个节点,258个链接。灾害风险感知论文发表频次最高的4位作者分别是周旗(17次)、郁耀闯(13次)、苏桂武(9次)、苏筠(9次),该结果与论文作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风险感知研究的情况一致,其中周旗获得了3项风险感知领域的国家基金资助,郁耀闯与周旗的合作关系较为密切;苏桂武和苏筠分别获得2项相关领域的国家基金资助。灾害风险感知研究出现频次6次以上的作者还有魏本勇、董惠娟、贾建民、张捷、文彦君、李华强、尚志海等,总共有26名作者的发文频次在3次及以上。本文研究结果与张芙颖等的论文不同,其分析得出:灾害风险感知研究发文最多的是崔鹏(泥石流灾害专家),其他核心作者也多是从事灾害防治或社会风险某一方面的研究[8],主要研究方向非灾害风险感知。

图2 1990-2018年国内灾害风险感知研究发文作者图谱Fig. 2 Authors map of research papers on disaster risk perception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8

图1 1990-2018年国内灾害风险感知领域重点论文发文数量和时间分布Fig. 1 Number and time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papers on disaster risk perception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8

通过作者网络聚类发现,国内灾害风险感知研究形成了6个集中的作者群,分别是宝鸡文理学院周旗、郁耀闯、文彦君等组成的团队,主要研究气候变化、气象及地震灾害风险感知[20-2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苏桂武、王若嘉、魏本勇等组成的团队,主要研究农民以及中小学生对地震灾害的认知能力[23-25];北京师范大学苏筠、叶琳等组成的团队,主要研究旱灾、洪涝灾害等对当地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26-27];西南交通大学贾建民、李华强、范春梅、王顺洪等组成的团队,主要研究突发性灾害事件下公众的风险感知[28-29];南京大学张捷、张宏磊、李敏、钟士恩、董雪旺等组成的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突发危机事件对旅游目的地社会地理影响的时空模式研究”的支持下,探讨了游客对地震灾害产生的风险感知[30-31];中山大学刘希林、尚志海等组成的团队,重视可接受风险与风险沟通研究[32-33]。作者发文网络共现关系反映出作者群之间相互关联较少,不同学术团队联系的通达度不高,且部分作者的主要研究领域并不是灾害风险感知,也没有持续关注该领域,例如张捷等。尽管如此,每个作者群所研究的科学问题从多视角反应了国内灾害风险感知研究情况。

1.4 发文机构分析

通过对发文机构来源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灾害风险感知研究机构分布的现状与特点,帮助科研人员从机构层面发现标杆[34]。选择节点类型为Institution,通过CiteSpace对发文频次3次以上的机构进行共现分析得到图3,图中节点越大,说明该发文机构发文的数量越高。图3中共有69个节点,51个链接,网络密度为0.021 7,密度较低说明国内灾害风险感知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有待加强。网络共现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机构发文数量较多,但大部分机构处于分散状态,这些机构发文量较低,相互独立,不能形成良好的关系网,此情况与发文作者图谱分析一致。

图3 1990-2018年国内自然灾害风险感知研究发文机构图谱Fig. 3 Institutions map of research papers on disaster risk perception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8

研究机构发文频次最高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机构,这与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我国灾害风险科学研究基地的地位一致;其次是宝鸡文理学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包括公共管理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每个研究机构的灾害风险感知研究均是基于自身研究基础进行的,北京师范大学和宝鸡文理学院的研究背景是地理学和灾害学,中国地震局的研究背景是地震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的研究背景是管理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背景是心理学。由此可知,灾害风险感知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具有交叉性的特征,这与地理学综合性的特征高度吻合,也进一步表明了地理学在灾害风险感知研究中具有学科优势。

此外,发文机构集中于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其中一个原因是现有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的灾害类型以地震地质和旱涝灾害为主,尤其是地震灾害最多,中国地震死亡人数占全部灾害死亡人数的52%,而发文机构及其研究者多关注“身边的灾害”,这一结果也与文献中“研究区域”的出现频次特征一致。通过提取171篇文献中130个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的具体区域,发现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研究频次高,两地共同的研究频次达52次,占总量40%,属于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的热点地区。其中四川省位于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交界处,处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这一带是中国大陆地震和地质灾害最多的地方之一。陕西省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关中地区地震较多,且黄土高原气候多变,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灾害多发[35]。

1.5 发文期刊分析

为了解国内灾害风险感知的研究期刊,对1990-2018年灾害风险感知重点研究论文的载文期刊以及载文数量进行统计,得到排名前10名的载文期刊情况。其中,重点研究论文载文数量最多的期刊为《灾害学》,其次为《自然灾害学报》《中国减灾》《防灾科技学院学报》;《灾害学》是我国最早创办(1986年)的灾害学术期刊,且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其发文范围较广,注重对各种灾害进行综合系统研究,因此也成为了国内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的最重要期刊。发文量排名靠前的期刊还包括《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科技导报》《地震研究》《地理科学进展》《地震地质》和《水土保持研究》。在已有的灾害风险感知研究成果中,内容多数涉及自然灾害科学、地震地质研究、地理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成果较少,《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仅发表过3篇灾害心理救助研究的论文。此外,灾害风险感知发文期刊总体载文数量少,且高复合影响因子的载文数量更少,只有极少数发表相关论文的管理类期刊影响因子较高,比如《管理世界》,但是上述期刊也只是偶尔刊发相关论文,从而导致该研究领域影响力较小。由于灾害风险感知研究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加上目前国内还没有以风险命名的中文期刊,因此相关领域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发表还有待时日。

2 研究热点分析

本文采用1990-2018年出现频次最高的50个关键词,通过对关键词出现频次统计排序,提取排名前24个关键词见表1。“地震灾害”一词共出现28次,频次最高;其次是“地质灾害”,共26次。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灾害心理、风险管理、风险评价、认知、灾害感知、灾害、风险感知、风险沟通、可接受风险、响应等关键词的频次在10次以上,根据表1总结出目前的研究热点有以下4个方面。

表1 1990-2018年国内自然灾害风险感知研究文献高出现频次的关键词Tab. 1 Key words with high frequency of research papers on disaster risk perception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8

2.1 地震地质灾害风险感知

从CiteSpace中提取出对应“地震灾害”“地质灾害”节点的文章发现,地震地质灾害是我国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的热点灾害类型,地质灾害以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为主。即便如此,国内地震地质灾害研究还是侧重于成因分析和预防对策,将灾害与风险感知结合起来的研究偏少。以“地震灾害”为例,灾害风险感知多是借鉴心理学的理论开展研究,1996年王绍玉[36]最先分析了地震心理伤害的形成机制和表现特征,提出了地震灾害心理研究的内容,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作为地震灾害幸存者和灾害心理学博士,董惠娟等[37]总结了地震灾害中人们的9种行为表现。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2008年汶川8.0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接连发生,为地震灾害风险感知研究提供更多的样本数据。学者们运用调查问卷以及深度访谈的形式,推进了地震灾害风险感知实证研究,研究成果也进入了一个高潮期。王若嘉等[24]、魏本勇等[25]、李华强等[29]、徐春迪等[38]、忤焕杰[39]分析了地震灾害风险感知与响应,其中,2009年李华强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风险感知理论模型,并揭示风险感知对公众心理健康和应对行为的影响。2018年孙磊[13]分析了区域与文化差异对2010年玉树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中民众风险感知的影响,将结构方程模型和“相对权重法”引入到灾害认知研究中,为后续研究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借鉴。综上所述,地震灾害对公众心理的影响最受关注。

2.2 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风险评价研究中经常涉及风险感知研究,是相关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首先,理解公众的灾害风险感知,是有效实施风险管理的基础[40]。公众的风险感知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会影响其是否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并对政府的应急管理对策进行积极响应[23]。风险感知对风险管理的影响研究,目前以定性分析为主,理论探讨多,实证分析少。此外,人们开始广泛承认风险评估不能仅仅以定量科学测量为目标,还应该综合考虑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及其评价[41]。2002年,李景宜等[42]首先建立了国民灾害感知能力测评指标体系,包括减灾知识、减灾态度和减灾行为,为灾害风险感知的定量评价奠定了基础。2018年,LIU et al[43]建立了一个风险感知指数,包括可能性、害怕、影响及意识等指标,用来评价洪水灾害风险感知,比较全面地评价了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灾害风险感知评价是对主观感知风险的评价,与客观灾害风险评价一样重要。

2.3 灾害心理与风险感知

灾害心理、灾害认知、灾害感知、风险感知、风险认知等关键词与心理学的关系更为密切。苏筠等[44]认为,灾害风险感知的研究主要基于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地理学。2006年,董惠娟[45]第一次在心理学上系统地对灾害心理发生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动力机制等进行了研究。2010年,时勘所著的《灾难心理学》成为我国第一部灾难心理学专著[46],首次系统地介绍了灾难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范式以及心理诊断和干预技术。在研究内容中,风险感知影响因素一直是心理学者们关注的焦点。2003年,谢晓非等[47]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至少有15种因素影响着风险感知。2011年,刘金平[48]探讨了风险感知结构的5个因子,这些研究成果为灾害风险感知的实证分析奠定了基础。与之相比,从行为地理学的视角分析灾害风险感知还很少见。由于风险感知多来源于公众的主观判断,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风险决策行为还需进一步综合分析。

2.4 风险沟通与可接受风险

与风险感知研究涉及到的其他内容相比,国内学者对灾害风险沟通与可接受风险研究的关注度更低,但是国外从事风险感知的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关注了这2个研究方向[49]。2003年,谢晓非等[47],最先在SARS肆虐的背景下提出风险沟通的性质和特点,标志着国内风险沟通研究的开始。从此学者们开始关注这一领域,但灾害风险沟通研究滞后且偏少,2012年,刘良明等[50]出版的《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研究》是国内第一本且唯一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专著。2017年,尚志海[33]提出了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主要议题及有效沟通的九大影响因素,为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在可接受风险方面,国内学者多是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方法,将其应用在地震、洪水、滑坡灾害可接受风险研究上[49]。2018年,尚志海[51]将心理距离理论引入灾害可接受风险研究中,提出了新见解,建立了心理距离6个维度的研究体系,但是心理距离对灾害风险感知的影响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52]。

3 结论与展望

本文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对1990-2018年国内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的发文时段、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期刊及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国内灾害风险感知研究历程分为探索萌芽期、平稳发展期、先增后降期3个阶段;周旗、郁耀闯、苏桂武、苏筠等是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宝鸡文理学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是核心机构,但是作者群之间的相互关联较少;灾害风险感知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四川、陕西等地,其中汶川、九寨沟和秦岭等地是研究热点区域;主要发文期刊为《灾害学》和《自然灾害学报》;在研究热点上,“地震灾害”“地质灾害”“自然灾害”等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论文发文数量与重大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灾害风险是人灾关系失调的体现[53],但是目前为止,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仍然集中于自然界中“灾”的研究,对社会中“人”的关注不足,尤其是人的主观感知研究不够深入,科学而全面的灾害风险管理不能忽视风险感知研究。今后灾害风险感知研究可以在2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灾害风险感知的综合研究,应该整合灾害学、地理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成果,为新理论和新方法的产生打好基础;二是灾害风险感知的差异研究,包括不同灾种、不同人群、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的差异分析,更应该包括主观风险与客观风险的差异探讨[54],从而为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猜你喜欢

发文灾害研究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灾害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