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秃岭变景区
2021-04-23杜丰杜奇
杜丰 杜奇
“杂草没了,路修好了,绿化树也种上了,这环境一天比一天美了。”近日,在南召县上店村国家储备林基地,正在散步的潘先生高兴地说道。
殊不知,一年前这里还是道路泥泞、杂草丛生的“不毛之地”。近年来,南召县上店村国家储备林基地聚焦生态旅游建设,大力实施绿色发展,种植各种玉兰1.2万亩12万多株,让昔日的“不毛之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曾经的荒山秃岭如今苍翠满目。
因地制宜拓荒地
上店村位于南召县鸭河口水库上游,为南阳市的“天然水缸”,虽临近水源地,但因水位低、地势高、农田水利设施落后,丘陵地带的耕地及荒坡地无法引水灌溉。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当地产业发展滞后,百姓收入微薄,生活非常困难。
为改善库区的环境劣势,南召县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国储林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构建一二三产业比例协调、产业体系完备、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区经济。国储林基地立足于培育发展玉兰苗木和乡村旅游产业,用特色产业驱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2019年2月,该县成立了森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前后投资15.37亿元建设国家储备林项目,拓荒造林,连片种植辛夷木本药材林和观赏玉兰等乡土树种。公司成立以来,在上店村与柴岗村之间完成土地流转2万亩,林下套种百合、芍药、连翘、白及、丹参、皂角6000余亩,建设了玉兰标准化种植基地。
“基地新建了玉兰园、海棠园、紫薇园、紫藤苑、樱花园、梅园、薰衣草花谷,后期还将与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合作建设全国最大的玉兰森林公园。”南召县国储林项目基地负责人马德峰介绍。
以绿致富创品牌
“我们将采取‘土地流转增租金、务工收入获薪金、树上摘果土生金、入股分红赚股金模式,实施连片种植辛夷木本药材、杜仲、观赏玉兰等项目,可带动周边4个乡(镇)10万百姓脱贫增收。”森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柴岗村大湖坪组有100多口人,以前最好的年景全村种植收入仅18万元,土地流转后,2020年实现收入46万元。
68岁的赵青梅和老伴都在国储林苗木基地里务工,老伴曾患脑梗,看病吃药成为一笔大开销。以前她家只有几亩坡地,种植玉米、花生,在风调雨顺的年景,庄稼收成才1000多元。公司建成后,她家通过土地流转一年收入5000元,在基地務工每年增收近5万元,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上店村42户112名贫困户的耕地、荒坡地、林地全部流转给森源公司,50多名贫困百姓常年在苗木基地务工,户均年收入5000多元。森源公司平均每天用工350人,辐射周边3个乡(镇)6个行政村420人。
景点绿化促旅游
每逢夏日,上店村国储林基地玉兰树满山遍野,山谷里池水清澈,十几种花色的荷花竞相开放,各种金鱼穿梭在荷叶间,荷塘上栈桥蜿蜒曲折,廊桥、凉亭古色古香,整个基地宛如一幅山乡水墨画卷。每到周末,来此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国储林基地鸭河项目区紧邻风景秀丽的鸭河口水库,具有天然的旅游价值。目前,该县以景观坑塘为主体,配套兴建了婚纱摄影基地、薰衣草花谷、七彩景观稻田、儿童乐园、水上乐园、小吃一条街,项目区形成“水清岸绿、花海成片”各具特色的游园。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玉兰苗木特色主导产业,提高组织化程度,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三产融合发展的样板,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搭建平台。”南召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唐锋介绍。(作者单位:南召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