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技术变革下的城乡融合发展

2021-04-23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年2期
关键词:变革城乡现代化

继古开今,观往知来。科技与城乡关系的宏大命题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可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且对生产关系的变革产生巨大影响。正如伴随第一次、第二次技术变革,工商业与农业愈加分离和成熟,城市与乡村愈加分离和对立,形成“城市中心化”的城乡关系总体格局,20世纪开始的新技术变革推动了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深刻变革,为城乡关系由分离、对立转向融合、协调带来了契机。

“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有能力、有条件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党和政府处理城乡关系的信心与能力。矛盾决定大局,大局决定任务。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而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一方面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鄉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有鉴于此,继党的十六大提出“城乡统筹发展”和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后,党的十九大作出“城乡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为新时代城乡关系与发展指明道路,既体现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在高速发展阶段达到的成就水平,又明确了我国城乡关系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破”与“立”,即破解消除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障碍壁垒,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城乡融合发展旨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历史与实践充分证明科技变革下城乡关系变化的演进逻辑关键在于新技术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各个部门以及社会生产全流程中各个环节的逐渐参与、渗透与应用,以及与由此产生的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新模式、新场景、新应用等共同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深刻变革。在第三次技术革命对我国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尤其城乡二元结构的冲击余韵未消的基础上,21世纪开始的新技术变革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所具有的低时延、弱功耗、高速率特性突破了传统物理空间的束缚,建立了基于物理空间、人文空间与数字空间的多重场景,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搭建了新平台,提供了新动能;但同时也埋下了引发新的不公平和社会问题的隐患,信息鸿沟可能加剧城乡差异,技术差异可能限制城乡融合。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进展显著,为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功能互补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有所成就,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城乡分割与城乡差距。进入新发展阶段前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推进工农循环、城乡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即城乡产业、制度、基础设施、生态、公共服务融合与城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相耦合。

在最新的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变革引发深刻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下,着眼“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其中,新技术变革赋能城乡融合发展主要在“道法术器”四个层面。“道”为思想,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促使万物互联,有助于形成互促互融、平等共享的社会共同体观念,改变“城市中心、乡村边缘”的传统观念;“法”为制度,新技术逻辑促使经济社会结构变革迭代,给城乡融合提供重要平台与依托,有助于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有助于城乡人、物、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体推进;“术”为技术,以新信息通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制造技术为主体的新技术集群应用于空间、产业、民生、治理各系统,有助于促进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联通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和居民收入均衡化;“器”为工具,新技术自身在农业农村的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以及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不断催生新工具、新产品,有助于激发内生动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观大势,谋全局。未来五年是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期,新技术变革是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机遇。值此“十四五”开局之际,本期特别策划聚焦新技术变革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外延、理念与方向、逻辑与演化、机制与动力、路径与步骤等问题,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敬请读者垂注!

——《学术前沿》编者

猜你喜欢

变革城乡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城乡涌动创业潮
变革开始了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