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模式”: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的实践样本
2021-04-23盛晓薇马文保
盛晓薇 马文保
【摘要】闽宁两省区对口扶贫协作形成的“闽宁模式”是我国东西部地区结对帮扶、先富帮后富的实践样本,其成功经验有助于为我国在脱贫攻坚基础上接续推进相对贫困的长效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借鉴。“闽宁模式”在实践中形成以顶层设计为主导的长效帮扶机制、产业扶贫为核心的综合扶贫方式、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并重的扶贫思维、脱贫富民与生态保护互融的扶贫道路为主要内容的扶贫经验;孕育出以久久为功、接续奮斗的实干精神,敢拼会赢、埋头苦干的创业精神,守望相助、携手共进的协作精神为主体的闽宁精神。
【关键词】 扶贫协作 实践样本 闽宁模式 闽宁精神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04.014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已基本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未来贫困治理的着力点将从消除绝对贫困向治理相对贫困转移、从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战略过渡,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尽管脱贫攻坚任务已圆满完成,但是在脱贫实践中积累的有效经验、机制、模式等仍可为未来的相对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有益借鉴。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口扶贫协作在实践中形成的“闽宁模式”,不仅是我国东西部地区结对帮扶、先富帮后富的成功典范,还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战胜贫困的实践样本。东西对口扶贫协作战略确定之初,国家曾先后安排十多个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十省市,闽宁协作是诸多对口帮扶协作之一。“闽宁模式”何以能够成为东西部对口协作帮扶的实践样本?其可资借鉴的扶贫经验为何?推动闽宁协作驰而不息的精神为何?上述问题的回答有利于中国新时代扶贫思想内涵和价值的完善,有利于持续推进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现实事业。
“闽宁模式”对口扶贫协作的重要意义
“闽宁模式”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思想的实践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思想的有机组成。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闽宁模式”,为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思想特别是对口扶贫协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到宁夏调研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工作时亲自部署并推动的重要决策。他曾先后五次出席福建与宁夏两省区的扶贫协作党政联席会议,并在会上提出了“市县结对帮扶”“互派挂职干部”“部门对口协作”等具体帮扶措施,这些措施在闽宁扶贫协作对口帮扶中被贯彻落实并逐步完善为一套长效扶贫机制,既确保了两地扶贫事业的长期顺利推进,也为其他地区的扶贫结对帮扶提供了有益借鉴。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充分调研闽宁扶贫协作,召开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提出“要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探索乡镇、行政村之间结对帮扶”“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等思想,[1]这些思想为2016年闽宁协作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推动“闽宁模式”不断发展,更加完善成熟。
“闽宁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减贫成就。自闽宁协作启动以来,福建方面始终秉持“宁夏所需,福建所能”的原则,将当地的资金、人才、产业、技术、信息以及先进理念等要素注入宁夏社会各个领域,帮助当地群众摆脱贫困。在福建的倾力帮扶以及闽宁两省区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宁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80.3万人减少至2019年底的1.88万人,贫困发生率也从25.47%下降到0.47%。[2]闽宁镇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命名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示范窗口,其发展是闽宁协作帮扶成效的直接反映。1997年宁夏西海固地区8000余名群众搬迁至闽宁村(后更名为闽宁镇)安家落户,经过二十多年的对口帮扶,截至2019年底闽宁镇人口已扩增至6.6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搬迁之初的500元跃升至2019年的13970元,贫困发生率从90%下降到0.19%。[3]闽宁镇由曾经一穷二白的戈壁荒滩发展成为当前配套设施齐全的特色宜居小镇,充分展现了闽宁协作的减贫成就。
“闽宁模式”形成了可资借鉴的扶贫经验。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战略早在1994年出台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中已初见雏形,1996年,党中央和国务院直接安排并确定了十多对东西部定点结对帮扶关系,福建和宁夏结对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在东西部对口扶贫战略确定之初,中央及地方并无具体的、完善的东部帮扶西部摆脱贫困的现成经验可资借鉴。在此背景下,闽宁两省区开创性地在当时国务院提出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长期协作”方针,[4]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率先确立起县镇村三级结对帮扶机制、互派干部挂职交流机制等。经过多年发展,“闽宁模式”形成包括扶贫机制、扶贫方式、扶贫思维、扶贫道路在内的一整套扶贫经验,这套经验不仅为我国其他省市开展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还为世界不同地区的减贫治理贡献了独具中国智慧的可行方案。
“闽宁模式”对口扶贫协作的实践经验
闽宁两省区在二十多年的对口扶贫协作实践中,逐渐积累了一套可资借鉴和推广的扶贫经验。
第一,构建以顶层设计为主导的长效扶贫机制。闽宁两省区党委在对口扶贫协作中始终重视顶层设计,逐渐形成“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长效扶贫机制。[5]其中,“联席推进”是两省区每年轮流举办一次扶贫协作联席会议,由双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共同商定当年的帮扶方向、帮扶项目和落实情况,以确保闽宁协作平稳推进。“结对帮扶”包括县镇村三级定点结对帮扶、部门之间结对帮扶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的结对帮扶。闽宁两省区在协作之初确立了县与县结对帮扶关系之后,又开创性地建立镇与镇、村与村结对帮扶关系,并在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建立起政府部门之间和与社会组织的点结对帮扶关系。“产业带动”是以产业协作为基础,吸引福建当地的产业、项目、企业落户宁夏,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动、企业合作等方式实现“造血式”扶贫。“互学互助”,即通过互派挂职干部、医生、教师及各类技术人员交流学习的方式,在扶贫实践中实现人员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在互学互助中增强扶贫人员才干与能力。“社会参与”是指充分动员社会力量,让社会组织或个人通过公益活动、投资置业、消费扶贫等方式参与闽宁扶贫协作实践,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社会多元扶贫格局。正是有了这一长效扶贫机制,才确保闽宁扶贫协作行稳致远。
第二,形成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的综合扶贫方式。产业扶贫是当前提升贫困地区可持续脱贫能力的有效方式,闽宁两省区在脱贫实践中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的主要方式,根据宁夏当地资源禀赋和贫困人口构成等实际情况,培育并形成了以“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产业、旅游产业、劳务产业”为支柱产业的产业发展新格局。[6]在福建的倾力帮扶下,宁夏全域建成多个闽宁产业城、闽宁产业园以及闽宁扶贫车间,当地贫困群众依托“政府(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扶貧模式,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融入产业发展与脱贫致富的良性循环,通过辛勤劳动真正享有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闽宁协作将产业扶贫作为主要扶贫方式,但在具体实践中又不完全局限于产业扶贫,它不仅将光伏扶贫、旅游扶贫、就业扶贫等扶贫方式融入产业扶贫,还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金融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解决了贫困群众脱贫前期的资金短缺问题、后期的销售渠道问题以及部分特殊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问题。多种扶贫方式的综合运用,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能力,真正实现由最初单一性的“输血式扶贫”向当前多元化的“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第三,确立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并重的扶贫理念。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齐抓共举才能形成强大的脱贫合力。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始终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并重的扶贫理念,在持续推进物质帮扶的基础上将“扶智”“扶志”“扶风”相结合,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扶贫先要扶智,两省区在扶贫协作中,一方面不断加大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投入力度,确保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源;另一方面加强贫困地区劳动人口的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通过举办短期技能培训班等方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技术型工人,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能力不足的问题。扶贫还要扶志,闽宁扶贫协作改变过去给钱给物的救济式扶贫方式,依托闽宁扶贫车间、农村合作社等载体让贫困群众融入产业发展,使其在劳动中体会到脱贫致富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当地政府还通过树立典型、评优比先等方式广泛宣传并引导贫困群众确立劳动致富观念,激发他们的脱贫志气和致富决心。扶贫更要扶风,闽宁扶贫协作在广大农村地区积极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评优活动,努力扭转贫困地区的不良社会风气,营造诚实守信、感恩奉献、勤劳致富的优良民风,以优良民风重塑贫困群众脱贫的精神风貌。
第四,开创脱贫富民与生态保护互融的扶贫道路。宁夏贫困地区多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干旱地区,早期生态移民迁入地也大多是城乡周边待开发的戈壁荒滩,为了避免贫困地区因生态承载力突破极限而影响脱贫效果或出现脱贫后再度返贫的情况,闽宁扶贫协作在扶贫开发的同时始终不忘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逐步走出一条脱贫富民与生态保护互促互融的可持续扶贫道路。在具体实践上,闽宁扶贫协作一方面在生态保护中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通过设置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等方式让部分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鼓励生态移民,鼓励移民参与退耕还林项目并获取一定的政策补助金,同时还帮助部分群众加入劳务输出大军以提高个人收入;另一方面在产业扶贫中开发生态产业以促进生态保护,比如闽宁镇实施“以果治荒”工程,利用荒山荒坡大规模种植红树莓、葡萄、枸杞等经济作物,不仅形成了集休闲采摘、观光旅游、乡村体验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还增加了当地的绿植覆盖,遏制了水土流失,使产业脱贫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并实现良性互动,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闽宁模式”对口扶贫协作的实践精神
“闽宁模式”之所以成为东西部地区对口扶贫协作的典范,不仅在于其探索出一套可行有效的扶贫机制和经验,还在于其孕育出一种奋斗苦干、团结协作的“闽宁精神”。“闽宁精神”内涵丰富,核心在以下三个方面。
久久为功、接续奋斗的实干精神。帮助宁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一项长久事业,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这需要闽宁两省区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中持之以恒地苦干实干,在苦干实干中真正改变宁夏贫困地区的生存现状。福建援宁干部每两年轮换一次,20多年里先后共有11批援宁干部接续奋斗在宁夏扶贫一线,他们充分发挥“咬定青山不放松”“滴水穿石”的精神,与宁夏扶贫干部共同带领贫困群众艰苦奋斗,逐步改变宁夏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正是在闽宁两省区扶贫干部一茬接一茬苦干实干的努力下,宁夏脱贫攻坚事业稳步向前推进,消灭绝对贫困的任务基本完成,相对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也接续跟进。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尤其是福建援宁群体身上体现的正是久久为功、接续奋斗的实干精神。
敢拼会赢、埋头苦干的创业精神。闽宁镇是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缩影,在确定之初还是一片尚待开发的茫茫戈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然成为绿树成荫的特色宜居小镇。闽宁镇从无到有、从穷到富、从戈壁荒滩到宜居小镇的发展过程,正是闽宁两省区领导干部带领当地贫困群众艰苦创业的历程。在多年的脱贫实践中,福建援宁群体与宁夏干部群众在这片戈壁荒滩上埋头苦干,从引黄灌溉、开荒平田、修桥铺路逐渐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到引进特色种养殖产业形成多种业态并存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他们用一代人的时间完成了过去几代人无法完成的减贫事业,正是干部群众敢拼会赢、埋头苦干的创业精神支持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一路前行。
守望相助、携手共进的协作精神。福建与宁夏两省区相距两千多公里,地域文化也大相径庭,但是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跨越了时空阻隔、超越了文化差异,在互帮互助与深度协作中结下了两地的深厚情谊。在持续多年的帮扶实践中,福建方面坚定执行党和国家提出的对口扶贫协作战略,在资金、项目、技术到人才、信息、先进理念等方面为宁夏提供持续性的无私援助,千方百计帮助宁夏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宁夏也适时抓住闽宁扶贫协作带来的发展机遇,与福建援宁干部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不断提升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闽宁两省区不以山海为远,在脱贫实践中攻坚克难、通力协作,努力践行我国“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彰显出守望相助、携手共进的协作精神。
“闽宁模式”及其所孕育的“闽宁精神”,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上必胜的坚定信心和昂扬的精神状态,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一心为民”的人民情怀和“全民共富”的不懈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闽宁模式”探索出的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经验,不仅为我国乃至世界的减贫事业提供了有益借鉴,而且将继续服务于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相对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为我国彻底摆脱贫困继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贡献应有力量。
注释
[1] 《习近平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强调 认清形势 聚焦精准 深化帮扶 确保实效》,《实践(思想理论版)》,2016年第8期,第7页。
[2] 许凌:《闽宁扶贫经验值得借鉴》,《经济日报》,2020年9月14日,第3版。
[3]《闽宁携手,24年谱写扶贫新篇章》,https://www.sohu.com/a/405274428_114731?_trans_=000014_bdss_dkmwzacjP3p:CP=,2020年7月2日更新。
[4] 夏秋月、周善杰:《闽宁模式:山海携手缚苍龙》,《党建》,2020年第8期,第40~44页。
[5] 银川市政府研究室(扶贫办)主编:《闽宁镇二十年》,内部资料,2016年,第25页。
[6] 束锡红、叶毅、陈袆等:《乡村振兴背景下东西协作回汉互嵌社区的脱贫模式——宁夏生态移民闽宁镇原隆村的个案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6期,第128~134页。
责 编∕桂 琰(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