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护理方案对促进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
2021-04-23何金玲陈永红
何金玲,陈永红
(金塔县中医医院,甘肃 金塔 735300)
偏瘫是脑出血最常见、最严重的后遗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出血患者数量庞大,其发病率占脑卒中的四分之一,有着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特点,且存活的脑出血患者中,约83%的患者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1-2]。恰当的护理干预能为患者病情救治、整体康复赢得时间,因而,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来说,及时救治与准确干预同等重要[3]。中医在脑出血患者病情康复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以“辨证施护”原则为依据,制定符合患者个体实际的康复方案,以最大限度降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减轻偏瘫程度,促进整体康复[4]。基于此,本研究将中医康复护理方案应用于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临床干预过程,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11 月期间金塔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出血后偏瘫患者85 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2 组,对照组42 例,男23 例,女19 例,年龄45~63 岁,平均年龄(54.42±3.98)岁;研究组43 例,男25 例,女18 例,年龄46~65 岁,平均年龄(54.45±4.01)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证实为脑出血患者,且伴有偏瘫;②首次发病;③均未患有精神疾病;④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前庭或小脑功能障碍;②既往出现脑部器质性损伤;③恶性肿瘤;④临床资料缺失。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方案,包括日常生活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中医康复护理方案,具体内容:
饮食护理。坚持辨证施护原则,辨证分型属于风痰入络证,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日常饮食中增食具有祛风活络功效类食物,比如山药、萝卜等,推荐食用山药莲子粥;辨证分型属于风阳上扰证,予以天麻钩藤汤,日常饮食中增食具有祛风清热功效类食物,推荐饮用菊花茶水;辨证分型属于阴虚风动证,予以养阴熄风汤,日常饮食中增食具有补益气血功效类食物,推荐食用黄芪桃仁粥。
情志护理。情志相胜:巧妙运用中医说理法、正言法、解释法等,疏导患者负性情绪,或者可列举真实病例,增强患者康复与治疗信心,减轻其心理压力;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在患者面前不可表现出消极情绪;强化日常生活基础护理,增加患者身心舒适度。情志陶冶:利用音乐媒介引导患者情志,巧妙选择音乐旋律陶冶患者情志;组织患者进行适当的文娱活动,让患者用心感受色彩、气味等,调节其情志。移情易性: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过程中要尊重患者,注意说话语气、态度,增加积极暗示,或教会患者注意力转移法、情绪调控法等。
康复护理。针灸法:选择上肢穴位(包括:内关穴、合谷穴、尺泽穴、曲池穴等)与下肢穴位(包括:足三里穴、阳陵泉穴、环跳穴等),穴位确定后逐一施以针灸法。按摩法:采用适当按摩手法按摩患侧肢体,1 次/d。肢体训练:视患者病情,先行小幅度肢体伸展、患侧肢体外展、患者肢体抬高等,再逐步过渡至散步、上下楼梯等,2 次/d,运动时间以患者疲劳症状而定。
并发症护理。消除便秘:予以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贴,饮食中增加润肠类食物,餐后顺时针按摩腹部。预防压疮:协助患者定时翻身,定期更换衣物、被褥等。
1.4 观察指标
1)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与Berg 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比较。①FMA 评分标准:总分100 分,上肢总分、下肢总分分别为66 分、34 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越明显。②BBS 评分标准:总分56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平衡功能越强。
2)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与Barthel 指数比较。①NIHSS 评分标准:总分42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②Barthel 指数评分标准:总分100 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在进行各项日常生活活动越依赖于他人,独立能力越差。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21.0,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α=0.05 为检验水准,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MA 评分与BBS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FMA 评分(上肢)、FMA 评分(下肢)、BB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MA 评分(上肢)、FMA 评分(下肢)、BBS评分均大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FMA评分(上肢)、FMA 评分(下肢)、BBS 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FMA 评分与BBS 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FMA 评分与BBS 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2.2 两组NIHSS 评分与Barthel 指数比较
干预前两组NIHSS 评分与Barthel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 评分均小于干预前(P<0.05),Barthel 指数均大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NIHSS 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Barthel 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NIHSS 评分与Barthel 指数比较 (,分)
表2 两组NIHSS 评分与Barthel 指数比较 (,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3 讨论
随医疗水平的提高,脑出血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偏瘫是最常见的残疾表现,而早期施以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案,能预防关节畸形、挛缩等发生,显著性降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由此可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其重要意义,在有效控制脑出血患者致残率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5-7]。
祖国医学认为,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来说,调治并重,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相辅相成,在临床治疗的同时不应忽视护理对患者整体康复的积极意义[8-10]。中医康复护理方案坚持“辨证施护”原则,实施因人而异、因证而异的针对性康复举措,能收获良好干预效果。本研究在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临床照护过程中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方案,从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康复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方面着手实施护理干预:①中医认为,药食合一,在辨证基础上,针对性进行营养支持,能为病情恢复、肢体功能改善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提升机体免疫力。②运用情志相胜、情志陶冶、移情易性等方式开展情志护理,可有效消除负性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以防心理因素干扰治疗效果与康复效果。③康复护理采用针灸法、按摩法、肢体训练等,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濡养肢体,恢复肌肉张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患侧肢体功能得到显著性改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根据大脑可塑性理论,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来说,进行外部刺激,可直接影响机体中枢神经系统,良好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轴突,强化不同神经间的连接,修复神经组织,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④并发症护理目的在于对预见性不良事件提前制定应对举措,降低护理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①干预后研究组FMA 评分(上肢)、FMA 评分(下肢)、BBS 评分大于对照组。②干预后研究组NIHSS 评分小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大于对照组。提示,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方案,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具有显著性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