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提速道岔后信号方案与站场的匹配分析
2021-04-23倪建军
倪建军
随着中国高铁的发展,为适应动车组开行需求,部分既有车站需要进行提速改造。为了减小对既有车站的改造范围,一般采取在原位更换大号码道岔的方式。这样就涉及信号系统方案与站场改造方案如何匹配的问题。本文从工程实例出发,对某些特殊运营场景下可能发生的专业匹配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1 典型车站概况
A站和B站均为既有普速车和动车组上线车站,站间距短,站内侧向发车无码。车站设置运输调度指挥系统、硬件冗余型计算机联锁系统、列控中心、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等;采用97型25 Hz相敏轨道电路,正线设置电码化,列控编码。信号机常态点灯,A站接发车进路上设置60 kg/m 12号道岔。
两站之间无区间信号机,X1LQG长度仅为264 m,站间按照自动闭塞办理行车业务。既有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及相互关系见图1、图2。
图1 既有A站站内局部平面布置图
图2 既有A站和B站关系示意图
列车自北京方向A站4G接车,经60 kg/m 12号6/8双动道岔过X1LQG,向B站方向顺向发车时,需要办理侧向发车进路。由于站内设置97型25 Hz相敏轨道电路,发车进路无码,车辆需越过SN进站信号机,进入X1LQG后才开始收码。受进路道岔号码速度限制,列车经4G时速度只为45 km/h,虽满足既有普速车运营需求,但运输效率不高。
为满足动车组列车的发车需求,需要进行车站提速改造,将列车在A站4G经6/8双动道岔过X1LQG向B站的速度提至80 km/h。站场初步设计方案是在走行进路上,将60 kg/m 12号道岔(6/8双动道岔)原位更换为60 kg/m 18号道岔。
2 更换提速道岔问题分析
依据《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10007-2017)中“进站信号机设置于进站最外方对向道岔尖轨尖端外方,或顺向道岔警冲标内方沿线路方向不小于50 m处”的要求,A站进站信号机SN设置于60 kg/m 12号道岔(6号道岔)岔尖前50 m处,若在原位更换为60 kg/m 18号道岔,则要求A站进站信号机SN向B站方向移动120 m,同时X1LQG由原来的264 m缩短至144 m。
1)以列车自北京方向接车,至A站4G,自X4发车,经A站正线、6/8双动道岔至B站方向为例,依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列车接近的地面信号机开通18号及其以上道岔侧向位置的进路,且进路允许速度不低于80 km/h时,股道发送UUS码”的规定,X4信号机开放,进路无低于80 km/h限速时,4G发送UUS码。由于侧向发车,咽喉区无码,无论B站X进站信号机开放与否,动车组均以B站进站信号机X前方120 m(以最不利车载防护距离)作为速度0进行打靶,生成制动曲线。而6/8双动道岔远离X4出站信号机,且X1LQG仅为144 m,将导致有效收码区段过短,不能在咽喉区保持有效速度,使动车组在经过6/8双动道岔时,降速较多,不能达到提速的目的。
2)6/8双 动 道 岔 更 换 为60 kg/m 18号 后,B站自股道向A站发车,B站出站信号机至同方向A站进站信号机SN仅为694 m,依据TB 10007-2017“同方向相邻的接近信号机、进站信号机、进路信号机、出站信号机、通过信号机之间的距离,应根据列车牵引计算确定,并符合列车制动距离的要求;不符合要求时,前架信号机应降级或重复显示;特殊地段因条件限制无法降级或重复显示时应提出限速要求”,则需要进行“红灯重复显示”,即只有在后一架信号机开放(A站进站站信号机SN开放)后,前一架信号机(B站出站信号机)才能开放,这将极大制约B站向A站发车业务,对行车影响较大。
3)由于列车自A站4G侧向发车至B站咽喉区无码,自X1LQG才能有效收码,导致列车在6/8双动道岔降速。若将有效收码区段进行延伸,X4经正线,6/8双动道岔侧向进行全进路补码,即列车A站4G侧向向B站发车全进路发码。该方案虽可以有效保持发车速度80 km/h,但需要实施全进路补码设计,并进行全进路试验测试,工程量大且有影响既有线行车的风险,还无法解决B站和A站之间信号显示关联问题,影响运输效率。
3 站场调整道岔布局提速方案
为满足4G经大号码道岔向B站的发车目标,可以进行站场道岔布局调整,即拆除A站既有60 kg/m 12号6/8双动道岔、22/24双动道岔,并在 距 离A站X4出 站 信 号 机500 m处,增 加60 kg/m 18号22/24双动道岔(方向与既有22/24相反),设计方案如图3,图4所示。其中,A站SN进站信号机向站内方向移动269 m,X1LQG可以延长至533 m。
图3 道岔布局调整后站内局部平面布置图
图4 道岔布局调整后A站和B站关系示意图
站场布局调整后,信号设计方案可以做到有效匹配,达到提速改造目的。具体说明如下。
1)有效解决限速问题。列车自北京方向接车至A站4G,自X4发车经正线、22/24双动道岔至B站方向,X4信号机开放,股道发送UUS码,列车以B站X进站信号机前方120 m作为速度0进行打靶,生成制动曲线。由于22/24双动道岔距离A站X4出站信号机500 m,经X4发车,列车速度可以有效保持在80 km/h,进入有效收码区段(X1LQG 533 m)后,依据B站进站信号机状态进行速度转换,可以达到更换60 kg/m 18号道岔的提速目的。
2)有效解决了显示关联问题。B站出站信号机距离同方向A进站信号机SN调整为1 083 m,依据行车牵引计算,也满足列车制动距离的要求,两站间可以正常办理发车业务,消除了显示关联带来的运输制约。
3)工程投资小,工程优化。该设计方案在满足运输要求前提下,较原位更换道岔方案的站场总道岔组数减少,拆除了4组既有道岔,新增2组道岔,替换下来的室内外信号设备经验修合格后,还可用于其他工程现场,节约了工程投资。
4 结论
对于既有线的提速改造,一般采取的原位更换道岔型号的方法,在某些特殊站场条件下,可能无法做到与信号设计方案的有效匹配。因此,站前设计应充分考虑站后工程配套。本文提出的优化站场道岔布置不失为一个有效解决方案,可供设计人员参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