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民国女装之“西风东渐”思潮解读

2021-04-23

纺织报告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装女装思潮

苑 媛

(北京市海淀区私立新东方学校,北京 100080)

“西风东渐”这一名词最先出现在清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刘锦藻[1]印刻的《清朝续文献通考》:“西风东渐不十年,已充满全国。”也就是说,“西风东渐”的思潮现象最早可追溯到1895年,即甲午海战左右就已经开始流传,只不过当时没有具体定名。“西风”大到国外的兵器、技术和知识,小到西方对东方衣食住行,尤其是衣的影响,是为“西风东渐”。如今看到的民国女性穿着的旗袍以及女学生穿着的文明新装,到底是在怎样的思潮下应运而生的,这都给笔者极大的兴趣去探究。本研究以民国各个时期的思潮为纬线、民国各个时期的女装为经线,探讨民国女装演变所彰显的“西服东渐”思潮。

对于中国近现代的思想潮流,张化声[2]在《佛化前途与我国国民性》中就把近现代分为4个时期:制器练兵时期、办学变法时期、改革国体时期和提倡新潮时期。

笔者将按照这样的时间段,对同时期女装所表现的“西风东渐”思想作出考察。

1 制器练兵时期思想及对同时期女装的影响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中华民族渴望自强求富,在这样的目标和愿望驱使下,清廷洋务派的洋务运动应时而生。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新式教育、编练新式海陆军、外派留学生,无一不彰显着这一时期的思潮中所偏重的“制器练兵”思想。当然,这一时期的民众服装并未受到西方服装的影响。人们在封建思想下,仍然坚守森严的等级观念。此时,女装大体分为满族女子服装体系和汉族女子服装体系。

满族女子服装仍然以旗袍为主。旗袍是清朝满族女子的典型服装。考虑到清朝统治者入关之前,生活的东北地区气候较为寒冷,为了御寒,旗袍基本长至脚面。不仅如此,旗人穿着的长袍还受到传统思想的禁锢,旗袍剪裁宽大,不显腰身,长袖、无领,脖颈唯有旗围。清朝末期,女装风尚受到奢华堆叠审美思想的影响,可以看见诸多华丽繁复的镶滚服饰工艺。与此同时,民间汉族女子依然沿用“上袄下裙”的服装形制。这种“上衣下裳”的典型服制,也为后来民国初期受“西风“的影响而形成的“文明新装”样式奠定了改良的基础。

2 办学变法时期思想及对同时期女装的影响

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惨败,这给还沉浸在“万国来朝”盲目自信的中国人敲响了警钟。战前的中国,虽经历过一系列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式洋务运动,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却未能真正撼动陈旧的国家体制和腐朽的思想根基。因此,受到海战惨败刺激的中国人,以光绪皇帝鼎力支持并锐意改革的维新派为代表,坚持“全盘西化”,提出翻译外国书籍、介绍新知、变革政治体系等一系列以求自强的做法。这些层级逆转说明中国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的大势,已经无法维持其自我更新和自我完足[3]。

这一时期,在服装上,维新派领袖康有为[4]曾在他的《戊戌奏稿》中对千年封建制下的服制提出了“不合时宜”的观点:“然以数千年一统儒缓之中国褒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之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矣!”可以看出,像康有为这样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逐渐意识到全盘西化不仅要触及思想,也要延展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包括平常生活中的服装服饰。

当时,由于中国封建帝制未被推翻,上层阶级的服装并未受到维新思想的影响,反而是民众服装开始了内向型融合和外向型吸收。“内向型融合是指满汉女子服装的渐趋融合,外向型吸收指的是中国民众服装对西方服装文化的主动吸收。”[5]

对于晚清服饰的内向型融合,除了满汉女子服装的融合,这一时期,满清贵族所穿服饰的特权也逐渐瓦解,变得模糊起来。民间穿衣风尚甚至出现了僭越皇权的现象,较早受到欧风美雨的上海,出现了妓女所穿斗篷的华丽程度不亚于慈禧太后斗篷(图1)的例子[6]。1909年,《图画日报》中一篇名为“妓女寒夜出局身衣斗篷之艳丽”[7]的报道就是如此(图2)。图2上的文字表达了社会舆论对于妓女服饰艳丽的嘲讽,但口风却不再是言辞犀利的口诛笔伐。

图1 慈禧在万寿山赏雪

图2 妓女寒夜出局身衣斗篷之艳

除此之外,服装主动吸收西方文化,是以清廷在1872年派出了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为开端的。为了适应学校的体育课程,中国留学生开始着西方简易方便的运动装,而“方便简易”的西方理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留学生。留学生们归国后,依然有穿西式服装的机会,虽然当时中国社会并未接纳这样的奇装异服。当然,此时的女装对西方服装文化的吸收尚未形成风尚,偶然略有暴露的西化服装会被社会所不容,甚至政府会出面禁止这类“伤风败俗”的服装出现。

虽然最终变法以失败收场,自上而下的服装服饰改革并未全面推行,维新派所做的努力也未能推翻封建制度的统治。但是借由这个契机,维新派逐渐撼动了上层知识分子思想中长期固化的封建等级观念,为后期真正推翻清王朝、改革国体埋下了思想的种子,这也可以说是变革国体的萌芽阶段。

1911年,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清政府的垮台,社会思想中的世界主义占得上风,民族主义所代表的腐朽被搁置甚至是扬弃。持续了近300年的满清发辫一举尽除,妇女的双脚也因废除裹脚陋俗而得到解放,这些在服装习俗上的改革,让人们从过去的封建思想束缚中彻底解脱,不可不谓是社会思想上的一大进步。

这时期,女装的主要形制为在原来清朝汉族女子袄裙形制基础上改良的“元宝领”袄裙,相较于清朝末期的袄裙,出现了窄衣化现象,不过没有太明显的身体曲线,主要是因为受到留日学生的影响,而当时日本女学生的服装就是偏向修长。

3 改革国体时期思想及对同时期女装的影响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政府首次正式颁布《服制》,其中“不以出身等级定衣冠”的改陈,恰恰体现了平等观念的政治思想逐渐渗透到生活领域中去。经过晚清一系列丧权辱国事件,民众渴望通过西式服装一雪中国晚清社会的前耻。《服制》(图3)规定:“男装中的大小(常)礼服以西式为主,但是女子礼服只一种形制:齐领对襟长上衣,下服打裥长裙(百裥裙)。”[8]长袄加裙的定制,尤其在女装上,并不像男子礼服完全采取西方式样改良。可见,对于女子服装对西方思想的接受,官方是持保守态度的。

图3 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服制》,第八图(一)(二)为女子礼服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这时期“民主和科学”的思潮也给“文明新装”的茁壮发展确立了一个新的起点:其形制被定义为“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和黑色长裙,不施质纹,不戴簪钗、手镯、戒指、耳环等饰物”[9]。如此朴素的穿衣风格,是受到了日本女学生服装的影响。

1918年后,一战后的人们对照搬西方的行为重新审视,抑或是回归传统。一度主张学习西方的梁启超却告诉中国人,西洋科学并没有造就一个成功的黄金世界[10],这样的思想体现在服饰上就是“朴素才是文明的象征”[11],因此,之后的“文明新装”又在细节上回归朴素无雕琢的形态和样式。

4 提倡新潮时期思想及对同时期女装的影响

一战结束后不久,五四运动中的各种新型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其中,在“新女性”思潮下,“文明新装”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举国上下吹起了“文明新装”风,因此,“文明新装”又叫“五四装”。这一时期相较于1915—1918年的“文明新装”,衫袄更短小,裙子逐渐短至小腿,着白色长袜。

1929年,政府再次颁布《民国服制条例》,主要特色为中西结合,以中式为主,这主要是因为经过一战,国人思想里的民族主义又压倒了之前一直处于上风的世界主义,国人就此重新拾起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保留传统特色又接受民主科学的洗礼,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潮。对应到1929年《民国服制条例》中对女装制式有如下规定:“女子礼服甲种为袍式。其式样为:长至膝与踝之中点,与裤下端齐。女子礼服乙种为衣式。其式样为:齐领,前襟右掩,袖长过肘与手腕之中点。”[12]

礼服的定制,同时也影响了女性旗袍的形制。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西方思想更深一层的影响,女子开始穿着改良旗袍。彼时的旗袍长度逐渐缩短至脚踝处,后来又短到膝盖下。旗袍袖子也逐渐变窄、变短,甚至成半袖或者是无袖。最重要的是,将原来并无腰身的宽大旗袍精心剪裁,以凸显勾勒出女性美。此时的旗袍形制,明显受到了西方重视剪裁的影响,可见“西服东渐”思潮对中国女装的影响。

5 结语

清末民初时局的动荡和更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在追求新潮和保守自封的纠结及抉择中,女装也受到了“西服东渐”潮流及相应思潮的影响,总体而言,晚清到民国的女装,在形制上由原来的宽大拖沓、不重剪裁,演变到后来形制上的紧窄短小、勾勒曲线美,在审美上,一改原来的保守、装饰堆叠,演变为后来的文明先进、简洁明快。传统与外来文化结合之后的改良风格,最终奠定了民国时期经典的服饰审美。

猜你喜欢

新装女装思潮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近现代中外女装中性化发展的研究
为女装带来革命性改变的法国偶像
时尚燃点 众筹新季女装智慧——2021春夏中国女装面料流行趋势提案会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披新装的有理数运算题
《皇帝的新装》后传
2017年春夏男装周的女装风景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
开关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