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中“点”元素的迹象分析
2021-04-23
一、点与平面设计的联系及迹象论梗概
(一)点与平面设计的联系
关于点,康定斯基在《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中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总结,认为点是无数其他的、一切形态的根本形式。关于平面设计,毛德宝在《平面设计》中指出平面设计主要是指平面空间范围内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设计、字体设计、插图设计、摄影、编排设计、色彩设计等基础平面设计,以及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商业广告设计、CI 设计等应用设计。平面设计是图形、字体、插图、摄影、编排和色彩这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进行一番组织之后,使它达到的最必要和最终极的一种形态”。
点是所有图形的基础,也是几何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而在平面设计者眼里,点可以是一个文字、一个符号、一个较小的单位图形,作品中细小的形态都可视为点,亦是本文述论的“点”元素。在平面设计中,设计者对圆形、方形等不同形态的“点”元素进行远近、虚实、大小、数量、色彩等不同形式的设计编排,构成并丰富平面设计作品的画面,予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二)迹象论梗概
迹象论是钟孺乾在《绘画迹象论》中以实践为基础首倡的一个新的绘画研究角度,其认为视觉性的绘画由“迹”与“象”两个基本元素构成,并创立了“迹+象+X=画”的公式。迹象论不仅适用于传统绘画的研究,同样适用于现代平面设计的理论探索。传统绘画的迹象和现代电子设备绘画的迹象是不同类型的迹象,它们之间的创作方式和传达途径迥然不同,但传统绘画与现代电子设备的巧妙结合更为充分地表达了绘画作品在视觉、心理、意识上的艺术要求,作迹造象的绘画理论同样适用于计算机作用下的视觉美学。
站在迹象论的视角审视平面设计作品,研析“点”元素在平面设计作品中迹、象、X 的表现特征,在作迹造象与观迹品象中平衡视觉创作者与视觉接受者共鸣的关系状态,增强人们对平面设计作品的迹象认识。
二、迹象论视角下平面设计作品中“点”元素的表征分析
(一)点之迹
“迹”指艺术家手工或半手工半机械的操作痕迹,即以工具作用于材料留下的踪痕。物象或图像存在质地和纹理,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使用铅笔在草稿纸上画草图,所画物象的笔触、色彩、质感、肌理等都可称之为“迹”;设计师使用电子设备作图时,在轮廓线内通过填充颜色、渲染效果等表现出来的痕迹和质地亦可称之为“迹”。点之迹指设计师使用不同“点”元素进行平面设计创作时由不同肌理、不同材质呈现的艺术效果,譬如靳埭强在《流行通信》海报设计作品中安置了四个水墨红点和四个灰色矢量圆点的“点”元素,同为“点”元素,造迹效果却不尽相同,水墨红点的色迹在手工执掌、水墨交融作用下自内而外、由浓转淡,留下了不同速度、不同压力作用下不同纹理、不同浓淡度的红色墨迹,而灰色矢量圆点形状、大小、色彩一致,正是电脑制图处理后所呈现的艺术踪痕,两种“点”元素的创作表现,以迹造象,颇为生动丰富。
(二)点之象
在自然物象中,“象”是物的形状和体量;在艺术形象中,“象”指艺术作品的色彩与形象。无论在自然物象中还是艺术形象中,“点”元素都随处可见,并相对参照物的变化而变化。在自然物象中,泛泛扁舟相对浩瀚大海是“点”,点点繁星相对茫茫夜空是“点”;在艺术形象中,文字图形相对招贴海报是“点”,图标文字相对网站页面是“点”。点之象指不同大小、不同色彩的“点”元素自身作为一个独立的象,还可以通过设计师在平面设计创作中的不同排列、不同重组而形成不同的象,譬如在一幅主题内容为“心之所在即为家”的海报作品中,灰色背景上放置了数颗色彩不同但形状相同的圆形点,与六条直线相组合的圆形点形成了三棱锥的象,与白色英文切割字母相组合的圆形点形成了“H”“S”“T”的象,这些圆形点与直线、字母组合,由一个独立的象形成了多个不同的象,呈现了象的可变性以及象的真实存在。
(三)点之X
“X”是观念、境界、情感、美,以及一切你想(或别人以为你想)表达的内涵。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基于自己的灵感、想法,对“点”元素进行筛选、排列、表现,通过设计作品传达出“点”元素在迹象中的美和作用。概括来讲,点之X 指设计师使用“点”元素进行平面设计创作时的想法以及想传达给接收者的一切信息内涵,譬如盲文邮票《中国残疾人》,邮票上是一双手摸读盲文的情景,设计师将这些“点”元素进行了不同的排列组合,金色和紫色的圆“点”元素可以理解为读过和未读过的概念性盲文,为盲人阅读提供了方便,传达了对盲人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理念,设计师在盲文表现形式上的“X”表达,彰显了点之X 的功能性和审美性。
三、迹象论视角下“点”元素对平面设计作品审美的影响分析
(一)视觉感受
不同迹象的“点”元素给予人不同的视觉感受,连续的“点”会产生线的视觉感,集合的“点”会产生面的视觉感,大小不同的“点”会产生视觉起伏感,不同肌理的“点”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质感。当画面上出现一个“点”时,人的视线聚焦在一处,“点”对视线具有引导作用;当画面上出现多个“点”时,人的视线覆盖整个画面,“点”给视觉一种扩充感;当画面上出现两个“点”时,人的视线自动联接两“点”,“点”释放给视觉隐形的张力。譬如在靳埭强设计的海报作品《爱护自然》中,一个看似血迹的大红“点”侵染了包裹着石头的宣纸,作为整幅画面色彩最为鲜艳的一点,在聚焦人们视线的同时,也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左边写有“爱护自然”字体的四个小红“点”上,不仅在视觉上传达海报主题,还拨动了人的视觉感受,发人深思。
(二)心理感受
不同迹象的“点”元素给予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在一幅画面里,“点”元素或小巧、或集中、或方或圆,亦能产生闪烁、游移等不同的迹象效果,给人带去活泼、平静、规矩等不同的心理感受。譬如在草间弥生的波点作品中,囊括了大量的“点”元素,圆点给人饱满、充实、完整、深厚的心理感受,方点给人坚实、冷静、规矩、稳定的心理感受,三角点给人紧张、向心力、警觉的心理感受,不同波点迹象的组合构成了一幅幅触人心弦的波点作品。观草间弥生的作品《南瓜》,画面中布满了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圆点和三角点,在“X”的驱使下,圆点可以是南瓜的迹象,三角点可以是网状的迹象,整幅画面向人们输出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安定感。诸此得出,“点”元素的迹、象、X 不同,给予人的心理感受亦是不同。
四、结论
在平面设计中,“点”元素作为最基本的平面构成元素,在招贴海报、企业形象、产品包装、出版物、数字媒体等平面设计领域占据着重要的表现力。本文以迹象论为指导对平面设计中“点”元素展开迹象分析是一个创新点,站在迹象论的研究视角下,研析平面设计作品中的“点”元素,认为其有“迹”可寻、有“象”可寻、有“X”可寻,丰富了人们对平面设计中“点”元素的认识,期望本文能为迹象论与平面设计的交汇研究构建连接点,以“点”为媒,为平面设计的迹象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注释
1 [俄]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111页。
2 毛德宝.平面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第2页。
3 徐兴楠.浅析点、线、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
4 钟孺乾.绘画迹象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书序第1页。
5 钟孺乾.绘画迹象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第7页。
6 钟孺乾.绘画迹象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