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干部网络教育课程资源体系建设分析
2021-04-23李冠熙
王 芸,李冠熙,商 哲
(河北开放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80)
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落实者,是“关键少数”,新时代对干部培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1];要“坚持精准培训、全员覆盖”,使“广大干部履职的基本知识体系不断健全,知识结构不断改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2]。由于干部网络教育弥补了普通干部教育培训在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提高了培训对象的覆盖面,提供了更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而且更具开放性、兼容性和共享性,因此迅速发展,成为新时代干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课程资源建设是干部网络教育中最重要的工作,它更新的及时性、信息的准确性、内容的广泛性直接影响着干部网络教育的质量。新时代新要求下,干部网络教育的课程资源建设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河北干部网络学院是河北省唯一覆盖全省党员干部的网络教育平台,该平台与传统干部网络教育平台相比,从网页设计、技术、资源建设和教学模式四方面都有重大创新,经过试运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2017年学员大规模注册学习,注册人数由试运行阶段的5万人增加到32万人。截止2019年底,访问量近1.3亿人次,人均学时数超过60个学时/年,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由于新媒体和新知识不断更新、注册人数突增、学员需求更为广泛,课程资源建设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些矛盾,实现干部培训效果的最大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采用2016-2019年32万学员课程学习情况的大数据,深入分析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并对比四年来网络课程学习情况,剖析存在的问题及矛盾,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平台课程资源建设科学化水平,推动河北干部网络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学习模式分析
平台采用PC端与移动端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据统计,平台移动端的使用率约占1/3。其他同类型的干部网络教育平台的PC端与移动端是两套课程体系,PC端绝大部分是学时较长的三分屏课程,移动端则以MP4、WMV格式的微课程为主,方便学员碎片化学习。这样的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三分屏课程分辨率低,学习体验度不高,且不能在移动端使用,学员在PC端学了一半的课程,无法再继续利用移动端完成学习。河北干部网络学院适应移动学习要求,改变原来三分屏课程的结构框架,课程全部统一为mp4格式,提高了课程的分辨率,并设置了流畅、标清、高清三种清晰度,学员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另外,首次将所有终端的课程统一,而且同步学习记录,这样既方便了学员学习,又实现了课程学习进度的记录无缝衔接,真正达到了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目标,受到了学员的欢迎。
平台采用分批指定必修课与自主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其中,必修课占到总课程的15%,以坚持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为重点,加深学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把握,强化学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干部拒腐防变、抗风险能力,坚定理想信念。选修课占总课程的85%,主要结合广大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生态文明等方面理论知识培训,尤其是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帮助党员干部掌握业务技能,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必修课由河北省委组织部分批指定,选修课由学员根据工作需要自主选择,这样的设置既满足了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有关要求,又满足了干部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学习需求[3]。
另外,平台还采用线上自主学习结合组建专题网班学习,线下集中面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为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平台实行省、市、县三级管理,管理员共300余人,管理员有权限根据本地区或本单位培训需求,自设主题在平台开设专题网班,并在“课程中心”的海量资源中挑选与主题相关的课程,学员有组织地学习并获得学时,并结合线下面授对相关案例进行讲解和探讨,最后通过在线考试检验学习效果[3]。这两种学习模式的结合,既能满足广大基层干部的实际学习需要,又能充分调动各级管理员的积极性,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二)课程体系分析
截止2019年12月31日,河北干部网络学院共开设课程1895门,按照主题归在15个大类86个专题中,课程体系始终坚持以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政治理论、政策法规、道德品行教育培训为重点,并注重业务知识、科学人文素养等方面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4]。
从图1可以看到,平台始终将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放在首位,政治理论、党性修养、时政解读、依法治国,政治类课程资源最多,占30%;经济类和文化素养类比重也较大,分别占25%和20%。但平台课程体系尚不健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中,生态文明类与社会管理类课程偏少,各占10%;河北省情类课程所占比重最小,只有5%。
图1 平台课程分类图
(三)课程来源分析
平台课程的来源主要是购买、自制、共享。大量的外购课程构建起较为全面的课程知识体系,授课教师主要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全国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及行业专家等。网络课程资源重在整合,整合即建设,而不是简单的堆砌,一方面要符合干部网络教育培训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平台当前课程体系现状,有目的地选择优质课程资源。汇聚并统筹运用好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培养新时代干部队伍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
自制课件在课程体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主要邀请地方省委党校、省内重点高校的专家教授,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国家战略、地方经济发展、地域文化特色、地方治理模式等,录制特色课程,比如《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进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聚焦转型升级提高河北发展质量和效益》《区域经济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新思路》《不忘初心筑牢基石——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支部的诞生成长与精神传承》等,自制课件形式新颖、现场感强、视觉效应丰富,更吸引人,且对干部掌握地方的最新政策、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指导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共享课件是课件来源的辅助渠道,主要是通过与国家开放大学、河北终身学习在线和河北教育网等平台、全国其他省市干部网络平台和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进行课件互换、资源共享,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给学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无论哪种来源的课程均须通过课程审核专家的严格审核才能上线,以保证课程的质量。
二、网络课程学习情况分析
(一)学员对课程的参与度与完成度
平台实行学分制,对学员年度需要完成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学分有具体的要求。本文将2017、2018、2019年度学员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与王芸等(2017)对平台试运行阶段学员学习数据的分析结果[3]进行对比,发现试运行阶段学员的参与度为40%左右,2017年度为92.87%,2018年度为93.20%,2019年度为81.77%,近三年学员参与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学习计划完成度上看,试运行阶段完成学习任务的学员占参与学习人数的77%左右,2017年度为80.99%,2018年度为81.73%, 2019年度为74.09%。整体上看,近三年学员对学习任务的完成度也有了较大提高,但2019年度较前两年的参与度和完成度都下降了10%左右。
从专题网班组班情况,可以看到平台试运行阶段共计组织专题网班31个,培训干部2.7万人次,2017年度增长到512个,培训干部30.2万人次,2018年度为522个,培训干部48.2万人次,2019年度为333个,培训干部35.6万人次。可见平台进入正式运行阶段后,各地区、各单位管理员组班的积极性很高,大家对组班学习的学习模式也比较接受。2019年对专题网班组班进行了规范,加强了审核和管理,因此网班数量有所减少,但2017-2019年每年培训干部人次趋于稳定。
(二)学员对课程的关注度
对比四个阶段平台各个类别中课程平均选课人数(图2),可以看到不同的时期,学员关注度较高的课程类别也不同,在试运行阶段,排名前6位的依次为业务技能、时政解读、党性修养、身心健康、科技人文和河北省情[3];2017年依次是政治理论、身心健康、党性修养、时政解读、依法治国和河北省情;2018年依次为时政解读、文化管理、身心健康、河北省情、社会管理和政治理论;2019年依次为时政解读、党性修养、政治理论、世界眼光、社会管理和河北省情。从整体上看,学员对课程类别的关注度在逐渐变化,到2019年度学员已经转变到选择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课程为主。
无论在哪个时期,学员对时政解读和河北省情两个类别的关注度都比较高。时政解读类课程有助于学员更好地了解时政热点,这对于干部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增强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能力有重要帮助。河北省情类课程基本上都是自制课程,这类课程有助于学员熟悉省情,了解所在地方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实际工作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另外,在试运行阶段关注度最高的业务技能类、关注度最低的公共管理类课程,在后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补充课程资源,到2019年两类课程选课人次却最小,造成选课人次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新增的业务技能类和公共管理类课程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
图2 平台各类别中课程平均选课人数图
三、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课程资源体系需要合理补充
课程资源数量和内容的有限性与干部需求多样化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平台基本覆盖了河北全省科级以上(含科级)党员干部,学员学历层次不同,专业背景不同,从事着不同的行业,他们学习积极性高涨,对各类课程的需求量都很大,尤其是对各类专业知识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另外,学员们渴望第一时间领会到中央及河北省重要会议精神,学习到新的政策解读等等,尤其对时事解读类课程的即时性要求更高,对前沿的专业知识的需求也很大。而且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是超乎想象的,无论哪个知识层次、从事哪个行业的人群都需要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因此,干部培训课程也要与时俱进、合理补充。
第一,要始终保持课程资源体系的先进性。各类课程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注重最新课程资源的补充,包括新政策的解读、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新知识的讲解等等,并及时清理过时的课程,每年保持15%以上更新;第二,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定期分析,科学补充资源。了解课程分布,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对课程数量较少的专题内容进行补充,让课程体系更加合理;第三,要定期对学员和单位进行需求调查,按需补充资源。平台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学员的学习需求,通过学习行为大数据分析、调查问卷、搜集学员在线咨询留言意见等多种方式,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职务级别、不同专业、不同职业的学员对课程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补充课程资源,尽量满足学员的需求,使平台更具人性化、个性化。
(二)课程资源供给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平台大部分课程来源是外购,但网络课程体系建设只靠外购是远远不够的,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干部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也不同,这就要求干部网络课程要因地制宜,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建设和共享本地特色课程资源,这也是干部网络教育的生命力所在。首先要拓展多元课程学习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创新课程资源供给机制,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增加共建课程制作形式,由单位提出课程需求,指定本单位的优秀人才作为主讲人,单位与平台双方共商课程内容,由平台对课程内容进行政治审核,采用平台与单位共建的方式制作课程。这类课程的实用性、针对性会更强,能够指导实践,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第二,加大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力度[5],拓宽课程资源共享来源渠道,不断增加课程数量,给学员更多的选择性。第三,加大自制课程的投入,提高课程制作水平,创新课程制作形式,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建设开发一批交互性、情境化的课程资源;不断扩充本地授课专家库,为学员提供更多本土化课程,满足学员对该类课程的广大需求,也使平台更具特色。第四,实现课程资源个性化推送。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的学员学习行为数据中,发现每个学员的个性特点与学习诉求,并从海量学习资源中智能获取并推送符合学员学习需求的课程资源。
(三)课程学习模式欠缺灵活性和互动性
目前,线上组班与线下集中面授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单位的主动性,一方面,学习内容由单位指定,符合本单位对学员的素质提升要求;另一方面,让单位对本单位学员的学习情况有直接的掌握。这种学习模式增加了学员之间、单位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但教师与学员间的互动还有所欠缺。
第一,开展名师团队异地同步协同教学模式探索,打造由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主讲、各地市优秀师资协助辅导的直播课堂,提升学员学习的参与感,增强互动效果,提升学员学习效率。第二,组织名师团队以讲学团的形式到基层授课,现场诊断、指导和解决基层干部遇到的问题。第三,结合自制课程资源,邀请课程主讲教师进行直播案例教学及讨论,实现教师与学员之间的双向互动,提升学员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
另外,要健全各级干部网络教育培训体系,依托电大覆盖全省城乡的办学体系组建各级干部网络学院分院的线下管理员队伍,配合各地市组织部门管理员,结合线上专题网班教学,开展针对基层干部的各类线下主题教育活动。如依托河北省红色革命教育培训基地、党建示范区、尚未脱贫地区等,拓展现场场景式、体验式主题教育和素质提升培训等,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的党性修养、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课程资源使用率和学习效果尚需提高
2019年学员参与度和完成度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一方面,与课程体系更新不够、课程模式欠缺灵活性和互动性有关;另外一方面,与学习支持服务及日常管理有重要的关系。
一是,加强专题网班的管理,加强过程性考核,用管理促学习成效。契合单位的学习要求,充分发挥基层管理员的作用,鼓励各市县区及各单位组织专题网班,并加强专题网班规范化管理,完善过程性考核和激励制度,积极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充分提高各市县区及各单位的重视程度,提升学员学习积极性。二是,对优质课程进行积极推介。充分利用“专题推荐”版块,增加推荐专题的类型,并为每个专题推荐适合的课程资源,方便管理员组建专题网班和学员选学课程,并将“专题推荐”版块设置成滚动展示,增强页面的灵活性和多变性。三是,对课程资源定期进行评价,根据学员的选课情况和对课程的意见反馈,下线过时的、学员评价较低的课程,补充符合学员需求的前沿课程。四是,与各地各单位当前的培训项目相结合,增加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课程[6],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比如目前平台已经结合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的“送培下乡”项目[7],充实相关课程和专题,并以河北省临城县为试点,实施理论联系实际、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课程资源需要一体化设计
目前,现有课程资源近2000门,按照主题归在86个专题中,涉及的内容广泛,但多以专题讲座或微课程为主,相对独立,缺少关联,可以满足大部分学员碎片化学习的要求。据2018年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共回收有效问卷16437份,其中,有“通过本平台进一步提升学历需求”的共计7504份,占问卷总数量的45.65%,当前,学分银行可为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档案,为学习成果的认定、存储、积累和转换提供通道。因此应对部分课程根据学历教育需求进行一体化设计和适需性改造,并通过学分银行搭建终身学习通道。
一是,加强部分课程资源的一体化设计和适需性改造。增加与学历教育可衔接的思政课程,强调与高校课程的连续性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实施学、练、考、评一体化设计,采用线上教学为主,线上线下学习结合、教学团队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并实施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避免学员在非学历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衔接转换中的重复性学习。二是,推进干部网络教育相关课程证书与学历证书之间的互通,利用学分银行打通非学历教育与学历继续教育的通道,实现学员继续申请学历继续教育时,可按规定兑换学分,免修相应的课程或模块[8],满足部分学员想进一步提升学历的需求。
四、结语
干部网络学院在新时代必须主动适应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9]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10]为政策依据,根据学员的学习需求,及时、科学地丰富课程资源,处理好课程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始终保持课程资源体系的先进性和合理性;不断创新课程资源供给机制,加大课程资源整合力度,重视自制与共享本地特色课程资源,提供更多本土化课程,实现课程资源个性化推送,强化课程资源地方特色,保持平台生命力;多样化课程学习模式,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开展异地同步协同直播教学模式,并进行直播案例教学,增加配合线上学习的线下主题教育活动及基层现场授课指导等,建设覆盖城乡的学习支持服务网络,加强课程学习的灵活性和互动性;加强过程性考核,用管理促进学习成效,加强课程推介,打造更灵活的页面呈现方式,强化课程定期评价制度,并于线下培训项目相结合,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课程使用率和使用效果;增加与学历教育可衔接的课程资源,并进行一体化设计和适需性改造,利用学分银行实现干部网络教育课程证书与学历证书的互通,搭建终身学习通道,努力构建一套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有地方特色的干部网络教育培训资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