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粤港澳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2021-04-23李曼,段永利,陈文英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1年3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澳门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据了解,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89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56%,科研创新速度不断提升。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科研协同发展体制还未完全构建,科研与产业创新合力以及城市间多样化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还未形成等。

为此,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民建中央提交了《关于加快粤港澳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提案》。提案建议,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设立“粤港澳高层联席会议”制度和专责工作办公室,构建半官方及民间的协调交流机制;整合产学研创新合力,建立粤港澳三地科研机构人员流动及薪酬体系双边协议制度,打通人员互聘及双职双薪的障碍;加快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依托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重要交通连接线,吸纳惠州、东莞、佛山、珠海、澳门等珠江沿线城市一体联动,支持港澳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向内地转移,完善科技转化链条区域协同;加大《关于鼓励香港、澳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组织实施的若干规定》落地力度,与香港、澳门共同研究落实细则和资金管理办法,简化项目申请受理流程,完善项目投标、实施和评估机制等,并在深港科技合作区先行试点。

为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共同发力,在科技创新、人才互聘、交通、教育等方面密切合作,不断消除粤港澳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障碍。

2020年7月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网站公布实施《粤澳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重点工作,部署2020年粤澳合作的8大方面共73项具体措施。按照计划,粤澳双方将推动设立粤澳深度合作区,加快建设南沙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等一批重要平台;实施科技联合资助计划,推动大科学装置进一步向澳门创新主体开放共享,联合打造国际中药材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定价中心和国际中药质量标准中心、检测中心;推动全面放开澳门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

粤澳正合力加快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进一步推动在科技人才交流、科研攻关协同、科研资金流通等方面先行先试。

在创新合作机制方面,粤澳双方将组织实施粤澳科技联合资助计划。广东将落实好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政策,进一步便利资金跨境拨付。在创新合作载体方面,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有望提速。发挥澳门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用,加强在中医药、芯片、智慧城市和物联网、太空科学与深空探测等领域合作。同时,支持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合作平台,利用好横琴预留土地深化跨境科技创新合作。共同支持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与澳门大学合作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项目。

2020年11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立法会发表了题为《砥砺前行 重新出发》的2020年施政报告。施政报告指出,将出台容许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指定港资医疗机构使用已在香港注册的药物和常用的医疗仪器、放宽内地人类遗传资源过境香港作研究用途、在港珠澳大桥实施“港车北上”、加快落实“跨境理财通”等政策。

2月20日,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两周年广州推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在广州的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已达10家,广州正着力推进穗港澳协同创新。这10家实验室主要分布在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环境科技等重点领域。

其中,牵头单位为高校的有6家,包括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各1家,广东工业大学2家;牵头单位为科研机构的有4家,包括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各1家。港澳参与方包括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8所高校。联合实验室建设周期均为三年,每家首期建设经费均为500万元人民币。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合实验室自2019年9月成立以来,在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关键性支撑上取得了良好成效,特别是在新冠肺炎防控科技攻关中,粤港澳呼吸系统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粤港澳中医药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等在病毒溯源、治疗药物、快速检测及公共支撑服务上做出了积极贡献。

2月24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两周年系列发布之广州市推进全球重要交通枢纽建设情况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中的广州地铁22号线,一头连接广州中心城区,另一头将联通东莞,并延伸到深圳,将分布在珠江东岸的这三座城市串联起来。不仅如此,广州地铁22号线将把南沙科学城、东莞滨海湾新区和深圳市光明区科教城串联起来,这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走向一致,有利于推动实现大湾区人才流通和产业协作互补。

在此之前,2月19日,澳门特区政府表示,为完善澳门与内地城市的便捷对接,加快交通基础互联互通,创造便捷舒适的跨境出行环境,实现澳门轻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目标,特区政府将积极推动轻轨横琴线的建设。由于工程属珠澳两地跨境建设项目,将通过区域合作方式建设,土建工程总投资约35亿澳门元,项目争取4年内建成并试营运。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澳门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澳门回归日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