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技术的历史街区空间更新与文化价值活化设计
——以南京南捕厅历史街区为例
2021-04-23黄思诚陈袁杰
易 鑫,翟 飞,黄思诚,陈袁杰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 210096)
引言
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局面。一方面,由于既有的城市空间形态已经出现了巨大变化,历史街区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经历了多年复杂的经济、社会转型,街区内部原住民保持的传统生活空间组织模式,也在相当程度上被旅游、文化消费等新兴需求所稀释。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模式加以发展。这就要从建筑空间和社会空间两方面出发,结合新的技术手段挖掘相应的潜力。本文以南京南捕厅历史街区为例,探讨了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手段,对历史街区的空间更新和文化价值进行活化的探索,并结合当前的发展对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1 当代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挑战及其对策
1.1 历史街区是社会和空间的复合单元
从建筑空间组织角度来看,街区是在一定尺度下形成的社会空间和建筑空间的复合单元。对于具有复杂结构的现代城市来说,不同的街区凭借内部和外部因素相互区分,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品质和居民认同感,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自身的稳定性。传统上,街区内部的服务设施主要面向街区内部与周边的居民,容纳各种日常性和持续发生的活动。
面对经济、社会的复杂变化和多样性要求,历史街区已经成为当前历史城市保护的关键载体。历史街区内部除了保留着为数众多的建筑遗存,还延续着基于传统邻里生活所形成的社会空间,但是随着居民结构不断变化,传统邻里内部的就业与居住关系面临逐步消解的局面。有必要从建筑空间、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挖掘历史街区的各种信息,为引导历史街区适应变化创造条件[1]。
1.2 复合历史空间导向的保护与更新
认识到历史街区作为社会空间和建筑空间共同构建起的复合单元,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原则。这里有必要提到两个重要的参考模式,即“谨慎的城市更新”和“批判性重建”的构想[2]。这两个构想源于德国柏林在历史城市保护与更新中的实践。从二战结束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近40年间,柏林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建和改建,城市历史中心的功能和形态都出现了明显变化。“谨慎的城市更新”和“批判性重建”的构想在1980年代被提出,强调延续城市在历史上的格局,致力于使城市从整体层面和街区层面恢复到二战以前的1930年代空间格局,恢复原有的公共空间,并由此推动城市的经济、社会转型,这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99年柏林市政府基于以上构想制定了柏林的《 内城规划方案》,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图1)。
图1 1930年代城市平面制定的柏林内城规划(局部)
“谨慎的城市更新”构想涉及大量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要求尽可能地维护现有的建筑肌理和公共空间,同时考虑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目标,在与居民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根据需求来更新公共设施、道路、广场和绿地。“批判性重建”的构想最初是从1987年柏林国际建筑展的工作框架中发展而来,对于那些已经被拆毁的建筑物和街巷网络而言,该构想提出在可能情况下对城市平面进行恢复性重建,并保持建筑高度的延续性[3]。
受到以上两个构想的启发,我们确立了复合历史空间导向的保护与更新策略,希望兼顾建筑空间和社会空间两个层面,推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恢复历史街区原有的空间肌理,通过多样化的建筑形式来重新构建公共道路与广场空间。
另一方面,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随着旅游等职能的加强,各种商业活动的引入并没有注重发掘该地区原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的开发模式,历史建筑群等结构更多的是沦为简单的布景。因此,有必要充分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价值,结合产业策划把居住、工作、文化和休闲等方面结合起来。
2 案例概况
2.1 历史沿革
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南京老城南,该地区北距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新街口约2 km,东距夫子庙地区约1 km。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将城市分为宫城、居民市肆及西北部军营3个区。该地区处于当时居民市肆的中心,遍布茶楼、酒肆、作坊、道观与寺庙等,是当时热闹非凡的商业区。南捕厅道判署设立于此处,“南捕厅”也由此得名。虽然在历史上曾辉煌一时,但由于受到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乱破坏,该片区现存的建筑多为清中晚期至解放前建造的住宅,同时也不乏解放后建造的现代建筑。
2.2 核心问题与挑战
本课题规划范围包括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和邻近的评事街历史风貌区的部分地区,街巷传统风貌较好,鱼骨状街巷格局十分清晰完整,传统民居建筑较为集中。在现有《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保护规划》中,对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位是以全国重点文物甘熙宅第为中心,反映南京士绅宅第文化的重要历史街区。相邻的评事街历史风貌区是南京传统商业与手工业的典型街区,周围存在大量的城南门西地区的老小区,生活气息较为浓厚。
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南部的风貌保护区用地近年已完成了文物修缮和建筑更新。建筑主要为文物建筑和新建仿古建筑。内部分布着2个文保单位,包括甘熙宅第(国家级文保单位)和绫庄巷31号(市级文保单位)。其中甘熙宅第的建筑格局保存完好,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市传统民居,2002年至2007年分两次对甘熙宅第进行了保护整治,并作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对外开放。街区内部大多数院落格局完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城南传统民居特色,由此成为融合了民俗文化展示与商业休闲的特色街区。此外,当地还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古井和古树名木,共同营造传统生活中的公共交往空间。
南捕厅地区本身面临着当代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一系列典型问题。街区内部的用地结构呈现出文物古迹、居住、商业等功能混合的局面,建筑风貌杂糅,建造年代长短不一,除了体现明清风貌的文物建筑,也有大量民国时期的建筑,以及建国后的工厂宿舍等。该地区的建筑产权情况也较为复杂,随着近年来的旅游开发,商业空间过度侵入传统空间的情况较普遍[4]。
南捕厅历史街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在立足历史、延续核心价值的前提下,改善历史街区的文化环境,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发掘利用历史文化方面的深厚内涵,创造新的价值要素,使历史街区的价值得到整体提升。
2.3 复合历史空间导向的数字化保护与更新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涉及非常多样且复杂的问题,在有限的人力和时间约束条件下,有必要引入一系列新的数字技术手段,帮助支持复合历史空间导向的保护更新策略,兼顾建筑空间和社会空间的要求[5]。
对于我国历史街区来说,复合历史空间导向的数字化保护与更新可以在两个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一方面,对于历史街区本身的实体空间特征进行更为全面的监测与管理,通过精确的建筑测绘、交互式可视化等新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加强监测、构建数字平台、提升日常管理效率。本文第三部分介绍了保护更新规划在数字化方面的应用,包括: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为框架搭建历史信息平台,借助可视化技术手段展现历史信息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分析历史街区空间的演变轨迹,以其为依托进行建筑空间方面的更新设计。
另一方面,可以将历史街区的活化利用问题同复杂的社会需求充分结合起来,在把握不同对象人群核心需求的同时,提出与历史街区自身价值更为契合的开发利用构想。本文第四部分通过多源异构时空数据分析的大数据工具进行了探索,在总结历史街区的文化活动模式基础上,以城市活动空间和事件的特点为依据,探讨历史街区文化价值活化策略,从传统的空间规划设计拓展到“空间+活动”的规划策略。
3 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历史空间更新
3.1 前期技术准备
课题组首先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街区内部的甘熙宅第及周边建筑群的大场景进行纹理数据采集,构建整个历史街区的三维数据模型。通过全野外测量全站仪获取建筑本体的三维坐标,将近景摄影测量与倾斜摄影数据相结合,应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采集重要文物建筑的细节纹理。最后,通过后期的空中三角测量、实景三维重建,实现对甘熙宅第及内部有恭堂的超高精细化三维测绘。还通过物理单体化技术,将整个街区的模型进行建筑模型的单体拆分,以便对各个地块进行分别赋值比较以及后期的更新改造(图2)。
图2 整个历史街区的三维数据模型
3.2 构建早期历史空间框架
课题组首先考虑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构建合理的历史空间框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课题组重点研究了1929年美军为南京老城制作的航拍图(图3),再结合早期的历史地图和1936年民国时期的地籍图资料,以此为基础构建起该地区早期的历史空间框架,并逐步划分出院落的基本格局(图4)。
图3 1929年南京老城航拍
图4 早期的历史空间形态
南捕厅历史街区见证了南京城市景观的变迁,具有独特的景观审美价值[6]。该地区与中华门城堡、夫子庙历史街区一起,共同构成了南京老城南历史空间结构的3个关键节点[7]。南捕厅历史街区的建筑物在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保存至今的清代民居景观体系中独占鳌头。以甘煕宅第为例,其保留着清代江南多进穿堂式建筑的基本结构与院落格局,在整体组织和建筑逻辑性上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表1列出了以空间复原为目标的相关措施,下文将进行详细说明。
3.3 街巷网络的恢复与更新
3.3.1 历史空间信息比对
通过与早期历史空间框架比对可以发现,南捕厅历史街区的主要街巷较好地延续了历史格局,评事街、绫庄巷、大板巷、绒庄街、南捕厅等街巷传统风貌较好,立面完整性较高,构成了街区十字形的主街系统,塑造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线性空间框架,能体现老城南特殊的审美意境。相比之下,南捕厅的支巷网络自明清以来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街巷格局与原有历史空间相去甚远,传统格局特色不明显,同时区域入口缺乏明显的标识。在传统格局中,主街巷的贴线率较高,院落单元排布紧凑;现状主街巷的贴线率明显偏低,院落单元排布松散,支巷明显增多。
表1 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历史空间更新
需要指出的是,支巷是居民私人生活空间的延伸,过去城南居民在支巷中淘米、洗衣、洗菜、与邻居闲谈、晒被子……因此成为重要的公共交往空间。表1总结了历史空间更新的各项措施建议(图5)。
图5 主街巷贴现率对比
3.3.2 基于视域分析塑造公共空间网络
支巷网络不畅和绿地空间的匮乏造成现状公共空间品质不佳,街区内大量古树古井也没有得到利用。街区内部的围合院落是居民重要的交往空间,但是基本上被大量杂物填充,造成人群之间的交往阻断,阻碍了街巷活力的生成。
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课题组使用视域分析工具对历史街巷内部的一系列重要节点进行了比对。空间视域分析应用包括空间围合度分析①和可见性分析②(图6—7)。
图6 大板巷北入口的空间围合度分析
图7 南捕厅东北侧入口的可见性分析
将现有街区的空间特征与1929年历史空间的形态加以比较可以发现:(1)现有空间节点的可感知视域相比1929年明显减少,传统风貌有待提升;由视域分析的对比可知入口节点,街巷空间与广场空间的视域比1929年大幅降低;现代建筑降低传统街巷的可感知程度,大板巷沿街的现代建筑与厂房建筑破坏了传统建筑风貌的连续性,不利于对街巷空间的感知。(2)从提升街巷视域范围出发,提出了以下措施来加强公共空间网络:提升街巷入口标识性:打造入口节点广场;整饬现代建筑立面:与传统街巷风貌保持协调;增加街巷绿化景观:通过绿化景观遮挡风貌不协调的现代建筑。
3.4 院落建筑群及建筑立面调整
3.4.1 院落建筑群
传统南捕厅街区的建筑类型包括多进式民居、作坊、会馆、洋楼等,其中以多进式民居为主。作坊主要是织染作坊,密集分布于绒庄街和绫庄巷周边,采用前店后坊的基本形式(街角可能有展览戏台、公共服务驿站之类的,但是无法考证,这里不作深入研究)。相比之下,现状场地中存在的主要功能包括展览(南京民俗博物馆等)、商业(熙南里以及周边餐饮)、办公和居住(大部分为质量较差的老房子)等。
现状街区内部的院落单元密度较传统格局明显稀疏,除了南侧熙南里的商业建筑单元过大以外,西侧场地内大量的老旧建筑被拆除改建。可以考虑在现有单元之间引入一系列院落式的功能单元,如居住、公共服务、绿地等,在提高院落单元数量的同时,强化服务功能与空间体验(图8)。
图8 院落单元密度对比
3.4.2 街巷立面
除了甘熙宅第、绫庄巷31号这两处文保单位外,街区内部较多传统建筑存在残损情况,部分传统风貌建筑甚至结构破坏较重。总体上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混合,良莠不齐的传统建筑风貌影响了街巷立面的完整性,影响了街巷风貌的质量。利用上文提到的公共空间节点的视域分析,课题组对沿街建筑提出了以下改造建议:商业功能转换为文化活动功能;增加作坊形式的展览功能;增加花园空间;遮盖立面的绿化设计;加建传统立面;对传统立面加以整修(图9—10)。
图9 复原性设计策略汇总
图10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内对街巷立面的更新改造
4 基于多源异构时空数据分析的历史街区文化价值活化
4.1 数据驱动的文化价值活化设计
不仅在建筑空间方面具有大量重要对象,南捕厅历史街区同时还是清代至民国时期思想传承、文化传承创新、社会发展的见证,是文化教育史的重要实物遗产。以甘熙宅第为例,它是江南地区京昆戏曲表演艺术研究、传承的历史地标之一。清末民国时期很多著名京昆艺术家、名票,如红豆馆主、梅兰芳、俞振飞等在此短期居住,与南京京昆艺术家、票友交流[8]。
基于多源异构时空数据分析手段,课题组希望通过对南京全市及南捕厅地区文化活动的精准画像,深层次解析、挖掘典型城市人的真实时空需求,对人群的文化活动特征进行再探讨、描摹与整合,归纳各个消费群体的层级化特征与需求,最终形成精确、全面、系统的城市文化活动特征的数字画像[9]。这就需要研究该地区的文化活动类型、参与人群的主要特征,并了解文化活动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制定更加精细化的规划更新政策,满足历史街区文化价值活化的精细化要求,实现人群需求与城市空间的匹配,寻求南捕厅历史街区价值活化的路径。
4.1.1 文化活动特征分析——历史价值活化的支撑
文化活动特征分析是微更新的切入点,历史价值活化通过文化活动的植入得到提升。一方面街区微更新需要文化活动触媒符合街区传统文脉特征,另一方面需要与本地居民的生活网络相适应。
4.1.2 街区历史文化价值梳理——历史价值活化的基础
通过对街区历史文化价值的梳理总结出街区的核心文化特质,这是判断文化活动植入是否符合老城南传统的基础;历史价值梳理的目的在于找准街区定位、挖掘特色资源、策划特色传统文化活动。
4.1.3 街区评估系统建立——空间设计的基础
基于三维地理信息平台进行街区评估,实现分析过程的可视化,将现状资源评估、更新计划等内容整合入一个统一的平台。
依托三维地理信息模型,再进一步将街区现状内容、保护规划内容、文化活动策划内容、街区微更新措施整合进数字平台。最后再利用数字平台的虚拟演示功能,将数据库数据信息与三维模型结合,对文化价值活化设计加以展示。
4.2 南京主城文化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项目组根据来自豆瓣网站的南京文化活动数据,分析南京主城文化活动的特征以及南捕厅等历史街区周边文化活动的类型特征,为通过文化活动植入进行历史价值活化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多源异构时空数据分析文化活动POI数据,分析南京各类文化活动参与人群的特征,包括人群感兴趣的文化活动类型、特定类型文化活动的受欢迎程度等内容,并对各类文化活动在南京范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总结,为街区的业态策划提供更科学的支持,得到以下特征(图11):(1)与商圈重合:依据GIS核密度分析的结果,南京文化活动主要分布于城市中心,成多核状分布,与南京的商圈高度重合。(2)多核心分布:广州路、新街口、大行宫、夫子庙及其周围地区是南京文化活动最核心发生地。(3)在城南脱节:老城南作为南京市井生活繁盛之地,除了夫子庙与老门东这类旅游商圈外,南捕厅所处的门西大部分地区文化活动匮乏,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对比。(4)呈轴带分布:文化辐射圈沿地铁1、2号线分布,南捕厅街区处于新街口文化辐射圈与夫子庙文化辐射圈的边缘过渡地带。
图11 南京文化活动的核密度分析
4.3 文化活动类型分析
4.3.1 南京主城文化活动词频分析
项目组运用词频分析工具梳理文化活动POI数据,对文化活动类型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梳理。通过关键词出现频次多少的变化,可以确定热点文化活动的类型及其变化趋势(图12)。
图12 南京主城文化活动的词频分析
(1)现代文化活动主导
在南京文化活动词频的前200位中,“音乐会”“艺术展”“电影”“票务”“聚会”“演唱会”等现代文化活动占比极高,而能够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动如“昆曲”“文化”“非遗”等词条占比较低,且传统文化活动类型特征较为单一,主要为“话剧”与“昆曲”等表演艺术类活动,可见南京传统文化活动较为缺失。
(2)面向大众,雅俗共赏
总体而言,南京文化活动类型较为丰富,其中表演艺术类活动占据较高比重,一方面说明表演艺术类活动受大众欢迎,另一方面也说明表演艺术类等活动能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南京小众的文化活动种类多样,一方面这说明南京的文化活动主要面向普通大众,雅俗共赏,另一方面也说明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受众较少,曲高和寡。
(3)社交性、消费性文化活动活跃
“聚会”“交友”等社交性文化活动占据最高比重,说明休闲交互性质的文化活动最受南京市民欢迎。社交性文化活动的发生往往以家庭、同学、同事等熟人网络为基本参与单位,且往往与消费性商业活动相关。
(4)本地化特征明显
“交友”“聚会”等占据最大比重的活动往往由南京当地居民参与,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旅游”“行走”等文化活动占比并不突出。
在把握作为整体的主城范围文化活动特征的基础上,项目组进一步梳理了另外两个典型区域的文化活动特征,以进一步明确南捕厅历史街区文化价值活化的路径(表2)。
表2 新街口和夫子庙区域文化活动特征
4.4 南捕厅地区文化活动特征及活化目标
4.4.1 文化活动类型特征
(1)文化活动高端化
在南捕厅街区文化活动词频的前20位中,“摄影”“瑜伽”“艺术展”“文青”等与高端文化活动相关的词条占有一定比重。由于高端化的文化活动参与者往往较少,不利于街区活力的提升。
(2)文化活动本地化趋势突出
南捕厅街区位于南京传统市井生活繁盛的老城南门西地区,周围居民区较多,其文化活动中也存在着诸如“减肥”“瘦身”“运动”“肚皮舞”等较接地气的类型,说明了该地区文化活动一定程度上与本地居民结合的趋势。
(3)传统文化发扬不力
南捕厅街区为城南特色的历史街区,“国学”“红楼梦”“昆曲”“游园”等词条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捕厅街区所承载的书香文化与曲艺文化特色,但是与民俗展览馆与非遗展馆的甘熙故居有关的词条寥寥,一方面说明传统文化特色活动发扬不力,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类型的文化活动缺少大众关注,群众参与热情较低。
(4)社交性文化活动有待加强
参加手工活动的人群对“交友”“聚会”“恋爱”等社交性文化活动以及“行走”“爬山”“运动”“旅行”等户外活动兴趣较高。纯手工艺类型活动受众少。从主题上看,受众较多的手工艺活动偏向现代,传统手工艺活动关注度不高。
(5)消费性特征显著
“聚友”“聚会”“交友”等占据较大比重的活动体现了一定消费化的倾向,这与现状南捕厅街区已有的餐饮、酒吧等业态相关,消费型文化活动为街区带来一定人气,但也消隐了街区的传统文化特色(图13)。
图13 南捕厅地区文化活动的词频分析
4.4.2 南捕厅地区文化价值活化的策略
基于以上文化活动特征,项目组提出了以下的南捕厅地区文化价值活化策略,街区内宜引入街角展览空间等开放空间,并考虑公共空间的复合使用(图14—15)。
以昆曲、古琴为主要的活动主题,其中一些著名的戏曲曲目、剧团、琴社、大师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增加依赖中小场地的小众活动,主题包括文学、电影、音乐、戏剧等。人群倾向于对文学、非遗、音乐会、戏剧、艺术展均表示出兴趣。比较倾向于文青、小众、有特色的活动类型。社会习俗类活动多为婚庆、婚纱拍摄以及家庭聚会等活动或多与旅拍、写真等摄影活动相结合。基于以上特点,可以引入传统婚礼体验、摄影工作室等业态,通过街巷风貌的提升吸引旅拍人群。在社交性文化活动中,考虑到纯手工艺等类型活动受众少,较为小众;受欢迎的手工艺活动类型多与其他活动类型结合,尤其是城市行走、摄影、运动等户外类型活动。可以结合城市行走等活动引入云锦、刻经、金银制作技艺传承活动,举办场所可设置在街巷等户外空间。
图14 南京市表演艺术类活动特征
图15 表演艺术参与人群倾向活动特征
4.4.3 基于文化活动时间分布的活动策划
从全年来看,南京主城范围内手工活动举行的高峰期为7— 11月,春季适宜户外文化活动举办,手工类文化活动举办较少。相比之下,南捕厅地区对手工类型活动感兴趣的人群倾向于在3— 6月,9— 12月参加文化活动,呈现为典型的季节性波动特征。一方面夏季与冬季不适合户外活动的举行,另一方面也从侧面说明了南京市的手工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以大学生群体居多,本地居民参与较少(图16)。基于以上特点,南捕厅街区内可适当选择春季与秋季进行手工主题等社交性文化活动策划,手工类文化活动适当结合本地居民的生活网络。
图16 表演艺术类活动的年度时间分布特征
从每日来看,南京主城范围内手工类型活动多集中在12:00—18:00点的下午时段,上午及下午时段活动举办较少,呈现为典型的博物馆展示类型的活动时间特征。相比之下,南捕厅地区手工活动参与人群倾向活动时间集中在9:00—22:00点,在上午时间段与晚间的人群倾向活动时间段现状手工活动举办缺失(图17)。基于以上特点,南捕厅街区内各种社交活动的活动时间可适当选择在上午或晚间进行,特别是在晚间进行可迎合年轻人的工作生活作息。制定街区日活动时间表,分时段安排不同类型的活动,分时段使用公共空间(图18)。
图17 表演艺术类活动每天时间分布特征
图18 文化价值活化设计方案
5 结语与讨论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街区数字化保护更新实践的任务是综合利用各项新的技术成果,基于建筑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复合历史空间更新策略,综合推动历史街区的建筑实体保护与传统文化价值活化。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历史街区保护取得了新的进展,但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建筑空间和文化遗产的数据采集方面,暂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数字化保护更新模式,以避免那些非整合性的、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局部性构想。具有整体构想的历史街区数字化保护更新的构想必须能够涵盖不同的尺度层次和工作领域,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描绘出一个差异化且涉及广泛的完整画面,涵盖建筑空间、社会、经济和生态等不同维度。将历史长河中沉积下来的历史街区通过多样化方式展现给世人,在实现可持续保护与更新的同时,尽可能地使其能够适应当代的人群需求,展示出各时期历史遗留下来的记忆与场景。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南捕厅历史街区为例,综合使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多元异质时空数据分析、历史研究信息比对和实地调查等技术手段,展示了复合历史空间导向的数字化保护更新实践。课题组首先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甘熙宅第及周边建筑群的大场景进行纹理数据采集,构建整个历史街区的三维数据模型。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为历史街区的更新构建合理的历史空间形态框架。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课题组对历史街巷内部一系列公共空间节点进行了保护更新设计。
在此基础上,基于多源异构时空数据分析手段,课题组通过对于南京文化活动的精准画像,更好地寻求南捕厅历史街区价值活化的路径。重点对历史街区的文化活动进行了分析与策划,研究该地区的文化活动类型、参与人群的主要特征,同时还进一步了解了文化活动时空分布特征。依托三维地理信息模型,将街区现状内容、保护规划内容、文化活动策划内容、街区微更新措施整合进数字平台,提出合理的文化活化策略。
注释:
① 空间围合度分析本来是用于检测行人的视觉盲区,有助于从空间围合程度的角度比较两个场地空间感受的差异。以设定的视点为中心,将可见部分的轮廓投影在一定范围的半圆上,可以直观地反映空间的围合程度以及空间朝向。围合度过高需要考虑是否产生压抑感,过低需要考虑该空间是否有空旷感。该投影结果同时也反映了场地四周的构筑物在人眼视线范围中占据体量的多少,有助于判断场地中最吸引眼球的构筑物,如果该构筑物没有什么价值,应该考虑整改或者遮挡。
② 可见性分析通过设定视点位置、朝向、角度、距离,可以判断场地内构筑物是否可以被视点观察到,并以不同的颜色显示以区分。该工具可以用来验证重要视点与重要景点之间是否存在视线联系,并为观景点的优化提供精细的分析结果。可见范围内哪些构筑物影响整体观感,哪些构筑物具有重要价值却无法被看到,依此可以提出针对景观视域优化的空间细部的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