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
2021-04-23
7月17日,全球建筑规模最大的天文馆——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的上海天文馆在临港滴水湖畔正式开馆。94岁高龄的中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在馆里待了整整一天。
自1951年来到徐家汇观象台工作,在长达70年的时间里,叶叔华用天文书写梦想,宇宙中,有一颗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叶叔华曾向上海市领导建言兴建天文馆,她认为深空探测是本世纪各国科技竞争的重要“赛场”,兴建天文馆能够激发青少年对天文学的兴趣,为中国深空探测培养后备人才。
如今愿望终于成真,被中新网记者问及感受,她说:“建筑非常好,还有地方不够,还没有真正比较系统地介绍宇宙的环境。”
7月22日,从国际神经网络联合会议上获悉,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蒋田仔因其在神经网络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获得国际神经网络学会终身贡献奖(Hermann von Helmholtz Award)。
该奖项由国际神经网络学会于1996年设立,用于表彰对神经网络领域感知研究方面作出长期杰出贡献的人士,每年从全球范围内评选出学者一名。研究员蒋田仔的当选显示了中科院自动化所在神经网络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知网中心网站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温忠麟等人发表的学术论文《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累计被引达10001次。不仅如此,在被引频次排序前10中,还有2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也是温忠麟。
他的这篇论文在国内首次以研究方法的角度讨论中介效应的估计和检验,在归纳、比较国际上当时存在的十几种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后,提出了一个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比当时的方法都好用。因此,该文被国内心理、行为、管理、教育等领域的论文大量引用。
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苏炳添跑出9秒83的成绩,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晋级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随之进入大众视线的,还有以苏炳添为第一作者的一篇论文。
除了运动员,他还有个身份是暨南大学副教授。这位“跑得最快的大学教授”曾和团队写论文分析中国男子百米跑能跻身世界前列的原因:科技助力、良性竞争、先进策略、完善保障、开放交流及运动员自身素养的提高,缺一不可。
此前,苏炳添还在采访中透露,完全退役之后,他将会在暨大任教。“比起做教练,我更喜欢当一名老师。”
近日,8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李泽椿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他曾是46年前“758”河南特大暴雨事件的亲历者,针对最近的“720”河南特大暴雨灾害,他提出了一些反思和建议。
他表示,我们现在最应该关心的,第一是提高预报和预警的精准度;第二是针对各种不同的情景制定好应对策略。我们要做的是,不管这样的暴雨下在中国的哪片土地上,都有办法提前预知、正确预警,做好应急对策和管理。
“对‘千年一遇’的提法,我持保留意见。作为一个老气象人,我深知就算是几十年前的气象灾害,我们也没有准确详实的记录。我想我们的精力不要放在这些概念上,还是应该多做一些有用的,实际改进预警准确时效的工作。”李泽椿说。
近日,国际碳水化合物组织正式宣布2022年惠斯勒糖化学奖授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俞飚。
自1984年以来,已有23位杰出糖化学家获得该殊荣,俞飚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学者。俞飚长期专注于糖的化学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其实验室发明的以糖基三氟乙酰亚胺酯为给体的糖苷化方法是目前复杂聚糖和糖缀合物合成的通用方法,已被全球近百家实验室成功应用,被称为催化糖苷化的三个里程碑之一;以糖基邻炔基苯甲酸酯为给体的金催化糖苷化方法实现了其它方法不能实现的特殊糖苷键的构建,被称为俞氏糖苷化反应。其实验室领先完成了大量复杂天然糖缀合物的全合成;更正了文献中的错误结构;最近还完成了对一类细菌脂多糖O——抗原128聚糖的合成,这是迄今化学合成的线性最长聚糖。
据悉,俞飚将于2022年7月11日~15日在巴西举办的第30届国际碳水化合物会议的开幕式上获颁奖牌和奖金,并作获奖报告。
7月16日,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暨产业链协同创新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电子工艺技术专家吴汉明在会上表示,现在已进入后摩尔时代,其最大特征是每年芯片性能的提升呈现出发展趋缓的态势。
值此机遇,吴汉明认为有必要将后摩尔时代的特点进行梳理,其中包括技术方向尚不明确、业务产业化、市场碎片化、研发经费较低等。“在整体发展中,我觉得对于我们国家而言,最大的挑战还是芯片制造工艺,交叉学科特点也在制造范畴里体现得最为明显。”
国内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下线
8月2日,国内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在中国中铁科工集团江苏南通制造基地下线,填补了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装备领域的一项空白,将用于广州地铁11号线赤沙车辆段的建设。
该台机器人由中铁科工集团与中铁建工集团联合研制,长80米,自重460吨,有效跨度达69米,可架设最重120吨的梁体。为了让机器人变得聪明灵活,设备上安装了72个传感器、50個摄像头,构成了“网络中枢”;由32个轮胎组成的8条独立活动的腿,可以横向、纵向行走,独立伸缩,爬坡过坎,跨层施工,与塔吊、现浇等施工互不干扰,如同一个灵活自如的蜘蛛,实现功能人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中铁科工集团项目科研人员介绍,该台自主研制的装配机器人采用北斗差分定位纠偏系统和变频调速技术,解决了精准施工、平稳作业等难题,测量精度可达10毫米,已申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国内首台紫外光催化复合冷链病毒消杀机在闽面世
8月6日,福建省冷链物流新冠病毒消杀应急科研项目“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通过国家级专家论证,顺利进行技术验收。记者了解到,这是我国首台光催化消杀冷链病毒装备,也是国内在紫外和光催化技术应用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将为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消杀提供一种便捷、快速、无害的技术手段。
经过多轮P3实验室新冠病毒消杀效果实验证明,相比常见的冷链病毒消杀技术,紫外线联合光催化复合对光滑不渗透材质表面新冠病毒具有较好杀灭效果,且病毒滴度下降更显著,完全达到并符合《国家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速度更快,适用于大宗产品的快速消杀;环境友好,属于物理消杀产品,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不产生影响;性价比高,对单位体积的冷链产品消杀费用低于次氯酸消毒,设备一次投入可重复使用。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志刚等组成的评审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的新冠病毒消杀研究证据链完整充分,成果成效明显,科研及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较大,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防严控具有重大实际意义。
我国科学家提出新型固态原子钟方案
记者8月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石发展等人在固态体系中开展了首个类原子缺陷全同性检验工作,频率检验精度达赫兹级,并基于这一结果提出了新型固态原子钟方案。该成果日前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在室温大气条件下,研究组对氮—空位色心的全同性进行了赫兹级水平的检验,通过采用拉姆齐干涉法对该系统的哈密顿量进行了测量,在赫兹级水平上对不同色心进行了比较。其中,对氮核自旋的电四极矩耦合的测量最为精确,测量值的精度比以往实验提高了四个数量级。实验惊奇地发现,即使在室温大气条件下,不同的色心仍能在赫兹水平上表现为全同,而不均匀的晶格应力可使色心产生数十赫茲的差异。基于以上全同性检验的结果,研究组提出了一种具有高鲁棒性(指系统具有稳健性)和集成性特点的固态原子钟的新方案。相较于现有商用原子钟,该固态原子钟具有高鲁棒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更适合在低温、高压、移动平台等具有挑战性的复杂环境下工作。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7月19日,双季早粳水稻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测产现场会在江西省上高县举行。200亩的示范田里,金色稻浪翻滚,在机插秧、人工插秧、直播和抛秧4种栽培模式下,“中科发早粳1号”均表现优异,不仅产量创出新高,而且在苗期抗冷、抗旱,成熟期抗穗发芽等农艺性状中表现突出。
“这一新品种实现了我国双季早粳稻‘零的突破’,填补了双季早粳品种在我国水稻生产中的空白。这意味着,今后我们可以提前一个季度吃上好吃的新粳米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满怀喜悦。
武汉成功研发杀菌模组产品
8月3日,记者从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联合孵化企业华引芯研发的HGC-UVC杀菌模组,已通过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其对新冠病毒灭活率高达99.99%,成为国内首批通过新冠病毒消杀认证的UVC杀菌模组产品。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检测研究所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经多次载体法病毒灭活实验,HGC-UVC杀菌模组的一个模组(3个灯珠)作用10分钟,对新冠病毒灭活数值均>4.00(对SARS-CoV-2病毒的灭活效率>99.99%),这意味着该模组可有效杀灭空气中的新冠病毒。据介绍,HGC-UVC杀菌模组核心器件UVC LED灯珠由华引芯自主研发,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参与模组设计。除可高效灭活新冠病毒外,其发出的深紫外线还可有效杀灭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在内的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