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诵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2021-04-22宋文珍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诵读教学经典诵读幼儿园

【摘要】幼儿正处于德行规范的黄金时期,在幼儿园教育中,引导幼儿每日诵读经典,用蕴含优秀人文教育元素的传统文化对其进行情感熏陶,有助于塑造幼儿性格,滋养其性情。本文深入研究了幼儿园教育中实施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幼儿园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创设经典诵读环境、选择合适诵读教材、运用多元诵读教学方法和开发并利用家庭资源等方面阐述了幼儿园经典诵读要点,以期改善幼儿园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经典诵读  幼儿园  诵读教学  家庭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2-0117-03

前言

经典诵读是备受推崇的一种德育方式,尤其是对正处于启蒙阶段的幼儿来说,有效的经典诵读能够对幼儿进行文化熏陶,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带领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优秀和繁荣。所以,幼儿园必须将经典诵读作为教学任务提上日程,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1.幼儿园教育中展开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成长中最为关键,也是最基础的一个阶段。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由此可见,幼儿阶段的教育非常重要。这个阶段的孩子有较强的可塑性,各个方面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尤其是三观方面,基本上空白。换言之,在这个阶段对幼儿进行怎样的教育,就会将幼儿塑造成什么样的人。带领幼儿进行经典诵读,可以让幼儿感知我国古人卓越的才华以及几千年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反过来,我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会因此得到传承与发扬。而且,通过有效的经典诵读活动,幼儿的合作交流能力、书写能力、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均得到锻炼。尤其是表达能力,有显著提升。归根究底,被选为经典的诵读材料大多语言优美,利用这些材料指导幼儿进行诵读,能够让幼儿感知到我国文字与语言的魅力,并且促进幼儿的吸收与消化,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经典诵读相较于普通的诵读材料更加经典,也更加深奥。在讲解材料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讲解,譬如在教学中融入影视素材、图片、音乐等,这样可以增强教育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幼儿诵读兴趣,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此外,通过经典诵读,幼儿的胆量也会因此得到锻炼。在幼儿园教育中,经常带领幼儿进行诵读,可以引导幼儿感知真、善、美、丑,能够丰富幼儿的文化底蕴,塑造幼儿的文化根基,培养其民族精神,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教师要认识到经典诵读的价值并进行挖掘,将其价值充分凸显出来,促进幼儿生理和身体全面发展。

2.幼儿园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当下幼儿园经典诵读教学情况来看,整体状况并不乐观,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不注重诵读环境的营造。环境对人的心性、情绪有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幼儿,环境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幼儿教师注意到这一点,在环境营造方面下功夫。所以,幼儿对诵读的兴趣普遍不高,而且很多幼儿在诵读的时候经常出现注意力涣散、走神等问题。第二,不注重素材的选择。就当下幼儿园经典诵读教学情况来看,教师选择的基本上是一些大众化的诵读素材,如《唐诗三百首》《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而且长期不更换,导致幼儿逐渐丧失诵读兴趣。第三,诵读方法单一。在当下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诵读的方式比较单一,通常是自己领读,而幼儿跟在后面模仿。这样的诵读方式没有突出幼儿主体性,也抑制了经典诵读育人价值的发挥。第四,忽视了家庭教育。当下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基本上是教师独立完成,并未强调家长的参与。在这样“单打独斗”的教学环境中,幼儿很难养成良好的诵读兴趣和习惯,诵读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优化。

3.幼儿园教育中展开经典诵读的有效策略

3.1创设良好的诵读环境,培养幼儿的诵读兴趣

在早期教育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幼儿是在环境中去学习,加上经典诵读隶属于德育教育,而德育教育对环境氛围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引导幼儿进行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环境的创设工作,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良好诵读环境的创设,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物质环境的创设。第二,精神环境的创设。其中,物质环境的创设比较简单,幼儿教师可以用一些古诗词、水墨图画等对教室进行装扮,通过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方式将经典诵读内容给幼儿呈现出来,以此吸引幼儿的注意[1]。除了在教室内布置,教师还可以利用走廊、楼道等场所,让经典充斥在幼儿的四周,使幼儿沉浸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而精神环境的创设同样重要。精神环境的创设主要采取渗透方式,需要一点点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在幼儿每天早上和下午来园、离园之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集体经典诵读,营造良好的经典诵读氛围,使幼儿的精神、情感每日均能得到熏陶[2]。

3.2选择合适的诵读素材,保障诵读教学效果

诵读素材是诵读教学的载体,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幼儿的诵读兴趣和诵读教学效果。前文中也说到,在当下幼儿园诵读教学活动中,素材单一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对幼儿的阅读兴趣有直接的影响。为了提升诵读教学有效性,教师应当诵读素材进行优化处理,给幼儿选择合适的诵读素材,为经典诵读活動的有序和高效开展提供支撑。首先,从素材内容方面进行丰富和优化。就当下幼儿园诵读教学情况来看,多数都是《唐诗三百首》《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大众化读物。这类大众化读物对幼儿的吸引力不强,尤其是一些在家庭教育中已经跟随着家长反复诵读过的幼儿。因此,在诵读素材的选择上,教师尽可能选择适合幼儿但是大多数幼儿未接触过的读物。众所周知,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有趣的、从未接触过的、新鲜的事物。所以,不断丰富、创新诵读素材,是唤醒幼儿诵读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唐诗三百首》《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大众化经典诵读素材,教师还可以引进《摇啊摇》《小老鼠上灯台》《打醋买布》《孙悟空打妖怪》等经典诵读篇目。其次,从素材形式方面进行丰富和优化。除了给幼儿提供注音版的素材,教师还可以投其所好,根据幼儿的兴趣、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等给学生提供绘本读物,通过这种图文并茂形式的文本吸引幼儿的兴趣,点燃幼儿诵读热情。

3.3运用多元化诵读方式,引导幼儿感受其内涵

一味地对照课本去念、去读,这样的经典诵读不适合年龄尚小的幼儿。幼儿年龄小,思想稚嫩,阅读理解能力有限,一味地对照书本去读,只能让幼儿记在脑海里,但是并不能让幼儿做到内化于心。在经典诵读中,教师应当立足实际,采取多元化的经典诵读方式。一方面,通过多元化的诵读方式激发幼儿诵读动机。另一方面,多元化的诵读方式可以深化幼儿对经典内容的理解,使幼儿充分感受其内涵[3]。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法。这是深受幼儿喜爱,也是现下幼儿教育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对幼儿进行直观教育,既可以满足幼儿好奇心,又能在降低幼儿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幼儿对经典的消化和吸收。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播放带有动画的《弟子規》诵读视频,然后让幼儿一边看视频一边跟读,这样可以集中幼儿注意力,加上直观的动画的辅助,幼儿能够有效理解所诵读的内容。又如,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组织幼儿展开诵读活动,以此激发幼儿诵读动机,深化幼儿的情感体验。比如让幼儿在诵读经典的时候扮演相应的角色。再则,教师还可以采取故事教学法,如指导幼儿诵读经典《三字经》时,可以给幼儿讲解“周处改过”的故事。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诵读方式引导幼儿充分感受其内涵。

3.4开发并利用家庭资源,发挥家长的指导作用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对于幼儿教育都是不能单独胜任的。在经典诵读中,幼儿园既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要积极开发并利用家庭资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影响力远超过教师的影响力,尤其是对年纪尚小的幼儿来说,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对于父母,孩子基本上是无条件信任,而且和父母一起完成某件任务,对孩子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幼儿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有效开发并利用家庭资源,在这个基础上给幼儿创设良好的家校环境,让幼儿始终生活在健康的成长环境之中。比如,教师通过微信建立家长群,将每天的诵读任务以及诵读示范视频发送到群内,让家长在课外时间和孩子一起诵读,要求家长在指导孩子诵读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耐心、信心,及时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引导孩子顺利、高效完成诵读活动,并且录下视频发送到群内进行反馈。为了激发家长的参与动机,幼儿教师可以建立奖惩制度,即每个家长将视频发送到群内之后,幼儿教师组织家长进行优秀视频评选活动,评选出完成作业最好的几组家庭。并且给予适当的精神奖励,或者给予幼儿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的评比活动能够增强诵读活动的竞争力,有利于提升各个家庭的参与积极性,使家庭教育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其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结论

在当前这个社会,相较于专业特长,人们的道德、品质更受关注。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步发展阶段,有较强的可塑性,引导幼儿进行经典诵读,可以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幼儿教师要及时革新教育理念,重视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通过创设良好的诵读环境、运用多元化的诵读方式以及家校合作等途径,有效落实经典诵读教育目标,为幼儿更好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伦凤兰.儿童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教育的理论争鸣与心理学实践建议[J].宜春学院学报,2018(04):117-120.

[2]王声平,曹柳坤.幼儿园国学经典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以湖南省A幼儿园为考察对象[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07):61-66.

[3]张健,张静.朝阳市幼儿园国学经典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96-98.

作者简介:

宋文珍(1987-),女,汉族,甘肃武威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诵读教学经典诵读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