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心理健康在小学语文课中的渗透分析
2021-04-22刘国财
刘国财
【摘要】2020年是被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严重影响的一年,很多人都不能准时复工复学,经过了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胜利,学生也陆续完成了复学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认识到疫情可能给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复学后的学习心态,为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是复学后教师面临的一大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针对新课程下心理健康在小学语文课中的渗透进行分析。
【关键词】心理健康 小学语文课 渗透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2-0170-03
引言
在当前疫情学生陆续复学的背景下,教师在保证学生跟上自己教学节奏的同时,更加需要注意的应该是调节学生的心理情绪,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管理和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有效性,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而且语文学科中有很多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内容,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课进行有效的融合,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避免疫情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所谓心理健康,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人的心理状态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平衡,使之能够持续处于稳定的理想状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成长阶段,少年的心态促使他们的思维结构尚未成型,心智也不够诚实,思想意识仍旧比较单纯,小学还缺乏自理能力,经常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消极的负面情绪。此外,由于目前大部分的孩子仍旧是独生子女,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父母们对孩子的溺爱程度越来越严重,导致孩子们养成了诸多不好的习惯。因此,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引导,及时调整孩子们的心态,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积极开展良好的德育活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生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对心理健康发挥的积极作用
因为语文学科内容的特殊性,因此在小学语文课中渗透心理健康能够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小学语文课能够给心理健康的渗透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小学语文课中有很多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很多人生哲理,也能够看出很多作者的情感态度,这些道理和情感往往是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借助这些教学内容来渗透心理健康,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心态,帮助学生端正思想观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
另一方面,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中都能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通过这些课文内容,教师可以深入挖掘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之后结合这些课文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渗透其中,同时这些教材课文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典型案例,将这些作为案例来展开分析,也是教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
此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能够促进小学生实践水平的提升。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来说,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必将广泛,生活中到处都蕴含着教学素材,教师应该着眼发现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并合理地利用。此外,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杜绝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丰富小学生的体验感,让他们获取更多的感知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阅读优秀的文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认清自我,从而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
小学语文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能够净化小学生的心灵,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大量关于心理教育的文章。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展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材中的人文知识,运用课文知識讲解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小学生的心理,丰富小学生的个人情感,促进小学德育水平的提升。
三、新课程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时要注重有的放矢,能够切实地帮助小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能力,注重针对性原则能够实现高成效的渗透工作,使小学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出来。
(二)随机性原则
对于随机性原则来说,指的是教师应该无时无刻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抓住一切渗透机会,也可以合理地创设心理健康教学情境,避免强行植入,从而改变了语文教学的中心。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要善于发现融入心理健康的阶段,及时搜集良好的教学素材,实现良好的应用效果,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的过于强硬,不但会影响语文的教学质量,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三)双效性原则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注重双效性原则的发挥,不仅要高效地完成语文教学目标,同时也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所以,双效性原则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渗透的基本原则。
四、新课程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渗透方法
为了更好地发挥小学德育工作效果,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宜开展集中教学,应该注重潜移默化的渗透,能够突显出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以下针对小学语文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方法进行分析,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供参考。在实际的渗透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融合教师多年的教学技术,将心理教育良好的发挥出来。开展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时,教师必须基于语言水平为基础,科学地制定渗透方法。
(一)整合教学目标
通常情况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能够直接影响小学生的个人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多的是重视课本知识教学,却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的综合素养受到了限制。为此,教师应该整合教育目标,注重小学生认知能力以及情感能力的锻炼,积极开展心理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
(二)创设小学语文教学情境
为了更好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合理地应用创新教学手段,通过情境教学的创设,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活动的组建是建立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促进师生之间互动的手段。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立,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引导小学生健康的心理活动,摆脱学生孤僻的心理问题,更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将生活情境融入到课文的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参与感,从而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
(三)行为实践的开展
对于一个事物能够表现出知识、情感、内涵以及行為等多个层面,学生行为实践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强化小学生对事物本身的认知,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事物。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讲解《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户外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的行为实践,组织学生到市区的烈士陵园扫墓,并认真诵读烈士陵园中的烈士诗文,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故事。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当学生的导游,为学生讲解烈士的更多故事,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从而更好地学习这篇课文,通过行为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思考,促进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升华。
五、新课程下心理健康在小学语文课中的渗透策略
(一)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成功案例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前疫情复学的背景下,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材内容应用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行为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奠定案例,将这些案例结合疫情实际情况来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典型案例从课文内容中学习一些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和坚强的意志,打破学生因疫情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学生要具备顽强的心理意志力才能够端正对待疫情的态度,自行调整疫情带来的不良情绪。因此教师要通过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典型案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教材中“大禹治水”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感受大禹身上顽强的意志力和决不放弃的品质,从而让学生联想到此次疫情防控战役中所有一线抗疫人员付出的努力,引导学生从奠定案例和抗疫人物身上找到勇气和决心,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加强心理建设,强化学生的信念来面对疫情带来的不良情绪,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课堂中。
(二)构建轻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在当前疫情复学的背景下,对于心理健康在小学语文课中的渗透方式,教师应该要从根本上出发,从帮助学生放松开始。小学生年龄较小,自律性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氛围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在小学语文课的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这样学生可以逐渐忘记疫情带来的不良情绪,从而全身心地融入到小学语文课中来,轻松的氛围下学生更容易释放内心的压力,减轻疫情给学生带来的恐慌和焦虑情绪。教师要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小英雄雨来》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来开展语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课文的学习中,同时通过这种游戏的形式也可以让学生快速找回课堂上课的感觉,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疫情后复学的学习节奏。
(三)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的力量
在当前疫情复学的背景下,对于心理健康在小学语文课中的渗透方式,教师作为学生的重要引导者,一定要正确发挥自身的引导价值,为学生树立榜样的力量。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将自身的行为作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渠道。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大多数都在模仿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因此教师的言行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因此在小学语文课中,教师要多采取鼓励和赏识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心,对自己进行肯定,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且引导其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且进行学习。例如:在《草船借箭》的教学中,当教师发现学生对于故事中人物有一些不同看法时,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帮助学生在一个积极的环境下调整自己的心理,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无形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疫情防控基本已经取得了胜利,各地学校也在陆续的复学中,针对复学后的教学,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教学节奏,跟上教学进度,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消除疫情带给学生的不良影响。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心理健康渗透于小学语文课中,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中权.新课程下心理健康在小学语文课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
[2]许文珍.渗透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剂良方——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导学,2017(01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