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渗透

2021-04-22裴国鹏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兴趣教学法有效运用

裴国鹏

【摘要】现如今,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已不可或缺,学习计算机技术对初中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但计算机的课堂教学一方面包含的计算机知识体系庞大,覆盖面广,增加了授课难度。另一方面每个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与学习基础也并不一致,作为教师,要在一堂课中兼顾到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良好吸收并非易事。而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背景下,课堂中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体,教师更多的是引导与帮助,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计算机技术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将兴趣教学法开展于初中计算机教学的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  初中计算机  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2-0054-03

如今国家非常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初中生作为国家的未来,自然离不开学习计算机技术。学习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今后的发展中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合理使用兴趣教学法,让学生对计算机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积极性。

一、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优点

皮亚杰曾提出过,兴趣是来源于需要,无论是对问题的解决或是现实生活中的需求等方面都是学习起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习由被动化为主动,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知识。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牢固地记住所学习的知识,还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

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知识强行硬塞给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于是学生自然不会对计算机基础产生兴趣。这样的教学毫无疑问是没有效率的,只是将课程当作任务完成。采取兴趣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自主控制计算机,还能够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机技术时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下面主要讨论兴趣教学法在计算机技术中应用的几个优点:

(一)有利于学生熟悉计算机,产生学习的动力

兴趣能够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望,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以对知识的好奇心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室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演示高难度的电脑操作技术,通过炫酷的操作让学生对计算机技术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行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暗示让学生一步一步发现其中的奥妙。最后,教师再次演示一遍操作,并将操作的秘诀告诉大家。这样类似于魔术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浓厚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自行进行探索,不仅让学生产生了兴趣,还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锻炼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教师在上课时,应当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的氛围变得轻松愉悦。有些教师在上课时故意让课堂变得沉闷古板,学生讨厌该类老师,自然在上课的时候就会故意捣乱,课堂也不会认真听讲,造成课堂效率极其低下。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适当开开玩笑,活跃学生上课的氛围,之后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同学上来尝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配合教师的学习。在回答问题结束之后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探讨,切记不能让课堂变得古板生硬,要讓学生都能够自主参与课堂。兴趣教学法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都踊跃地参与课堂,使课堂的效率提高,让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进行学习。

(三)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

根据心理学调查表明,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所花的精力和时间最多,科目的基础也是最好。采取兴趣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在计算机技术上,对于计算机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当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进行学习之后,教师可以一点一点传授给学生高难度的知识,一步一步加深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潜能。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机,还能够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渴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计算机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渐渐地渗透进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对新时代下的学生的计算机掌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教师队伍的老化、教学方法的一成不变、庞大的计算机知识体系、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都让学生迷失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兴趣教学法从另一个角度打开了教学世界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脱离了从前的古板教学。转而以学生为主体,考虑他们的需求,促进了学生实操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并且,计算机也成为了新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工作的进行都离不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学生也必须通过计算机去了解到更多的科学知识,而兴趣教学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的热爱与兴趣,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学工作更好地进行,是教育领域的一大突破。

(一)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化和信息化能力,通过科学的信息化手段,加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效率。也就是说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工具,最终是为了帮助学生在未来解决现实中真正遇到的问题。同时,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已深入人们的生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计算机。学生学习计算机并不仅仅在学校学习,在家中也可以进行操作。因此,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安排时要结合现实。教师要引导学生有良好的基础去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其实,将计算机联系生活比兴趣教学法更为重要,将计算机与生活紧密联系,贴近现实,学生在学习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有了被代入的效果,不遥远的距离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好感,学习的态度也会有可观的改变。学生有了学习计算机的基础,就能够在生活中去积极地运用计算机的小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下达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家中进行计算机操作,教师甚至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学生进行监督,让学生在线上进行操作,教师远程进行指导,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效率,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二)加强计算机的实际操作

据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有些已经采取兴趣教学法的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只有教师一个人在台上进行演示,机械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记忆计算机操作细节,而不让学生上机操作。这样并没有发挥兴趣教学法的实质,依旧将课堂变得古板生硬。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演示,在教室演示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课堂参与感。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只有通过实践学习,学生才能够牢固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才能够对学习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计算机学科本身就是实践性学科,光是理论没有实践是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能力的。合理地让学生参与到操作计算机演示中,才能让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提升。

(三)注意教育教学方法的技巧应用

首先,不脱离教材。百变不离其宗,鉴于计算机课程庞大的知识体系和深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兴趣教学法也要以教材内容为基本出发点,课程的设置要综合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等相关知识点,不能单纯为了实现兴趣教学法而抛弃了教材内容的本身。

其次,积极创新,加强小组教学的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依靠学生团体力量来开展课堂讨论,并在计算机学习中发挥互帮互助作用,以此重视课堂讨论与交流的重要性,借此营造一个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进一步讲,小组学习的方式巧妙地将课堂的角色进行了变化,授课的老师成了引导者,学生在小团体内畅所欲言,深度思考,积极碰撞,成了深度的参与者和主导者。这种角色的变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热情。这里要格外注意,分组时教师要做好人数的统计与分配。小组内人数过少,成员之间无法有效交换碰撞,会导致结论不充分;过多则会引起有限的时间内成员的参与度较低,影响课堂质量。以六七个学生,十到十五分钟为宜。分配上,尽量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掌握程度,保证小组间的水平相等或相近。

(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教学

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已深入人们的生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计算机。学生也在家中或者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接触到计算机,每个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并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提前摸排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在备课时做好课程内容的立体性和多面性。引导有良好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比如,教师布置限时任务,学生进行小型竞赛;借鉴稍高年级的计算机知识,作为辅修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课堂时间更多地留给班级基础薄弱的学生,或者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帮助基础较低的学生。

(五)加强计算机信息内容的控制

在当今这個快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从教育到医疗再到科技发展,我们无时无刻不与计算机打交道,它已然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生活习惯。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计算机虽然能给我们带来便利,同时各种网络鱼龙混杂,其中也会包含很多不良信息与各种诱惑。

对于初中生来说,这无疑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他们还无法判断很多信息的利弊,也难以权衡其中的利害关系,还尚未认识到现实世界的各种危险。并且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会因为自己还留存的一份好奇心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他们难以抵抗新鲜事物的涌入。所以他们就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一般,还经受不住各种甜蜜的诱惑以及风吹日晒带来的伤害。尤其是很多学生喜欢玩电脑游戏,一旦沉迷于游戏,便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影响。还有诸如网恋、信息诈骗等等,很多案例都已经表明学生都是带着一份好奇心投入其中,很多都以身心受到伤害而告终。

故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兴趣的同时更应加强管制与监督,实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双管齐下,不仅注重学生计算机兴趣的培养,并且主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让计算机发挥其正面作用,让学生真正地培养计算机兴趣,而不是让计算机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绊脚石。

结语

虽然兴趣教学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其仍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在实施过程中,计算机本身存在着许多不良信息,这是在实施过程中难以控制的。同时,学生在进行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中也难以抵御各种诱惑,可能一不小心他们就会误入歧途。故此时就需要多方参与其中,加以监督与管制。家长和教师都是重要的主体,他们都应该参与学生使用计算机的监督与管制,正确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总之,兴趣教学法仍然需要完善,才能更加成熟,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

参考文献:

[1]徐梅玉.浅谈新课改下计算机教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J].湖北师范学院.2012(11):119-124.

[2]周言菁.新课改背景下计算机兴趣教学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J].湖北师范学院.2012(11):119-124.

[3]李文搏.新课背景下初中计算机教学研究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2011(14):132-136.

猜你喜欢

初中计算机兴趣教学法有效运用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整合及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