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2021-04-22罗汝金
罗汝金
近年来,未成年人遭受意外伤害的事件有所增加,青少年自杀现象时有发生,青少年生命意识的淡薄、生命力的脆弱已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基于这种现状,我校申报立项了一个市级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通过学习研究,形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生命教育”课堂教学四部曲:“演——议——行——推”。
一、演——引发生命思考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由于它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教学伊始,我们会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录像、挂图、实物、模型、游戏活动等手段,通过演示、演说、表演等方式,展示丰富、直观、生动的材料,并针对材料提出有目的性、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或问题组,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产生问题、引起对生命的思考。
如我们课题组杨老师在上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生活处处有規则》时,一开始就组织学生玩拍球游戏,第一次拍球:用四个大小、质地不同的球比赛,故意不讲明游戏规则,学生自由拍球,老师宣布其中一组获胜,学生都认为:没有规则的游戏是没有胜负的。组织第二次拍球,展示“拍球比赛”规则,指名读规则,学生进行拍球比赛,完毕,老师宣布结果接着采访参加拍球的同学,这次玩得是否开心,为什么?最后得出结论:有规则的游戏,让我们玩得公平、有序、开心。
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学生在有规则和无规则的两次拍球比赛中,初步感受到规则的意义和作用,为引发生命思考的教育做好了铺垫。
二、议——探究保护方法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同学之间说一说、议一议,小组合作交流等都是常见的教学策略。通过交流和沟通,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小组合作交流,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能动作用,能够让教师依据学生小组的成果有效针对学生个人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由学生促进学生,互相监督学习,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学生通过议一议的合作交流,探究自我保护的方法。
在《生活处处有规则》的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杨老师利用课文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通过说一说、议一议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寻找在学校、社会、家庭中的各种规则,树立规则意识;通过呈现上下楼梯,马路上行车、上下公交车三个场景,设想如果没有了规则,生活将一片混乱。学生通过“议”加深了解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达到探究保护生命安全方法的目的。
三、行——掌握保护技巧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生命教育,构建生命课堂,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载体,将生命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体验到自己生命的可贵,学会尊重与关怀他人,掌握保护自己生命安全的技巧。
如在《生活处处有规则》的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杨老师利用“阅读角”事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事故的原因,让学生在事例中提炼得出上下楼梯的规则。接着利用违反规则引发严重后果的视频冲击学生视角与心灵,从而让学生懂得规则的重要性,深化对规则的理解,明白规则对每一个人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护。通过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保护生命安全的技巧,而且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
四、推——传递生命教育
教学中,我们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原则,运用有关生命教育的时事热点,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新闻,拓宽视野,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
我们课题组许老师在上《我很诚实——诚实与说谎》时,在“推”这个环节是这样上的:(老师展示课件)在防控疫情中,郑州郭某鹏和呼和浩特姐妹故意隐瞒国外行程和出境史,不上报也不隔离,多次出入公共场所。最终被强制隔离,立案侦查。被确诊的廖某君、廖某海等四人人从意大利回北京。为了登机,他们吃退烧药,并且也都没如实填写出/入境健康申明卡,给同机人员造成传染风险,顺义公安分局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对他们开展了立案侦查。看完课件,学生很快就能悟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不诚实行为付出代价。
范老师在上一年级上册的《我们爱整洁》,来到“推”的环节是这样设计的:结合疫情教学生“洗手六步法”,学唱《洗手歌》。
从课本知识拓展到有关生命教育的时事热点,推动学生加深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感悟,从而达到传递生命教育的主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生命教育,奏响“演——议——行——推”四部曲,让课堂走出空洞的说教,成为学生生命的绿洲,实现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高扬生命的价值、吟唱生命的礼赞,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生活在充满爱的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