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应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工作
2021-04-22张孟敏
张孟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在较为偏远和贫穷的农村来讲,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我结合自身的班主任教育工作经验,以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为中心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观点。
一、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呈现的主要问题
(1)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普遍较差。我班学生 34 人,其中留守学生17 人,对全班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留守学生的行为问题最多,在学校不遵守校纪班规,行为习惯差,爱撒谎,欺负弱小同学,不注意个人卫生,同时也有不少科任老师反映,留守学生交友没有选择,喜欢成群结伙,花钱没有规律,贪图享受,以各种借口向家里索要或偷盗骗取钱财,把这些钱用于抽烟、打电子游戏、赌博等,行为具有破坏性、煽动性,容易带坏其他同学。
(2)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心理素质较为脆弱。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年龄大多在 12-15 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情绪消极,表现出孤僻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或焦虑、任性、极端、暴躁等情绪特征,有的存在叛逆怨恨情绪。农村初中留守学生中,有相当部分学生思想消极,不求上进,语言低级乏味。而初中学科的增多、难度的增大,使得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学校,把老师的批评教育不当回事,甚至产生对立情绪,部分学生心理承受力差,受老师指责或与同学争吵几句就要逃学、弃学或产生过激行为。
二、农村初中留守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1)农村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家庭教育较为匮乏。从我班的调查结果来看,留守学生成长期间缺乏最多的是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而我班目前的现状是父母双亲或单亲外出打工,或父母离异,常年把家庭教育的责任转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朋好友。祖辈的过分溺爱,亲朋好友的迁就,成为留守学生不良行为的滋生温床,再由于缺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沟通和交流,无疑给子女设置了一道无形的心理鸿沟,致使家庭教育出现真空地带,进而使子女还不成熟的心理发生畸变,导致这些学生或性格孤僻,不善交往,缺乏自信,或行为放纵,不慎交友,很难管束。法国教育家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2)学校教育有待完善。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使得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在心理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 他们更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老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受教育理念、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硬件设施等多方面的制约,学校还无足够能力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专门的心理老师,也无充足能力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农村初中班主任对留守学生的教育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管理的老师,是学生班级集体的教育者、指导者和组织者,同时也是班级集体中的一员,作为班主任,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学生,尤其是农村留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环境中學习。在本人从教的近年来,时刻的关注于如何认识班主任和班主任的工作,如何把握好班主任的工作基本内容,如何能够有效的开展工作,特别是在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协调班级关系、改善学生评价以及实际个别指导方面更是尤为关注。在不断的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农村的特殊环境以及留守学生的特殊背景,在教育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对班主任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创设一个“亲情”班集体。孩子远离父母,时常会有孤独感,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会有伤心时的热泪。因此我们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经常召开关爱“留守学生”主题班会。通过召开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活动,激发每个学生的关爱意识,同时也激励“留守学生” 自己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在我班举行主题班会活动后,有不少学生思想上进了,学习主动了,性格开朗了。其次是建立留守学生的生日档案,在学生生日当天由全班学生为“寿星”共唱一首生日祝福歌,以示祝贺。当学生取得成绩之后,我会利用学校的“微家园”系统向学生父母和代理监护人送去一封报喜信…… 虽然这些永远无法代替父母的关爱,但至少可以使学生的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感情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
(2)加强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农村留守学生由于远离父母,幼小的心灵可能会有所创伤,这时,作为班主任就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教育,积极的配合心理老师适时的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及时的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弥补他们在情感上的缺失,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加强学生的教育。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隐私,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对于存在的问题,班主任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去做工作,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需要真正的用温暖去抚慰农村留守儿童的失落心灵,要更加关爱他们,留心他们的思想变化,增加感情投人,用情感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从家庭的分离阴影中走出来,以更加积极乐观开朗的心态去迎接学习上的挑战
(3)教育工作要注重共性和个性的恰当结合。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多是以隔代、自理或是寄居的方式生活,这使得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着一种共性,即学习缺乏有力的管理和监督,生活缺乏周到的照顾,情感缺乏正确的疏导,基于这三个共性,班主任在开展教育工作的时候要紧密围绕这三方面展开。例如班主任可以开展互动学习,进行常规检查。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存在的监督不力的问题,班主任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互助学习,并由班主任进行监督,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的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总之,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当前农村初中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解决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又是其核心部分,这就需要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一齐携手共同高度重视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深入探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这样留守学生也一定会与其他同龄人一样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