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社会别丢下银发族
2021-04-22陈敏曾珠
陈敏 曾珠
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养老”仍然是备受关注的民生焦点话题之一,“数字鸿沟” “智慧养老”等关键词频频出现在代表们的建议中。
2021年,站在“十四五”规划开端和“智能+”普及优化的风口下,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正规模化地快步推进。但人工智能为大部分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大了老年人面临的挑战难度。
如何破解老年人的“数字鸿沟”,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新命题。
智能化成新障碍
此前,老人被抱起做人脸识别、冒雨交社保被拒收现金、因无健康码乘车被拒等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智能技术的普及应用,从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但是,老年人这一群体因不会操作智能设备而无法享受基本民生服务,也屡屡引发热议。
72岁的向舒友至今还记得,去年,连续几日的心口痛让他不得不前往医院就诊。因为提前知道需要健康码,他也准备好了智能手机。但在出示健康码时,他在手机上操作了好几次,依然无法顺利打开页面。
“你一个老年人,手机还弄锁屏密码干什么?半天弄不出来。”由于向舒友不懂操作耽误了时间,后面排起了长队,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开始着急。
“不设锁屏密码的话,手机放在口袋里经常会自动解锁。为了方便我,孙女把健康码提前弄好了的,我解锁就可以看到呀。”向舒友一边尴尬地解释,一边拨弄手机。
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向舒友才找到健康码,进入了医院。
无健康码出行不便,网上挂号、网上就医又“障碍”重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老年人面前划出一道无形的“鸿沟”。
当数字化成为一种潮流、智能化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时,老年人却在悄然间身处“信息孤岛”,着实令人叹息。
“买菜不会用手机支付、看病不会上网挂号……作为老年人,我根本就搞不懂怎么操作,每次都要麻烦别人帮忙。”家住在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的王慧英老人说。
“年轻人都认为网上交水电费方便,可我觉得手机上的字看着太费劲;去服务大厅窗口办事,还被要求先用手机关注公众号、安装他们的软件,对于我这么大岁数的人来说,的确有困难。”王慧英说。
拉入数字服务半径
当下是数字社会、互联网社会,养老问题不能单纯地以“看病、治病、养病”为焦点,还要关注老年人的实际生活状况和主体能力发挥。
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困扰,帮助他们跨过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鸿沟”?如何让老年人在信息时代活得有尊严?这一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所幸,上述情况已有所改善。
2020年11月,國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针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种种“痛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具体举措。同时,实施方案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形成统筹推进、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加快建立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
接着,各省市也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相继出台弥补“数字鸿沟”的具体措施。比如:在老年人高频消费场所,基本公共服务费用、行政事业性费用收取单位,设置人工现金收付通道;对数字化产品进行适老化改造,在字体、音量、电池容量、操作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针对老年人健康码使用、交通出行、挂号就医、亲友联络、生活缴费、移动学习等日常应用场景研发相关课程……一系列将银发族拉入数字服务半径的动作,正在有序进行。
2020年12月,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的“老年手机课程”正式开课,辖区的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机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志愿者,他们会一一耐心解答。
王慧英说,如今她已经熟练掌握了手机支付、手机打车等多种技能。
而在潼南区梓潼街道碉楼坡社区,李秀英和老伴最近也逐渐掌握了智能手机的使用技巧。
一直以来,子女都是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的首选“老师”,但李秀英表示,自己唯一的儿子远在深圳,所以平时看病、出行只有她和老伴儿两人。
“自从志愿者来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智能手机的使用技巧后,现在去医院看病,医保卡忘带了也不怕,手机上的电子医保卡一样可以用。”李秀英说,现在她和老伴儿还会不时和儿子视频,聊聊家常。
而在渝中区行政服务中心,婚姻登记、税务、市场监管等窗口设置了5个老年人服务专窗,优先为老年人提供一对一咨询、全程陪同引导、协助填表、指导使用智能设备、复印打印等人性化服务,提升老年人办事体验。此外,在渝中区的电力、燃气、通信、邮政等180余个实体办事大厅和加盟缴费门店,均设置了线下办事渠道。
下一步,渝中区将持续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零跑腿。同时,继续以渝中区社区教育学院、14所社区教育分院、79个社区学习中心为依托,开设“智能手机学习小课堂”,帮助辖区老年人熟悉、掌握智能手机的操作技巧,乐享智能生活。
此外,为帮助老年人顺利使用电子医保,渝北区木耳镇也组织了30名志愿者,现场教老年人如何申请、使用电子医保码,操作实名认证、人脸识别、授权激活等功能……过去这些对老年人来说的难事,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不到半个小时间就迎刃而解。
破除老年人“数字鸿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残疾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他们日常生活造成障碍”,也引发了代表们的热议。
这一政策导向,回应了社会关切、切中了社会热点。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国家监委第一届特约监察员骞芳莉表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的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的福祉。
“智能技术已渗入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快捷和便利。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目前各地都涌出一系列举措,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骞芳莉认为,当前老年人的权益保护不足,很多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针对老年人数字技术能力开展相关培训,可谓正当其时。”
她建议,要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修改相关法律,明确传统服务方式和创新服务方式并存的原则;细化相关举措,将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城乡社区配套设施的建设规划,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一站式服务设施和智能的生活服务平台;积极发展老年教育,消除老年人的“数字鸿沟”。让老年人不仅老有所养,还老有所乐。
“不能让大数据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反倒成为老年人看病的负担。”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李延萍看来,要多措并举,让老年人少跑路,或“只跑一次路”。
李延萍说,以重庆市中医院为例,该医院老年就诊占比高达60%,医院名医馆的各大专家又十分紧俏,想要挂上专家号,手机提前预约必不可少,“但如果没人帮忙,大部分老人都无法完成‘扫脸预约。”
据介绍,为了方便老年患者预约看病,自2020年11月起,重庆市中医院在为老年患者保留部分现场号源基础上,在官方微信服务号上线了预约挂号“代理人”功能。即老年患者和自己的子女建立一个代理人的关系,预约的时候,代理人用手机扫自己脸即可。
李延萍也建议,医疗机构要积极探索开设多学科综合门诊诊室,着力解决在医院内部建立门诊会诊转诊机制,针对老年患者患多种疾病涉及多个科室的情况,通过会诊转诊机制交由医疗机构内部协助诊治,“这样,老年患者不需重复挂号,且只跑一次路就能看多种病。”
而对于某些老年慢性疾病,李延萍表示,如果病情相对稳定,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基础上,可适当延长开具处方的时限。比如,对于病情稳定的老年慢性病签约患者,可通过预约诊疗服务方式,开具15-30天处方,避免老年慢性病患者在短时间内多次来医院取药。
“围绕老年人就诊的‘痛点‘堵点问题,重庆市中医院将不断再造整个就诊流程,帮助老年人逾越‘数字鸿沟,让他们有一个舒心、有温度的就医旅程。”李延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