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芯谷南安分园基于CIM的规建管服一体化应用案例

2021-04-22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南安分园区管委会蔡映辉蔡佳荣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1年7期
关键词:南安园区规划

文|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南安分园区管委会 蔡映辉 蔡佳荣

一、建设背景

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核心区——南安分园区,位于民族英雄郑成功故乡石井镇,规划建设面积约33 平方公里,是福建省大力支持,泉州市、南安市两级共同打造的“港产城人”高端融合的创新示范新城。

在国家鼓励加大“新基建”的背景下,作为国内直接定位发展“化合物半导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安分园区加速推进智慧化建设,夯实园区发展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园区管理能力、服务能力、集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智慧、绿色、生态、和谐、宜居宜业的半导体高科技园区,南安芯谷管委会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南安芯谷智慧园区项目。

二、建设目标

南安芯谷智慧园区项目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创新引领、融合发展”的原则,以创新园区管理、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基于“数字孪生”理念,以园区开发运营全生命周期的“规建管服”一体化业务为主线,利用BIM+3DGIS 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实现物理园区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构建起物理维度上的实体园区和信息维度上的数字孪生园区的共生模式,形成线上线下协同运作、互联互通、全面感知、智能处理、虚实融合的园区发展新形态,实现园区规划一张图、建设监管一张网、园区治理一盘棋、招商服务一站式(图1)。

全过程——涵盖园区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和招商服务的全生命周期。

全要素——包括园区人、车、物、企业、项目、环境等所有要素。

全方位——以“园区空间、建筑空间、生态空间、地下空间”四位一体的模型为载体,通过数字孪生的园区双体,构筑园区数字化空间基础设施(图2)。

三、建设内容

南安芯谷智慧园区按照顶层设计,建设内容可概括为“1+2+3+4”(图3):

“1 个系统”,即以新基建为导向的园区智能化感知系统,包含智慧灯杆、智慧安防、智慧能源、智慧消防、智慧停车、智慧管网等。

图1 基于数字孪生的规建管服一体化

图2 四位一体数字化空间基础设施

图3 顶层架构设计

“2 个中心”,即数据中心与运营指挥中心。以BIM+3DGIS 技术为依托,形成园区全方位、全时空的三维信息模型数据中心,并提供园区体征监测、综合管理、集中展示、指挥调度、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服务的园区运营指挥中心。

“3 个平台”,即基于CIM 的时空信息云平台、大数据AI 分析平台、园区物联网平台。

“4 类应用”,即智慧园区四大类应用功能,包含园区规划应用、工程建设应用、运营管理应用和招商服务应用。

四、应用成效

1.强化多规合一,实现园区规划一张图

泉州芯谷南安分园规划建设面积约33 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18 平方公里,布局电子信息产业区、生态休闲区、芦青健康科创区、配套居住区、核心功能区等五大功能区,规划产业中心、科技中心、商务中心三大发展中心,构成产业-商务一条发展中心轴。南安芯谷智慧园区集成园区各类规划,形成园区规划一张图(图4)。

(1)集成规划成果。集成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专项规划等规划成果数据,实现园区规划的数字化入库、多规合一、统一管理,构造园区规划一张图。

(2)强化风貌管控。通过规划成果集成,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规划查阅、更新得以日常化、规范化,强化了园区风貌管控,保障园区规划管理,实现规划一张图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3)整合规划价值。在集成规划成果数据的基础上,基于BIM、二三维GIS 等技术,展示园区未来发展规划成果,包括周边配套、生态环境、产业布局、功能区划分、规划指标等,综合体现园区未来产业价值。

(4)辅助招商引资。在集成规划成果、强化风貌管控、整合规划价值的基础上,附加提供招商楼宇展示、招商辅助选址等功能,有效助力园区产业导入和招商引资。

2.强化全程管控,实现建设监管一张网

园区现有三大基础设施项目78 个,总投资超576.21 亿元,建设强度大,涉及范围广。管委会运用智慧园区的CIM 平台,对所有建设项目进行数字化综合监管,形成建设监管一张网(图5)。

(1)项目监管立体化。CIM 平台汇聚园区内各业主单位拟建、在建的工程项目,涵盖项目从报建到竣工的进度、投资、质量、安全等业务数据,由管委会进行监控、分析、督查,形成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化管理。

(2)施工管理智慧化。施工现场采用智慧化管理手段,提升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管理水平,确保园区各项目进度可控、投资可控、质安可控。例如,运用视频AI 识别技术,对施工现场未带安全帽等安全风险行为进行实时预警和视频留痕;运用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对塔机运行安全进行全方位实时智能监控,及时预警,防止超载、载重力矩异常、吊群碰撞、倾翻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3.强化群治智治,实现园区治理一盘棋

为更好管理园区内的人、物、事,实现各类事件的统一管理、协同处置,泉州芯谷园区项目建立智慧运营中心,实现园区运营综合管理、三端事件上报、事件综合处置,形成园区治理一盘棋(图6)。

(1)运营综合管理。为全面掌握园区管理情况,基于CIM 平台建立园区运营中心。该运营中心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四位一体,综合管理园区内各类人员、设施、事件,为园区治理一盘棋提供“棋盘”。

图4 规划应用系统

图5 建设系统应用

图6 综合管理应用

(2)三端事件上报。园区事件来源主要有三类:综合执法队现场巡逻、新型市政设施智能报警、群众移动端上报。通过CIM 平台将这三类事件通过三个输入端汇聚到园区智慧运营中心,经过分析处理形成事件数据流,即园区治理的一盘棋的“棋子”。

(3)事件综合处置。对上报事件进行统一分析后,由运营中心进行统一任务分派,即设置园区治理一盘棋的“棋规”,实现事件的协同处置、结果跟踪,提升事件综合治理效率,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提高园区工作生活品质。

4.强化链接共赢,实现招商服务一站式

为丰富园区服务业态,打通业务及数据壁垒,提升空间运营管理效率和服务体验,管委会、园区运营方联合各合作商户、供应商、社会组织,建立统一运营服务门户与APP,为园区入驻企业、产业人、原住民提供工作、生活等各类服务,实现园区服务一站式(图7)。

(1)服务生态化。通过建立园区统一门户、统一移动端服务入口,有效链接运营方、政府、企业、合作伙伴,实现生态化服务及生态化运营。

(2)人产融合化。通过“芯生活”深度链接产业人和原住民,发挥平台的载体属性,实现人与产的深度融合。

(3)设施联通化。通过数字运维平台实现物物相连,智能化场景联动。全面提升面向园区入驻企业、个人的综合服务水平,降本创收。

五、实践总结

1.注重顶层设计,提前谋划

顶层设计对智慧园区建设的成效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一个整体性的顶层设计指导,在智慧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各自为政、信息孤岛、重复建设等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难题,增加智慧园区建设失败的风险。在泉州芯谷南安分园的建设初期,就采用了基于CIM 的规建管服一体化运营模式,体现了站在全园区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通盘考虑、统一规划、提前谋划的发展策略,从而奠定了园区稳定发展的基础。

2.建立统一规范,步伐一致

建立统一规范是实现园区数字化建设的有效保障,是信息不对称、发展不连贯所导致的园区建设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一个统一规范的建立,能够保障园区的各业务板块有规划、有秩序、有节奏的建设;能够实现数据的有效留痕,有助于园区建设的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管理。在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建立一张图、一张网、一盘棋、一站式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方向、不同管理目的,制定统一的、可落地的规范制度,保障园区建设的稳步前行。

3.数据融通挖掘,赋能发展

基于CIM 和数字孪生园区的建设理念,构建园区统一的CIM 信息平台,可以打通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数据壁垒,改变传统模式下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脱节的状况,将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园区管理和运营服务进行有机融合,管理和服务需求在规划、建设阶段就予以落实,实现规建管服一体化的业务融合和数据动态融通,丰富创新园区业务管理模式,增强园区治理服务效能,有效提升园区品质和品牌附加值。

图7 服务应用APP

猜你喜欢

南安园区规划
秀美南安
中国首部石材大片在南安开拍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南安乡贤再发力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