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场改造工程安全风险控制的思考
2021-04-22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常州站
展 圣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常州站
当前,由于铁路业务的不断发展,旧的铁路工程站场改造正在逐步增加,但是,铁路工程站场改造的改造不仅包括基础土木工程,还包括通信系统、排水管道和行车方式。这极大的增加了铁路站场改造工程的危险性。如果没有适当的控制措施,铁路工程站场改造不仅会受到影响,而且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车站在进行站改工程中需要制定适当的措施,加强铁路工程站场改造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控制。
1 项目概述
常州站隶属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现阶段常州站站场独立分割为客场及城际场,相互直接缺乏一定的联系,且因为相关配套设备设施的缺乏,对车站原有接发车、客运量等客运业务办理能力都将有较大程度影响。为进一步提升车站客运业务办理能力,需开展相关提升改造项目,主要改造内容如下:(1)在客场改造一座长72 m,宽12 m,高4 m 出站旅客地道与城际场旅客地道相连接;新建一座长53 m,宽5.2 m,高3.1 m 行包地道;(2)在客场新建一座长61 m,宽12 m 人行天桥与既有城际场人行天桥连接;(3)新建长114 m,宽6 m,高4.25 m 非付费通道连接客场与城际场站房;(4)拆除客场东西两侧既有人行天桥;(5)拆除客场既有小雨棚,新建客场小雨棚、局部大雨棚;(6)新建给排水管道2.6 km,基本站台部分加高加长,2、3站台改为高站台并加长,4、5站台加长及全部站台面铺装;(7)更换客场承力索及接触线8.81 km,并进行通信、信息、电力等改造。
2 工程难点分析
正如上文所述,常州站站改项目较内容繁琐,复杂程度高,设计范围广,同时也因常州站车站所处繁忙的沪宁干线及地区人群运输需求不同,本身改造工程的独特性也较强,对改造内容所牵涉的交叉作业、管理及协调等众多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改造过程中所涉及的难点也较多。
(1)站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常州站站改工程主要依靠天窗修时间进行,既能保证沪宁线繁忙干线正常运行又要满足日常施工的安全管控需要。
(2)专业交叉性强,协同合作情况凸显。常州站站改工程需要站前土改技术层、电力通信服务层、牵引供电基础层、行车调度管理层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因此在施工现场将会出现众多专业和设备交叉施工的普遍现象。
(3)站改环境受限。站改收到的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对施工单位设备的安置与使用难度较大,也同时对涉及作业的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 铁路工程站场改造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分析与风险识别
3.1 风险因素分析
通过常州站站改工程难点分析中可以看到,铁路工程站场改造期间的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多种多样,包括通信、电力,施工以及人员因素等,并对施工管理要求很高。另外,由于在施工阶段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经常出现诸如挖掘塌方和地下管线裂缝等问题,需要科学控制。从其他层面进行分析时,铁路站场改造工程也存在很高的安全风险,将对施工进度以及人员和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必须严密监视施工现场。综合来看该项目的各个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人员、机械和设备、技术解决方案、组织与协调以及环境。
(1)人为因素:人员素质达不到标准,专业结构不合理,施工单位和监理部门的管理技术人员不足,专业人员素质低下。由于施工条件的影响,一些铁路施工单位部分人员甚至没有参加铁路业务线的建设经验。管理指挥不规范,施工过程中不遵守管理规定,从而导致了项目风险。
(2)机械设备因素:相关施工单位未配备施工所需的足够的设备,例如压路机、平地机、搅拌机等。相关作业人员没有安全操作的条件,甚至资质不全,不遵循站改施工的安全规定等,以及机械设备状态不佳。
(3)技术因素:站改施工计划没有充分考虑各种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没有充分考虑项目之间的转换和施工方法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设计部门没有充分考虑到诸如铁路工程站场改造过程中,交通管理、工业和电力传输项目、信号传输项目以及其他高安全风险因素。设计不足导致准备不足,在施工期间,无法有效处理新出现的问题。
(4)组织和协调因素:没有严格执行监督职责,未对主要安全控制进行标准化,并且未完全实施针对施工业务和各种程序的安全管理规则。其次,没有对车站施工现场监督,铁路施工监督部门无法纠正计划外施工和违法操作等问题,导致对站改工地失去控制。铁路施工监理部门没有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也没有建立多层次的审查调查机制。可能经常出现诸如与相关部门缺乏协调,沟通和协调不善的问题。
(5)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会影响到铁路工程站场改造项目的竞争,比如在雨季如果进行深基坑施工容易积水或者暴雨会破坏路基的现有斜坡保护和挡土墙,而且回到现有的道路运输造成影响,而且雨后高温容易导致设备、零部件等腐蚀,影响工程进度。此外、泥石流、地震以及其他自然因素均会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
3.2 风险识别
针对以上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是风险控制的重要前提,风险识别是进行科学风险评价研究的首步,也是后续展开较具针对性风险管理的基础。倘若无合理的风险识别过程,研究对象所面临的主客观潜在风险因素就难以被揭示,风险也就难以被感知,管理者也就无从潜在风险对症下药,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实施科学处理。风险识别过程往往先于风险事件发生,其基本概念就是采用各种方法,针对各类风险及其潜在发生原因展开系统性的认识过程,该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连续性过程,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风险事故发生的影响应该被提前感知。因此,风险识别过程可以分为风险感知和风险分析两阶段。所谓风险感知就是对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凭借主观或者经验主义对其进行基础性了解、判断的过程。感知风险是对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只有正确感知风险,才能在此基础上对风险事件展开分析,找寻引发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及诱发条件,进而为风险分析提供基础性素材。所谓风险分析则是在风险感知的基础上,对引发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及诱发条件展开系统性分析,找寻风险事件发生的规律性路径,并对潜在的风险损失进行估计,从而提高对风险性质鉴别的准确性。风险识别是一个动态而不断完善的再造流程,起初,人们只能凭借自我认知或者经验主义对所研究对象进行粗略感知,这种模式的风险识别往往依赖于个人的主观认知,其识别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难以让人心悦接受。随着历史资料的不断丰富完善,学者们不断强化对历史资料和记录的归纳分析,通过归纳、整理、访谈、处理、分析等多重手段挖掘潜在风险因素,其识别过程不断通过筛选——监测——诊断等脉络趋于完善。风险识别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风险识别流程图
4 铁路工程站场改造期间的风险控制措施
通过综合分析、识别、评估、分级管理以及严格和标准化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管理措施,方能从源头上提高铁路工程站场改造项目的主要安全控制措施,以实现初步控制并预防安全风险。
4.1 从源头开始预防,解决和减轻与安全技术相关的安全风险
坚持从设计、规划、信息公开和其他安全风险入手,加强控制,并从安全技术角度解决和减轻铁路工程站场改造项目的安全风险。
(1)设计来源风险的控制:车站站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应由相应级别的咨询机构准备和完成,应包括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并在选择各种技术解决方案时分析安全风险。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应进行站改的风险识别,对即将发生的风险的操作要点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风险级别建议。在初步设计阶段,需要确定站改过程的高风险因素,及时调整风险水平,并向施工单位提出建议。在确定的风险水平的基础上,系统地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施工设计应包括高风险施工现场的风险控制措施,作为施工图审查的一部分,在组织施工图审查时应验证,优化和改进风险控制措施。
(2)初步风险管理计划:施工部门将站改的安全风险管理计划和控制包括在施工管理组织的项目中,并将安全风险管理职责和控制包括在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中。根据工程的组织结构和特点,施工单位将逐项分析任务内的高风险施工现场,并根据具体情况为高风险施工现场制定实施风险管理的详细规则,组织有关运输生产部门,并邀请铁路单位专家进行深入的磋商,以提高该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严格的审批程序。对于重要的施工站改计划,除了遵循规定的程序外,还必须经过铁路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的批准。任何不符合要求的内容都将不获批准。
4.2 解决和减轻管理系统中的安全风险
(1)严格的三重机制,减轻安全风险:第一,执行站改工程管理程序。施工监督小组负责人每周召开一次项目会议,所有铁路相关施工单位都参加,就主要的隐患和问题以幻灯片的形式集中评论、分析和制定措施,对于事故举行高级审查会议;第二,将施工改造工作制度化。坚持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责任保证制度,组织专门的施工检查组,并遵守安全责任制。对于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施工单位负责人将协调现场工作并监控进度;第三,履行责任。通过完整的评估报告系统,将安全和激励结合,与月度、季度和年度评估相关联,并促进评估的进展。
(2)严格加强工作,避免控制风险:坚持施工计划、人员培训,材料设备管理、、风险评估、控制措施、监督管理等措施。严格的相关施工站改项目检查和验收,防止和消除安全隐患,并对站改工作进行复查,安全性必须符合标准。
(3)严格计划管理;应对站改工程潜在的安全风险:坚持计划管理,确定施工安全控制要点,制定工作职责和检查时间表,评估施工现场质量和安全。根据施工单位的资源分配、施工准备,宣布和批准每周和每日施工计划,制定检查计划,监控和监督计划的实施,以消除隐藏安全风险。
5 结束语
本文以常州站站改工程项目为例,就改造工程安全风险控制进行分析,并为铁路工程站场改造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及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的指导。铁路工程站场改造要求对全体人员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做到全过程连续进行,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防范和控制体系,方能进一步促进安全合理化和科学化建设,从而实现控制铁路工程站场改造中安全风险控制的目标。